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萌珠

中國首例試管嬰兒

鄭萌珠,女,甘肅省禮縣鹽關鎮人,1988年3月10日8時56分生於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重3900克,身長52cm。是由我國輔助生殖技術權威張麗珠教授接診試驗的第一例“試管嬰兒”。

2019年4月15日早上8時34分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成功分娩,誕下一男性嬰兒,這是中國大陸首個“試管嬰兒二代寶寶”。

人物軼事


名字來歷
鄭萌珠
鄭萌珠
30多年前,甘肅禮縣鹽官鎮的鄭桂珍由於雙側輸卵管不通,婚後多年不孕。雖然已38歲,但鄭桂珍還是夢想著當媽媽。有一天,鄭桂珍從廣播里聽說北京的醫院裡在做試管嬰兒的研究,能幫助她這種輸卵管不通的患者懷上寶寶。雖然不知道什麼叫“試管嬰兒”,但鄭桂珍夫婦還是輾轉找到北醫三院教授張麗珠,決定試一試。接診后,張麗珠提出一個大膽想法:開腹取卵。當時的條件,現在看來簡直不敢想象——全院只有一根取卵針,針頭鈍了就拿到鐘錶鋪磨一磨;沒有專業的保溫設備,就把存放卵泡液的試管裝在保溫杯里;沒有培養液,就自己照著方子配。即便如此,張麗珠團隊依然成功地找到卵子,並順利完成體外受精。受精卵開始分裂,張麗珠用一根特製的塑料管將受精卵植入鄭桂珍子宮內。7周后,胎兒原始心臟有力地搏動,臨床妊娠成功。
1988年3月10日,張麗珠成功接生一個小女嬰,這就是中國首例試管嬰兒。開心的鄭桂珍,給孩子取名“萌珠”。“萌”取萌芽之意,“珠”則是取自張麗珠教授的名字,感謝她賦予孩子生命。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鄭桂珍和孩子
鄭桂珍和孩子
鄭萌珠的父母介紹,小萌珠出生時體重3.9公斤、身長52厘米,八個月時就會叫爸爸媽媽,一周歲就會說一些簡單的詞句,大約一歲半開始會走路,兩歲就能哼唱幾首簡單的歌曲。兩歲時體重已達到12.25公斤、身高85厘米。身體和智力發育狀況都挺好,生性活潑好動,也很少得病。長得很像她的母親。
2009年,鄭萌珠已經出落成20多歲的大姑娘,考入西安西京學院,成為一名大學生。鄭萌珠大學畢業后,回到北醫三院工作,成為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的工作人員,從事病案管理工作。
鄭萌珠的父親左長林、母親鄭桂珍,是兩個身體健康、硬朗的普通的庄稼人。母鄭桂珍愛說愛笑,是鄉村女教師,父親左長林話不多。長期被“不孕不育”困擾的鄭桂珍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接受通過試管生育孩子時,她已經快40歲了,屬於“超齡產婦”。
2019年4月15日早上8時34分,鄭萌珠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成功分娩,誕下一男性嬰兒,這是中國大陸首個“試管嬰兒二代寶寶”,在中國輔助生殖技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