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伯榮

作家,代表作《祖國的文字》

黃伯榮(1922年7月-2013年5月12日),當代語言學家。筆名苗木、莫木,出生於廣東省陽江縣(今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那洋村。194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語言學系。

1954年發表《祖國的文字》。代表作品有《談談陽江語法的兩個特點》《簡體字的結構》《廣州話補語賓語的詞序》《漢字常識》等。

人物生平


教育經歷

1951年於中山大學語言學系研究生畢業。

工作經歷

黃老和夫人
黃老和夫人
1951年畢業后留校任教。
1954年因高等院校專業合併調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任講師。
1958年至1987年,響應支援西北號召,先後任西北師範大學中文系、蘭州大學中文系講師、副教授、教授,是西北地區現代漢語學科建設的奠基人。
1987年後任青島大學中文系教授。生前為中山大學中文系兼職教授。

寫作經歷

黃伯榮授課
黃伯榮授課
1954年發表《祖國的文字》。
1955年發表《談談陽江語法的兩個特點》《簡體字的結構》。
1956年發表《北京語音學習》。
1957年發表《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關於劃分詞類問題的考察》《廣州人怎樣學習普通話》。
1958年發表《廣州話和普通話的語音比較》《廣東陽江話物量詞的語法特點》。
1959年發表《廣州話補語賓語的詞序》《漢字常識》。
1960年發表《漢語語法的研究》《陽江話"入聲非聲"實驗報告》。
1961年發表《幾種念法的字》。
1963年發表《句子的分析與辨認》。
1978年發表《語法修辭》(與謝曉安、趙浚等合作)。
1979年與廖序東主編《現代漢語》統編教材。
1986年發表《陽江音系》。
1989年發表《廣東陽江的形容詞》。
1990年發表《陽江話動詞的動態》。
1996年發表《漢語方言語法類編》。
2001年發表《漢語方言語法調查手冊》(合著)。
到2001年,他已有著作21部,論文40多篇。
他不僅對自己家鄉陽江的方言作了許多研究,對蘭州方言也有研究。對蘭州話的語音、辭彙、語法作了概括的介紹,寫有《蘭州方言概說》《蘭州方言》(均與趙浚合作)。
在文字改革方面,也發表了一些文章,參加了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討論,主張取消j、w兩個字母。漢字簡化方案公布之後,為宣傳這個方案。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2013年5月12日凌晨2時40分去世,享年91歲。

個人作品


《廣東陽江的形容詞》《陽江話動詞的動態》《漢語方言辭彙》《漢語方音字彙》
《蘭州方言概說》《蘭州方言》《現代漢語》

獲得榮譽


獲獎時間作品名稱獎項名稱
1979年《現代漢語》獲得教育部頒發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
1999年《現代漢語》被推為重點文科教材
個人貢獻
《現代漢語》
《現代漢語》
帶領青島大學中文系撰寫了180萬餘言的《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集漢語方言語法事實研究之大成,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今學術界廣泛引用,是漢語語法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文獻
廖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教材,自1978年出版以來,再版8次,總發行600多萬冊,創造了教材界奇迹。其中,第八版由黃伯榮師徒三代共同編纂,被傳為佳話。

社會活動


曾任中國語言學學會理事、中國修辭學會顧問、
顧問、全國高師現代漢語教學研究會顧問。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人物評價


《現代漢語》(增訂四版)作品封面
《現代漢語》(增訂四版)作品封面
李煒感慨地說:“他是一位兢兢業業,默默耕耘的老黃牛,甘坐冷板凳。主編了幾十年,精益求精不斷進取,是真正的君子。他的研究以現代漢語開始,以現代漢語結束,從沒跑過題。”
社會追憶
中山大學中文系黃天驥教授撰:
語言學大師,望重德高,北國俊賢知泰斗;
康樂園校友,情深義厚,南天桃李失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