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村
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南河鎮
靈芝村是隸屬於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南河鎮的一個行政村。地處南河鎮東部,版圖面積2.3平方公里。全村6個村民小組,共計675人。耕地面積591畝,其中旱地110畝,水田面積481畝,山林面積 806畝。該村交通便利,地勢較平坦,土地肥沃。
靈芝村有省內著名景點段氏府及靈芝橋。
英山靈芝村地處南河鎮東部,地理位置顯要,北亭子嶺村與,南與油鋪村,西與瓦寺前村,東與坪上灣村交界。X220縣道貫穿全村,鄉村公路直通每個村小組。村委會距離南河鎮中心0.5公里,距離英山縣城24公里。交通便利。
英山靈芝村海拔100米至30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7.5℃,年降水量1408毫米,屬於丘陵地帶,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特產是茶葉。這裡山清水秀,風景優美,人絕地靈。這裡也是革命勝地,有革命遺址,古建築段氏府。是旅遊,度假的好地方。
這裡屬於山區地帶,整體地勢北高南低,山區面積佔全村90%,耕地面積10%,森林覆蓋率90%,主要以馬尾松,竹子,楊柳,紅楓等樹木為主。北部山勢較高,樹木茂盛。人口稀少。南部平地人口較多,村委會和小沖灣是人口較為密集的地方。
靈芝村村前有一條河,河邊便是田畈,X220縣道從村前田畈穿過。靠近村委東北約200米便是著名革命遺址,古建築段氏府。
全村轄 六個村民小組186戶675人,外出務工人員228人,空巢老人3人,留守兒童3人,建卡貧困戶共計163人,農村低保戶47人,五保戶6人。
村黨支部班子成員3人,黨員25人,其中入黨積極份子4人,女黨員6人,60歲以上老黨員8人,37歲以下年輕黨員1人。村民委員會班子成員3人,村民代表27人。團支部、婦聯、民兵聯等群團組織負責人6人。
段氏府宅位於英山縣南河鎮瓦寺前靈芝村,距縣城25KM,系光緒年間湖北省候補知縣段昭灼府第及園。始建於光緒二十三年,光緒二十四年段潤霖續建。建築佔地面積1743平方米,建築面積2605平方米。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靈芝村[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南河鎮]
英山南河段氏府是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黃岡市唯一一處保存較好的古代建群,由於時間比較長,整個建築群都不同程度存在破損,局部破損嚴重。為復原清末民初極具特色的英山民居風貌,國家文物局於2014年,投資200多萬元將其整體修復。5月完成整休,不久就可以向外界開放。
革命遺址劉鄧大軍宿營地-英山“段氏府”
這座美麗的莊園,在革命戰爭年代承載著光榮的歷史使命,從1931年至1941年期間,紅二十七軍、紅十五軍、紅四軍和紅二十五軍以及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多次宿營和成立臨時戰鬥指揮部,1931年農曆6月18日,蘇維埃紅四軍區政府在此成立。1932年建立過保衛局,解放初至1955年是英山縣第七區公所所在地,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1931年9月4日,紅四軍軍長徐海東,政委曾中生移駐英山縣雞鳴河,曾中生在李任彬住宅主持召開黨的活動分子會議后,又移駐段氏府。1940年5月,田月光建立秘密便衣隊,在瓦寺前一帶開展抗日游擊活動,段氏府成為宿營中心。1941年11月4日,劉伯承鄧小平率野司機關警衛戰士350人轉戰英山,在段氏府宿營並召開軍事會議,研究戰略部署,15日到英山縣城關在南門河灘召開大會,后開進羅田石橋鋪村。劉伯承夫人汪榮華同志率部在段氏府駐紮三個月。1946年9月19日,張體學率獨立二旅3000多人,從英山向羅田開進時,遭遇落岑河埋伏的敵十三旅的阻擊,犧牲200人,20折回段氏府休整,在戰爭年代作為鄂東黨政軍工作中心所在地的段氏府一次次完成的歷史任務,為英山這塊紅色的士地增光添彩而做出了貢獻。
靈芝橋位於湖北省英山縣南河鎮靈芝村東820米處,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建於光緒25年,由段氏府捐資修建。古橋保存完好。古全部由花崗石塊建造,是靈芝村,坪上垸兩村村民來往的交通要道,至今還在使用。
靈芝村[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南河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