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三本的結果 展開

三本

古詩詞中的三本

《三本》起源於《管子》,是在春秋時期提出,作者是劉向,三本在現代表示三本書的意思,而在中國古代“三本”指的是三本古代奇書:奇書《易經》、《鬼谷子》、《道德經》。

作品簡介


“三本”是我國古籍《管子》里記載的一篇文章,見於《管子》第四篇-立政。旨在講安定國家有四個方面。 《管子》是一部記錄中國春秋時期(公元前《管子》476)齊國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學派的言行事迹的書籍。大約成書於戰國(前475~前221)時代至秦漢時期。劉向編定《管子》時共86篇﹐今本實存76篇﹐其餘10篇僅存目錄。
管仲(公元前723年-約公元前645年)漢族,名夷吾,字仲,又稱敬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潁上(今安徽潁上)人。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后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管仲的言論見於《國語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

作品賞析


三本原文
君之所審者三: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故國有德義未明於朝者,則不可加於尊位;功力未見於國者,則不可授與重祿;臨事不信於民者,則不可使任大官。故德厚而位卑者,謂之過;德薄而位尊者,謂之失。寧過於君子,而毋失於小人。過於君子,其為怨淺;失於小人,其為禍深。是故,國有德義未明於朝而處尊位者,則良臣不進;有功力未見於國而有重祿者,則勞臣不勸;有臨事不信於民而任大官者,則材臣不用。三本者審,則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審,則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如此,則明塞於上,而治壅於下,正道捐棄,而邪事日長。三本者審,則便辟無威於國,道塗無行禽,疏遠無蔽獄,孤寡無隱治。故曰:刑省治寡,朝不合眾。
譯文
君主需要審查的問題有三個:一是大臣的品德與地位不相稱,二是大臣的功勞與俸祿不相稱,三是大臣的能力與官職不相稱。這三個根本問題是國家治亂的根源。所以。在一個國家裡,對於德義沒有顯著於朝廷的人,不可授予尊高的爵位;對於功業沒有表現於全國的人,不可給予優厚的俸祿;對於主事沒有取信於人民的人,就不能讓他做大官。所以德行深厚而授爵低微,叫作“有過”;德行淺薄而授爵尊高,叫作“有失”。寧可有過於君子,而不可有失於小人。因為,有過於君子,帶來的怨恨淺;有失於小人,帶來的禍亂深。因此,在一個國家裡,如果有德義不顯於朝廷而身居高位的人,賢良的大臣就得不到進用;如果有功勞不著於全國而享有重祿的人,勤奮的大臣就得不到鼓勵;如果有主事並未取信於人民而做了大官的人,有才能的大臣就不會出力。只有把這三個根本問題審查清楚了,臣下才不敢妄求官祿。如果對這三個根本問題不加審查,奸臣就會與君主接近,君側小臣就會專權。這樣,在上面君主耳目閉塞,在下面政令不通,正道被拋棄,壞事就要一天天地多起來。而若審查好這三個根本問題,君主左右那些受寵的小臣就不會專權,道路上看不到在押的犯人,與官方疏遠的人們不受冤獄之害,孤寡無親的人們,也都沒有不白之冤了。這就叫作:刑罰減少,政務精簡,甚至朝廷都無需召集群臣議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