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光坡鎮的結果 展開

光坡鎮

海南省陵水縣轄鎮

光坡鎮,隸屬於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地處陵水黎族自治縣東北部,東臨南海,南接榔林鎮,西連提蒙鄉,北依萬寧市南橋鎮。鎮人民政府駐地距陵水縣城5千米。總面積175平方千米。

1951年,設立光坡鄉。1987年,改為光坡鎮。截至2018年末,光坡鎮戶籍人口為40045人。截至2020年6月,光坡鎮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海榆東線。

2011年末,光坡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428元。2018年,光坡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個。

歷史沿革


1951年,設立光坡鄉。
1957年,併入桃園大鄉。
1958年10月,屬椰林公社。
1959年底,從椰林公社析出,成立光坡公社。
光坡鎮
光坡鎮
1967年,邊頭、光嶺、黎萬、嶺門4個大隊析出,成立南平國營農場穀物場(即現今的農墾嶺門農場)。
1983年,改為光坡區公所。
1987年,改為光坡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光坡鎮地處陵水縣東北部,東臨南海,南接榔林鎮,西連提蒙鄉,北依萬寧市南橋鎮。鎮人民政府地處海榆東線。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5千米。光坡鎮東西最大距離10.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35千米。
光坡鎮
光坡鎮
總面積17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光坡鎮地處沿海區域,地勢西北稍高、東南略低。黃坡鎮主要山脈有大牛嶺,海拔976米,有大小山峰12座,其中最高峰為蒙水嶺頂,海拔892米;最低峰為石牛嶺,海拔61米。
氣候特徵
光坡鎮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雨量1815.6毫米,雨水多集中在5~10月份。年平均氣溫23.2℃,平均濕度83%,風向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東南風,四季長青,氣候宜人。

自然資源


光坡鎮礦藏資源較豐富,有金屬礦藏和非金屬礦藏兩大類。金屬礦藏主要有鈦鐵砂礦,礦床大體分佈在坡尾村前的灘塗上,屬全新世濱海砂礦,有6個主要層狀礦體,鈦鐵礦砂含量平均10.25千克/立方米,鋯英石15千克/立方米,總儲蓄量約150萬噸,是陵水縣的中等鈦礦床。非金屬礦藏主要有水晶礦和黏質沙土,水晶礦品位較低,開採效率不高。黏質沙土的土質黏性較強,窯燒可制陶器、專片。
光坡鎮
光坡鎮
2011年末,光坡鎮耕地面積16950萬畝,人均0.68畝;可利用林地面積44895萬畝。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9年底,光坡鎮下設邊頭、光嶺、黎萬、嶺門、米埇武山、妙景、章憲、新嶺、港坡、坡尾11個大隊。
2011年末,光坡鎮轄米埔、武山、妙景、章憲、新嶺、港坡、坡尾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01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光坡鎮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海榆東線。
嶺門居社區武山村章憲村港坡村
米甬村妙景村坡尾村新嶺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光坡鎮轄區總人口為2464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為1257人,城鎮化率5.0%。另有流動人口為1052人。總人口中,男性13864人,佔56.2%,女性10785人,佔43.8%;14歲以下4025人,佔16.33%;15-64歲18848人,佔76.47%;65歲以上1776人,佔7.21%。總人口中,以黎族、苗族為主,達15346人,佔62.26%。2011年,人口出生率15.65‰,人口死亡率11.9‰,人口自然增長率3.7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28.65人。
2017年,光坡鎮常住人口為25492人。
截至2018年末,光坡鎮戶籍人口為40045人。
光坡鎮
光坡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財政總收入1.5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057萬元,比上年增長26.6%。
2018年,光坡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個。
農業
2011年,光坡鎮農業總產值17027.2萬元,比上年增長16.3%。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
2011年,光坡鎮生產糧食5250噸,人均213千克。
2011年,光坡鎮冬季瓜菜種植面積16700畝,產量達34054.4噸,主要品種有西瓜、聖女果、豆角、尖椒。
2011年,光坡鎮生豬飼養量2.28萬頭,年末存欄1.55萬頭;羊飼養量0.32萬隻,年末存欄0.20萬隻;家禽飼養量6.64萬羽,上市家禽2.93萬羽。畜牧業總產值457.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2.6%。畜牧業以飼養豬、羊、家禽為主。
截至2011年末,光坡鎮天然林總面積34328畝,其中海防林2122畝。
2011年,光坡鎮聖女果產量居陵水黎族自治縣第一位,是海南省重要的聖女果生產基地。
工業
光坡鎮工業以個體私營小型工業企業為主,有光坡鞭炮廠、磚廠等。
2011年,光坡鎮工業總產值299.63萬元,比上年增長0.4%。
商業
2011年末,光坡鎮有商業網點233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532萬元。

