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鄉

貴德縣下轄鄉

總面積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868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鄉轄河東、石橋、后田、上畈4個村委會,橋東、愛民2個社區,52個村民小組,66個自然村,鄉政府駐地彭家塘。

歷史沿革


民國時為東山鄉,后併入河陰鎮; 1949年改設第一區河東鄉;
1956年併入貢巴鄉;
1958年併入貴德公社;
1959年改為河陰公社;
1961年從河陰公社分設河東公社;
1984年改為河東鄉。

人口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河東鄉常住人口12868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行政區劃


轄4個行政村(河東村、石橋村、后田村、上畈村),2個社區(愛民社區、橋東社區),共52個村民小組。

基礎建設


河東鄉加大力度解決農牧區群眾人畜飲水困難、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實行縣級領導包鄉、主管部門包村的辦法,依託水利建設項目,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完成了為河東鄉哇里村的人畜飲水工程。河東鄉對馬家西村53座舊棚進行改造重整修建,為造草莓種植基地打下基礎。通過招商引資,在太平村興建“貴德黃河清無公害果蔬標準化科技示範基地”,新建50棟日光節能溫棚,在周家村修建佔地10畝的生豬養殖場。
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維修管護,保障用水通暢確保汛期安全。組織動員群眾開展渠道清理和電灌機房設備維修,積極協調落實水泥28噸,水管175米,發動群眾籌資5.8萬元,維修麻巴、太平一級電灌站設備、修復貢巴、王屯、哇里3村的引水口渠頭3個、搶修了3處共360多米損壞的渠道,確保了農田及時灌溉。防汛期間,完善防汛預案,層層落實防汛除險措施,確保不發生汛期災害。多方協調,幫扶單位縣國土局投資15.2萬元解決了楊家村尖春河灘過河渠道水毀的問題;爭取水務局幫扶資金67萬元,完成了趙家溝水庫清淤;收繳小型灌區水費1586.92元,人飲水費9806.6元,全額上繳縣水務局。
加快推進鄉村道路建設。積極協同上級相關部門完成江蘇大道征地67.7畝、河陰東路拓寬征地16.69 畝,保證了兩條主幹道路的實施。投資80萬元完成貢巴村的村道硬化8公里;投資30萬元完成沙柳灣村的村級道路硬化2公里,同時,投資0.5萬元對保寧村水毀的村級道路進行了維修,爭取資金1.6萬元解決了邊都村0.8公里未硬化道路,極大改善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
積極配合縣重點工程項目認真落實征地拆遷協調工作。完成對佛學院補征、江蘇大道保寧安置區和南濱河路延伸段、梨花小鎮、麻巴弘才千姿雪二期等重點項目的1148.87畝的征地協調工作,共發放征地補償款1172.91萬元。協調佛學院8戶、江蘇大道5戶拆遷戶按期簽訂拆遷協議並及時搬遷,為項目順利開工創造了條件。
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美麗鄉村”建設。鄉黨委政府在充分徵求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形成了“政府引導,群眾參與,部門合力,整體推進”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機制,將項目資金和幫建資金與美麗鄉村建設資金進行整合,順利實施了總投資達5155.51萬元的貢巴村和沙柳灣村的“美麗鄉村”建設任務,使村容村貌和群眾的住房條件得到了較大改善。

草莓種植


為促進特色農業持續發展,河東鄉政府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培訓、典型帶動等措施,因地制宜發展提子、油桃、草莓、生薑、辣椒、牛羊、川豬等種養業,激發廣大農民發展特色農業的積極
河東鄉[貴德縣下轄鄉]
河東鄉[貴德縣下轄鄉]
性。其中提子、油桃和辣椒等,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河東鄉部分特色農業產業已初步形成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良好格局,建成馬加西村草莓種植等溫棚60座、郭拉村高效生態溫室200座、油桃溫室達到69座,玫瑰花溫棚60座;賀爾加村400畝鬱金香種球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實驗區種植已成功,大田推廣全面展開。2008年河東鄉馬加西村引入的6個溫棚草莓上市僅一個月時間,草莓棚平均收入1000元左右,最高可達2500元,每棚凈收入達1萬餘元。河西江倉麻村草莓試點種植也成功上市,經濟效益顯著。河陰鎮張家溝村的60座玫瑰溫棚日銷玫瑰最多達萬餘朵。特色農業的特色產品讓農民嘗到了甜頭,種植戶對種植結構向觀光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經濟農業進一步發展。河東鄉周家村川豬養殖成功帶動起周邊保寧村進行生豬產業建設,建成了7個小型養豬溫室,45座豬舍。特色農業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河東鄉馬家西村作為貴德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結合本村人多地少的實際,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確立以蔬菜種植為主導產業。2007年,由鄉政府牽頭村委會多方聯繫,河東鄉馬家西村與西寧市楊家寨蔬菜批發市場採購商簽訂了收購合同。2007年該村種植的60畝大白菜和萵筍喜獲豐收,大白菜以每公斤0.36元的價格收購,畝產達2500元左右。

