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白斑癥狀

最主要的癥狀就是外陰瘙癢

外陰白斑病,臨床上的正式稱呼為:外陰營養不良或外陰癌前病變,是一種細胞發生病損引起的疾病。由於80%以上的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外陰皮膚變白,或花白,我們俗稱其為:外陰白斑。

由於細胞的病變,無法從體內吸收營養,造成患者的身體抵抗力和恢復力下降。多年的患病導致了患者的各種婦科疾病的伴發,如:皮膚表面的硬化,粗糙,瘙癢,潰瘍,皸裂等。重度患者還伴發有外陰的萎縮或增生。

癥狀總述


外陰白斑病,臨床上的正式稱呼為:外陰營養不良或外陰癌前病變,是一種細胞發生病損引起的疾病,由於細胞的病變,無法從體內吸收營養,造成患者的身體抵抗力和恢復力下降,多年的患病導致了患者的各種婦科疾病的伴發,如:皮膚表面的硬化,粗糙,瘙癢,潰瘍,皸裂等,重度患者還伴發有外陰的萎縮或增生,由於80%以上的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外陰皮膚變白,或花白,我們俗稱其為:外陰白斑。
外陰營養不良會造成局部病變,根據其組織病理變化的差異,分為增生型營養不良、硬化苔蘚型營養不良、混合型營養不良。外陰白斑癥狀在不同類型與不同階段有不同癥狀。雖無導致此病發生的直接原因,但外陰局部皮膚長期處於潮濕狀態和陰道排出物的刺激,日常外陰清潔沒有選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等因素都可能與其發病有關。

癥狀分類


鱗狀上皮增生

外陰白斑癥狀
外陰白斑癥狀
是以外陰瘙癢為主要癥狀但病因不明的外陰疾病。雖無導致此病發生的直接原因,但外陰局部皮膚長期處於潮濕狀態和陰道排出物的刺激等解剖生理因素可能與其發病有關。此病多見於絕經后女性,但亦可發生在生育年齡。外陰瘙癢是此病的主要癥狀,患者多難忍受。外陰清潔選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更適合。由於搔抓局部時刺激較大的神經纖維,可抑制瘙癢神經纖維反射,患者瘙癢可暫時得到緩解,但搔抓又可導致皮膚進一步的損傷,從而觸發新的瘙癢反應以致瘙癢更劇,形成惡性循環。
外陰的病損範圍不一,主要累及大陰唇、陰唇間溝、陰蒂包皮、陰唇后聯合等處,長呈對稱性。早期病變較輕時,皮膚顏色呈暗紅色或粉紅色,角化過度部位則呈白色。由於長期的搔抓和摩擦,皮膚增厚似皮革,色素增加,皮膚紋理明顯突出,皮嵴隆起,呈多數小多角性扁平丘疹,並群集成片,出現苔癬樣變,故臨床上亦稱此病為慢性單純性苔癬。由於局部潮濕、搔抓和摩擦的程度不同,以及對局部用藥的反應不一,患者不同部位的病損形態有差別,嚴重者可因搔抓引起表皮抓破、皸裂、潰瘍。

外陰硬化性苔癬

是一種以外陰及肛周皮膚萎縮變薄為主的皮膚病。雖然病因不明,但有家族遺傳史。還有學者發現患有此病者通常還合併斑禿白癜風、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或減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說明此病與自身免疫力有關。

