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塔里木盆地的結果 展開
- 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盆地
- 塔里木
塔里木盆地
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盆地
塔里木盆地位於中國新疆南部,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盆地。盆地處於天山、昆崙山和阿爾金山之間。南北最寬處520千米,東西最長處1400千米,面積約40多萬平方千米。海拔高度在800-1300米之間,地勢西高東低。
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閉性山間盆地,地質構造上是周圍被許多深大斷裂所限制的穩定地塊,盆地地勢西高東低,微向北傾,舊羅布泊湖面高程780米,是盆地最低點。塔里木河位置偏於盆地北緣,水向東流。
盆地地貌呈環狀分佈,邊緣是與山地連接的礫石戈壁,中心是遼闊沙漠,邊緣和沙漠間是沖積扇和沖積平原,並有綠洲分佈。塔里木河以南是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沙漠,為居世界第2位的流動沙漠。塔里木盆地屬於暖溫帶氣候,年均溫9~11℃,無霜期超過200天。自然災害主要是風沙和乾熱風,以東北風和西北風為主,盆地邊緣沙丘南移現象嚴重。
盆地水分主要來自西風氣流,盆地降水稀少,盆地本身無法形成徑流,較大河流有南部的葉爾羌、克孜勒、蓋孜、和田、克里雅等河,北部的阿克蘇、台蘭、渭干、庫車及開都(下游稱孔雀)等河。盆地地下水的補給主要來自河床、渠道及田間滲漏,地下水動儲量為110~148億立方米。
盆地沿天山南麓和昆崙山北麓,主要是棕色荒漠土、龜裂性土和殘餘鹽土,昆崙山和阿爾金山北麓則以石膏鹽盤棕色荒漠土為主。塔里木盆地中石油、天然氣資源蘊藏量十分豐富,分別約佔全國油、氣資源蘊藏量的1/6和1/4。
● 地質構造
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閉性山間盆地,地質構造上是周圍被許多深大斷裂所限制的穩定地塊。地塊基底為古老結晶岩,基底上有厚約千米的古生代和元古代沉積覆蓋層,上有較薄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積層,第四紀沉積物的面積很大。
構造上的塔里木盆地地塊和地貌上的塔里木平原,範圍並不一致。拗陷內有巨厚的中生代和新生代陸相沉積,最大厚度達萬米,是良好含水層。盆地呈不規則菱形,四周為高山圍繞。
● 土壤
盆地沿天山南麓和昆崙山北麓,主要是棕色荒漠土、龜裂性土和殘餘鹽土,昆崙山和阿爾金山北麓則以石膏鹽盤棕色荒漠土為主。沿塔里木河和大河下游兩岸的沖積平原上,主要是草甸土和胡楊林土(土壤學上亦稱吐喀依土)。草甸土分佈廣,輪台至尉犁間河道兩側最為集中。胡楊林土發育於茂密成蔭的胡楊林下,特點是有機質含量多(1%~2%以上),鹽分含量不高。草甸土和胡楊林土為農墾主要對象。由此引起森林破壞,對環境保護不利,值得重視。
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33.7萬平方千米,佔新疆面積20%,佔中國沙漠和戈壁總面積26%(如單指沙漠則佔43%),是中國最大沙漠,也為居世界第2位的流動沙漠。個體沙丘每年約南移50~60米,流動沙丘面積佔85%,沙丘形狀複雜,有金字塔形、穹狀、魚鱗狀、複合型沙丘鏈、複合型沙壟等多種形態。
塔里木盆地屬於暖溫帶氣候,太陽年總輻射量達575~627千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北部約3 000小時,南部不到3 000小時,多風沙和浮塵天氣。年均溫9~11℃,南部略高於北部。大陸性由西向東加強,冬季東部比西部冷,1月均溫,若羌比和田低3.2℃,比喀什低2.4℃。冬季均溫低於-20℃的寒凍日僅1~2天。7月均溫25~27℃。10℃以上活動積溫超過4000℃,南部高於北部;其持續期南部200天,北部190多天;積溫年際變化大。無霜期超過200天,北部200~210天,南部大多達220天,氣溫年均日較差14~16℃,最大日較差25℃。
