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興渡

會興渡

會興渡是黃河上著名的三大古渡之一,位於市區北部6公里處的黃河南岸的會興鎮,與北岸山西平陸的茅津渡隔河相望。因古代平陸屬陝州,故歷史上統稱為茅津渡。兩岸峽谷對峙,河水平靜,風景秀麗 會興渡地勢險要,古代就是豫西、晉南物資交流的水上通道和軍事要地。公元前658年,晉國假虞滅虢,由茅津渡渡河南下,一舉奏捷。公元前624年,秦軍從這裡北渡伐晉。東漢末年,亡國之君漢獻帝劉協由此倉皇北逃。唐朝"安史之亂"時,唐肅宗為平判,借回紇兵3000人,也由此跨入中原。辛亥革命中,秦隴豫復漢軍兩次東征,在渡口附近與清兵激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該渡是轉移我地下黨員,保存革命力量的要道。1947年8月22日,陳謝大軍在茅津渡和濟源長泉渡之間,乘"油包"渡河,渡了三天三夜。歷史上著名的山西潞鹽,也多由此擺渡。解放后,會興渡經過幾次整建,已成為黃河上最大的機動船舶渡口之一。"茅津夜渡"為古代陝州八景之一。黃河一般不夜渡,緊急時,這裡卻是可以夜渡的。黑夜間,船工喊著號子,駕舟在濁浪中前進。船上燈火搖曳跳動,乘船的人內心緊張,此時此景,在黃河上的確是驚心動魄,難以見到的。

基本介紹


會興渡
會興渡
會興渡
會興渡是黃河上著名的三大古渡之一,位於市區北部6公里處的黃河南岸的會興鎮,與北岸山西平陸的茅津渡隔河相望。因古代平陸屬陝州,故歷史上統稱為茅津渡。兩岸峽谷對峙,河水平靜,風景秀麗。會興渡地勢險要,古代就是豫西、晉南物資交流的水上通道和軍事要地。公元前658年,晉國假虞滅虢,由茅津渡渡河南下,一舉奏捷。公元前624年,秦軍從這裡北渡伐晉。東漢末年,亡國之君漢獻帝劉協由此倉皇北逃。唐朝"安史之亂"時,唐肅宗為平判,借回紇兵3000人,也由此跨入中原。辛亥革命中,秦隴豫復漢軍兩次東征,在渡口附近與清兵激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該渡是轉移我地下黨員,保存革命力量的要道。1947年8月22日,陳謝大軍在茅津渡和濟源長泉渡之間,乘"油包"渡河,渡了三天三夜。歷史上著名的山西潞鹽,也多由此擺渡。解放后,會興渡經過幾次整建,已成為黃河上最大的機動船舶渡口之一。"茅津夜渡"為古代陝州八景之一。黃河一般不夜渡,緊急時,這裡卻是可以夜渡的。黑夜間,船工喊著號子,駕舟在濁浪中前進。船上燈火搖曳跳動,乘船的人內心緊張,此時此景,在黃河上的確是驚心動魄,難以見到的。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交通提示 從三門峽市火車站坐公交車直達 相臨景點 張公島和煉丹爐 會興渡函谷關寶輪寺塔虢國墓地(虢國博物館) 黃帝鑄鼎塬仰韶村文化遺址秦趙會盟台鴻慶寺石窟石壕古道遺跡七里古槐安國寺雁翎關古陝州城遺址太陽渡夏后皋墓中流砥柱虢國車馬坑博物館三門峽市博物館黃河古棧道溫塘摩崖造像楊連弟橋與楊連弟烈士紀念碑陝縣溫泉甘山森林公園亞武山風景名勝區玉皇尖森林公園女郎山風景區韶山風景區空廂寺三門峽大壩風景區鼎湖灣旅遊景區茅津古渡回春河景區白浪黃河鐵索橋桃花谷自然風景區高河白龍廟原始森林風景區甘棠苑,鐘鼓樓盧氏城隍廟龍湖風景區廟底溝遺址豫西大峽谷風景區熊耳山湯河溫泉風景區娘娘山風景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