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大橋

朝陽大橋

朝陽大橋(ChaoyangBridge)是中國江西省南昌市境內連接西湖區與紅谷灘區的過江通道,位於贛江水道之上,是南昌市“五橫三縱”的城市快速路網格局中重要“一橫”,也是南環快速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朝陽大橋於2012年10月18日動工興建;於2015年1月20日完成主橋合龍工程,全線貫通;於2015年5月18日通車運營。

朝陽大橋線路東起沿江南大道,上跨贛江水道,西至紅谷南大道;線路全長3.118千米,主橋長908米;橋面上層為雙向八車道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為60千米/小時,下層為人行及非機動車道。

簡介


該橋由金光道建設工程集團承建。該橋東起朝陽鄉下潭居委會,西連上饒縣皂頭鎮象山村,該橋行車道為雙向2車道,兩側各1.25米人行道,橋面近寬12米,引道長834.55米,路面寬7米,全長365米,該項目為總投資1823萬元,佔地面積6955平方米。屆時朝陽的交通瓶頸將被打破。朝陽大橋的起點將與上饒市區至朝陽鄉獅山村的豐溪東大道相接。
2009年10月16日,上饒市信州區區又一民生工程——朝陽大橋開工建設。信州區委書記張之良,區政協主席曾祥水,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信州公安分局局長吳剛,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毛哲軍,區委常委、農工部長周連文,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林東出席開工儀式。張之良宣布朝陽大橋開工。

建成意義


朝陽大橋建成后不僅成為方便兩岸群眾生產生活的“民心橋”,更是一座引領朝陽人民堅定發展信心、通向小康的“致富橋”。還將極大地緩解我區東南部的交通壓力。朝陽大橋的建設,是朝陽鄉提升戰略地位,突出區位優勢,增強聚集能力,加快融入城區的又一重要舉措;更是朝陽鄉謀求大發展的又一具體現表。大橋的建成,對於突破區域交通瓶頸、優化路網結構、拓展城市框架、改善人居環境、展現朝陽形象,增強兩岸經濟社會聯繫,促進朝陽經濟社會更好更快地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朝陽大橋
朝陽大橋

建設歷程


2011年10月21日,南昌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意朝陽大橋工程立項。
2012年10月18日,朝陽大橋舉行開工儀式,並動工興建。
2013年1月7日,朝陽大橋進行第一根樁基開鑽施工;8月16日,朝陽大橋完成通航孔六個主墩承台澆築工程。
2014年11月7日,朝陽大橋完成主橋六個塔柱封頂工程。
2015年1月20日,朝陽大橋完成主橋合龍工程,全線貫通。
015年4月,朝陽大橋進行路基路面工程;5月18日,朝陽大橋通車運營;8月12日,朝陽大橋非機動車道和觀景平台的建設完成,並向市民開放。
2018年9月23日,朝陽大橋完成景觀燈提升改造工程。

橋樑位置


朝陽大橋位於中國江西省南昌市,橋位處贛江水道江面寬達1.6千米,距下游的南昌大橋約2.5千米,距上游生米大橋約3.5千米,連接南昌市朝陽新城和紅角洲地區;該橋東起沿江南大道與南一環路匯接立交橋跨贛江贛江水道,西至紅谷南大道與南一環路交匯立交橋;其中,東側引橋立交與朝陽新城的九洲大街大道相接,西側引橋立交與紅角洲地區的前湖大道相接。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 整體布局
朝陽大橋分別由水上主橋、東西立交橋、橋塔、橋墩、引橋及各匝道組成,主橋路段呈東南至西北方向布置。
● 設計理念
朝陽大橋採用了六塔斜拉橋的方案,其橋塔造型是書法“合”字的變形,具備“六合”內涵,體現出崇尚海納百川,包容萬象的大同理念;主塔採取篆書“合”的造型,塔柱雙臂合攏呈現出花苞的形態中空孔的設計使得光線與空間進一步融合,象徵南昌人民齊頭並進謀發展,體現“齊心合力的激情、天人合一的境界、兩岸城區珠聯璧合的盛景”;該橋多塔和單面拉索多樣性組合,如同排列有序的船隻縱橫在江面,楊帆遠航,帆合連進。
● 設計特點
結構特點
主橋朝陽大橋主橋為波形鋼腹板PC組合箱梁六塔連續單索麵斜拉橋,總體結構形式為塔梁固結、梁墩分離體系;主梁為雙層結構,上層布置為機動車道,下層布置為人行和非機動車道;該橋採用塔梁固結、梁墩分離支撐承形式。
主梁主梁由混凝土頂底板、波形鋼腹板、鋼橫樑、鋼錨箱、人非鋼挑臂和觀景平台組成,主梁為雙層結構,採用單箱五室形式,橫樑結構形式為實腹式鋼橫樑,設置人孔。
橋塔橋塔整體為“合”字形,橋塔內部錨固構造採用鋼結構,與外包混凝土形成鋼-混凝土組合結構。下塔柱造型與上塔柱相互呼應,橫橋向呈“工”字形,順橋向呈“Y”字型,“Y”字型的塔肢之間設置系梁,下塔柱的蓋梁於系梁均涉及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斜拉索朝陽大橋採用常規斜拉索布置方案,斜拉索採用鋼絞線斜拉索,具備單根鋼絞線可更換功能,斜拉索塔上錨固採用索鞍式,樑上錨固採用鋼錨箱。
● 設計參數
● 朝陽大橋線路總長3.1千米,主橋長908米,採用(79+5x150+79)米跨徑布置;主樑上層橋寬37.00米,下層橋寬43.84米,單人行非通道寬7.0米,底板外緣總寬43.84米,含觀景平台總寬52.3米;主梁高4.7米,橫樑間距6.4米。橋面以上橋塔高45.0米,是主跨跨徑的0.3倍,橋塔順橋向尺寸為3.0至14.5米,橫橋向寬5.0米。單個橋塔設置9對斜拉索,索麵橫橋向間距1000毫米,斜拉索標準間距為6400毫米,索股數為52至99股。
技術標準
道路等級城市快速路
設計基準100年
安全等級一級
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
車道設置雙向八車道
荷載標準公路—Ⅰ級,城—A級;人群荷載:3.5千牛/平方米
基本風速27.2米/秒
設計風速20.3米/秒
通航水位最高:22.85米,最低:11.94米
通航等級II—(3)級
通航凈空≥4.5米
遇洪頻率1次/300年
抗震等級基本烈度:VI度;按VII度設防
環境類別II類
地表類別A類

