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曾

劉繼曾

劉繼曾(1895~1975)原名劉貫之。四川金堂人。1920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學,1922年參加聲援開灤煤礦工人大罷工的鬥爭, 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因遭當局通緝,團中央派其赴蘇聯學習。1925年9月抵莫斯科,入東方大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受共產國際委派,隨蘇聯軍事顧問團回國,到河南、張家口等地協助改造國民軍。9月參加五原誓師,后隨國民軍聯軍入陝作戰。西安城解圍后,劉除做蘇聯軍事顧問團的翻譯工作外,還負責顧問團與中共地方組織的聯繫,並在西安中山軍事學校和中山學院講授政治理論課和軍事知識課。

人物簡介


大革命失敗后,蘇聯軍事顧問團奉召回國,劉留陝工作。1927年7月上旬中共陝西省委成立。在9
月26日召開的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次擴大會議上,劉被選為省委常委,任秘書主任。1928年3月,省委
常委會決定成立中共陝東特派委員會,領導陝東地區的武裝暴動,任命劉為書記。4月1日他在華縣高
塘主持召開特委成立大會,隨後召開特委擴大會議,討論通過《目前工作計劃大綱》。會後,劉到洛
三要鎮許權中旅,貫徹省委和特委指示,準備武裝起義。4月下旬,特委組織了以共產黨員為骨幹
的陝東赤衛隊,成為渭華地區一支堅強的革命武裝力量。渭華起義時,根據省委決定成立以許權中旅
為基幹的西北工農革命軍,劉任政委,代表中共陝西省委把軍旗授給起義部隊。6月,陝東特委決定
建立渭華地區蘇維埃政府,擬定劉任蘇維埃政府主席。由於代理陝西省政府主席的宋哲元派重兵進攻
渭華,計劃未能實現。起義失敗后,劉回西安向省委請示彙報。
7月上旬,劉從西安趕往洛南兩岔河,向西北工農革命軍傳達省委指示,並將部隊集中於藍田縣
張家坪休整。他與劉志丹主持軍委會議,總結起義失敗的教訓,決定暫時收起紅旗,保存革命武裝。
會後,他同許權中隨部隊行動。8月下旬在河南鄧縣遭反動武裝包圍,隊伍被打散。他歷經艱辛,只
身回到西安,擔任中共陝西省委委員。1929年2月初,團省委書記馬雲藩被捕叛變,供出省委機關住
址。劉和省委負責組織工作的李子洲獲悉后,迅速將黨的文件埋入地下,但未及轉移,即被國民黨軍
警逮捕。在獄中,劉堅貞不屈,嚴守黨的機密,團結難友,同敵人進行鬥爭。1930年底,楊虎城部入
陝,在共產黨人的營救下,劉始獲釋。
出獄后,陝西省委介紹劉到中共河北省委工作。他1931年2月到天津,在法租界與安子文接頭時,
再次被捕,不久,被引渡到天津公安局。由於缺乏證據,加之河北省委設法營救,是年7月被釋放。
出獄后,任中共河北省委北平特科秘書。1932年3月,中共河北省委派他到陝西收集西北軍的情報。
他以教師職業作掩護,先後在鳳翔陝西省立二中、西安師範學校任教,經常用密函向北平特科報告工
作情況。1933年4月,河北省委又派他到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中做中共黨的工作。抗日同盟軍失敗后,
劉按照中共組織的指示到上海從事秘密工作。
西安事變爆發后,劉從上海回到西安,仍以學校為陣地,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和統一戰線工作。
1940年,中共組織派他到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八軍辦事處,以少校秘書身份收集軍事情報,為陝甘寧邊
區購買醫藥器材和輸送彈藥等。1942年辦事處裁撤後,他繼續以教師職業為掩護,收集情報,開展統
戰工作。
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劉調回西安,籌備成立中蘇友好協會,任副秘書長。19 52年調蘭州西北
民族學院,1958年調任寧夏師範學院副院長,1962年任中共寧夏大學委員會副書記、副校長,政協寧
夏回族自治區第二屆委員會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間受衝擊,後患胃癌,於1975年12月22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