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華亭

程華亭

程華亭,壽縣馬廠鄉人,出身農家,起自草莽。清朝末年,朝廷對外喪權辱國,對內加緊掠奪,人民苦不堪言。程華亭揭竿而起,嘯聚百多人槍活動於壽縣、定遠之間,與官府對抗。

人物簡介


光緒三十三年(1907 年),革命黨人王慶雲在壽縣東南鄉以辦團練為名,聚集革命力量,程華亭率部參加,擔任大隊隊官。武昌起義后,十一月五日壽州光復,成立淮上軍總司令部,程華亭與費子良等分任隊官。
南北議和達成,淮上軍編入柏文蔚的第一軍第四師,程華亭任營長。癸丑討袁失敗后,淮上軍星散,程華亭隨王慶雲等避居上海。后回壽縣任第四區區長。民國6 年(1917年)護法開始后,王慶雲等重建淮上軍。程利用職務之便,聯繫鄒龍亭、費子良等秘密組織5000 多人,與壽縣、鳳台、懷遠、含山、霍邱等8 縣義軍互為呼應,聲勢頗為雄壯,終因孤軍無援,遭致失敗。
民國13 年,禍皖10 多年的軍閥倪嗣沖病死。這時,程華亭與袁家聲等又第三次組成淮上自衛軍4000 餘人,集結於鳳台縣丁家集,與軍閥馬聯甲交戰,因實力懸殊,退入河南省黃口一帶,接受改編為胡景翼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第一旅,袁家聲任旅長,程任一旅三團團長,費子良任第二團營長,輾轉活動於河南、山東、河北等省。
民國15 年國民革命軍北伐。三十三軍軍長柏文蔚,電委程華亭為該軍第一師副師長兼第一旅旅長,費子良仍在二團任營長。當時這支部隊尚在懷來、歸化一帶,接電后輾轉南下,成為三十三軍的基幹力量。不久,因柏文蔚反蔣,三十三軍被分割改編,費子良解甲歸田,程華亭轉投方振武。民國18 年,方振武主皖,委程為鳳(陽)、壽(縣)、鳳(台)、定(遠)四縣警衛團長。方振武下野,程華亭也隨之去職,回鄉賦閑。這時期,他協助修建淮南鐵路。
民國27 年初,程出任皖北人民抗日自衛軍第一路副指揮。民國28 年初,抗日自衛軍改編,第一路3 個支隊縮編為1 個支隊,程任支隊司令。抗戰勝利后,程被選為省議會參議員。
民國37 年底淮海戰役結束,國民黨軍向江南撤退時下令摧毀淮南煤礦等所有工業設施。程華亭接受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安排,利用自己影響對保護淮南礦區做出了貢獻。1976年病逝於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