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元素

核電荷數相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組成的元素

由核電荷數相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組成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同位素


科技名詞定義中文名稱:放射性同位素 英文名稱:radioactive isotope 定義1:具有放射性特性的不穩定同位素。分為天然的和人造的兩類。應用學科:電力(一級學科);核電(二級學科)定義2:具有不穩定原子核、能自發性產生放射蛻變的同位核素。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方法與技術(二級學科)

說明


①從原子核自發地放射出射線,這種性質叫做放射性。有放射性的天然同位素叫天然放射性元素。它們是釙(Po)、氡(Ru)、鈁(Fr)、鐳(Ra)、錒(Ac)、釷(Th)、鏷(Pa)和鈾(U)。
②人工合成的(如用反應堆生產)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做人工放射性元素。例如,用α粒子轟擊鋁而得到30P是人工放射性元素。
在一千幾百种放射性同位素中,絕大部分是人工放射性元素。
③同一放射系的放射性同位素,在放射出射線時,原子核從不穩定向穩定轉化,這叫衰變。自然界中有鈾放射系、錒放射系和釷放射系三大天然放射性元素系。
④天然放射性元素的主要用途是:
(1)用作核燃料,如鈾235、鈾233和鈈239。
(2)用作中子源,如釙210-鈹中子源、鐳226-鈹中子源。
(3)用於醫療,如鐳或氡用於治療癌症。人工放射性元素主要用作示蹤、輻射和衰變能的利用等。

相關危害

α、β、γ三種射線
地球上的一切自然物質中都含有不同數量的放射性元素,整個地球、乃至整個宇宙的一切自然物質,實際上都是由103種天然元素(不包括人造元素)組成的。在103種天然元素中,有一族元素具有放射性特點,被稱為“放射性元素族”,所謂“”放射性元素“,是指這些元素的原子核不穩定,在自然界的自然狀態下不斷地進行核衰變,在衰變過程中放射出αβγ三種射線和有放射性特點的隋性氣體氡氣。其中的α射線(粒子)實際上是氦(He)元素的原子核,由於它質量大、電離能力強和高速的旋轉運行,所以是造成對人體內照射危害的主要射線;β射線是負電荷的電子流γ射線是類似於醫療透視用的X射線一樣和波長很短的電磁波,由於它的穿透力很強,所以是造成人體外照射傷害的主要射線;由衰變而產生的氡(Rn)氣是自然界中仍具有放射性特點的惰性氣體,由於它還要繼續衰變,因此被吸入肺部后,容易造成對人體內照射(特別是對肺)的傷害。
β射線速度接近光速,α射線(粒子)速度大約是光速的十分之一,電離強度是α、β、γ中最強的,但穿透性最弱,只釋放出α粒子的放射性同位素在人體外部不構成危險。然而,釋放α粒子的物質(鐳、鈾等等)一旦被吸入或注入,那將是十分危險。它就能直接破壞內髒的細胞。γ是光子,沒有靜止質量,比X射線的穿透力強,要是被照射,時間長了,對人的健康危害很大。零電離程度α>;β>;γ,貫穿程度α<;β<;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