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文明
農耕文明
農耕文明,是指由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制度、禮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農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但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
農耕文明的重要表現為男耕女織,規模小,分工簡單,自給自足,不用於商品交換。
農耕文明
在這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各自的世界里不斷發展、演變,由於文明的巨大差異,也是這些人類在性格上和體制上出現了很多不同。在亞歐大陸的廣闊土地中,大陸的北部形成了一條天然的草原地帶,眾多的游牧民族生活在此,在大陸的南部及一些中部地區出現了一個個農耕區。從社會形態的發展階段以及特點來看,農耕文明一直被認為要先進於游牧文明,這不僅僅是因為雙方生存方式的不同,更為根本的則是農耕社會的發展進程始終要快於游牧社會。
從當時亞歐大陸各文明區的發展現狀來看,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在繁榮昌盛之時,位於它們北方的游牧人正處於尚未開化的狀態,文明遠遠還沒有產生。農耕文明相對游牧文明既有諸多方面的進步性,並且在這種進步性的長期影響下,農耕文明率先進入了國家形態。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作為兩個截然不同的人類文明成果,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類歷史不斷向前發展演變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基礎。
從歷史上看,只有自然條件不能滿足農耕的地方才能停留在游牧社會,凡自然條件能夠滿足農耕的地方,一定會進化到農耕社會。從事農耕,是古代人類實現定居的必然條件,而定居是一切高級文明產生的前提。
農耕文明
男耕女織,規模小,分工簡單,不用於商品交換。農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縛,閉關自守。中國古代並沒有形成典型的農牧結合的經濟結構。農耕文明發展的後期,越來越限制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而相對的海洋文明而講,就是清代沒落的最主要原因。
在距今10000~8000年間,中國早期農業已形成了以栗為代表的北方旱作農業和以水稻為代表的南方水田農業兩大系統,以及與手工業、家畜飼養業相結合的南稻北栗格局。
農耕文明的格局主要為南稻北栗。
北方的原始農耕以旱地農業為特色,這與黃河流域的自然條件有密切關係。春秋冬三季乾旱寒冷,夏季高溫多雨。該區域普遍存在的黃土,持水保肥能力低,但有較好的毛細作用。所以選擇對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幼苗期能抗旱的栗。
南方的原始農耕以稻作農業為特色。長江中下游地區雨多濕潤,所以選擇了喜水作物水稻作為主要農作物。
農耕文明是人類史上的第一種文明形態。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古人類的定居生活等的發展,使人類從食物的採集者變為食物的生產者,是第一次生產力的飛躍,人類進入農耕文明。農耕文明地帶主要集中在北緯20度到40度之間。這裡也是人類早期文明的發源地域。
農耕文明一直延續到工業革命之前。此間,人們以農業為主,政治體制一般實行君主制或君主專制,社會結構呈現為金字塔形。農耕文明發源於大河流域,它是工業文明的搖籃。
農耕文明
農耕相對於游牧的好處就是,能大幅度提高生產力,這樣一來,才會有一些吃飽了沒事做的人去想吃飽之外的事情。如研發科技,發展文化等等。
四大古國(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就是農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農耕文明決定了中華文化的特徵。中國的文化是有別於歐洲游牧文化的一種文化類型,農業在其中起著決定作用。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業文明孕育了內斂式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農政思想、鄉村管理制度等等,與今天提倡的和諧、環保、低碳的理念不謀而合。歷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經常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以致突然消失。而農耕文明的地域多樣性、民族多元性、歷史傳承性和鄉土民間性,不僅賦予中華文化重要特徵,也是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不斷、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農耕文明
農耕文明開創者神農
事實證明這一技術知識體系具有可持續發展特徵。開發利用好豐富多彩的農耕文明與自然遺產資源,作為我國“三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建設美好家園、激發愛國熱情和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具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重要作用,而且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維護和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世界經濟安全穩定增長、協調平衡增長、持續包容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際學術界公認的古代農耕文明的發源地有五個:古巴比倫(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之間)、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古希臘(公元前3000年~1100年之間)、古印度(公元前2000年)、古中國(公元前2000年夏朝建立——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