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野油麻的結果 展開

野油麻

野油麻

野油麻(拉丁名:Stachys oblongifolia Benth),長圓葉水蘇,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具根狀莖,基部匍匐生根。莖直立,單一或分枝,方形;棱上有倒生長毛。藥用有補中益氣,止血生肌之功效。

形態特徵


野油麻
野油麻
多年生草本,具根狀莖,基部匍匐生根。葉對生,橢圓狀披針形,長2.5~8厘米,寬0.7~2.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寬心形,邊緣有鈍齒,兩面均有白色柔毛,下面較密;葉柄短,長0.2~0.5厘米。輪傘花序,花輪7~13,每輪有花6至多數,腋生或頂生於枝梢;苞片很小,剛毛狀,對生於小花柄基部;花萼鍾狀,長0.7厘米,外面被有長毛,2唇形,5齒裂,齒端有針狀尖;花冠唇形,淡紅色或紫紅色,長1.3厘米,唇瓣外被長柔毛,上唇長圓形,全緣,下唇有3裂片;雄蕊4,2強,伸出冠簡外而蓋於上唇之下;花柱頂端2裂。小堅果4枚,倒卵形,黑褐色,光滑。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長環境


生於河岸、草叢中或山野路旁。

分佈範圍


分佈陝西、江蘇、安徽、貴州、湖北、四川、江西、台灣。

主要價值


野油麻
野油麻
功效:散寒,除風濕。出自《貴州草藥》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長圓葉水蘇的全草或根。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洗凈,鮮用或曬乾。
性味:性溫,味辛微甘。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止血生肌。主病後體弱;氣虛乏力;久痢;外傷出血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附方:
治久痢,野油麻一兩。煨水服。治病後虛弱:野油麻一兩。燉肉吃。治外傷出血:野油麻適量,搗絨敷患處。
風寒感冒:野蘇麻、橙子殼、陽雀花根地榆金銀花各三錢。煎水服。
治嘔吐、腹瀉:野蘇麻、紫蘇、炮美各三錢,閻王刺五錢。煎水服。
治風濕(麻木、瘡癢):野蘇麻、金銀花藤、野花椒(全草)各一把,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