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文學館

林語堂文學館

林語堂文學館地處福建漳州平和縣坂仔鎮,2007年12月6日正式開館。

建築概括


林語堂文學館2007年12月6日在文學大師林語堂的出生地——福建漳州平和縣坂仔鎮建成開館。台灣林語堂故居主任蔡佳芳、文物專員陳怡燕等應邀出席開館儀式。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副主任何少川,香港集達集團董事長、香港漳州同鄉會理事長楊集文一起為文學館林語堂塑像揭幕。
由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俊豪集團主席朱樹豪捐資45萬元興建的平和林語堂文學館,佔地180平方米,建築面積360平方米,設有展廳、音像室、研究室等。

展廳簡介


展廳面積103平方米,分為“山鄉孩子,和樂童年”“文學大師,文化巨匠”“魂牽祖國,夢繞家鄉”“譽滿環球,名垂青史”四個部分,展示了文學大師林語堂的成就,解讀了他與家鄉不解的情緣。國學大師季羨林為文學館題寫館名。
台灣林語堂故居主任蔡佳芳說,由於種種原因,林語堂夫人廖翠鳳去世后未能與林語堂同葬於台灣陽明山,因而台灣故居中關於廖翠鳳的材料較少。她表示,平和林語堂文學館將成為兩岸乃至全球林語堂文學研究者的又一交流平台。
蔡佳芳還表示,他們已去過廈門鼓浪嶼,搜集與林語堂夫人廖翠鳳有關的資料帶回台北,8日他們還將赴香港進一步補充材料。
在林語堂文學館內,展廳沿牆布置分為四部分,即:“山鄉孩子,和樂童年”;“文學大師,文化巨匠”;“魂牽祖國,夢繞家鄉”;“譽滿環球,名垂青史”,展示了世界文化大師林語堂的成就和他與故鄉平和坂仔各種各樣的聯繫。展廳中間是兩個展台,展出部分林語堂不同時期不同版本的著作。
不少周邊的遊客聞訊前來參觀,遊客林先生高興地說:“以前知道林語堂是出生於坂仔的名人,可是了解不全面,看了文學館之後,有了比較系統的了解,我們為家鄉出了這麼一個世界級的名人感到自豪。”
季羨林題寫館名
作為林語堂國際學術研討會的主要活動之一,由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題寫館名的林語堂文學館六日在林語堂出生地漳州平和縣坂仔鎮正式開館,兩百餘名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參加開館儀式,共聚一堂品讀林語堂。
在林語堂的六十部著作、上千篇美文中,關於個人生活,他提到最多的是在坂仔的快樂童年,至少有上萬字。位於坂仔鎮林語堂故居旁的林語堂文學館佔地一百八十平方米,展廳一百零三平方米,分為“山鄉孩子、和樂童年”、“文學大師、文化巨匠”、“魂牽祖國、夢繞家鄉”、“譽滿環球、名垂青史”四個主題,展示了世界文化大師林語堂的成就及他與故鄉平和坂仔的聯繫,解讀從坂仔走向世界的林語堂的家鄉情緣。
跨過海峽前來尋訪林語堂的足跡,台灣林語堂故居文物專員陳怡燕顯得十分激動。“先生(指林語堂)對故鄉的感情十分深厚。”陳怡燕說,“在台灣時他喜歡陽明山,就是因為喜歡聽到閩南話,跟他的家鄉很像,吃得也很接近。他說,在台灣去電影院聽到的都是閩南話,特別舒服。”
據陳怡燕介紹,近年來漳州與台灣林語堂故居的交流交往日益密切。“去年我們舉辦林語堂國際學術研討會,他們(指漳州林語堂研究人員)就來參加,了解怎樣辦研討會。我們還為他們提供台灣林語堂故居的照片、模型等。”
據介紹,林語堂文學館由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執行主席、平和林語堂研究會名譽會長林廣兆牽線,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企業家朱樹豪捐資四十五萬元人民幣興建而成,於二00七年四月動工。
林語堂文學館內的展廳紀念館里近兩米高的林語堂“巨著” 
林語堂文學館開館
