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羚屬

瞪羚屬

瞪羚屬(學名:Gazella)是羚羊亞科的一屬。瞪羚是非常敏捷的動物;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以每小時80公里/時的速度跑下來,1小時都不覺得累。大多數瞪羚都是群居動物,以嫩的,容易消化的植物為食。大多數瞪羚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但是也有少數生活在亞洲(例如鵝喉羚)。

形態特徵


瞪羚屬動物
瞪羚屬動物
瞪羚屬的動物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均退化,但下門牙保留,下犬齒門齒化,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琅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后表面形成複雜的齒紋,適於吃草;胃4室,反芻功能完善;成年雌雄皆具洞角,是由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不分叉,內部空心,外被可脫落的角質套(角鞘),套在骨質的角心上(骨心),並且隨著骨心的生長而擴大;角上無神經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后,不能再生長;一般長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長,且不更換角鞘。
瞪羚屬的分類有很多爭議,有些專家認為瞪羚屬只有12種,而有些專家認為瞪羚屬有幾十種。大多數專家認為瞪羚屬有16種。紅瞪羚(1894滅絕)、葉門瞪羚(1985滅絕)和阿拉伯瞪羚(1993年滅絕)已經滅絕,而野生的沙特瞪羚也在1993年滅絕(只有少數生活在動物園)。阿拉伯瞪羚由於滅絕得比較晚,所以在網上仍然可以看見阿拉伯瞪羚。其他瞪羚也都是瀕危物種,儘管格蘭羚和湯普森瞪羚很常見,但是由於分佈太窄,數量仍然不是很多。
湯普森瞪羚(Gazella thomsonii)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肩高60-80厘米,毛色為棕色和白色,身體兩側有一條黑線。雄性的角又長又彎。當瞪羚受驚嚇時,瞪羚先是不緊不慢跑,然後突然跳得很高。這種行為是由阿默茲·扎哈維在研究瞪羚時發現的。

種類


瞪羚(13種)
中文名稱拉丁學名
1印度瞪羚Gazella bennettii
2居維葉瞪羚Gazella cuvieri
3鹿瞪羚Gazella dama
4小鹿瞪羚Gazella dorcas
5山瞪羚Gazella gazella
6格蘭羚Gazella granti
7細角瞪羚Gazella leptoceros
8赤額瞪羚Gazella rufifrons
9沙特瞪羚Gazella saudiya
10索曼莫格齊瞪羚Gazella soemmerringii
11斯比克瞪羚Gazella spekei
12鵝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
13湯普森瞪羚Gazella thomsonii
滅絕種類
科學家曾在歐亞大陸和非洲發現過從上新世到更新世的瞪羚化石。一種小型瞪羚(Gazella borbonica)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瞪羚,分佈於歐洲,具有嬌小的身材和一對短腿。在冰河時期時歐洲的瞪羚全部滅絕,大多數亞洲東部地區的瞪羚也都滅絕,但是它們在非洲和西亞生存了下來。有三種瞪羚的滅絕時由人引起的:
阿拉伯瞪羚, G. arabica(有不少人宣稱自己見到了一隻阿拉伯瞪羚,但都未得到證實)。
葉門瞪羚, G. bilkis
紅瞪羚, G. rufinaen:gaz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