混合型營養不良

陰白斑病增生型和萎縮型患者的病情發展到中期至後期,一般會出現兩種類型混合癥狀。病理表現為,混合型營養不良。

階段癥狀


增生型外陰白斑病各期典型癥狀
外陰白斑癥狀
外陰白斑癥狀
I期增生型:主要癥狀是外陰瘙癢,部分患者瘙癢劇烈,晚間瘙癢加劇,常因騷抓可引起紅腫和潰破,可有燒灼等不適感。
Ⅱ期增生型:在Ⅰ期癥狀基礎上,病變區皮膚出現角化增生,外陰皮膚局部出現輕度色素減退(一般多出現在大,小陰唇內側),成點狀或白色小丘疹樣,表面呈霜樣白變。
Ⅲ期增生型:皮膚角化增生嚴重,角化層反覆脫落,或因搔抓引起外陰虹腫、水腫、皸裂、潰破糜爛,可有瘙癢伴隨疼痛感覺,患者感覺癥狀劇烈,但此型患者治療效果迅速,就像中醫“陰斑散”一個療程內約85%患者癥狀基本消除,
萎縮型外陰白斑病各期典型癥狀
Ⅰ期萎縮型:主要癥狀不明顯,部分患者有輕度瘙癢,無白色病變出現,外陰有不容易被肉眼發現的萎縮。
Ⅱ期萎縮型:典型癥狀是外陰有輕度肉眼可見萎縮,一般從大、小陰唇,陰蒂開始。大、小陰唇彈性降低,表面皺褶減少或無皺褶.外陰瘙癉比較輕微。因萎縮可有外陰乾燥,性生活不適等感覺。外陰皮膚局部出現色素減退,成點狀多發或片狀。
Ⅲ期萎縮型:癥狀嚴重。外陰大陰唇扁平,小陰唇消失,陰蒂萎縮變小或粘連。尿道口萎縮,嚴重時小便失禁,陰道口萎縮,性生活困難。部分患者波及肛門白斑及萎縮,引起肛周皮膚無皺褶,彈性降低,引起大便時肛裂。約50%患者外陰皮膚出現大面積色素減退。
混合型外陰白斑病癥狀表現
外陰白斑病增生型和萎縮型患者的病情發展到Ⅱ期後期至Ⅲ期,一般會出現兩種類型混合癥狀。

中醫解析


中醫叫陰蘚、陰瘡、陰蝕、陰痛,女性,多因肝經濕熱下注侵漬外陰,或血虛肝旺、肝腎陰虛、腎陽虛衰等精血不能潤養外陰所致。臨床表現可分為虛和實兩種癥狀。所謂虛者,是指血虛失容化燥,以至於沖任虛損,陰部失去濡養或者溫煦所致;所謂實者,是由於肝鬱克脾土,肝熱而脾濕,濕與熱相互浸漬,沖任受損,導致陰部被濕和熱陰,引發此病。臨床上以虛症為主,即是實症也是本虛受邪所致。所以無論是從西醫還是中醫的理論上面外陰白斑都是沒有傳染性的。

鑒別複發原因


首先,很多外用藥物沒有辦法恢復外陰的血液循環與營養供給,只能抑制瘙癢、潰爛、角化等表面癥狀,並不能從根本上治療外陰白斑。而口服藥物通過腸胃吸收后,有效成份很難到達外陰,藥效大打折扣,很難起到治療的作用,因此無法徹底治好外陰白斑。

護理知識


日常注意事項

(1)日常生活中應穿寬鬆、透氣性好的內衣褲,以純棉製品為主,避免穿晴綸等化纖製品的內褲。
(2)應保持患處乾爽、通氣;減少刺激與摩擦,忌搔抓。
(3)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生活壓力及情緒的調節,保持情緒樂觀,心情開朗。

飲食注意

宜吃食品
(1)疼痛宜吃海參、虎魚、甜菜、綠豆、蘿蔔、雞血。
(2)瘙癢宜吃莧菜、白菜、芥菜、海帶、紫菜、雞血。
(3)增強體質、預防轉移宜吃銀耳、黑木耳、香菇、猴頭菇、海參、薏米、核桃。
忌諱食品
(1)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肥膩、油煎、霉變、腌制食物。