今天,研討會向國內外來賓推出的第一看點,是林語堂文學館開館和林語堂紀念館擴館。
平和坂仔,成為林語堂文學館誕生地,這不僅是當之無愧的,也一定是林語堂的心愿。在林語堂的60部著作、上千篇美文中,關於個人生活,他提到最多的是在坂仔的快樂童年,至少有上萬字。12月4日,本報記者前往坂仔探訪,率先掀起文學館的紅蓋頭。
季羨林題寫館名
剛在林語堂文學館的門前駐足,“林語堂文學館”的題名書法俊秀飄揚,書卷氣十足,不禁吸引記者的目光,仔細一看,這不是國學大師季羨林大師的墨寶么?
隨行的平和縣委宣傳部外宣科長黃榮才為記者解開心頭疑問。據他介紹,請國學大師季羨林題寫館名,是因為林語堂與季羨林都在北大教過書,均為學貫中西的大學者,精神上有共通之處。
經過一番了解,知道縣裡有一位領導與季羨林的秘書是好朋友,於是他們趕緊托這位秘書做季老的工作,沒想到季老一聽是這件事,覺得責無旁貸,很爽快地答應了。縣裡特事特辦,發出公函請字。季老的字寫好后,黃榮才請那位秘書將書法原件快件寄到平和。讓黃榮才感動的是,季老抱病題字,完全出於義務,不要一分錢的潤筆費。
廈門熱心人捐贈圖書
文學館佔地180平方米,建築面積360平方米,分兩層,一樓通道安放林語堂半身塑像,展廳面積103平方米,設置在二樓,分為山鄉孩子,和樂童年;文學大師,文化巨匠;魂牽祖國,夢繞家鄉;譽滿環球,名垂青史四個部分,展示了世界文化大師林語堂的成就和他與故鄉平和坂仔各種各樣的聯繫,解讀從坂仔走向世界的林語堂的家鄉情緣。
黃榮才說,文學館,圖書自然必不可少。展廳里的三十本書,基本上出於林語堂次女林太乙的饋贈和自己的藏書,數量遠遠不夠。於是,黃榮才倡議當地及在外工作的平和鄉親饋贈與林語堂有關的書。值得一提的是,在廈門政協工作的平和鄉親林子敬老人寄來珍貴的林語堂百年誕辰郵票一套及林語堂《林語堂先生書目資料彙編》等7種極有史料價值的圖書,在他的鼓動下,廈門中新社的退休職工常家祜更是寄來32本與林語堂有關的著作。黃榮才並不滿足於此,他通過網路特向全國作家發出倡議,希望各位作家把自己的專著簽名捐贈給平和林語堂文學館。所有作家捐獻的專著都將得到善待,將逐一登記,陳列在林語堂文學館。此舉是為了讓更多的作家們“聚”在一起,樹起一片文學書籍的森林,告訴世人:追求文學,吾道不孤!
著作模型比人還高
記者探訪擴建后的林語堂紀念館
掩映在香蕉林中的林語堂紀念館地盤更大、內容更新了!12月4日下午,離紀念館還有兩公里,當記者向路邊的蕉農詢問天寶鎮五里沙怎麼走時,蕉農說:“你們是來找林語堂紀念館的吧。”看來,林語堂紀念館經過幾年的建設,已經遠近聞名了。
當記者來到煥然一新的林語堂紀念館時,台階兩側工人們正在緊張布展,他們把比人高的林語堂著作模型如《生活的藝術》、《吾國與吾民》和《京華煙雲》擺放整齊,突顯了濃濃的文學色彩。走進主樓二樓,記者巧遇正在布展的漳州薌城區文體局局長李鷹鷹,李鷹鷹放下手中的活兒,熱情地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據李鷹鷹介紹:漳州薌城區委、區政府於2006年決定投資350萬元對林語堂紀念館進行擴建,並重新陳列布展。在原館佔地6畝,建築面積856平方米的基礎上擴建AB兩幢圓樓,建築面積902平方米。林語堂紀念館擴建項目為中西文化交流圖書館、放映廳和景區停車場。AB兩幢樓各二層,每層200平方米,實用113平方米。A幢一層為圖書室,二層為咖啡休閑書吧;B幢一層為會客室,二層為集會議室、學術報告廳和放映廳功能的多功能廳。工程於2007年5月開始動工,11月底完工。

參考資料


http://news.sohu.com/20071208/n253871193.shtml
http://www.xm.gov.cn/ts/whjl/200712/t20071206_193724.htm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7/12-07/10978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