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效益審計
經濟效益審計
經濟效益審計,是以審查評價實現經濟效益的程度和途徑為內容,以促進經濟效益提高為目的所實施的審計,是政府審計的一種形式。經濟效益審計的主要對象是生產經營活動和財政經濟活動能取得的經濟效果或效率,它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成果、基本建設效果和行政事業單位資金使用效果的審查,評價經濟效益的高低,經營情況的好壞,並進一步發掘提高經濟效益的潛力和途徑。本書作者為:陳思維教授、王會金教授、王曉震教授編寫。
審計是一項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經濟效益審計是審計機構對被審單位有關經濟效益方面的情況所實施的一種審計”。這是我國對經濟效益審計的長期認識,我們將其歸類為“種類論”。
經濟效益審計,不僅是國家審計的一項重要目標,更重要的是內部審計的主要目標和日常工作的內容。根據我國國情的需要,實施效益審計,有利於促進國民經濟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以及各級政府機關和科研單位圍繞提高經濟效益和工作效益改進自己的工作,加強內部控制,實現最佳管理;有利於改善社會主義經濟各方面的關係,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同時也利於提高財務審計的質量和鞏固財經法紀審計的成果。
我國的經濟效益審計,類同於國外的績效審計或"三E"審計,包括了經營審計和管理審計部分內容。"三E"審計,是指經濟性審計、效率性審計和效果審計。對財務支出是否節約或浪費所進行的審計,為經濟性審計。所謂經濟性,是指以最低的支出和耗費開展經營活動,盡量節約,避免浪費。通過經濟性審計,可以揭示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活動的恰當程度及其遵紀守法情況。效率性審計,主要是指對投入與產出之間關係所進行的審計。通過該種審計,藉以評價成本與盈利的情況,判明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是否經濟有效。其審計的主要內容是:判明被審計單位在管理和利用資源上是否經濟有效;查明不經濟、效率低的原因;檢 查是否遵守有關提高效率的法規等。效率審計,最終要揭示被審計單位管理結構的合理性和管理職能發揮的有效性,進一步尋求有利於提高效率的辦法和措施。由於該種審計主要採用貨幣計量單位,以價值的形式計算比較,所以也稱為價值審計。效果性審計,是指對計劃目標完成情況所進行的審計,即審查產出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是否獲得了理想的效益。效果性審計也稱經營 審計或經濟效果審計。經營審計一般稱為業務經營審計,是對企業供、產、銷等業務經營活動進行的審核檢查,以進一步挖掘潛力,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審計。管理審計,則是審核檢查管理能力和水平,評價管理素質的一種經濟效益審計。雖然業務經營審計和管理審計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甚至不少人認為它們是一回事,實踐中無法分別,其實它們有不同的側重點了業務經營審計,主要是審查業務經營活動和生產力各要素的利用情況,也即是對企業的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的審查,具有直接性;管理審汁,則主要審查管理組織機構的合理性、管理機能的有效性,以促進生產力各要素的有效配合,具有間接性。經營審計一般是由內部審計發展來的,它是業務審計的擴大化形式;管理審計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應用於60年代至70年代,它是從財務審計和內部審計發展而來的,其範圍和技術更趨於綜合性、績效性與管理性。
我國審計工作中經濟效益審計開展較少,基本處於初步嘗試階段,導致其形成這一情況的問題是多方面的,既有基本的認識問題,也有深層次的理論問題,還有具體程序中的問題。筆者將其整理為如下幾個主要方面。
1.經濟效益審計單獨地實施缺乏效率
經濟效益審計被孤立地看成一個審計種類,單獨地去實施不僅認識不準確,也是缺乏效率的。缺乏效率的審計工作在人力、物力既定的條件下必然難於大範圍推行。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效益審計開展的難點主要在這方面。
現實中進行的許多審計工作都可以歸為財政財務審計這一大類中。在財政財務審計中,對賬簿資料的查證其實已經走到了再進一步就可以核實分析經濟效益問題的邊界了,對信息資料失真的追究也基本走到了再進一步就可以明確經濟效益問題的邊界了。
專門進行經濟效益審計也必然涉及到查實賬簿資料這一工作環節。只有對賬簿資料的真實性、合規性、合法性查實后,對節約、效率、效果所進行的分析認定才有意義。