病因病機


1、陰部感染及炎症刺激:這是外陰白斑的主要原因,由此發病的患者佔50%左右。造成外陰感染及炎症刺激的因素很多,如平時衛生習慣不好、穿化纖內褲、衛生用品不潔凈、浴池洗澡、浴場游泳等導致陰道炎症,如不能及時得以治療,炎性分泌浸潤到會陰部,長期感染刺激,會使皮膚及粘膜受損,發生紅腫、潰瘍及變性,這就會逐漸發展成為外陰白斑。
2、內分泌失調:由於內分泌腺體及組織自身發生病理變態,或者因遺傳、酶的缺陷及免疫功能等原因等原因引起內分泌紊亂而導致內分泌疾病。通過氚(h3)標記胸腺嘧啶的測定,認為真皮中存在一種能抑製表皮細胞分裂生長僅作用於表皮局部具有組織特異性的蛋白質激素,稱為抑素,它使局部結締組織增生和該處表皮代謝的刺激之間失調導致外陰白斑。
3、遺傳因素:外陰白斑病患者約10-30%。是由於遺傳引起,遺傳引起的外陰白斑病以萎縮型為主,患者以幼女為主。臨床中對15歲以下患者應首先注意遺傳因素,詢查其父母家族中有無外陰白斑病患者。
4、其他疾病:如患糖尿病、白癜風、外陰濕疹、外陰瘙癢等,如亂用藥物、治療不當,也可能導致或加重白斑病的形成與發展。
造成外陰白斑的原因有多種,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陰部感染和炎症刺激引起。所以女性朋友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以減少感染還有積陰道炎症的發生。這就需要從衛生、飲食等方面來做起。

疾病護理


⑴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生活壓力及情緒的調節,保持情緒樂觀,心情開朗。這一點,患者家屬應積極配合,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⑵積極治療慢性病,如糖尿病、內分泌疾病及免疫系統疾病。積極治療陰道炎、外陰炎及各種引起帶下增多的疾病。
⑶有些女性過於清潔,每天有清洗外陰一次或幾次的習慣,在此我們建議,由於女性外陰有自潔作用,一般一周清洗2-3次即可,清洗時不要用任何洗滌劑(因其一般均為鹼性),只用溫水清洗即可,切忌水溫不可過燙。
⑷日常生活中應穿寬鬆、透氣性好的內衣褲,以純棉製品為主,避免穿晴綸等化纖製品的內褲。
⑸應保持患處乾爽、通氣、清涼;穿吸濕、透氣、寬鬆、柔軟、全棉的內褲,穿晴綸等化纖製品的內褲。
⑹保持外陰清潔,減少刺激與摩擦,忌搔抓。
⑺保持心情舒暢,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生活壓力及情緒的調節,保持情緒樂觀,心情開朗及充足睡眠。這一點,患者家屬應積極配合,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應多食含鐵、銅、錳等含微量元素較多的如核桃、芝麻、香菇、豆腐、青菜、木耳、胡蘿蔔、瘦肉、豬血、牡蠣、海螺及海參等海產品。
病人禁食品:酒、生蔥、生蒜、辣椒、淡水魚(鯽魚、鰱魚、草魚、鯉魚)、蝦蟹、雞肉、鴨肉、鵝肉。外陰潮濕重:忌食糖、甜食、蘋果,並禁寒涼油膩。
⑼勞逸結合,適當增加體質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

常見癥狀


外陰白斑患者自我感覺為外陰部瘙癢、干硬、燒灼樣疼痛;大小陰唇或會陰、肛門周圍出現局灶性或瀰漫性的白色增厚斑塊,表面粗糙,並有裂口與潰瘍。有的表現為局部皮膚粘膜變薄,彈性降低,大小陰唇明顯縮小甚至消失。外陰萎縮有時也可造成分娩困難。除了局部癥狀外,還伴有心煩、胸悶或心慌、氣短、全身無力、食慾下降、失眠多夢、腰背酸痛、晨寒、性淡漠等全身癥狀。

