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農禪寺
法鼓山農禪寺
法徠鼓山農禪寺初建於1975年,由中華佛教文化館的開山東初老和尚初建,聖嚴法師擴建。文化館於1985年重建,便將各項的弘化活動,移到下院的農禪寺。原來祗有一棟建築面積五十坪的兩層樓農舍,曾經借給美國佛教會駐台譯經院,之後又成立了三學研修院。漸漸地由於出家眾的增加便擴建了近千坪的房屋,做各種修行活動的場所。在寺中出家修行暨從事於弘法、護法等活動的人員已近百位。

法鼓山農禪寺
(徠二)佛七、念佛會、大悲懺:每年有清明及彌陀佛誕的兩次佛七,每星期六晚上有念佛會,基本會員人數有四千多人。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五的下午及晚上禮誦大悲懺,近來每場次已達一千多人。
(三)講經、開示、皈依:每星期日的上午,有講經法會。聽眾從最初的一百多人到現今的一千多人。每周日下午禪坐會中有關於禪修的開示。每星期日在講經之後,舉行皈依儀式。在該寺皈依三寶的人數已達三萬多人。另有念佛一天、兩天,坐禪一天、兩天、三天的活動。
東初老人自1949年開始創辦《人生月刊》。又於1965年到1974年之間發行《佛教文化》季刊。1955年,中華佛教文化館影印大藏經,同時陸續出版佛教的文物及著作。到1980年,以聖嚴法師的著作為主,同時也出版發行學術性及實用性的佛教書籍。已出版的書籍共有七十多種。同時亦發行“有聲書”及有聲出版品,內容為法師之演講集及各種開示法語。1982年,《人生月刊》以小型報紙形式復刊。1991年5月起,恢復為雜誌型,1989年創刊《法鼓》雜誌,迄今發行量超過四萬份。另有大量印贈小冊子型式的佛學小叢刊十一種。
聖嚴法師及其出家弟子,每年接受各單位各團體的邀請,主持各種形式的演講。地區包括台灣各縣市,每
場聽眾從數百人到四、五千人。中華佛教文化館是農禪寺的上院,其負責人也是聖嚴法師,每年舉辦冬令救濟,同時也以整筆的款項與其他部門合作,舉辦各項社教活動。另設有慈善護生會,觀音消災會。
農曆新年有千佛懺三天。農曆三月有地藏法會三天。從1988年開始,為了籌措中華佛學研究所的經費,每年舉辦法華懺、梁皇懺各一次,每次為期七天。由於北投關渡平原的重劃開發,農禪寺面臨拆遷,故已於台北縣金山鄉覓得山坡地,正在建設法鼓山。法鼓山建設的領導者聖嚴法師,民國十九年(1930)出生於江蘇省的農家,俗姓張氏,十三歲在南通縣狼山的廣教禪寺出家。
為了興辦教育,造就更多的弘法人才,他以三十九歲的年齡,毅然赴日本東京的立正大學深造。於六年之間,完成了文學碩士及文學博士的學位。1975年,法師完成最高的學位之後,應邀赴美弘化,先後擔任美國佛教會董事、副會長、紐約大覺寺住持、駐台譯經院院長。1977年,繼任台北中華佛教文化館館長。1978年,應聘為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研究所教授及佛學研究所所長。1979年,在美國創立禪中心。
聖嚴法師經常在中、美、加、英等地,各著名大學及佛教的社團宣揚佛法。同時又曾擔任東吳大學及輔仁
大學的教授。

法鼓山農禪寺
法師是國際佛教學術界知名的學者,經常出席各項有關的國際學術會議,並自1980年1月起,每二至三年,召開一次佛學會議,集合世界各國傑出的佛學學者,討論如何將傳統的佛教,落實於現代社會。由於中華佛學研究所及農禪寺的各項教育事業及弘法事業,推展迅速,場地已不敷使用,所以在1989年,找到了台北縣金山鄉一塊環境幽美的山坡地,命名為法鼓山。計劃興建一座世界性的修學中心。它將包括:佛教的教育研突、修持、弘化、修養等各種設施,預定在五年內完成。聖嚴法師的心愿是“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凈土”。
皈依佛、法、僧三寶,即皈依自己本身具有的佛性,也是成為佛教徒的第一步驟。因此,法鼓山為弘揚正

法鼓山農禪寺
凡相一切由心造,雜念一切由心生。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外在壓力,致使人們的身心靈難以保持平衡,諸類身心病與社會亂象也隨之而生。宗教為凈化心靈、安頓身心之良方,而“皈依”為修習佛法之入門。法鼓山鑒於此,特舉辦一場“祈福皈依大典暨會團迎新博覽會”,推廣實用性及生活化的佛法,期盼助益人心及社會之和平吉祥。而本次在農禪寺舉辦的“祈福皈依大典”,儀程恭請聖嚴師父親授皈依,以弘揚佛法並推展法鼓山理念,達到利益大眾之目的。
這場肅穆莊嚴的皈依大典,在全省超過三千多位信眾參加,而在台北農禪寺舉行的皈依大典,則有2800多位信眾參與皈依活動,將整個農禪寺擠的水泄不通,雖然人數眾多,但是聖嚴法師依然不辭辛勞,堅持繞場關懷每一位信眾。此外,法鼓山也為方便新皈依的信眾弟子們了解法鼓山各會團的服務。在27日當天農禪寺外場也同時辦理“會團迎新博覽會”,接引皈依弟子成為法鼓山的護法鼓手,為護持佛法貢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