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角鄉

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轄鄉

片角鄉地處雲南省永勝縣最南端,南面與力角鎮徠接壤,西面與鶴慶縣相鄰,北面與濤源、東風兩鄉隔江相望。素有永勝“南大門”之稱。全鄉轄片角、卜甲、熱河、下六、東華、紅光、水沖、四角山8個村委會,98個村民小組,總面積381.2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30米。人口20332人(2020年)。

歷史沿革


解放后,1957年前屬第三區,1958年設熱河區,
1960年設熱河公社,1962年屬濤源區,
1968年屬濤源公社,1971年設片角公社,
1984年區、鄉體改時設片角區公所,
1988年區改鄉時設片角鄉人民政府。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片角鄉地勢南高北低,東西部山丘連綿,中間低凹,自東西向中間傾斜,金沙江深切北部,最高點四角山村委會的四角山,海拔2849米,最低點為金沙江邊的新莊村,海拔為1200米。地處金沙江南部。

氣候特徵

片角鄉多年來平均降雨量為641毫米,屬金沙江乾熱河谷氣候,熱量充足,氣候乾燥,雨量少,年平均氣溫18.7℃,人畜飲水都很困難,農作物產量不高。

水文

片角鄉水利條件差,是十年九旱的地區,境內主要河流有達旦河,經境內20公里,最大流量為60立方米/秒。祥寧公路由南向北從中部穿過。

行政區劃


片角鄉下轄8個村委會,98個村民小組。
城鄉代碼分類及名稱  
530722206201210片角村委會530722206202220卜甲村委會530722206203220熱河村委會
530722206204220下六村委會530722206205220水沖村委會530722206206220東華村委會
530722206207220紅光村委會
530722206208220四角山村委會
 

人口民族


全鄉人口有20332人,少數民族主要有漢、彝(土家)、傈僳、回、白、壯等民族。
2021年6月18日,永勝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片角鄉人口數為20332人。

經濟


片角鄉主產糧食和經濟作物為水稻、玉米、小麥、蠶豆、烤煙、甘蔗、花生以及經濟林果,還有近年發展起來的苦良姜亞麻紅花、蔬菜制種等產業。經濟林果主要有石榴、椪柑、龍眼、水沖泡核桃、四角山花椒、紅光麥地梨等。名特優產品熱河野山藥目前已銷售到全省許多地方,深受群眾喜愛。全鄉經濟收入達3927.50萬元,財政收入達230.9萬元,人均純收入達1245元。
片角鄉集市
片角鄉集市
產業發展情況:1、烤煙是片角的傳統產業,2003年全鄉共種植烤煙6000畝,產值達560多萬。2、甘蔗產業在穩定面積的同時,大力推廣規範化種植和選擇優良品種,從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單產和效益,使農民收入不斷增加。3、苦良姜產業是片角鄉最有發展潛力的一項產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已有了突破性發展,以卜甲村委會為代表的苦良姜基地正在形成。4、經濟林果與退耕還林相結合,發展具有片角特色的四角山花椒、核桃、甜酸角、柑橘等名特品種,到2003年全鄉經濟林果達到7000多畝,成為片角鄉具有發展潛力的一項後續產業。
農村經濟總收入2814.03萬元,比上年減8.24%;現價農業總產值3135.72萬元,比上年增長9.53%;不變價農業總產值1791.12萬元,比上年增長8.55%。
鄉鎮企業597戶(全部為私營個體經濟),增長6%;從業人員840人,增長13.36%;營業收入1315.4萬元,比上年增長30.46%;現價總產值1091.2萬元,上年增長31.28%;實現稅利259.6萬元,減1.96%。
農民人均純收入820元,比上年減4.3%;農民人均有糧351公斤,比上年增長3.54%。
2006年全鄉糧食總播種面積為48455畝、總產量為7837.16噸,人均有糧353公斤;種植經濟作物19964畝、產量16925.72噸;種植經濟林果13895畝,產值達178.5萬元。烤煙移栽6800畝,產值1037萬元;甘蔗3760畝,產值300萬元;紅花種植2015畝,花絲價格65元/公斤,花籽2/公斤,平均畝產1750元,總產值350萬元;苦良姜1739畝;蔬菜制種面積1500畝,產值300萬元。
截至2006年底,全鄉共種植石榴2200畝,在比較乾旱的情況下,卜甲的石榴仍然獲得了豐收。據統計,2006年卜甲石榴畝產最高達3190公斤,平均畝產值達1924元。另外,柑桔在片角有良好的發展勢頭,現已種植600畝。
白石溝水庫
白石溝水庫
2006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5173萬元,比上年增長10%;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59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為3251.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715元,比上年增加160元,增長10.29%;全鄉信用社人民幣存款餘額達3191萬元,貸款餘額達3339萬元,涉及全鄉8個村委會4769戶農戶,覆蓋率達87%;全鄉現有個體工商戶209戶,從業人員達301人,註冊資金300萬元。2006年全鄉完成農業總產值5305萬元,比上年增長15%;工業總產值達75萬元,增長3.2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655元,增長6.43%。

文化


特色美食

片角鄉特產水稻,玉米,小麥,烤煙,甘蔗,亞麻,花椒,核桃,甜酸角,柑橘。

交通


全鄉主幹道為祥寧二級公路。

社會


教育

片角鄉共建有小學32所,中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70,965平方米,擁有教師155人。目前全鄉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022人,其中小學生1911人,中學生1111人。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

文化事業

全鄉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5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0個,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全鄉有1737戶通自來水,有2069戶飲用井水,有274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8.54%)。有4314戶通電,有187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76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76.42%、33.13%和66.7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09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681戶(分別佔總數的54.84%和29.78%)。
計生服務所
計生服務所
全鄉主幹道為祥寧二級公路,全村共擁有汽車106輛,拖拉機141輛,摩托車210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000畝,有效灌溉率為44.9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6畝。
到2006年底,全鄉共建有沼氣池農戶188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34戶;建有小水窖68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655戶。全鄉已基本實現通路、通水、通電。
全徠鄉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37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96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88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醫療衛生

農民醫療已初步形成鄉衛生院與村衛生所為框架的體系。全鄉有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所26個,醫務人員41人,能開展內科、外科、兒科、中醫科、婦產科、醫技科室(放射、B超、化驗、心電圖)及預防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