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墓

中國古代著名建築

紂王墓位於淇縣城東12里淇河西岸,主墓刻有“紂王之墓”幾個大字。佔地面積120平方米。右臨依靈山,左近傍淇水。實為經、緯各十數丈、高兩三丈的一特大土丘,墓門石碑東側,此處并行排列著五座石碑。碑上,分書銘文、詩文和更墓為陵后之陵名。紂王陵在今河南省淇縣城東朝歌鎮南淇河西岸。紂王在同周武王牧野大戰失敗后,登上鹿台自焚,商朝滅亡。周朝建立后,周武王為顯示他不絕人祀的仁君風範,允許紂的後代葬其遺骨。紂王墓呈長方形,為土冢,長50米,寬15米,高7米。墓前原立一通巨碑,上篆書“殷紂辛之墓”。今已不存。1987年9月,重新立碑一通,上鐫周谷城題“紂王之墓”。墓冢四周林木蔥鬱,東側有清澈晶瑩,宛若玉帶的淇水縈繞,整個墓區內清凈素雅,風景宜人。紂王陵附近還有妲己墓。

2008年,紂王墓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紂王(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即商朝末代君主帝辛。其在位30年,因周之開國君主武王稱其為“紂王”,故後世稱其為商紂王。子姓,名受或受德,商謚帝辛。都城於沫,改沫邑為朝歌(今河南省之淇縣)。
紂王墓呈長方形,為土冢,長50米,寬15米,高7米。墓前原立一通巨碑,上篆書“殷紂辛之墓”。
紂王墓位於淇縣城東12里淇河西岸,原有兩畝地大小,高數丈,坐北朝南,並且有“帝辛墓”石碑一具。后經多年水土流失,尤其近年來修渠挖地,帝辛墓日漸縮小,原有一塊石碑也蕩然無存。帝辛墓北姜皇后(又說是黃皇后)、蘇妲妃(又說不姓蘇蘇乃有蘇氏國名也別說姓己或妲)兩座墓地也小了不少。帝辛王墓下的淇水殷殷,深不可測,是有名的帝辛潭。受辛王墓西500多米,河口村北面有一條老河溝,相傳是商天子用兵行船入淇河的古河流,老河溝南岸有一個大冢,相傳是受德之子武庚祿父之墓。
在城東朝歌鎮南淇河西岸。紂王在同周武王牧野大戰失敗后,登上鹿台自焚,商朝滅亡。紂王的兒子武庚遵照紂“死後葬於淇河之中”的遺命,命人截斷淇水,在河床上鑿豎穴而葬,封口后,河水照流。后因河道東移,河床日見沖刷變低,紂墓露出,又漸與堤岸連在一起。
紂王墓,右遠依靈山,左近傍淇水。實為經、緯各十數丈、高不過兩三丈的一特大土丘也。周圍樹木錯亂、雜草叢生;小路崎嶇、高低不平;淇水河由其左蜿蜒而過;路橋迎面飛架……噫!悲也!此亦為一代帝王之陵乎?既無後朝帝王寢陵之宏偉,亦無古代公侯將相墓冢之壯觀。
墓門之前立一碑,書:紂王之墓。閉目立於墓前,腦海中閃映著所知的紂王影像。
西行遊走,環繞墓冢近一周。轉來至墓門石碑東側,此處并行排列著五座石碑。碑上,分書銘文、詩文和更墓為陵后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