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魚類

無頜類的支系

盔甲魚類為為東亞特有的無領類化石。無頜類的一個重要支系,頭甲一塊,具腹甲,無發電區,感覺溝發育,胸角一對或兩對。

主要分佈


主要分佈於華南地區, 在寧夏和塔里木地區也有重要發現。它向周圍也擴展到越南北部, 但僅限於早泥盆世地層。

基本構造


盔甲魚類的基本構造由兩部分構成: 背腹扁平的頭甲和覆蓋鱗片的頭後部分。主要基於頭甲背部的形態特徵, 這是因為絕大部分個體僅僅保存頭, 而且一般為頭甲背部的印模化石, 僅有極少數個體保存完整個體或保存頭部骨甲, 由於頭部骨甲和頭後部分鱗片很少保存, 所在盔甲魚類骨骼古組織學研究相對滯后, 而一個類群古組織學特徵對很好地了解一個類群的系統發育關係十分重要。通過對頭部骨甲以及構成這些骨甲的鑲嵌片和古組織學研究, 了解到, 盔甲魚類的骨甲由外骨骼和內骨骼兩部分組成。外骨骼不同於其它無領類, 是由富含三維纖維的無細胞骨構成, 代表一種新的古組織類型內骨骼則由軟骨膜骨和球狀礦化類型的鈣化內骨骼軟骨構成。

種類鑒別


很長時間似來, 盔甲魚類被稱為是“淡水魚類” 。通過對盔甲魚類伴生的、具有指相意義的魚類化石的研究, 其中特別是軟骨魚類化石的研究, 並綜合廣大地質古生物專家對其它門類化石和沉積相的研究, 闡明盔甲魚類主要生存於淺海和濱海環境; 它不是“淡水魚類” , 而是一類前3 1 號廣咸性魚類。

研究成果


2021年2月《歷史生物學》雜誌在線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蓋志琨、朱敏山東科技大學姜文瑜和曲靖師範學院施曉東、李強等科研人員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文報道了在雲南曲靖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大約4.1億年前)徐家沖組中發現的盔甲魚類鴨吻魚科一新屬種:橄欖紋曲師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