除財經法紀審計以外的審計工作,其工作計劃中沒有必要不將經濟效益審計與財政財務審計合併一起綜合實施。經濟效益審計不採用綜合實施方式,既阻礙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也阻礙經濟效益審計經常性地開展,也不符合審計本身就是對真實性、合規性、合法性、節約性、效率性、效果性進行監督的基本原理。將經濟效益審計與財政財務審計結合進行綜合性的整體性的審計監督應該是今後政府審計工作的發展方向。
2.經濟效益審計實施中準確把握理念的問題
經濟效益審計被孤立地看成一個審計種類,單獨地去實施不僅有基本定義的認識問題,還有審計理念不清楚的問題。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效益審計開展不理想也有這方面的認識原因。
經濟效益審計在認識上的準確與否會影響到實施效果中來。審計中真實性、合規性、合法性的認定過程中,許多分析是與經濟效益的判斷交織在一起,不可完全截然分開。例如政府審計中廣為開展的基本建設投資審計,如果僅就開支的真實性、合規性、合法性方面進行審查,不分析項目的經濟性,不分析項目的開支與效果是否合理,這樣的分開就會有意無意地形成審計監督的缺口。如果誰執意要將真實性、合規性、合法性與節約性、效率性、效果性割裂開,其實就是不重視或否定真實性。
對經濟信息真實性的任何迴避,都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問題溫床。美國迴避“真實和公允”,強調“公認”形成的安達信袒護安然的現象決非偶然,這與其長期的隨意性處理風潮和理論上的會計藝術論有緊密聯繫。可見規範上的正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理論上的旗幟鮮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經濟監督的審計,對經濟監督的廣度和深度是理順審計運行機制的關鍵。
3.經濟效益審計標準缺乏
經濟效益審計的評價標準是實施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在發達國家有公共部門等的資金使用效益衡量指標體系。我國目前還沒有較為成熟的東西可供使用。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經濟效益審計開展有難度,缺乏經濟效益審計標準也是一個重要方面。例如建造一項工程,既有它的開支是否真實、正確、合理、有效,也有它建成后產生的效益是否合理或者其在社會範圍內的效益是否及時、合理、有效。我們在這方面尚無切實可行的東西,其交流也比較欠缺。在沒有形成適用的指標體系之前,對這方面的監督工作多少都會有所影響。這是我們應該逐步建立健全的。否則就有可能對效益審計的開展產生極大的阻礙作用。給審計監督的效果造成衝擊。
4.缺乏經濟效益審計操作模式
2006年修改後的審計法中對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內部審計甚至於社會審計都有條款專門規定。但是依然對經濟效益審計或政府審計中的效益審計沒有具體條款的規定,這本身說明經濟效益審計理論尚不成熟,缺乏現存操作模式。調查中也發現沒有現存操作模式的困難阻礙著效益審計的開展。筆者發現基層審計工作者在審計工作的規範化方面比以前有了巨大的進步,目前正在嘗試爭取在經濟效益審計方面取得突破。可見這是十分值得注意的應該深入研究的專門問題。
通過對經濟效益審計問題的深入研究,探討出適當的對策是推動經濟效益審計有效開展的關鍵。
審計法中一直有“審計機關對前款所列財政收支或者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和效益,依法進行審計監督”的規定。今年2月28修訂的審計法第一條“為了加強國家的審計監督,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開宗明義,四個要點中無一不與經濟效益審計掛鉤,使國家的審計監督貫穿了經濟效益審計。其中專門增加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強調實施經濟效益審計的重要性。這對有效地實施經濟效益審計指出了方向。
為了加強經濟效益審計,針對前述問題,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正確處理審計工作計劃與審計工作實施的關係
審計工作計劃應該有所側重。審計工作與其他工作一樣,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這樣才能發揮審計監督的職能作用。審計工作也應該針對上級審計機關的工作布置和本級政府工作安排而在不同時期有所側重。但是這樣的工作安排不應當排除審計工作的綜合性實施。
審計工作實施中應當有綜合實施的觀念。首先,審計工作中應當既講求完成任務,又要有發揮監督職能的意識。即在完成主要任務的同時,兼顧充分發揮審計監督職能。即完成審計任務中應該進而思考審計監督到位了嗎?使審計監督盡到職責。其次,應當以民間審計的風險導向審計理論為借鑒,分析被審事項可能存在的情況,在效益方面的情況也不能忽視,避免審計線索被機械地割裂。再次,實現審計工作的高效率應當作為審計工作的基本目標之一。整體地組織,高效地實施審計工作,可以有效地實現審計監督的職能作用。可見,審計計劃有側重,審計工作強調高效率,審計實施綜合化,將能夠正確處理審計工作計劃與審計工作實施的關係,為經濟效益審計的有效實施打開通道。
2.根據審計工作規律組織審計工作