臨床表現


此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在婦女的各個時期:幼年期、青春期、更年期和老年期都有報道,但50歲前後的更年期者居多,病程長短不一,長者可達數十年。好發部位只要在陰蒂、小陰唇和大陰唇內側溝間,有時發生於前庭、陰道及尿道口、后聯合等處常呈對稱性。外陰瘙癢是患者首先感到的突出癥狀,尤以夜間為重,瘙癢的程度與時間、月經、氣候、食物、環境、情緒有關,瘙癢通常為間歇性發作,病人常因奇癢而搔抓不停。由於搔抓,外陰道有多處抓痕、紅腫,有於長期瘙癢結果,使局部發生潰盪、皸裂、潰爛和繼發性感染。所以患者常有局部灼熱疼痛感,特別是陰蒂、小陰唇等很敏感。早期換部角化過度,浸潤肥膚。外陰皮膚粘膜出現局限性或瀰漫性白色增厚像皮革樣、隆起有皺襞或有鱗屑、濕疹樣變。外陰膚色多紫紅色或淡紅色,也可呈灰白色、灰藍色、其中夾雜有界限清楚的白色角化斑塊,形狀及大小不一,混合型營養不良,具有萎縮型與增生型混合癥狀,其表現有女陰明顯萎縮,陰蒂包皮肥厚,角化明顯,大陰唇紋粗,色素減退,有局限性增厚潰瘍。患部皮膚粗糙、呈苔蘚樣增厚,有抓痕,有時發生皸裂。局部色素減退,大陰唇、小陰唇普遍變白。外陰可見輕度萎縮,嚴重時陰蒂、大小陰唇萎縮、粘連,小陰唇部分或全部消失,后聯合縮緊,陰道口狹小、彈性消失,甚至影響排尿和性生活。全身性疾病因素如糖尿病、黃疸、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謝功能障礙性疾病等。局部因素,主要外陰常期慢性刺激如潮濕、炎症、化纖或污染的內衣褲過敏等。

鑒別診斷


外陰瘙癢,有時可有灼熱、疼痛感。患部皮膚粗糙、呈苔蘚樣增厚,有抓痕,有時發生皸裂。局部色素減退,大陰唇、小陰唇普遍變白。外陰可見輕度萎縮,嚴重時陰蒂、大小陰唇萎縮、粘連,小陰唇部分或全部消失,后聯合縮緊,陰道口狹小、彈性消失,甚至影響排尿和性生活。
疾病診斷
除以上特有的癥狀體征外,應以病理診斷為最後結論。因為多種疾病均可導致皮膚瘙癢及色素的減退或脫色,其表現雖不同,但肉眼不易區別,即使肉眼能夠診斷也不能做到病理分型,特別是不能較早地發現不典型增生(癌前病變),有文獻報道,約50%的外陰鱗狀上皮癌常與外陰白色病變伴發。因此遇有病損不典型或有慢性皸裂、局限性增厚、潰破者,必須依靠活組織病理檢查確診。取材時要做到在病變部位:潰瘍、皸裂、硬結、隆起或粗糙處等多點取材,取材適當。方法:可先用1%甲苯胺藍塗於病變區,待自干后,再用1%醋酸液脫色,在不脫色區用活檢鉗垂直於皮膚,並深達真皮取材活檢。凡不脫色區表示該區有裸核存在,提示在該區活檢,能提高診斷韻準確率。
白斑鑒別
病名鑒別要點鑒別項目女陰白斑病白癜風硬化性萎縮性苔癬扁平苔癬神經性皮炎與慢性女陰炎
臨床表現皮損形態灰白色斑片或斑塊外型不規則白斑境界清楚,邊緣色素反增多形性扁平白色丘疹,可融合成白色斑片灰白色斑塊苔癬樣斑塊
發病部位陰道黏膜、小陰唇內側、外側、陰蒂,繼而延及大陰唇內側部位不定常呈對稱性分佈除女陰部外,可發生於肛周(呈“8”字形)以及腋窩、前臂等處女陰前庭或小陰唇往往合併口腔、皮膚皮疹大小陰唇內外側、陰阜、肛周也可累及陰蒂、會陰
角質層顯著角化過度正常角化過度角化過度角化過度有時伴角化不全
顆料層增厚正常正常或增厚增厚相當肥厚
棘層不規則肥厚皮突延長有間變及角化不良正常有不同程度的萎縮不規則肥厚肥厚皮突延長
基底層可能有點狀液化,排列不整病變處黑素細胞減少或消失點狀液化廣泛液化變性——
真皮上部結締組織變性無水腫及純一變化——有水腫及純一化變性無變化無變化
彈力纖維僅浸潤部位減少——有變性區域內減少或消失無變化無變化
浸潤形態、部位及細胞成分真皮上部淋巴細胞、漿細胞瀰漫性浸潤一般無炎症浸潤真皮中部,浸潤呈帶狀,主要為淋巴細胞表皮下緻密帶狀浸潤。主要為淋巴細胞真皮下緻密帶狀浸潤,主要為淋巴細胞

