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散尾葵的結果 展開

散尾葵

棕櫚科散尾葵屬植物

散尾葵,中藥名。為棕櫚科植物散尾葵H. Wendle.的葉鞘纖維。現廣東、海南、廣西、雲南有栽培,多植於庭園或花圃。具有收斂止血之功效。常用於吐血,咯血,便血,崩漏。

物種簡介


入葯部位

葉鞘纖維。

性味

味微苦、澀,性涼。

歸經

歸肝經。

主要價值


功效

收斂止血。

主治

用於吐血,咯血,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

內服:炒炭煎湯,10-15g。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除去葉子,曬乾。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味微苦、性涼,有收斂止血的功能。用於各種出血。”

形態特徵


散尾葵,又名黃椰子。叢生灌木至小喬木,高3-8m。莖基部膨大。葉羽狀全裂,擴燕展尾服而稍彎,長約1.5m;裂片40-60對,2列排列,披針形,長35-50cm,寬1.2-2cm,先端長尾狀漸尖並具不等長的短2裂,頂端的羽片漸短,長約10cm;葉柄及葉軸光滑,黃綠色,上面具溝槽,背面凸圓;葉鞘長而略膨大,通常黃綠色,初時被蠟質白粉分,有縱向溝紋。花雌雄同株,小而呈金黃色;肉穗花序生於葉鞘束下,多分枝,排成圓錐花序式長約0.8m,具2-3次分枝,分枝花序長20-30cm,其上有8-12個小穗軸,花小,金黃色,螺旋狀著生;雄花萼片和花瓣各3片,雄難蕊6;雌花萼片和花瓣與雄花同,子房1室,有短的花柱和粗的柱頭。果稍呈陀螺形或倒卵形,長約1.8cm,直徑約1cm,鮮時土黃色,干時紫黑色,無內果皮。種子略為倒卵形,胚乳均勻,中央有狹長的空腔,胚側生。花期5月,果期8月。

生長環境


徠現廣東、海南、廣西、雲南有栽培,多植於庭園或花圃。原產非洲馬達加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