醫療衛生


河東鄉衛生院人員核定總量22名,較原編製增加10名。據衛生院院長介紹,該院結合基層綜改紮實推進人事制度改革,院長按照“公開招考、公平競爭、擇優聘用”的原則選拔產生,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管理。根據人員總量核定和崗位設置,全員進行競爭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同工同酬。22個崗位全部聘任到位。其中:副高1人,佔4.5%;中級職稱7人,佔31.8%;初級職稱12人,佔54.5%;無職稱2人。本科學歷3人,佔13%;大專16人,佔72%;中專及以下3人,佔15%。衛生院設有綜合診斷室、婦產科、兒科、中醫、藏醫、衛生監督、計劃生育、公共衛生等業務科室。擁有200mAX光機、B超、心電圖機、數字化彩色B超、數字化整體化驗室、顯微鏡、呼叫器等常規醫療設備。
衛生事業全面發展。積極宣傳新的計劃生育政策,創建計劃生育示範村2個,核發獨生子女光榮證106戶,年兌現獨生子女獎勵金5.4萬元;落實獎勵扶助對象147人,享受青海省若干政策的家庭12戶,落實雙女戶和獨生子女戶醫保金1469人,康福家行動聯點幫扶對象60戶;發放村級計劃生育員報酬15人1.8萬元;全鄉共有已婚育齡婦女2916人,全年出生135人,出生率9.8‰;積極進行醫療保險宣傳及藥費報銷工作,2014年農牧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1109人,參合鞏固率99%,共收繳參合金50.11萬元。2014年報銷住院藥費1565人422.1萬元、門診醫藥費30.59萬元。
堅持教育優先,促進教育工作加快發展。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優先發展教育,實現富民強鄉”的工作思路,著力抓好“控輟保學”工作,鄉屬2所小學實有教職工312人,在校學生216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九年義務教育輟學率為0%,全鄉5所幼兒園在園幼兒713人,開設學前班、大班、中班、幼兒班、藏文班共30個教學班,使各年齡段幼兒接受到相應的學前教育。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充分發揮扶危救困的作用。規範鄉財務管理,對各類涉農補貼及重點項目資金按照制度規定,以一卡通形式全面及時足額發放到戶。2014年全鄉享受糧食直補政策15036.85畝、良種補貼政策12820畝,發放直補金14.43萬元,良種補貼12.82萬元。落實楊家、周家秋菜種植補貼304畝3.04萬元;完成危房改造40戶100萬元,獎勵性住房241戶409.7萬元;全鄉應參加養老保險6966人,2014年參保率達87.5%,60周歲以上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老人1358人,發放養老金155.64萬元;落實重度殘疾人國家補助政策96人,發放補助金5.76萬元,高齡補貼590人,發放補貼36萬元;孤兒11人,發放保障金7.92萬元;兩老幹部52人,發放補助4.16萬元;優撫對象25人,發放優撫金97236元;雨露計劃73人,發放助學金11.68萬元,五保戶36人,年發放救助金84175元;對4名年邁體弱的孤寡老人送往溫泉福利院實行集中供養;2014年初低保戶數396戶,992人,發放保障對象救助資金164.86萬元,特殊困難救助金額9.22萬元;2014年9月21日起啟動農村低保動態調整工作,按照突出保障重點,實行分類救助和“15”不準的原則,對享受低保對象進行全面調查核實,做到應保盡保,低保動態調整141戶257人,落實2015年享受農村最低保障政策255戶735人。鄉信用社積極發揮鄉黨委政府聯繫農牧民的金融紐帶和服務“三農”的主力軍作用,全年發放婦女創業貸款24戶120萬元,化肥農藥貸款40戶65萬元,扶持種養殖業大戶產業發展貸款54戶1250萬元;為貢巴村“美麗鄉村”住房建設困難戶解決財政貼息貸款47戶230萬元,給群眾農家院、餐館等其它發展貸款48戶148萬元,為推進我鄉經濟全面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平安建設工作不斷加強。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進一步完善各村安全監管機構,全年沒有發生較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注重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矛盾糾紛得到及時化解,群眾來信來訪147件,辦理回復141件,鄉領導班子成員共接訪群眾64件,處理答覆64件,全年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鄉工商所認真開展“3.15”“新消法、新權益、新責任”主題宣傳諮詢維權活動,全年進村、入戶10餘次,組織市場專項檢查3次,向群眾宣傳《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引導農民群眾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鄉派出所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全鄉全年共破獲刑事案件2件,查處治安案件30餘件,行政拘留27人,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27人,較好地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村社概況


