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福田鎮的結果 展開

福田鎮

廣東省惠州市下轄鎮

惠州博羅福田,粵粵西南腹地,東南毗鄰東莞,西北接壤廣州,是穗莞惠三城的後花園。

福田鎮位於博羅縣西部,東經113°57'50",北緯23°13'08",距縣城38公里。東連長寧鎮,南接園洲、石灣鎮,西鄰廣州市增城區,北靠羅浮山林場,廣汕公路穿鎮而過。

福田轄區面積93.269平方公里,北為羅浮山脈,南為沖積平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2℃,降雨量2000餘毫米。

受羅浮山脈蔭護,福田依山傍水,福地洞天,自成小氣候,因土地肥沃,風調雨順,旱澇保收,故稱“福田”。

福田鎮生態優美,山水資源豐富,歷史悠久,嶺南特色鮮明,民風淳樸,發展生態農旅、高端製造業、生命健康產業條件優越;獲評為“廣東省教育強鎮”、“廣東省生態鎮”、“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等;特色農產品“福田菜心”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地理環境


博羅縣福田鎮
博羅縣福田鎮
福田鎮地處羅浮山下,位於博羅縣西部。毗鄰增城市,是惠州市的西大門,全鎮有常住人口3萬多人,管轄區佔地86.7平方公里,其中有農田1700公頃,山林4330公頃,有9個山塘水庫。

行政區劃


福田鎮下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統計到2008年,常住人口3萬餘人,外來人口0.9萬餘人。福田嶺南特色鮮明,民風淳樸,佛、道教文化厚實。鎮內土地平坦肥沃,林產資源和珍稀藥材豐富。

歷史沿革


1958年屬長寧公社,設福田管理區,1961年析置福田公社,1983年廢社設區,1986年冬撤區建鎮。

經濟


農業產值

福田鎮[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福田鎮]
福田鎮[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福田鎮]
1998年工農業總產值(按90年不變價)45251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40330萬元,農村年人均收3346元。到2005年為止,全福田鎮實現工業總產值48238萬元,農業總產值5500萬元,財政收入174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00元。

工業發展

205國道、324國道和京九、廣梅汕鐵路,以及正在興建的廣惠、惠河高速公路都在博羅境內交匯,水泥大道貫連22個鎮,是全國交通先進縣。博羅超前發展了通信、供電、供水事業,早在1994年已進入全國通信百強縣。博羅不斷整頓機關工作作風,加強勤政廉政建設,全縣對外資企業實行“一個窗口”收費制度,對外商的投資項目實行“一條龍”服務。可以說,博羅縣已構築了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投資環境。在外資強有力的牽動下,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工業方面,一批支柱產業和名牌產品得到培育,已形成了建材、製藥、紡織、化工、服裝、電子等30多個行業,擁有工業企業5000多家,電腦配件、電子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正在崛起;農業方面,已形成了一批優質糧、油料、水果、蔬菜、水產、三鳥等外向型“三高”農業基地,有了一批有一定影響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總的看,博羅已經建立起外向型經濟為主導,貿、工、農協調發展的經濟格局,已成為一塊充滿活力和希望的熱土,成為充滿商機的風水寶地。

經濟發展

2008年後福田的經濟發展方向:全面建設以電子、五金等輕型工業和三高農業、餐飲、生態旅遊等現代化服務業為主導產業體系的工業型城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三農”,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力爭2020年前基本實現現代化。輸變電站、自來水廠完善,水電充裕;醫療衛生設施齊備,文化娛樂場所眾多。

農業資源

福田鎮農業主產水稻、蔬菜和水產養殖,畜牧業為主,其中蔬菜遠銷深圳、香港等地。2000年以來每年平均出產糧食1.8萬噸,蔬菜2.6萬噸,水果7500噸。工業以制衣、電子、塑膠為主。。“三高”農業有以順興公司為代表年產值上億元的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福田菜心”更是以其鮮嫩甜美、可口無渣的品質和搭乘“神舟”四號飛船上太空育種的經歷而盛名遠播。
工業福田鎮工業格局齊備,有福興、福達、福信三個工業園區,吸引外資、民營等工業企業300多家,以電子、五金、塑膠產品為支柱,年產值達24億元飲食服務業在周邊具有優勢地位。旅遊、房地產業方興未艾。

旅遊資源

福田鎮轄區內江河縱橫,山川秀美,名勝古迹眾多,風光旖旎。轄區內面積為260平方公里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羅浮山,飛瀑流泉,峰奇景異,山勢雄偉,古木參天,氣候宜人,冬暖夏涼,是著名的旅遊休閑勝地,且集道佛文化於一身,素有“嶺南第一山”之稱。放眼將來,羅浮山將建設成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東南亞道教文化聖地,21世紀綠色風光觀賞區和亞熱帶綠色教育地區。
豐富的自然資源。福田鎮山川秀美,人文蒼萃,具有濃郁而獨特的中國嶺南風光和文化。境內的羅浮山,集道、佛兩教於一山,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是中國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嶺南第一山”和“中國道教聖地”之美稱。

政治


領導班子

黨委書記、人大主席張志勇:主持黨委、人大全面工作;
黨委副書記、代鎮長黃海聰: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鄧惠輝:分管黨群(包括組織、紀檢、宣傳、武裝、政協、工青婦、科技、體育)、政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工作;
黨委副書記李科(掛職):分管招商引資、旅遊開發、社保等工作;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徐文波:分管紀檢工作;
黨委委員、副鎮長唐高傑:分管財政(一個窗口收費)、水廠、安全生產等工作;
黨委委員彭可明:分管村建、規劃;
黨委委員周惠娟:負責工青婦、文化站工作;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梁雄剛:分管武裝、衛生工作;
黨委委員熊國良:分管黨政辦、文教工作。
黨委委員黃新祥:分管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工作;
黨委委員鄧李中:分管組織、計生工作;
人大副主席謝永球:分管人大工作;
副鎮長曾伯祥:分管農林水;
副鎮長黃新福:分管工業、民政;
書記助理陳群舒:分管從莞高速公路工作;
書記助理鄧兆強:分管市場管理所。

人口民族


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1126
16377
14749
家庭戶戶數6416
家庭戶總人口(總)25560
家庭戶男13084
家庭戶女12476
0-14歲(總)7633
0-14歲男4042
0-14歲女3591
15-64歲(總)21553
15-64歲男11487
15-64歲女10066
65歲及以上(總)1940
65歲及以上男848
65歲及以上女109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2074
38680人(2017年)。

交通


福田路網縱橫,廣汕公路、廣惠高速橫貫西東;通訊快捷,網路齊全;廣汕、廣梅公路橫貫全鎮,距廣州市80公里,離惠州市53公里,深圳市110公里,距離紅海碼頭15公里,石龍火車站17公里,交通縱橫非常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