廩廩

詞語

廩廩,漢語詞語,多用於古文,亦作“廩廩”。釋義有:危殆、阽危;驚慌貌、危懼貌;謂有風采;猶庶幾、漸近。

詞語解釋


廩廩
亦“廩廩”。 .危殆;阽危。廩,“懍”。《漢·食貨志》:“富,廩廩,竊陛惜。”顏師古 注引 李奇 曰:“廩廩,危也。” (2).驚慌貌;危懼貌。明 王鐸《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夫人宋氏行狀》:“石寓(袁樞)廩廩頓首謝曰:‘樞(袁樞)不孝,讀書知自愛,毫釐不能汗其守,以戚我母氏’。”
錢謙益 《上高陽師相書》:“千百夫之長以及士卒,廩廩奔命,如不終日。”嚴復 《主客平議》:“比者 奧、意、德、俄 之主,咸早暮廩廩於均富無政府黨人,如此而曰國治,得乎?”
(3).謂有風采。廩,通“凜”。《漢書·循吏傳序》:“所居民富,所去見思,生有榮號,死見奉祀,此廩廩庶幾德讓君子之遺風矣。”顏師古 註:“廩廩,言有風采也。”明 蔡汝楠 《創建大復何先生祠記》:“矧平生風節,又廩廩較著者哉!”
(4).猶庶幾,漸近。《史記·孝文本紀贊》:“廩廩鄉改正服封禪矣,謙讓未成於今。”《公羊傳·襄公二十三年》“夏,邾婁 鼻我 來奔”漢 何休 註:“所聞之世,內諸夏,治小如大,廩廩近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