疾病治療


治療方法
外陰白斑指出現在婦女陰部皮膚的局限性或瀰漫性白色斑塊,可向兩下肢內側、會陰及肛門蔓延,但很少侵犯尿道口及前庭。本病的臨床特點為:外陰奇癢,有時可有灼熱、疼痛感。患部皮膚粗糙、呈苔蘚樣增厚,有抓痕,有時發生皸裂、潰瘍等。直接影響排尿和性生活,其痛苦程度難以言表。本病傳統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1、藥物治療:外陰以Ph4弱酸配方女性護理液清洗后,用激素藥物局部塗抹、局部注射厭氧棒菌及中醫藥治療等。
2、物理治療:微波治療二氧化碳激光及氦氖激光,波姆光,高頻電刀,局部電灼治療以及液氮局部冷凍治療等。
3、手術治療:單純外陰切除術、合併植皮的外陰切除術。
4、中醫治療:採用中醫調理平衡營養滲透療法治療,無副作用、效果集中、靶向性強富含多種活性因子和修復因子以及特有的高強度滲透,可快速滲透於體內病變組織部位,滲透部位的強大能量可瞬間使病變組織產生不可逆轉的凝固性壞死,而周圍組織卻不會有任何損傷,不影響日後再生育,不耽誤學習工作,打造了“只除病變不傷組織”的創新性臨床療效。
一般治療
“外陰白斑”必須堅持長期治療,病區皮膚有的增厚似皮革狀;有的變薄,乾燥容易破裂,甚至出現潰瘍、硬結。外陰皮膚顏色變白,無論癢與否都應到醫院去檢查,丸其皮膚有增厚,粗糙、隆起、潰瘍、破裂、硬結者更應警惕,必要時可進行手術治療。外陰白斑的發展緩慢,過去認為癌變機會大多採用外科手術切除,現不主張手術治療。晚期陰道口可攣縮狹窄,外陰也會萎縮,陰蒂萎縮,周圍組織均失去彈性。由於“外陰白色病變”是較頑固的,故要堅持長期治療,定期隨診。隨診時間以3~6個月為一次較好,在堅持治療后一般能取得較為滿意效果。
外陰白斑一般伴有奇癢,可持續數月乃至20年之久,這種搔癢不分季節與晝夜,叫人難以忍受。如伴有滴蟲性陰道炎或黴菌性陰道炎,搔癢將加劇。由於病因不明,尚無特異治療方法。可試用激光療法。或塗用2%丙酸睾酮魚肝油軟膏。平時要注意保持清潔乾燥,忌用肥皂或刺激性藥物清洗外陰,不要食用辛辣或刺激性食物。衣著宜寬大,勤換洗,同時要注意穿用質地柔軟的棉製品。第二癥狀是陰吹,即陰道口可以產生或吸入氣體,然後再像放屁那樣有聲有響地排出來。
從中醫講屬於氣虛,西醫認為與會陰底部的恥骨尾骨肌無力有關。由於外陰萎縮,陰道口閉合不嚴,故氣體易於湧入。進行恥骨尾骨肌鍛練有助於克服這一問題。這一癥狀發生在產後,陰道擴張后尚未康復,陰道周圍的恥骨尾骨肌變薄變弱后不能使陰道緊密閉合,使氣體容易湧入或存留在陰道內,當用力收腹才將氣體排出。患者如能每天堅持鍛練恥骨尾骨肌,幾個月後必然見效。
中醫治療
外陰白色病變又稱慢性外陰營養不良,是指一組女陰皮膚、粘膜營養障礙而致組織變性及色素改變的疾病。本病的形成多與與外陰深部結締組織中神經血管營養失調,導致覆蓋在其上的皮膚髮生病變改變。
