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君恩

明朝的進士

戴君恩(1570-1636),字忠甫,號紫宸,別號蘭江痴叟。明澧州(今湖南澧縣閘口鄉石庄村)人。著有《說山》、《四書剩言》、《繪孟風評》、《讀風臆評》、《撫晉疏草》、《掌園雜記》及詩文等。

人物介紹


萬曆三十四年(1606)舉於鄉,四十一年(1613)登進士,歷工部主事,督修永陵有功。渝州少數民族首領樊龍造反,擢君恩僉事,監軍渝城。功成,晉陞兩浙水利參議兼鹽法,多所厘剔。適逢兩浙督學使缺任,以君恩代署,不久,中流言蜚語解官,回歸故里,遁隱太清山,在這個溶洞讀書治學,除與少數黃冠白衲者一唔外,個人的任何進退、榮辱均不為所動。離浙之際,兩郡門生士商,湊資義刻了他的《四書剩言》、《繪孟風評》、《讀風臆評》等多部著作,名噪吳越間。落職歸里,入澧州太青山岩洞,發憤讀書。

生平作品


戴君恩生平所著甚富,因此流傳後世的戴氏元萬頃述頗豐。當然,現在很多作品惜已亡失。。
據說:奸臣欲置之死地,在望香嶺、氈毛尖頂上架起銅炮,對著巡撫洞狂轟濫炸。由於巡撫洞洞中有洞,陰河縱橫,路陌相通,戴君恩毛髮無損。奸人又將溶洞圍困半年,洞口不僅飄出縷縷炊煙,而且還飛出幾條扁擔長的魚來。戴君恩在此洞中著下《說山》諸集。不久,以才學名望起用為山東參政,晉陝西靖邊觀察。崇禎甲戌(1634)巡撫山西,計擒王剛等起義軍首領三百餘人,晉中兵亂暫息。副將艾萬年賀人龍題云:“獨擁貔貅百萬兵,當年本是一書生。而今方識文章貴,帳外元戎報五更。”四川巡撫王參政為戴德政頌云:“平如衡,直如矢,仁如麟,猛如虎,慈如母,嚴如父,明如鑒,清如水。”崇禎九年(1636),戴君恩寢疾而終,享年六十六歲,當地人民敬仰這位清政愛民的好官,在他謝世后,稱他在太清山潛心讀書治學的那個溶洞為“巡撫洞”,並為其塑金身,四季奉祀。如今,巡撫洞內,人們依然供奉著他的神像,香火不斷。古今文人墨客遊覽此地,感慨不已,留下諸多華章,讚美太清的奇幻,謳歌巡撫的淡泊。有這樣當今兩首無名詩詞:
一曰:
凌空一洞貫古今,吞雲吐霧氣森森。
勤政巡撫曾修此,方得燭火映商參。
一曰:
巡按避譏讒,高隱雲岩
桃花洞水浣征衫,陰符巨闕俱藏此,
留與人間。
射隼趁霜嚴,搏獸亦廉。
頻來一徑結筠庵,我本探幽尋勝客,
擬效游三。
戴君恩究竟為太清山人民造了什麼福,造了多少福,史書不見記載,民間傳說不多。澧州人如此懷念敬仰戴君恩的原因,在我看來,無非是戴君恩的人格精神。作為一名失意高官尚能隱遁溶洞,清心寡欲,親吻故土,體恤父老而與世無爭,人民當然敬重他;遠播的清正勤政聲名為家鄉父老特別是太清山民帶來十足的光彩。
戴君恩著述頗豐,留有大量的詩文。
疇卻簪纓石穴中,歷來官號古今同。
青山綠水千年事,明月蒼松一徑風。
襟帶恍依遙草碧,圖書幾擬落霞紅。
幽林雖是史漢筆,也有芳名記石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