自然災害主要是風沙和乾熱風:①風沙危害。8級以上的大風(風速大於17米/秒),一年超過20天的只有若羌、喀什、庫爾勒。但盆地邊緣植被覆蓋度僅10%,沙漠中心基本無植被,而風速每秒5米即起沙,故南部沙暴天氣年達30~40天。以東北風和西北風為主,盆地邊緣沙丘南移現象嚴重。②乾熱風。重點地區為盆地東部,每年10~20天;盆地其他地區出現次數較少。
盆地水分主要來自西風氣流,從中亞越過天山南脈河谷(如克孜河谷)或從準噶爾盆地越過天山埡口(如哈密、烏魯木齊)進入盆地。盆地降水稀少,盆地西緣的烏什為85毫米,阿克蘇57毫米;北緣的庫車63毫米,庫爾勒52毫米;南緣從西向東,阿圖什78毫米,喀什65毫米,和田35毫米,若羌17毫米,盆地本身無法形成徑流,但周圍山區年降水量達200~400毫米,可匯成河流到達盆地。較大河流有南部的葉爾羌、克孜勒、蓋孜、和田、克里雅、車爾臣(且末)等河,北部的阿克蘇、台蘭、渭干、庫車及開都(下游稱孔雀)等河。自然狀態下,上述河流能匯納到塔里木河;在大量引水灌溉情況下,現有水匯入塔里木河的,只有阿克蘇、和田、葉爾羌3條大河。從周圍山區流到盆地的年徑流量約370億立方米,東經84°以東面積佔45%,產生年徑流量18%,加上塔里木河向東輸送的水量32億立方米,實佔26%;西部面積佔55%,產生年徑流量82%,減去向東輸送部分,實佔74%。
盆地東部的羅布泊是塔里木河終點,過去被稱為游移湖,實際上湖本身並不游移。
塔里木盆地是一個典型的長期演化的大型疊合複合盆地。它發育在太古代-早中元古代的結晶基底與變質褶皺基底之上,震旦系構成了盆地的第一套沉積蓋層。在震旦紀—第四紀,塔里木盆地經歷了複雜的構造演化歷史。
● 前震旦紀
在塔里木獲得最老同位素年齡的岩石和數據表明,塔里木盆地在中太古代甚至早太古代就已經發生了來源於虧損地幔的偏鹼性玄武岩漿的噴溢活動,岩漿的侵入形成了塔里木盆地原始的陸核。
早元古代是本地區地殼快速增長的重要時期,也是由陸核發展成為陸塊的時期。早元古代興地期,廣泛而劇烈的構造運動,使岩石產生強烈變形,最後使塔里木陸塊、柴達木陸塊和準噶爾微陸塊聚合連成一片。
經過中元古代末興地期克拉通化后,聚合在一起的塔里木陸塊重新裂離,並在陸塊內部產生了裂陷。
晚元古代,“遠古南天山洋”和“遠古崑崙洋”閉合消亡,古塔里木板塊在經歷太古宙陸核形成,早元古代穩定陸塊增生髮展和中—晚元古代構造演化后終於逐漸成型。
● 震旦紀及古生代
震旦紀是塔里木盆地發展史上一個轉折時期。塔里木運動之後,統一的古塔里木板塊形成。震旦系作為塔里木板塊克拉通盆地的第一個沉積蓋層而覆蓋了塔里木盆地。
早震旦世,在塔里木板塊邊緣和內部發育大陸裂谷盆地。他們與地幔上隆、地殼變薄和伸展有關。晚震旦世繼續拉張,在塔里木主體部位形成克拉通內張盆地。沉降速率較早震旦世明顯降低。
寒武至奧陶紀塔里木板塊北部由於天山微陸塊繼續向北運動而進一步擴張,地幔物質侵入形成洋殼。洋盆發展結果導致塔里木板塊北與哈薩克板塊分離,南與羌塘板塊相隔。寒武系—下奧陶統是盆地主要的生油岩之一。
奧陶紀末,由於塔里木大陸板塊大陸邊緣早古生代的“天山多島有限洋盆”和“庫地—奧依塔格洋盆”俯衝消減和微板塊的碰撞所產生的加里東中期運動,對塔里木板塊及其邊緣的構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影響。這期運動可能是塔里木板塊南北邊緣化為主動邊緣的反映。
志留紀開始,南天山洋由東向西逐漸閉合;泥盆紀末,塔里木板塊與哈薩克板塊碰撞拼貼;庫地洋於泥盆紀晚期閉合,中崑崙地塊拼貼到塔里木板塊之上。經過這一時期一系列的構造運動之後,塔里木腹部形成了大型克拉通內擠盆地,具有獨特的沉降史和構造特徵。
石炭—二疊紀是塔里木板塊由古全球構造運動體制新全球構造運動體制轉化的過渡時期,即由早古生代邊緣多中心不對稱擴張、微陸塊與多島有限洋盆、弧后盆地間“手風琴”式此張彼合運動、單向俯衝與軟碰撞關閉的構造運動體制向威爾遜旋迴式的洋中脊大規模對稱擴張、“傳送帶”式俯衝消減、溝弧盆體系同時發育的新全球板塊構造運動體制過度。
● 中—新生代構造演化
從三疊紀開始,塔里木進入陸盆演化階段,主要受控於亞歐大陸南緣特提斯洋的周期性俯衝消減和閉合作用,同時與盆地基地核擠壓隆起或山系發展有關。
侏羅紀—古近紀,塔里木盆地形成演化與歐亞大陸南緣的一系列碰撞時間有關,如侏羅紀晚期的拉薩碰撞和白堊紀晚期的科希斯坦碰撞事件等。每一期碰撞都使圍繞塔里木盆地山系和基底核擠壓隆起發生周期性復活,形成向盆地內的擠壓逆沖構造,在沖斷帶前緣發育前陸盆地。
