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
漢語詞語
暗喻、也稱簡喻。巧妙地使用隱喻,對表現手法的生動、簡潔、加重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比明喻更加靈活、形象。
在英語中(漢語見“暗喻”),隱喻(Metaphor)是和明喻不同,不用like或as表示出來,而是進行隱藏的比較的這樣一種修辭手段。隱喻又稱暗喻。表達方法:A是B。
隱喻是一種比喻,用一種事物暗喻另一種事物。
隱喻是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論此類事物的心理行為、語言行為和文化行為。
詩歌特別是現代以來的詩歌,在詞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點,喜歡突破詞句之間的習慣聯繫,把一些似乎毫無關聯的事物聯繫到一起。把相互之間似乎缺乏聯繫的詞句結合在一起,新批評家一般稱其為隱喻。
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常用比喻詞“是”、“似”、“變成”等連接,有時不用比喻詞。暗喻的典型形式為:甲是乙。但不是所有有是連接的語句都是暗喻,因為比喻必須要符合:①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
①本體和喻體是並列關係。例如:
從噴泉里噴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里流出來的都是血。(從血管里流出來的都是血)
②本體和喻體是修飾關係。例如:
這裡是花的海洋(“海洋”修飾“花”)
③本體和喻體是註釋關係。例如:
我愛北京——祖國的心臟。(北京——祖國的心臟)
④本體和喻體是復指關係。例如:
讓我們對土地傾注更強烈的感情吧!因為大地母親的鐐銬解除了......(大地母親復指關係)
例如:
1.He is a pig.他簡直是頭豬。(比喻:他是一個像豬一般的人,指骯髒,貪吃的人。)
2.She is a woman with a stony heart.她是一個鐵石心腸的女人。(比喻:這個女人冷酷無情。)
3.Mark Twain's work is a mirror of America.馬克·吐溫的作品是美國的一面鏡子。(用作品的反映作用比喻鏡子對於美國的現實的成像作用,很貼切。)
例如:
All the world's a stage.(Shakespeare)
②她是夜明珠,暗夜裡,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④霎時間,東西長安街成了喧騰的大海。(袁鷹《十月長安街》)
隱喻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認知語義學研究的焦點,被認為是人類認知的一種重要方式。從結構上看,隱喻由本體、喻體和喻底組成。在話語層次,許多成語、諺語也是隱喻性的,如:守株待兔,對牛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