設備設施


● 交通監控
2016年9月10日起,針對部分大貨車司機繞開卡口闖禁行的情況,南昌市交管部門在朝陽大橋啟用電子警察、卡口抓拍等交通設備,對中型以上(含)貨車闖禁行路的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抓拍。
● 燈光照明
截至2018年9月,朝陽大橋完成景觀燈提升改造工程,改造新五種中燈具,對橋樑拉索、六個橋墩上下及輔橋側面鋼結構進行景觀亮化,使其成為贛江上最閃耀的亮麗風景線。
● 觀景平台
2015年8月12日起,朝陽大橋下層觀景平台開放,該平台位於朝陽大橋中央兩塔柱下方,視野開闊,觀景效果優越,可通過此通道漫步至贛江中心,在觀景平台上一覽贛江景象;同時,該橋在主梁底部設置了天氣連接兩側平台,為人非系統專向提供了便利。
● 人非通道
2015年8月12日起,朝陽大橋下層人非通道試開放,該通道設計上採用的是鋼桁架結構,人行道寬2米,非機動車道寬4米,外側設置有不鏽鋼安全護欄,內部空間採用暖色效果設計,在通道內密集分佈照明燈,廣大市民在慢行過江的過程中可以近距離的了解橋樑結構形式。

運營情況


票價票制
2015年5月18日,朝陽大橋通車運營,全橋路段不實施收費制度,免費通行。
通行事項
截至2015年5月,朝陽大橋不在環保限範圍圍區域內,“黃牌”的大中型貨車允許上橋行駛;同時,懸掛南昌以外車牌的外地車輛不受限行規定,可正常通行該橋。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 建設難題
朝陽大橋在主樑上的主要建設難題及特點為:
1、中國國內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波形鋼腹板PC組合梁斜拉橋。
南昌市朝陽大橋跨江主橋主梁結構全部採用波形鋼腹板預應力混凝土組合梁,是國內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波形鋼腹板PC組合梁斜拉橋。在波形鋼腹板PC組合梁的斜拉橋的波形鋼腹板、錨箱等關鍵構造設計均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2、世界上第一座可雙層通行的波形鋼腹板PC組合梁橋。由於贛江豐水期、枯水期水位落差很大,無法通行輪渡,所有越江橋樑均需考慮人非過江需求;由於機動車需布置雙向八車道快速路系統,橋寬較寬。因此,在主梁外側腹板兩側布置人非通道,人非系統與機動車系統相互分流,避免相互干擾。人非通道結構設計需一併考慮波形鋼腹板與混凝土底板的連接方式,以保證結構安全,滿足雙層通行需求。
3、中國國內首座單索麵超寬斜拉橋多箱室波形鋼腹板節段掛籃施工。昌朝陽大橋主橋共6個通航孔主塔墩、2個過渡墩,均位於深水區。每個主墩主梁分0至10號節段,0號節段採用現澆鋼管支架施工,其餘節段採用掛籃懸臂澆築施工,橋寬37米;橫斷面結構形式為單箱5室,最大節段吊裝重量將近700噸(含鋼錨箱),屬中國國內同類型橋樑上的首次應用.
● 技術創新
朝陽大橋在主樑上採用的技術創新為:
1、波形鋼腹板結構設計。
2、主梁斜拉索錨固設計。
3、單索麵超寬斜拉橋多箱室波形鋼腹板節段掛籃施工
科研成果
技術名稱所獲獎項
基於南昌朝陽大橋的波形鋼腹板PC組合梁橋工程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2017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榮譽表彰
項目名稱所獲榮譽
南昌市朝陽大橋工程2015-2017年度江西省“杜鵑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