新近紀—第四紀,隨著印度板塊對歐亞板塊的俯衝與碰撞,及碰撞後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楔入所產生的遠程效應的影響,天山和昆崙山大幅度隆升推覆。碰撞后,印度板塊仍然繼續向北俯衝,西崑崙造山帶受強烈擠壓收縮和抬升,北部岩塊長距離逆沖在塔里木盆地之上,加劇了塔里木板塊岩石的撓曲程度。
西昆崙山,天山褶皺強烈上升,並伴隨著走滑斷層系活動,盆地相對下降形成統一的由造山帶包圍的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在維吾爾語中即河流匯集之意。舊時喀什噶爾河、渭干河等也匯入塔里木河,后因灌溉耗水過多,與塔里木河間已斷流。水源充足的山麓地帶已發展為灌溉綠洲,著名的有庫爾勒、庫車、阿克蘇、喀什、葉城、和田、于田等。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古老的內陸產棉區,光照條件好,熱量豐富,能滿足中、晚熟陸地棉和長絨棉的需要。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作物積累養分,又不利害蟲孳生,是中國優質棉種植的高產穩產區。瓜果資源豐富,著名的有庫爾勒香梨、庫車白杏、阿圖什無花果、葉城石榴、和田紅葡萄等。木本油料的薄殼核桃種植也很普遍。和田的地毯編織和桑蠶都發達。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含油氣沉積盆地。目前已探明油氣資源總量約為160億噸油當量,被地質學家稱為21世紀中國石油戰略接替地區。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始於1952年的中蘇石油股份公司,塔里木油田1989年建成投產後,逐漸成為中國西部的能源經濟中心。原油產量不斷增長,天然氣產量也從2004年的約14億立方米猛增至2009年的181億立方米,成為“西氣東輸”工程的主力氣源之一。
截至2015年,可探明油氣資源總量168億噸,油氣探明率14.6%,發現和探明大型油氣田30多個,油氣產量當量超2500萬噸,油氣產量當量年均增長百萬噸。
2021年6月18日,中國石油宣布,經過6年集中勘探,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富滿地區,發現一個10億噸級超深大油氣區。
2015年9月14日,中國科學家發現塔里木盆地實際上蘊藏著巨大的水資源,其蓄水量是北美洲五大湖總和的10倍。
盆地地下水的補給主要來自河床、渠道及田間滲漏,地下水動儲量為110~148億立方米;提高灌溉管理水平后,動儲量還有70多億立方米。地下水的合理利用,對解決盆地春季缺水和保護生態環境都有一定意義。此外,盆地內還有相當數量的地下水井儲量,尤其在新生代沉積深厚的拗陷帶內,如庫車拗陷、喀什一葉爾羌拗陷。弄清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適量開採,對增加水資源也有一定意義。
8-11世紀,因大批操突厥語族語言的民族部落的南下,以及回鶻的西遷,進而與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的原住居民融合,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近代維吾爾族,使新疆的民族構成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學術界,人們一般將這一民族融合的過程稱之為回鶻化和伊斯蘭化。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原住居民的回鶻化和伊斯蘭化,是維吾爾族形成、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
塔里木盆地
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漢代以前居住在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的居民,主要是操印歐語系語言的塞人、月氏人或吐火羅人,他們屬高加索人種。漢代,為了爭奪西域地區,匈奴人、漢人等相繼進入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進而形成自東向西民族遷徙的第一次高潮。