審計是不同於財政、稅務等經濟監督的經濟再監督,具有更加綜合的性質。審計監督的深度和廣度是審計監督到位的關鍵。這關係到建立和諧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大局。根據審計監督本身就是綜合性的再監督的性質,將各種審計綜合起來實施,實現遵循以查什麼的分析為龍頭,具體查實帳目為基幹,分析存在問題為進一步導向,評價被審對象業績為目的等的基本審計規律,去合理地組織、綜合地實施審計工作,可以極大地提高經濟效益方面審計監督的範圍。可以肯定地說,如果在財政財務審計工作中適當向經濟效益審計延伸,經濟效益審計的普及就基本形成了。
許多審計工作任務也需要通過經濟效益審計去深化。比如審計工作中的基本建設投資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如果審計工作停止於財務審計上,那麼這樣的審計也是不完整的,對被審單位的評價也是有欠缺的。如果審計檢查從財務再適當深入到效益,則基本建設支出合規、合法與合理、有效的全面評價才會在社會上產生促進作用,對經濟責任的履行具有更加有力的促進作用。因此,許多審計工作需要將其監督內容從對財政財務的監督深入到對效益的監督方面。
3.推進經濟效益審計與做好基礎工作並重
提高經濟效益審計在整個審計工作中的比例是有必要的。我們還主張這是深化審計監督的基本任務。也即開展經濟效益審計不僅僅是做一項審計工作的問題,做好這項工作還是加強審計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經濟效益審計工作,經濟效益審計的標準建設是當務之急。進行經濟效益審計中,有關業務效用等標準難於取得,沒有業務方面的效用標準,審計標準就存在巨大的缺口。政府審計涉及工程效益牽涉面廣,審計標準更是缺乏。如治理環境工程的效益,既涉及工程建造的經濟效益既投入產出比,也涉及工程發揮效用的問題。在工程發揮效用方面,既涉及治理前的測量,也涉及治理后的測量。在沒有現成經濟效益審計標準的情況下,進行系統的經濟效益審計標準建設十分有必要。同時,在當前情況下,為了推動各地的效益審計,可以採用公佈於眾,與其他地區有關該類工程進行橫向對比的辦法嘗試解決。每進行一項審計工作就前進一步。將已經評價的審計效果進行橫向交流,可以取得逐步完善審計標準的功效。這在計算機網路發達的今天,交流已經不再是難事,應該說效率還很高。而每次審計探索中,我們針對審計項目採用的部分標準的使用如環境治理前後的及時觀測、治理工程的投入、工程性質與規模、不同工程解決的問題的計量、評價等,可以逐步積累、比較、充實、完善。公示與比較可以促進政務更加有效。這也是在沒有形成全面指標體系之前的積累與建設過程。這樣將推進經濟效益審計與做好基礎工作並重,既可以使審計監督工作在逐步完善中及時展開,避免可能的放鬆審計監督給事業造成危害,也為審計工作走上更好的發展階段創造條件。積極努力建設經濟效益審計的審計操作模式。通過開展工作,公示情況,比較效益的方式,可以逐步完善經濟效益審計工作步驟。公眾對審計工作成績的認可之時,就是經濟效益審計操作模式成熟之時。在這之前,筆者認為可以財政財務審計的基本操作為基礎,進行適當的嘗試。比如政府擬定實施某治理環境工程,就可立即啟動為經濟效益審計的觀測工作,責成勘探設計部門必須報資料給有關審計機構。工程實施完成報送政府審計進行工程的基本建設投資審計時,首先分析查什麼,進而具體查實帳目。再則分析存在情況並跨地區請工程專家觀測、分析、鑒定工程效果並提供該專家所在地區同類項目資料,最後審計機關評價被審對象業績,網上公布評審結果。
至於企業單位的經濟效益審計標準與程序,比政府審計簡單。此不贅述。
4.提高審計人員素質
政府審計中審計人員如何適應開展經濟效益審計是個基本問題。政府審計人員長期主要從事財政財務審計及經濟責任審計,缺乏進行效益審計的經驗。至於深入到進行有關業務審計和管理審計更加缺乏技術與知識儲備。這一方面需要審計人員自身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另一方面需要組織系統的培訓,有針對性地提高審計隊伍的業務能力。此外,要認識到進行經濟再監督的審計機關與其他政府機關等有較大區別,應該有針對性地引進人才,滿足開展審計工作特別是經濟效益審計工作的基本需要,禁止非國民教育的非專業人士進入審計機關。如果不從源頭上把好審計人員的質量關,提高審計人員從事經濟效益審計的能力就是一句空話,將從根本上影響經濟效益審計的有效實施。此外,還應將針對項目引進智力也應納入工作軌道,及早建立專家信息庫,建立引智工程的制度化運行機制。
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因為在本企業範圍內開展,審計人員熟悉經營業務與管理工作,所需專業人事還可以就近方便地解決,因人員因素而產生影響經濟效益審計工作開展的情況較少。此不贅述。
綜上所述,經濟效益審計是審計組織對被審對象有關經濟效益方面的情況所實施的審計監督。通過理順審計理念,大力加強推行經濟效益審計的基礎建設。通過公示與比較等交流促進經濟效益審計的開展。將提高審計人員素質與建立專家信息庫,建立引智工程的制度化運行機制結合。在財政財務審計工作中適當向經濟效益審計延伸,對各項審計工作通過經濟效益審計去深化,經濟效益審計工作在綜合性實施中將會得到很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