文化


● 地名由來
光坡鎮因鎮政府駐光坡村而得名。

交通


光坡鎮已形成由公路、鐵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東環鐵路過境,境內長5千米,通往海口、亞。海南環線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7千米,雙向4車道,有香水灣A區、B區2個出口,通往海口、三亞;國道海榆東線過境,境內長75千米,雙向2車道,通往海口、三亞。
2011年末,光坡鎮道路總長度為17938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727米;公路硬化建設達到65%;新建道路13條,全長10.438千米 
2011年末,光坡鎮開通軌道交通線路3條,全長16千米,公交汽車線路3條,運營總里程達16千米,公交運營車輛8輛,其中汽車8輛,萬人擁有量為0.3台,年客運量58.4萬人次。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光坡鎮有民辦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720人,專任教師54人;小學7所,在校生3260人,專任教師11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5%;初中1所,在校生1256人,專任教師8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75%,小升初升學率975%,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8.2%。
文化事業
1999年1月光坡鎮開通有線電視站,入戶率80%
2011年末,光坡鎮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會員120名,主要為鎮的廣場舞隊;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8個,建築面積155平方米,藏書7520冊。
體育
2011年末,光坡鎮有體育場地8個,4個村委會安裝了健身器材。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光坡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個,病床12張。專業衛生人員12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8萬人次,住院手術20台次,出院病人0.032萬人次。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53%,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216萬人,參合率91.7% 
社會保障
2011年,光坡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戶,人數60人,支出19.22萬元,比上年增長5.2%,月人均267元,比上年增長5.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17戶,人數807人,支出172萬元,比上年增長5%,月人均183元,比上年增長7%;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66人,支出71.3萬元,比上年增長16.99%;農村醫療救助5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醫療52人次,共支出1.56萬元,比上年增長39.28;農村臨時救濟35人次,支出35100萬元,比上年增長5.8%。自然災害受災人口5400人,緊急轉移安置18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2000畝,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救災支出20萬元,比上年增長20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2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4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6.7萬元,比上年增長59.3%。2011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32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399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光坡鎮有郵政網點1個,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普及率994%,行動電話普及率為86%。
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鎮區有排水管道4.5千米,污水治理工程4項,日污水處理能力40噸。
供電
2011年末,鎮區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全鎮7個行政村、110個自然村均已通電,通電率達100%。鎮墟街道已安裝路燈。

旅遊


分界洲島景區
分界洲島位於陵水縣香水灣牛嶺旅遊開發區。距陵水縣城約18公里。由於該島地處東經110°11′47″,北緯18°34′51″,是海南島南北氣候的分界處,故稱之為分界洲島。正是處於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分界洲島的氣候奇特,北面時是陰雨連綿的天氣,南面卻是陽光明媚迷人的景象。
分界洲島素以“蓬萊仙閣”著稱。島的四周被藍色的大海所環抱,島上常年灌木叢生,林蔭翳地,鳥語花香。島上還建有福龜灣、壽龜灘、祿龜嶺、“前途無量”及山頂主題公園等景點,遊人可登山觀景,也可入海抓蟹拾貝,還可以乘舟游弋於島的四周,更可以探險於神奇的海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