漢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6年)前後,匈奴擊月氏,“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三)十六國皆以為匈奴”。從此,大批匈奴人進入西域,並與漢朝展開激烈爭奪。經過長期的戰爭,至2世紀中葉,南匈奴歸漢南下,北匈奴西遷。“其贏弱不能去者住龜茲北”,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建立“悅般國”,“眾可二十餘萬”。分散在塔里木盆地緣邊其它地區的匈奴人,也當為數不少。
漢代,大批漢人通過從軍、屯墾、經商、任官、移民等多種途徑進入包括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在內的西域地區,成為到達新疆很早的民族之一。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戰亂頻仍,不少漢人遷往河西,又從河西輾轉到新疆。他們和漢代屯田士卒的後裔彙集於今吐魯番地區,並使該地區成為這一歷史時期漢人在新疆聚居比較集中的地區。從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年)起,這裡先後建立起了闞氏、張氏、麴氏等以漢人為主的地方政權,其中麴氏高昌王國傳九世,歷經140餘年之久。
羌人,是較早進入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的古代民族之一。20世紀60年代,在塔里木盆地北緣的沙雅綠洲,發現了一枚“漢歸義羌長”銅印,聯繫到“若羌”這個古老的地名,以及文獻中的記載,可以認為,羌人是漢代新疆地區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5世紀初,柔然勢力深入到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在他強盛時,不僅控制了今吐魯番地區,而且波及焉耆。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高車副伏羅部首領阿伏至羅不滿豆倫可汗侵擾北魏沿邊州郡,與其弟窮奇怒而率所屬十餘萬落向西遷徙,在新疆建立政權,也曾一度控制高昌及鄯善地區。高車副伏羅部是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進入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的操突厥語族語言的民族部落集團。
突厥是繼匈奴、柔然之後又一個在新疆地區建立起自己統治的游牧民族政權。射匱可汗時期(約在610-618年),突厥汗國正式分裂為東、西兩部分,西突厥統有東至阿勒泰山,西到裏海的廣大地區,“自玉門以西諸國皆役屬之。遂與北突厥為敵,乃建庭於龜茲北三彌山”。射匱可汗死後,統葉護可汗即位,他“北並鐵勒,西拒波斯,南接罽賓,悉歸之,控弦數十萬,霸有西域,椐舊烏孫之地,又移庭於石國北之千泉。其西域諸國王悉受頡利發,並遣吐屯一人監統之,督其征賦”。與此同時,亦有大批突厥部落遷入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如葛邏祿等。
自7世紀下半葉時起,來自青藏高原地區的吐蕃勢力進入西域南部,並從8世紀末時起,對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進行長期統治。期間,該地區不僅駐有大批吐蕃軍隊,建有戌堡,設置斥候,而且還分佈著許多吐蕃部落,見於藏文文獻及出土的吐蕃文簡牘中的西域吐蕃部落名稱就有60種,其中大部分來自吐蕃本土的六十一東岱(千戶),是從吐蕃故有部落中分化出來的部落。
除匈奴、漢人、羌人、柔然、高車、突厥、吐蕃等民族先後進入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外,南北朝時期,還有嚈噠、吐谷渾等民族在這一地區活動。上述民族和居民進入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不僅使該地區居民族屬更加多元化,而且也不可避免地發生不同民族之間的同化和融合。如突厥人,就和各地王族通婚,進而對當地原住居民產生影響。9世紀中葉,吐蕃勢力退出西域以後,應該有不少吐蕃人留在了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特別是和田地區,並融合在了當地原住居民之中。
