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歡鎮

扶歡鎮

扶歡鎮位於綦江東部,東鄰萬盛區關壩鎮,西接本縣東溪鎮篆塘鎮,南和趕水鎮相連,北與石角鎮接壤,平均海拔505米,地勢平坦,物產豐饒,素有“扶壩”之稱。距縣城52公里,幅員面積63.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796人(2020年)。

共有耕地31203畝,其中田19590畝,土11613畝。我鎮屬半山區,典型的農業鎮。轄石足、崇恩、東升、青岩、插旗、長榜、高灘、盤石、松山、文峰、安育、小卷、嵐埡、民主、大石板15個行政村和1個扶歡社區。

機構代碼


500222114:~001扶歡居委會,~200石足村,~201崇恩村,~203青岩村,~204插旗村,~205長榜村,~206高灘村,~207盤石村,~208松山村,~209文峰村,~211小卷村,~212嵐埡村,~213民主村,~214大石板村。

歷史沿革


唐朝溱州州治所在地
宋慶曆八年(1048年),以黔州羈縻南、溱2州隸渝州,溱州仍名溱溪郡,領榮懿、扶歡兩縣(今桐梓縣松坎以北地區)
1935年置扶歡鎮,1945年改鄉,1958年划屬趕水公社,1961年析建扶歡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3年建鎮。
1997年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轄石足、崇恩、東升,中榜、青岩、長榜、松山、文峰、安育、小卷、嵐埡、風涼、民主、洞口、大石板、高灘17個行政村和扶歡街道1個居委會。
2001年,將原蓋石鎮的插旗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扶歡鎮管轄;區劃調整后,扶歡鎮面積63.78平方千米,總人口3423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180人,鎮政府駐扶歡場。
2021年,重慶市綦江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20796人。

交通


扶歡交通便捷,兩扶公路(兩河口-扶歡)與國道210線相接,萬梨公路(萬盛-石壕梨園壩)13公里過境,與渝黔高速和綦萬高速公路零對接,三扶公路(三江-扶歡)暢通連接綦江城區,正在建設的渝黔高鐵、趕扶鐵路(趕水-扶歡)支線、規劃建設的南川習水高速公路貫穿扶歡全境。

經濟發展


2013年,扶歡鎮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1億元,比上年增長8.9%;鎮級工商稅收完成376.8萬元,增長24.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億元,增長12.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8億元,增長11.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9036萬元,增長21.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9416元,增長11.5%。
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我鎮發展農業產業化的指導思想是:面向兩個市場,突出區域特色,培育龍頭企業,大搞規模開發,實行產業化經營,依靠科技進步,健全標準體系,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商品率,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增強農民收入。以盛產水稻、玉米、高粱、花生等,是全縣的水稻制種基地和油菜基地鎮之一。尤其是水稻制種已有三十多年歷史,積累下了寶貴的制種經驗:該鎮常年種植面積可達6000畝。優質大蘿蔔生產加工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項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蘿蔔爪精加工廠已初具規模,“扶農寶”蘿蔔爪深受市民青睞。貴安建築公司、長久建材公司、風雷鍛造廠等私營企業發展良好。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村村通公路、電話,農村電網改造全部結束。

發展規劃


一是繼續鞏固抓好傳統項目,即水稻制種,花生、優質高粱、優質油菜生產。二是重點推進荒山開發、優質經濟果林種植、大白蘿蔔種植、良種山羊養殖和特種水產養殖,風味蘿蔔爪加工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