一、河東社區概況。
河東社區居委會位於河東鄉惠安小鎮41號樓一樓,面積251平方公里。由漢、藏、回、裕固族等民族構成,其中居民總戶數為985戶,人口2210人。社區有1所小學,1所寄宿制中學,5所幼兒園,4個樓院。社區工作人員7名,社區黨員3名,入黨積極分子1名;共有65名黨員(其中:60歲以上黨員24人,80歲以上黨員3人,女黨員19人,男黨員46人,少數民族黨員2人),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共249戶,共388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共2131人(其中:政府為388名低保戶和56名殘疾人繳納醫保金)。
二、貢巴村概況。
貢巴村位於貴德縣黃河南岸5公里處,全村轄7個生產合作社,共有342戶,1624人,勞動力724人,其中男417人,女307人,是漢、藏、回等多民族聚居村,有黨支部1個;全村耕地面積2380.6畝,以農為主,主產小麥,兼營少量畜牧業。有村級衛生室1座,有行醫資格證書的醫生1人;村有圖書室、文化站1個;適齡入學兒童入學率100%;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農村養老保險達85.6%。2014年被河東鄉村級目標責任綜合考核“先進集體”。
三、麻巴村概況。
麻巴村位於河東鄉政府東面,距縣城4公里處,北靠黃河,西接河東鄉保寧村。全村轄5個生產合作社,共有303戶,1344人,勞力632人,其中男373人,女267人,是藏、漢、回三個民族聚居地,有黨支部1個;全村耕地面積2140.8畝,以農為主,主產小麥,兼營少量畜牧業;有村級衛生室1座,有行醫資格證書的醫生1人;村收入主要有四個方面構成:農業收入、養殖收入、勞務輸出收入、經營收入。
四、保寧村概況。
保寧村位於河東鄉政府以南,東距縣城2.5公里,北靠貴循公路,西接西久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轄5個生產合作社,共有283戶,1082人,勞動力541人,其中男307人,女234人,是漢、藏、回、土四個民族聚居地,有黨支部一個;全村耕地面積1355.3畝,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兼有一定養殖業的農業村,主要種植冬小麥、青稞、油菜;有村級衛生室1座,有行醫資格證書的醫生1人。
五、沙柳灣村概況。
沙柳灣村位於河東鄉東部,毗鄰河東鄉西北村,地處黃河和貴循公路南端,屬於李家峽水電站庫區移民搬遷村,距縣城6.5公里,距鄉政府4公里,交通便利,水資源豐富;該村為一村一社的行政村,全村轄1個生產合作社,共有84戶,405人,勞動力278人,其中男156人,女122人,是藏、漢、土三個民族聚居地,有黨支部1個;全村耕地面積417畝,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兼有一定養殖業的農業村;該村主要經濟來源為傳統種植業,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政策調整,外出務工人數逐漸增多,村民經濟收入也由以前單一的種植業轉為勞動力輸出的服務型產業。
六、西北村概況。
西北村位於河東鄉東部,距縣城8公里處,是1996年李家峽庫區移民搬遷村,該村為一村一社的行政村,全村轄1個生產合作社,共有146戶,721人,勞動力402人,其中男229人,女172人,均是回族,有黨支部1個;全村耕地面積972畝,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兼有一定養殖業的農業村,主要種植春小麥、油菜,洋芋;該村以拉麵經濟為主,有3個建築企業,擁有22艘快艇。
七、太平村概況。
