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繼愈
哲學家、佛學家,專著《漢唐佛教思想論集》
任繼愈(1916.4.15-2009.7.11),男,字又之,山東平原人。著名哲學家、佛學家、歷史學家、國家圖書館館長、名譽館長。師從湯用彤、賀麟徠。1942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先後講授中國哲學史、宋明理學、中國哲學問題、朱子哲學、華嚴宗研究、隋唐佛教和邏輯學等課程。並在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哲學史課程。1964年,負責籌建國家第一個宗教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長。致力於用唯物史觀研究中國佛教史和中國哲學史。
專著有《漢唐佛教思想論集》《中國哲學史論》《任繼愈學術論著自選集》《任繼愈學術文化隨筆》《老子全譯》《老子繹讀》等;主編有《中國哲學史簡編》、《中國哲學史》《中國佛教史》《宗教詞典》《中國哲學發展史》等。此外,還主持《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中華大典》等的編輯出版工作。他還致力於推動民俗學等學科的發展,先後創辦了《世界宗教研究》《科學與無神論》等雜誌,在提倡學術研究、宣傳科學世界觀、弘揚民族精神方面厥功至偉。
大事件
出生
1916年4月15日出生於山東平原
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
1942-1964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先後在北京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宋明理學、中國哲學問題、朱子哲學、華嚴宗研究、佛教著作選讀、隋唐佛教和邏輯學等課程,並在北京師範大學擔任中國哲學史課程。
任《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編輯
1955-1966年擔任《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編輯。
籌建中國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1964年,負責籌建國家第一個宗教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長,並於1978年起招收宗教學碩士生、博士生。
任國家圖書館館長
1987年至2005年1月年間,任國家圖書館館長,是學術界的代表,並擔任王羲之藝術研究院學術顧問,曾當選為第四、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999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作品名稱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老子今譯》 | 古籍出版社 | 1956年8月 |
《魏晉玄學中的社會政治思想略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56年 |
《范縝“神滅論”今釋》 | 1957(譯註) | |
《墨子》 | 1961(專著) | |
《漢唐佛教思想論集》 | 人民出版社 | 1973年 |
《老子新譯》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78年3月1985年又出修訂本 |
《中國哲學史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81年 |
《中國佛學論文集》 | 1984(合著) | |
《中國哲學發展史》 | 1985(專著) | |
《任繼愈學術論著自選集》 | 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 | 1991年11月 |
《佛 教史》 | 1991(專著) | |
《老子全譯》 | 巴蜀書社 | 1992年 |
《漢唐佛教思想論集》 | 1994(專著) | |
《任繼愈學術文化隨筆》 | 中國青年出版社 | 1996年 |
《佛教與東方文化》 | 1997(專著) | |
《墨子與墨家》 | 商務印書館 | 1998年12月 |
《天人之際》 | 1998(專著) | |
《墨子與墨家》 | 1999(專著) | |
《任繼愈自選集》 | 2000(專著) | |
《竹影集》(任繼愈自選集) | 新世界出版社 | 2002年1月 |
《任繼愈禪學論集》 | 商務印書館 | 2005年8月 |
《皓首學術隨筆·任繼愈卷》 | 中華書局 | 2006年10月 |
《老子繹讀》 | 書目文獻出版社 | 2006年12月 |
作品名稱 | 創作時間 |
韓非的社會政治思想的幾個問題 | (《文史哲》1955年04期) |
從“內經”看中醫的理論基礎 | (《江西中醫藥》1956年06期) |
魯迅同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們的關係 | (《科學通報》1956年10期) |
魏晉清談的實質和影響 | (《歷史教學》1956年10期) |
禪宗哲學思想略論 | (《哲學研究》1957年04期) |
春秋時代天文學和老子的唯物主義思想 |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59年04期) |
論老子哲學的唯物主義本質——兼答關鋒、林聿時同志 | (《哲學研究》1959年07期) |
天台宗哲學思想略論 | (《哲學研究》1960年02期) |
莊子探源——從唯物主義的莊周到唯心主義的“後期庄學” |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1年02期;《哲學研究》1961年02期) |
法相宗哲學思想略論 | (《哲學研究》1962年02期) |
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思想 | (《教學與研究》1962年02期) |
墨子生卒年簡考 | (《文史哲》1962年02期) |
關於《物不遷論》—一篇形而上學的佛學論文 | (《學術月刊》1962年02期) |
孔子——奴隸社會的保守派、封建社會的“聖人” |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2年04期) |
莊子探源之四——“後期庄學”(內篇)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 |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2年05期) |
孔子的“仁”的保守思想中的進步意義 | (《學術月刊》1962年07期) |
王弼“貴無”的唯心主義本體論 |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3年03期) |
關於《不真空論》(附今譯) | (《學術月刊》1963年03期) |
如果老子是唯物主義者 | (《哲學研究》1963年06期) |
李筌的唯物主義觀點和軍事辯證法思想 |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3年06期) |
孔子講的“仁”能不能是人類普遍的愛 | (《學術月刊》1963年08期) |