中醫學根據不同本病的病變特點、臨床癥狀,按“陰癢”、“陰瘡”治療。陰癢夾風,陰瘡夾濕蘊熱。該病多發生於生育期及老年期婦女,少女罕見,可使用中醫調理平衡營養滲透療法,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類型、不同的體質,辨證施治對症治療。
中醫認為外陰瘙癢是肝經風熱或脾虛蘊熱所導致及引起.如腎虛不能溶於陰器,風邪溶於腠理可引起陰癢陰瘡,中醫還認為,精血不足,任脈虛,陰部枯萎,根據中醫理論,精血不足,腎脾虛,肝旺是外陰營養性障礙發生病變的主要原因,所以中醫調理平衡營養滲透療法原則是標本兼治,一是止癢,消炎,潤膚,以消除癥狀;二是消除誘因。三是把營養從根本上供到外陰上。
改善狀況
1、增生型營養不良:症見外陰奇癢難忍,抓破后伴有局部疼痛,主要波及大陰唇、陰唇間溝,常呈對稱性,病區皮膚增厚似皮革,隆起有皺襞,一般無萎縮和粘連。
2、硬化苔蘚性營養不良:症見病皮損區發癢,,皮膚或粘膜變白、變薄、乾燥易皸裂,失去彈性,陰蒂多萎縮。晚期出現性交困難
診斷時應排除糖尿病、黴菌等引起的外陰瘙癢。有潰瘍、增生明顯時、可考慮做病理檢查。以防惡變的發生。
在整體上望體胖、體瘦、體弱、體強、及有無畏寒、烘熱、寒熱往來、形寒肢冷的現象。審查舌質、辨別舌苔、候好脈象。問詳:經、帶、胎、產,同胞姐妹有無此病。
在局部上細察病變處有無皸裂、萎縮、潰瘍、硬結、粘連、腫脹、滲出、脫屑、彈性降低。皮損處邊緣是否整齊,邊界是否清晰。觀察這些皮疹形態,以辨其寒濕、熱結、陽虛、痰瘀、氣血虛虧、和病情發展的輕重緩急。
內經》雲“腎開竅於二陰”、“肝脈絡於陰器”,外陰白色病變與肝腎二經關係最為密切。“腎藏精”、“肝藏血”。腎精虧損肝血不足,外陰失於榮養,復受風邪侵襲或濕濁下注是導致外陰白色病變的主要病因病機。
外陰白色病變雖然發生於外陰,實屬肝鬱、脾虛、腎虧、沖任不和。寒濕、熱結、陽虛、痰瘀誘發本病。
外陰皮膚斑塊狀灰白色增厚,瘙癢較甚,常因搔抓而致滲血,帶下量多色黃,口乾咽燥,烘熱煩躁,尿黃便堅,苔黃膩舌邊紅,脈弦數。
根據本病的主要臨床特點,終以人為本病屬於中醫學“陰癢”、“陰蝕”、“陰瘡”等範疇。其發病機理多因肝腎陰血不足,陰部血虛生風化燥而至奇癢難忍,或因脾氣虧虛,一則氣虛血少,不能滋養陰部,脾虛又可生濕,流注於陰部,形成氣血不足而濕濁停滯的虛實夾雜局面,或因濕熱內盛,熱蘊陰部肌膚而至陰癢、皮膚粗糙;疾病入絡,氣血運行不暢而成淤滯,與濕濁相互交結,而見苔蘚、奇癢、濕疹樣改變諸侯,且經久不愈。臨床治療因針對病因病機,或滋養肝腎,養血息風止癢;或清熱解毒利濕;或活血化淤驅風;火建脾祛濕殺蟲,。內外合治,攻補兼施,乃是臨床取得療效之關鍵。
二、治療期間外陰白斑一定要內服外用聯合治療效果最佳。中醫調理平衡營養滲透療法
辨證歸納
1、養血祛風、活血通絡、清熱除濕、消斑止癢;
2、溫腎助陽、活血止癢;
3、清熱瀉火、養血滋陰;
4、疏通經絡、調整氣血、清熱、利濕、止癢;
5、滋補肝腎、添精補血;
6、祛風殺蟲、利濕止癢;
7、燥濕止癢、調理氣血;
8、活血通經、軟堅散結。