太平村地處黃河大橋南端西久公路東部、東臨保寧村,南臨河東中學,西臨馬家西村,北臨黃河。全村轄3個生產合作社,共有180戶,711人,勞動力351人,其中男201人,女150人,有黨支部1個;全村耕地面積980.6畝,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兼有一定養殖業的農業村,主要種植春小麥。
八、王屯村概況。
王屯村位於貴德縣黃河南岸11公里處,全村轄10個生產合作社,共有510戶,2338人,勞動力1257人,其中男716人,女541人,是漢、藏等民族聚居地,有黨支部1個,小學1所,村辦幼兒園1所,入學率達100%;全村耕地面積3311.9畝,除去自留地和果園外,實有耕地2265畝,以農為主,主產小麥,兼營少量畜牧業,以種養殖業和勞務輸出為全村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有全縣首家農民工工會、勞務輸出協會1個、社火團1個、“夕陽紅”老年曲藝隊1個;有惠農種養合作社1個、肉羊雜交繁育基地1個、肉牛育肥繁育基地1個。
九、周家村概況。
周家村位於河東鄉政府所在地以南,距縣城3公里,北靠貴循公路,西接西久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轄5個生產合作社,共有303戶,1091人,勞動力565人,其中男324人,女241人,是漢、藏、土三個民族聚居地,有黨支部1個;全村耕地面積1219.01畝(包括黃河灘和麻巴灘地),以冬小麥、大蒜、秋菜等農作物種植為主;有蔬菜種植協會、刺繡協會和生豬養殖協會,三協會的成立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為全縣農牧民做了更好的示範作用,並且本村把宣傳文化工作作為促進其他各項工作的首要任務,廣泛地開展宣傳文明村創建活動,曾先後獲得縣級、鄉級文明村,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十、楊家村概況。
楊家村位於鄉政府所在地以南,距縣城3公里,北靠貴循公路,西接西久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轄6個生產合作社,共有272戶,1080人,勞動力542人,其中男315人,女227人,有黨支部1個;全村耕地面積1547.98畝,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兼有一定養殖業的農業村,種植冬小麥,青稞。
十一、馬家西村概況。
馬家西村位於鄉政府所在地以北,距縣城2公里,全村轄1個生產合作社,共有77戶,280人,勞動力135人,其中男77人,女58人,有黨支部1個;全村耕地面積461畝,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兼有一定養殖業的農業村。
十二、下羅家村概況。
下羅家村位於鄉政府所在地以北,全村轄4個生產合作社,共有241戶,971人,勞動力498人,其中男285人,女213人,有黨支部1個;全村耕地面積1156.03畝。
十三、查達村概況。
查達村位於鄉政府所在地以東,全村轄4個生產合作社,共有155戶,677人,勞動力341人,其中男193人,女48人,有黨支部1個;全村耕地面積1990.8畝。
十四、阿什貢村概況。
阿什貢村位於河東鄉東山,全村轄3個生產合作社,共有80戶,378人,勞動力224人,其中男123人,女101人,有黨支部1個;全村耕地面積1524.4畝。
十五、邊都村概況。
邊都村位於河東鄉東山,全村轄3個生產合作社,共有101戶,440人,勞動力249人,其中男140人,女109人,有黨支部1個;全村耕地面積1769.3畝。
十六、哇里村概況。
哇里村位於河東鄉東山,全村轄3個生產合作社,共有73戶,442人,勞動力214人,其中男117人,女97人,有黨支部1個;全村耕地面積1287.2畝。

