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式道路

普魯士式道路

普魯士式道路是在農業中逐漸用資本主義經營方式代替封建主義經營方式的改良道路,是一條既要適應資本主義發展,有要最大限度保存封建殘餘的改良道路,地主經濟向資本主義經濟轉化仍然是一項進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德國農業的發展。

名詞解釋


在農業中逐漸用資本主義經營方式代替封建主義經營方式的改良道路。同“美國式道路”相對。以普魯士資本主義農業發展最為典型,故稱。

產生背景


德國的工業革命晚於英、法、美三國,主要是因為德國政治上的長期分裂局面和16世紀以來的“再版農奴制”和連綿不斷的戰爭,造成國內經濟發展一直處於落後狀態,影響了工業革命前提條件的形成。長期的分裂,使德國無力開拓海外殖民地,因此,德國工業革命所需的自己主要來自對國內的掠奪,其主要方式是在解放農奴時向農奴索取贖金。

改革內容


為了緩和農民的鬥爭,普魯士政府開始自上而下地改革農業中的封建制度,頒布了一系列法令,規定富裕農民可以交納贖金免封建義務,成為自己份地的所有者。
十九世紀時普魯士還是個封建君主制的國家,政權和土地仍都掌握在容克地主受中。從1807年開始,以普魯士為首的多數邦國逐步實現年關了農奴制改革,廢除了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係,允許農民通過繳納贖金或割讓土地贖買與土地相關的封建義務。贖金相當於農民常年地租額的25倍(后降為18倍),倘若割讓土地,則為農民土地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經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的衝擊,1850年3月頒布新法令,在繼續保持容克地主土地所有權的基礎上無償取消農民的一些次要的封建義務。由於贖買的條件苛刻,廣大農民陷入了高利貸的羅網,結果有喪失了以高價贖買回來的土地,而地主階級不僅佔有了更多的土地,同時也攫取了巨額的贖金。在此基礎上,容克地主大量採取機器和化肥,加緊壓榨僱農,用資本主義經營方式改造莊園,逐步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產生影響


這一改革使廣大農民長期受到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剝削和奴役。它是一條既要適應資本主義發展,有要最大限度保存封建殘餘的改良道路。但是地主經濟向資本主義經濟轉化仍然是一項進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德國農業的發展。免除了封建義務的農民,在獲得了人身和擇業自由的同時,開始了急劇的分化。除少數人上升為富農外,絕大多數人走向破產,淪為雇傭來動者,因而為工業革命提供了自由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