從漢代到唐代,千餘年間,先後有眾多民族的居民進入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卻沒有導致當地民族構成和分佈發生根本變化,究其原因,主要是上述民族多為游牧民族,他們建立的政權多屬於草原上的強國。他們之中雖然有不少人進入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但到各綠洲從事農業的人很少。他們不改變自己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就很難和當地的原住居民融合,進而改變當地的民族構成和分佈。漢人,雖然經營農業,但除在吐魯番地區外,其他地區的漢人多集中在幾個比較孤立的屯田點上,且人數有限,指望他們改變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的民族構成和分佈似乎是不可能的。恰恰相反,他們自己卻被逐漸融合在當地的民族之中。
塔里木盆地周圍地區居民的回鶻化,是從公元8、9世紀操突厥語族語言的回鶻族和其他民族大批進入該地區開始的。
早在公元5世紀末,高車(鐵勒)副伏羅部作為操突厥語族語言的民族就已經進入了塔里木盆地東部緣邊地區。高車與柔然長期進行鬥爭,頻繁遷徙,至6世紀末7世紀初,被稱為鐵勒。其部落分佈極廣,東起蒙古高原,西至黑海,山穀草原,多有所在。伊吾以西、焉耆以北活動有契弊(苾)、薄落、職乙、紇骨、烏灌(一作烏護)等部。有的學者就認為,烏灌(烏護)與回紇屬於回鶻族的東、西兩支。
突厥汗國的建立及其對天山南北的統治,雖然沒有根本改變塔里木盆地周圍地區居民的民族構成,但對以後該地區居民的回鶻化有著巨大的潛在影響。在突厥的統治下,居住在高昌地區的漢人不僅“兼用胡書”,而且被迫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習俗,和突厥人一樣“披髮左衽”。其他民族的居民,由此可略見一斑。
7世紀初期,回鶻人就在其首領菩薩的率領下,以5000騎兵擊敗突厥10萬大軍,並追至天山,俘獲大批突厥部眾,對唐朝滅亡東突厥,起了很大作用。唐永徽二年(651年),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叛唐,攻破北庭。回紇首領、翰海都督婆閏率兵5萬,協助唐將梁建方、契苾何力,大破賀魯,收復北庭。唐顯慶元年(656年),賀魯再次起兵反唐,婆閏領兵又助燕然都護任雅相、副都護蕭嗣業大破賀魯於陰山、金牙山,並隨伊麗道行軍大總管蘇定方追剿賀魯至石國西北蘇咄城,終擒賀魯。在平定阿史那賀魯叛亂過程中,婆閏及其所率回紇兵為鞏固唐朝在西域的統治做出了積極的貢獻。8世紀末9世紀初,回鶻與吐蕃在北庭展開激烈爭奪,並最終控制北庭、高昌等地。
突厥對天山南北的統治及回鶻人在西域的早期活動,無疑為塔里木盆地周圍地區居民的回鶻化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
9世紀中葉,異姓突厥諸部落葛邏祿、樣磨等在中亞地區建立政權,都八拉沙袞(在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附近),後人稱其名為喀喇汗朝。與此同時,西遷的回鶻人在今吐魯番地區和吉木薩爾一帶建立高昌回鶻王國。經過百餘年的發展,至11世紀初,塔里木盆地緣邊綠洲地區分別被高昌回鶻王國和喀喇汗朝所統治。由於操突厥語族語言的居民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總的人數上都佔有優勢,塔里木盆地周圍地區的原住居民的回鶻化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高昌回鶻王國和喀喇汗朝時期,進入塔里木盆地周圍地區的回鶻人、葛邏祿人、樣磨人等,在當地原住居民比較發達的文化影響下,逐漸放棄了原來的游牧生活方式,而轉入定居的農業生活。當然,這一轉變首先是由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塔里木盆地緣邊各綠洲,適合於農業生產,而農業生產和游牧業相比,收穫較為穩定,使他們自然選擇了這種新的生產、生活方式。但是,回鶻人、葛邏祿人、樣磨人等,特別是回鶻人的游牧生活方式並不是一下子就能轉變過來的。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北宋供奉官王延德出使高昌,在其《高昌行記》說:有水,源出金嶺,導之周圍國城,以溉田園,作水磑。地產五穀,唯無蕎麥。貴人食馬,餘食羊及鳧雁”。說明高昌是一個典型的灌溉農業區,同時也說明回鶻人的上層還保持著游牧民族的某些飲食習慣——食馬肉。
