共找到129條詞條名為劉輝的結果 展開

劉輝

接我拼車CEO

劉輝,接我拼車創始人&CEO,畢業於北大國際EMBA,此前曾多年在北創集團汽車金融業務板塊。在創立接我之前,劉輝曾任神州租車副總裁,曾分管神州車輛管理、二手車、大區經營、戰略合作等管理職能。神州租車啟動前效力於聯合汽車俱樂部,負責汽車保險、全國汽車救援、維修連鎖等業務板塊。

人物概述


劉輝,接我拼車創始人
成立創立接我拼車之任總裁。曾任神州租車副總裁。曾多年在北創集體汽車金融業務板塊。

主要成就


劉輝現任接我拼車首席執行官,全面掌管運營集團神州車輛管理、二手車、大區經營、戰略合作等管理職能。神州租車啟動前效力於聯合汽車俱樂部,負責汽車保險、全國汽車救援、維修連鎖等業務板塊。劉輝帶領他的團隊完成了對集團旗下多家公司的整合。
劉輝
2010年,劉輝成立接我拼車,擔任總裁。在他的領導下,接我拼車成為用戶訪問量最大以及人員拼車的最好的汽車類垂直網站。
根據iUserTracker數據統計,截止到2013年7月,接我拼車月度覆蓋人數達到6300萬。中國網際網路用戶在線瀏覽汽車信息時,其中37%的時間花費在接我拼車。
2012年10月底,“接我拼車”與北創集團公司正式拆分,變身兩家獨立公司。“接我拼車”組建為一個公司,用“接我拼車”命名;與此同時,接我拼車開始進一步戰略轉型,除併入接送以及拼車業務之外,還增加了接我拼車移動端、接我拼車口碑等產品,突破傳統垂直網站的生長模式,接我拼車正在加速進行社交化、平台化的轉型。

CEO劉輝


劉輝對《創業邦》記者說:自己最大興趣就是喜歡琢磨每件事情背後的道理到底是什麼。“當然不能說我研究的東西是對或者是錯,但我的興趣就在那裡,這是觸發我做一件事的根本動力。他也曾與一位資本界的前輩達成一個強烈共識,認為評判一個企業生命力有個重要因素,就是對人、以及人性的理解”。
從一名修理工到神州租車副總裁,2010年成立“接我拼車”任創始人,中間共經歷16年時間,十幾年時間當中,劉輝經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職位也一再升遷,但其所從事的工作重心,都在汽車相關行業,而在其中的神州租車一個企業一干就是八年。
十六年時間,劉輝坦言,最大的收穫之一,是神州租車培養和提升了他對商業的嗅覺能力。商業嗅覺能力讓他看到了有待爆發的創業方向,他認為,賺錢,看機會;創業,就要看方向。
“自己是親身經歷神州租車成長曆程的見證者之一。其從無到有、從有到轉型,從轉型到擴大,然後遇到金額融危機,又遇到企業管理的一個個挑戰,並成功逾越了管理瓶頸,這一路,神州租車是如何艱辛,如何突圍重重困難,走向成功自己是親身的見證者”。
另外一個促使劉輝創業的動機是自己的一段親身生活經歷。劉輝說:“有一年夏天,北京大雨,自己一個人在馬路上開車時,看到馬路上很多人焦急地往地鐵站、公交站奔跑,那一刻,自己很想用自己的車搭載他們一程”。
“但中國人有個特點,比較含蓄,不好意思開口直接說,對男生而言還好,尤其對女生而言,可能會產生很多顧慮”。
可以說,工作與生活的兩個不同場景的一些經歷讓了劉輝產生了創業的念頭。
2014年初,劉輝就開始籌劃拼車,期間也曾去美國以及歐洲很多國家進行實地考察和體驗。2014年6月,開始組建自己創業團隊,創業方向是拼車市場,取名“接我”,拿到大額天使融資,7月,公司成立,10月15日,產品對外公測,在公測階段上線幾天時間,安裝用戶達數千人。“根據用戶歷史增長速度,在很短的時間內,用戶就會過萬”
為什麼選擇拼車作為創業方向?劉輝認為有三個因素:一是拼車符合“共享經濟”大趨勢。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共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農業社會,以農業化生產為主導;第二階段是工業社會,以工業化生產、專業化分工為主導;第三階段則是網際網路社會,以共享經濟為主導,凡是符合這個特徵的企業都將會快速崛起。
二是政策利好;2014年初北京市政府頒布“《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關於北京市小客車合乘出行的意見》”,明確了市場正規性。其中規定中明確指出:“上下班通勤合乘和節假日返鄉、旅遊合乘各方當事人,可以合理分攤合乘里程消耗的油、氣、電費用和高速公路通行費用”。其他的城市也有陸續有類似法規出台。
三是道路交通現狀。2014接我拼車在百姓對出行品質要求與公共交通運力不足之間誘發了拼車市場。同時公共交通運力不足,打車服務不到位,買車買不到,而這個卡位正好留給了拼車,也是綜合這些因素誘發拼車市場的大爆發。
“接我”業務模式就是把私家車空餘的座位釋放出來,給那些有消費需求、並志同道合的城市白領用戶,這些用戶在享用空餘座位同時,還能為車主分攤高速費、油費。這種模式還能夠完成對交通運力不足的補充。
“這是接我的核心業務模式”
但該業務模式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形成的,其需要長時間積澱和行業積累才能完成。“接我”選擇的切入方式是“大巴車”模式,通過大巴招攬有需求的乘客乘坐,來完成“接我”平台上客戶資源和線路資源的積累。因為用戶在乘坐大巴之前,需要在“接我”平台之上發布路線圖信息、乘車時間信息,大巴才能了解用戶的乘車需求,才去拼用戶。2014年接我拼車往返在燕郊與國貿的穿梭巴士,已經吸引了大量用戶。
在劉輝的設想里,大巴車坐得好玩、有意思,讓大家體會拼車比打車的經濟,比公交的舒適。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用戶乘坐,“接我”平台上也才有更多的線路。
2014年接我拼車的每輛大巴車上配有主持人,表演一些有意思節目,後期還將考慮與相聲社、音樂選秀節目等知名品牌節目展開合作。目的是讓用戶在坐大巴的同時,能夠享受到不一樣的感覺。
前期,通過大巴車免費招攬乘客過程之中,也是培養平台種子用戶和車主的一個過程。通過上述兩類用戶發布數據不斷增多完善,數據得到有效提升;後期將再通過大數據分析、挖掘技術,在“接我”平台上,使得車主與用戶能夠快速、高效實現匹配。
劉輝將“免費大巴車”稱為“冷啟動”,就是要先有一些運力,才能吸引一些用戶過來,讓他們變成核心的種子用戶,並且通過發酵,通過路線資源的積累,吸引更多客戶資源進來,包括車主和乘客兩方面。有更多用戶過來。這是從0到1的一個過程。
就像二手車APP“車牛”剛上線一樣,先放發布信息,才能引發另外一端需求用戶關注,當相互線路足夠多之後,也就吸引跟多用戶進來。這樣一個冷啟動,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今天“車牛”很成功,我們認為這個思路是正確的。
“接我”就是這麼一個模式,要經歷一個從0到1的過程,0代表兩方面:一是用戶發布路線圖信息與乘車時間信息;二是車主用戶、乘車用戶數據。當上述二者達到一定量與完美平衡后,才能使用戶更加快速、便捷的拼到車,也驗證 了劉輝曾說過那句話:“拼車,就是拼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