疾病區別


外陰白斑與白癜風、白化病的區別
1、白癜風---若外陰皮膚出現界限分明的發白區,但表面光滑潤澤,質地完全正常,且無任何自覺癥狀者為白癜風。
2、外陰白化病---為全身性遺傳性疾病,但也可能僅在外陰局部發病。外陰局部白化病無自覺癥狀,活檢除表皮色素消失,無特殊變化。
3、白塞病---主要表現為陰部潰瘍,常合併有眼部和口腔損害。也叫眼、口、生殖器綜合症。中醫稱為狐惑病
4、雖然外陰白斑與白化病、白癜風、白塞病不同,但它們也是有可能同時併發的,病理活組織是唯一確診手段。
外陰白斑多發於女性患者,是一種細胞發生病損引起的疾病,由於細胞的病變,無法從體內吸收營養,造成患者的身體抵抗力和恢復力下降,還容易誘發其它婦科疾病,嚴重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外陰皮膚變白,伴發有外陰的萎縮或增生;
白癜風雖然也愛在外陰處發病,但其特點也比較明顯,白斑多呈乳白色、斑塊形狀及大小不一,但邊界十份清楚,多發生於大陰唇或者小陰唇上,如果發生於大陰唇上部,該處的陰毛也變為白色。

疾病危害


外陰白斑又稱外陰營養不良,多為內分泌失調,紊亂,免疫力低下、異常,臨床表現為外陰皮膚黏膜色素減退、色白、角化、粗糙、增厚、脫屑、硬化、裂口、潰瘍、大小陰唇萎縮,騷癢或奇癢難忍,影響工作的情緒,影響與人正常的交往,嚴重影響夫妻生活,10%的患者可能發生癌變,實屬頑症,其它地方難以有效根除。
外陰白斑主要的危害
一、外陰白斑是發生在外陰皮膚粘膜處的白色病變,以病變處皮膚增厚、粗糙、萎縮、彈性減退、皮色脫失為特徵,常見於大陰唇或小陰唇內側及陰蒂,嚴重時可延至陰道、會陰及肛門周圍的一種慢性常見婦科疾病。
二、外陰白斑患者以女性多見,此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幼年期、青春期、更年期和老年期都有報道,但50歲前後的更年期患者居多,幼女患者病因多與遺傳有關,臨床中注意查詢其父母雙方家族“外陰白斑病”史。外陰白斑病程長短不一,長者可達數十年。
三、外陰白斑危害性較大,患者患上此病後往往會感到外陰部奇癢難忍,似有鑽心之感,癢為陣發性發作,夜間尤甚,伴燒灼乾燥不適,嚴重影響睡眠。
四、外陰皮膚粘膜變白、或與淡紅相間,表面粗糙不平,並有裂口、潰瘍、糜爛或發硬失去彈性,可造成排尿困難。
五、局部皮膚粘膜變薄,也有腫脹水腫的,大小陰唇萎縮甚至消失,使陰道口變狹窄,可造成性生活困難,也可造成分娩困難而行剖腹手術。
六、除局部癥狀外,還伴有心慌氣短、心煩無力、胸悶、飲食減少、失眠多夢、腰酸背痛、性要求淡漠等全身癥狀。病情嚴重者,可進一步發展為外陰癌,高達10-50%。
外陰痛癢跟外陰白斑有關係嗎
事實上,外陰痛癢是外陰白斑患者首先感到的突出癥狀。尤其以夜間為重,痛癢的程度與時間、月經、食物、氣候、環境、情緒有關。