高昌回鶻完全轉變自己的生產、生活方式是在蒙古的蒙哥汗時期。蒙哥汗即位以後,為了削弱窩闊台、察合台汗國的勢力,於1252年處死了與窩闊台系大汗密切關係的高昌亦都護撒鄰迪(薩侖的斤),恩准亦都護的兄弟斡根赤(玉古倫赤)繼立為亦都護。接著,他又採取分解政策,將窩闊台、察合台汗國的領地分成若干小塊,再予以層層分封。由於從窩闊台汗國分化出來的合丹領地放在了別失八里,直接佔有亦都護的大片土地,所以高昌亦都護再次成為了蒙哥汗政策的受害者。蒙哥汗還任命親信納懷、塔剌海、麻速忽(即馬思忽惕)等為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事,以加強對該地區的控制。這樣,高昌亦都護的領地不得不縮小到高昌一帶。高昌亦都護遷到高昌,使回鶻由游牧完全轉入了定居,完成了生產方式的轉變。這一過程經過歷了四百餘年。
回鶻人在放棄原來的游牧生活方式,而轉入定居的農業生活的過程中,同時還接受繼承了當地的綠洲農業文化,其中包括音樂、舞蹈和繪畫等。關於這一點,只要我們重讀一下唐代詩人白居易、劉禹錫等人描寫西域樂舞的詩篇,在品味當今維吾爾族的音樂、舞蹈,誰也難以否認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繫。
語言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共同的語言則是一個民族形成的重要標誌。在高昌回鶻王國境內,以粟特文字母為基礎拼寫的回鶻文,逐漸被廣泛使用,並代替了以前使用的古代突厥魯尼文。隨著城市生活和商業貿易的發展,回鶻語文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甚至用它翻譯了大量的佛教經典。直至11世紀下半葉,漢語文仍然是高昌回鶻使用的文字之一。但是,最終漢字還是被回鶻文所代替。
在喀喇汗朝境內,突厥語為官方正式語言,用阿拉伯字母拼寫的突厥文為官方的正式文字。至遲至11世紀末,突厥語族語言作為當地通用的語言基本上普及到了塔里木盆地周圍廣大地區,而原居民的語言逐漸消亡。至11世紀,和闐地區的原居民不僅皈依了伊斯蘭教,而且也開始了語言的突厥語化的進程,
儘管如此,當時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的客觀形勢尚不具備形成統一民族的條件。以喀什噶爾為中心的喀喇汗朝於10世紀中葉前後接受了伊斯蘭教,而北部以高昌為中心的回鶻王國則多為佛教徒。由於宗教信仰不同,而導致文化和心理狀態各異,致使雙方在政治上完全處於敵對狀態。喀喇汗朝稱高昌回鶻王國的居民“是最兇惡的異教徒”,而高昌回鶻王國則支持信仰佛教的和闐李氏王朝反抗喀喇汗朝的入侵,甚至直接與其發生武裝對抗。在喀喇汗朝滅亡和闐李氏王朝以後,雙方以阿克蘇為界形成對恃狀態。所以直至14世紀,伊斯蘭教傳播的主要區域仍在阿克蘇以西地區。這種情況,直到14世紀中葉的東察合台汗國時期才發生變化。當時,禿黑魯帖木兒汗(1343-1363年)作為新疆地區的蒙古汗皈依伊斯蘭教。在他的強制下,有16萬蒙古人信仰了伊斯蘭教。其子黑的兒火者亦熱心傳播伊斯蘭教,並率軍對吐魯番地區進行“聖戰”,強迫當地居民成為穆斯林。此後不久,伊斯蘭教便逐漸成為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居民普遍信仰的宗教,並佔有統治地位。
塔里木盆地緣邊地區居民的伊斯蘭化,是維吾爾族形成,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由於他們普遍信仰了伊斯蘭教,不僅使不同民族之間便於通婚,而且凝聚了他們的民族意識,並使他們得以互相認同。所以說,伊斯蘭教對維吾爾族形成和發展起有重要作用。
經過六七個世紀的融合發展,塔里木盆地周圍地區在政治、經濟、語言、文化和宗教諸方面都逐漸統一,塔里木盆地周圍居民的回鶻化才最終完成,於是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近代維吾爾族,經過長期的發展最終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