研究哲學史首先要尊重歷史 | (《哲學研究》1963年04期) |
儒教的再評價 | (《社會科學戰線》1982年02期) |
宗教研究與哲學研究 | (《青海社會科學》1982年05期) |
中國文化的特點 | (《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985年01期) |
道家與道教 | (《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研究》1987年03期) |
禪宗與中國文化 | (《社會科學戰線》1988年02期) |
唐代三教中的佛教 | (《五台山研究》1990年03期) |
中華民族的生命力:民族的融合力,文化的融合力 | (《學術研究》1991年01期) |
從中華民族文化看中國哲學的未來 | (《哲學研究》1991年11期) |
把《周易》研究的方法問題提到日程上來 | (《哲學研究》1992年01期) |
中國哲學的過去與未來 | (《中國哲學史》1993年03期) |
弘忍與禪宗 | (《佛學研究》1994年01期) |
李贄思想的進步性 |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4年05期) |
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 (《齊魯學刊》1994年06期) |
馮友蘭先生對中國哲學的繼承和發展 | (《齊魯學刊》1996年02期) |
老學源流 | (《尋根》1996年02期) |
中國哲學史的里程碑──老子的“無” | (《中國哲學史》1997年01期) |
天台宗與中國佛教 | (《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02期) |
齊文化的產生和研究齊文化的意義 | (《濟南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
郭店竹簡與楚文化 | (《中國哲學史》2000年01期) |
中國傳統文化的光明前景 | (《中國文化研究》2000年04期) |
李贄的悲劇結局 |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
朱熹格物說的歷史意義 |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哲學 | (《中國哲學史》2001年01期) |
宗教學理論研究不能脫離實際和現狀 | (《中國宗教》2001年02期) |
談談孝道 | (《人民日報》2001年7月24日) |
五台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五台山佛教文化國際學術會議上的講話 | (《五台山研究》2002年03期) |
李贄改革悲劇給後人的啟示 |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
說忠孝——儒學的回顧與前瞻 | (《紀念孔子誕生255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卷一,2004年) |
無神論教育與科教興國——2003年11月28日在中國無神論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上的講話 | (《科學與無神論》2004年01期) |
中國封建社會忠孝規範的歷史貢獻 |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1月29日) |
對忠孝傳統應給予新評價 | (《北京日報》2004年2月23日) |
現代文明與宗教對話 | (《中國宗教》2004年12期) |
漢字識繁用簡的必要與可能 | (《光明日報》2006年5月17日) |
再談儒家和儒教 | (《北京日報》2007年3月12日) |
再談儒學 | (《中國文化報》2007年4月26日) |
《墨子·非攻》讀後 |
《中國哲學史》 | (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63年7月初版) |
《中國哲學發展史》 | (七卷本,已出四卷,人民出版社,1983—1998年) |
《佛教經籍選編》 | 1985 |
《中國佛教史》 | (八卷本,已出三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4月) |
《中國道教史》 |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於2001年出版增訂本) |
《道藏提要》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7月) |
《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匯》 | 1993 |
《中國哲學史通覽》 | 1994 |
《中國文化史知識叢書》 | 1996 |
《北京圖書館同人文選·第三輯》 | 1997 |
《禪宗與中國文化》 | 1997 |
《宗教大辭典》 |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8月) |
《儒教問題爭論集》 | 2000 |
《中國藏書樓》 | 2001 |
《宗教小辭典叢書》 | 2001 |
《齊魯人傑叢書》 | 2001 |
《中國版本文化叢書》 | 2002 |
《中國國家圖書館碑帖精華》 | 2002 |
《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宗教學》 | 2002 |
《佛教大辭典》 | (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
《中華大藏經》 | 2004 |
《墨子大全》 | 2005 |
《新版宗教史叢書》 | 2006 |
《國際漢學》(1-16輯) | 1998-2007 |
《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 | 2008 |
《中國文化經典》 | 2008 |
《中華大典·哲學典》 | 2008 |
《中國少數民族哲學思想史論集》序 | (《哲學研究》1983年06期) |
《印度佛教史》漢譯本序 | (《晉陽學刊》1984年05期) |
《五台山古詩選注》序 | (《五台山研究》1987年01期) |
《中國佛性論》序 | (《哲學研究》1988年06期) |
《禪宗的形成及其初期思想研究》序 | (《哲學研究》1989年11期) |
《陰符經素書釋義》序 | (《中國道教》1992年03期) |
《蘇軾禪詩研究》序 | (《佛學研究》1995年01期) |
《中國儒教史》序 | (《中國哲學史》1997年04期) |
《惠能評傳》序 | (《中國哲學史》1999年03期) |
《湯用彤全集》序二 | (《中國哲學史》2001年02期) |
《十六國帝王列傳》序 | (《文史月刊》2003年01期) |
對中國儒教的全面剖析——《中國儒教論》序 |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12月1日) |
作品名稱 | 創作時間 |
熊十力先生的為人與治學 | 1988年 |
有關蔡元培校長幾則軼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1998年02期 |
抗戰時期西南聯大散記(《北京日報》) | 2006年4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