治療誤區


1、手術切除:從西醫角度講,外陰白斑是一種癌前病變,可能發展為外陰癌,所以主張手術切除治療。它的缺點是造成創傷,術后性生活受到很大影響,並且複發率高,在80%以上。
2、激光、烤電:療效不可靠,且容易使萎縮加重,因為本病是各種因素造成外陰營養道路障礙,局部缺乏養份,而烤電、激光則加重養份的耗損,從而使裂口萎縮加重。
3、傳統外用藥膏:短期有一定見效,但治標不治本,一旦停葯就會反覆發作,造成對藥物的依賴,很難從根本上得到治療。
以上治療方案都屬治標難治本,給廣大患者造成不良心理壓力和嚴重的經濟負擔,讓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外陰白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生活壓力及情緒的調節,保持情緒樂觀,心情開朗,這一點,患者家屬也應積極配合,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外陰白斑的預防
患外陰白斑的原因與體內環境的改變,包括內分泌紊亂,肝脾腎之間的功能不協調有關,與外陰局部炎症的反覆浸潤有關,所以不要使自己過於勞累,保證睡眠,調整情緒,增強免疫力。外陰及陰道的炎症要及時治療,杜絕產生病變的外在因素。如不幸患上外陰白斑,要及時到正規專科醫院治療,防止疾病發展到嚴重的程度,轉變成癌症,危及生命。
外陰白斑是病嗎?
外陰白斑是一種因女性外陰皮膚局部色素脫失而引起的皮膚粘膜發白、粗糙、增厚、發硬、皸裂、脫屑或外陰皮膚粘膜彈性減退,甚至大小陰唇萎縮消失的一種婦科疑難病。臨床病人自覺瘙癢或奇癢難忍,早期病人外陰皮膚可見米粒大小紅點、丘疹。隨著抓撓破潰而逐漸流黃水並逐漸融合成片,且顏色逐漸變白,同時常伴有外陰灼熱腫痛。臨床常見的顏色有純白象霜、灰白色、粉白色或黑斑、白斑均有。白斑面積可位於整個外陰、會陰區及肛門周圍。近年來,國際上把白斑病系統地劃分為增生、萎縮、混合、苔蘚等四種類型,其中增生型易癌變,癌變率約佔患者總數的5%,萎縮型嚴重時,造成陰道口狹窄、性慾淡漠,影響正常夫妻生活。未生育者不能從陰道生產而改為剖腹生產,此外還可出現小便不利,大便不暢等癥狀。

關於傳染


不會傳染
事實上從國內外大量文獻報道現在尚未發現外陰白斑具有傳染性。因此,如朋友、同學、夫妻間有人患此病者,大家不必驚慌失措,甚至歧視和疏忽他們,以免給他們造成心理上的負擔,那樣做也易誤導該病。
中醫理論
中醫叫陰蘚、陰瘡、陰蝕、陰痛,女性,多因肝經濕熱下注侵漬外陰,或血虛肝旺、肝腎陰虛、腎陽虛衰等精血不能潤養外陰所致。臨床表現可分為虛和實兩種癥狀。所謂虛者,是指血虛失容化燥,以至於沖任虛損,陰部失去濡養或者溫煦所致;所謂實者,是由於肝鬱克脾土,肝熱而脾濕,濕與熱相互浸漬,沖任受損,導致陰部被濕和熱陰,引發此病。臨床上以虛症為主,即是實症也是本虛受邪所致。所以無論是從西醫還是中醫的理論上面外陰白斑都是沒有傳染性的。
白斑鑒別複發原因
首先,很多外用藥物沒有辦法恢復外陰的血液循環與營養供給,只能抑制瘙癢、潰爛、角化等表面癥狀,並不能從根本上治療外陰白斑。而口服藥物通過腸胃吸收后,有效成份很難到達外陰,藥效大打折扣,很難起到治療的作用,因此無法徹底治好外陰白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