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西馬尼園,榨橄欖油之地,在耶路撒冷東、汲淪溪旁、靠近橄欖山。據說是耶穌基督經常禱告與默想之處。園中的八棵巨大的橄欖樹相傳在耶穌時期即存在。
客西馬尼園(
希臘語:Γεθσημανι,Gethsēmani;
希伯來語:גת שמנים;亞拉姆語:גת שמנא,Gaṯ Šmānê ;意為“榨油機”),是
耶路撒冷的一個果園,根據新約聖經和
基督教傳統,耶穌在上十字架的前夜,和他的門徒在最後的晚餐之後前往此處禱告。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極其憂傷,“汗珠如大血點滴落在地上”。客西馬尼園也是耶穌被他的門徒加略人猶大出賣的地方。此外,東正教傳統上認為,客西馬尼園是使徒安葬
馬利亞 (耶穌的母親)的地方。
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山下汲淪谷,今天位於耶路撒冷市內。萬國教堂就位於客西馬尼園。614年,古教堂被
薩珊王朝摧毀,
十字軍重建了教堂,大約在1219年再度被毀。在橄欖山上是俄羅斯東正教會的Maria Magdalene教堂 with 獨特的金色洋蔥形屋頂(拜占庭/俄羅斯風格),是沙皇
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他的母親而興建。
客西馬尼園是早期基督徒朝聖的焦點。333年,匿名的“
波爾多朝聖者”前來拜訪,他的Itinerarium 是基督徒前往聖地朝聖留下的最早記載。在他的Onomasticon,,Eusebius of Caesarea記載客西馬尼園位於“橄欖山腳下”,又說“信徒習慣於前往此處禱告”。
基督最後一次進客西馬尼
客西馬尼園
“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儆醒”。從此看出基督很清楚自己在世的最後使命,“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為了完全順服
天父的旨意,須要儆醒禱告,以便完成救贖的計劃,使十字架的道路完全得勝。“因他唯恐單憑自己的人性,對付不了那面臨的與黑暗權勢的鬥爭。”聖經用“極其難過,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就夠說明我們可愛的救主當時的狀況。“因他已被列在罪犯之中,要背負全人類的罪擔。甚至於恐怕自己會永遠與他父的愛隔絕了。當門徒走近園子時,他們從未見過他這樣憂傷和沉默。越往前走,這驚人的憂傷就越發深重。他的身體搖擺不定,好像要跌倒似的。他每走一步都感到非常吃力,他大聲呻吟,若沒有門徒扶著,有兩次他就跌倒在地了。”
客西馬尼園禱告
“倘若可行”是帶著商量的語氣。這也是他道成肉身與我們一樣的憑據。“他在極度痛苦之中,緊緊伏在冰冷的地上。從他發青的嘴唇發出悲痛的呼籲,我父啊…還加上一句:‘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看哪,基督正在考慮為人類的生命所要付出的代價。”此時門徒在何處呢?卻睡著了。 “這時,基督又被極大的痛苦所襲,於是筋疲力盡,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現在他若拒絕喝苦杯還不太遲。他很可以說,讓罪人自己受罪惡的刑罰吧,我要回到父那裡去。”“但是此時基督看到可憐的人類必要在無依無靠中死去。看到罪惡勢力的猖狂。於是下了決心,願付出任何代價來拯救人類。他絕不放棄他的使命。”現在,他的禱告再沒有商量之語,只有順服的話。“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旨意成就。” “既作了這決定,他就昏倒在地,良久才撐起身來。”請問這時有誰去扶起為我們生命而掙扎的主呢?擦去那比世人更憔悴的額上之血跡呢?真是“獨自踹酒榨,眾民中無一人與他同在。”這時天上也寂靜無聲,天父從愛子身上撤回光明、慈愛和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