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珠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創始人

張麗珠(1921年1月15日-2016年9月2日),女,白族,出生於上海,雲南大理人,中共黨員,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中國著名婦產科醫學專家,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創始人,生殖醫學中心名譽主任,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締造者,被譽為“神州試管嬰兒之母”。

主攻婦科內分泌學,病理學局部解剖學和腫瘤早期診斷。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張麗珠工作照
張麗珠工作照
1937年7月畢業於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學(現上海市第一中學)。
1937年9月~1938年1月借讀於上海國立暨南大學物理系。
1938年1月~1944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讀書,獲理學士(BS)醫學博士(MD)學位。

工作經歷

1944~1946年任上海滬西婦產科醫院住院醫師。
1946年7月~1949年4月赴美國留學。
1949年4月~1951年7月赴英國留學。此後還在海克內醫院做婦產科總住院醫師。
1950年10月通過英國國家考試,獲得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資格(DRCOG)。
1951年9月~1952年8月任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副教授,附屬仁濟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1952~1958年6月任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副教授。
1958年7月-1984年任北京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婦產科主任。
1980年任婦產科教授。
1984年任博士生導師。
2001年任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名譽主任。
2002年任深圳市武警醫院生殖醫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2003年任廣州空軍458醫院不孕不育治療中心權威專家。
2004年任天津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先後在醫學院,紐約大學醫學院作博士后研究和進修婦產科內分泌學和局部解剖學,以後又去霍布金斯大學醫學院學習了婦科病理和婦科手術,最後又在紐約醫院及紐約腫瘤紀念醫院的Sloan Kettering腫瘤研究所做住院醫師及腫瘤早期診斷研究,發表了論文“體液細胞學和早期癌瘤的診斷”。
張麗珠照片
張麗珠照片
主攻婦科內分泌學,病理學,局部解剖學和腫瘤早期診斷;后受聘去英國做婦產科臨床工作並考取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資格。回國后,長期致力於婦產醫學的研究和臨床工作,並不遺餘力地培養人才和進行學科建設。
由於張麗珠在腫瘤研究方面的成就,在英國,除作臨床和癌症病理外,還選取了和外陰白斑兩個課題進行研究,並收集婦科,產科各50個病例,準備把婦產科學的研究深入下去。工作研究之餘,她還考察了西方社會化的醫療制度。
從1984年開始,張麗珠和她領導的研究小組就開始進行研究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術(IVF-ET,俗稱“試管嬰兒技術”)。
1988年3月10日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北醫三院誕生。隨後又相繼培育了我國首例贈卵試管嬰兒,首例冷凍胚胎試管嬰兒,首例代孕母親試管嬰兒等;各個環節的技術也得到的迅速的發展,並躋身於世界的前列。正是因為張麗珠是這些攻關項目中國大陸的第一個完成者,因此被譽為“神州試管嬰兒之母”。
1999年和廣州空軍458醫院不孕不育治療中心權威專家莊廣倫,馬靜茹共同研究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

論文著作

主編有《中國 大百科全書·婦產科分冊》《婦產科臨床經驗教訓101例》等。
主要論著
1 Leslie EP,Chang H.Cytologic test of various body fluids in early Diagnosis of cancer.JAWMA,1948,3:236~239。
2周羨梅,張麗珠。輸卵管結紮術后卵巢功能的探討。中華婦產科雜誌,1964,10:349~351。
3 唐素恩,康映渠,張麗珠.子宮頸鱗腺癌的組織學類型與預后的關係。中華婦產科雜誌,1981,16:45~47。
4 趙梅,張麗珠,馬魁榕。大劑量LRH滴鼻抑制排卵初步臨床試驗觀察。北京醫學院學報,1985,17:56~57。
5馮培,張麗珠. Early pregnancy decidu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serum progesterone and l7B-estradiol levels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s. Chin Med J 1985, 98 : 899~904。
6 張麗珠. Pregnancy following in vitro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and following gamete intmfollopian transfer. Chin Med J 1988, 10 : 303。
7 楊池蓀,張麗珠。妊高征胎盤微循環及絨毛組織學研究。中華醫學雜誌,1988,68:632~634。
8 楊池蓀,張麗珠,Schulman H.正常妊娠和妊高征子宮動脈及臍動脈多普勒血流速度測定。中華婦產科雜誌,1989,24:261~264。
9 張麗珠,趙文新.Follicular development,oocvte maturity and fertilizationin vitro.Chinese MJ,1990,103:186~191。
10 張麗珠,陳貴安,趙文新,等.Laparotomyovumpick-up and ultrasonicovum retrieval in an IVF program.Chin Med J 1990,103:851~855。

獲得榮譽


張麗珠和新生兒
張麗珠和新生兒
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勵。
1956年即被評為醫學院的先進工作者。
1988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

個人生活


情感生活

張麗珠合影
張麗珠合影
1952年與唐有祺結婚。

健康狀況

2016年9月2日18時19分,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5歲。

人物評價


鳳凰網:張麗珠教授的逝世是我國婦產科和生殖醫學界的重大損失,也是我國醫學界的重大損失。她的奮鬥精神和品格將永遠留存,繼續鼓舞後輩為醫學事業的發展和進步不懈努力。她為中國婦產事業所作的貢獻將永載史冊,她開拓創新的精神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年輕人,她用愛編織的溫暖將永存患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