經濟發展


2012年我鄉完成財政稅收1337.6萬元,其中地稅521.56萬元,完成126.9%,國稅816.4萬元,完成93.62%,總完成任務數的104.2%。
2014年完成3234.5萬元,同比增長34.1%,其中國稅完成1582.2萬元,地稅完成165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73元,比2013年增加1330元,增長14.8%。
2015年,完成財政總收入4350萬元(任務數4328萬,完成100.5%),同比增長34.5%,其中國稅完成1450萬元,地稅完成2900萬元。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0%,總額完成16.43億元;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總額完成2.9億元;實現利稅1.28億元,同比增長17%。固定投資同比增長96%,總額達到4.2億。
2016年,我鄉完成財政收入共計完成3429萬元,其中國稅完成1153.4萬元,地稅完成227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307.9元,同比增長24.8%。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43200萬元,同比增長20%。
2017年財稅任務5159萬元,其中國稅2704萬元,地稅2455萬元。全年完成國、地稅6958.9萬元,其中國稅完成4676.5萬元,地稅完成2282.4萬元,完成比例高達135%;全年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20000萬元,同比增長178%;經調查統計,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242元,比2016年增加1510元,增長11%。
招商引資
2016年,我鄉新增項目6個,分別為南方鍋爐併購輝安達重組項目;投資2億元的凱俊小家電項目;投資3億元的袁家山旅遊項目;投資1.2億元的康谷葯業項目;投資1.2億元全自動水平造型機生產線項目;投資1億元斯頓潤科技救援裝備生產線項目,其中袁家山科普示範園項目已基本完成以科普教育基地、遊客服務中心及配套設施等為建設內容的一期工程;凱俊小家電項目主體工程已完工;康谷葯業項目已開工。
農業
2016年新增了4個農產品基地和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全鄉共創建了隆平超級稻(Y兩優2號)種植示範基地300畝、石橋水稻新品種對比試驗基地100畝、后田無公害葡萄基地500畝,后田花卉基地300畝,樂家百樹苗木基地1200畝,石橋蔬菜基地1000畝、生豬養殖基地(存欄2000頭)、金基蛋雞養殖基地50萬羽和紅嘴翹白養殖基地70畝等九大特色農業產業基地。2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擁有社員1000餘人,帶動農戶280餘戶。全年新增油茶面積30餘畝,植樹造林面積300餘畝。

社會事業


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精神文明建設逐步推進。河東鄉石橋村二00二年被省委組織部、省科協共同列為“江西省二十一世紀科普示範村”,全鄉掀起一股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潮,一個科學、文明、富裕、健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正在河東形成。
2016年做好了昌九發展大道河東段通車前收尾工作、“黃金線”7.1公里建設服務工作、文化大道征地工作以及長約3公里的袁家山隆平科普旅遊公路改造拓寬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其中,昌九發展大道於16年5月全面通車;“黃金線”7.1公里於16年12月通過市交通運輸部門驗收;文華大道征地工作已全面完成;袁家山隆平科普旅遊公路改造拓寬工程已完成設計即將全面開工。

農村建設


2016年,鄉政府把新農村建設和城鄉清潔工程作為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投入120餘萬元高標準打造了“滾子嶺、燕灣劉家”兩個新農村點,對二加油站至愛民機械廠段的老105國道進行改造升級,兩側加設了人行道並進行了綠化,安裝路燈46盞;在愛民社區新建了戶外籃球場、老年門球場及柔力球場,新增宣傳欄20處,拆除破舊棚屋33間,老舊房屋1棟,豬欄6間,改溝1100餘米,農民生活習慣和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改善;大力推進城鄉清潔工程,投入20萬元保障垃圾清理工作,新增垃圾桶20個,堅持實施鄉村垃圾清理日產日清、全天保潔,居民對鄉容鄉貌滿意度大幅提升。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嚴格實行“河長制”,投入50餘萬元除險加固山塘5座,改造堰壩2處,填塘壓浸工程13處,新建農村會車道50個,完成組級公路改造3.6公里,完成石橋村7組至牛角灣渡改橋段圍堤路面硬化1.1公里。

風景名勝


江西袁隆平科普教育示範基地成立於2012年3月,座落於德安縣河東鄉后田袁家山自然村,距縣城5公里。該地生態環境良好,田園風光優美,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秀麗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先後成功舉辦了九江市“5·19中國旅遊日”暨“鄉村旅遊提升年”啟動儀式,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後兩次回鄉,全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流動現場會等多次重要活動。
基地佔地面積400餘畝,主要由隆平科普教育展覽館、科普教育接待中心、超級稻示範基地、生態植物園實踐基地四個部分組成。該教育示範基地的主館面積1320平方米,基地有讀書室、書畫室、放映室、展廳、展櫃等。分上下兩層,第一層為袁隆平院士成就展,展示了袁隆平院士生活軌跡及歷程,一層的放映廳可以觀看由中央電視台和挪威電視台共同製作的袁隆平院士的記錄片。第二層為雜交水稻的發展歷程和相關科普知識,來客能夠真實感受到雜交水稻研發的艱辛及不易,同時,配有四名專職講解員。
科普教育接待中心佔地2000餘平方米,主要由會客廳、休息區、飲食區組成,另新建稻米文化長廊及近2000平方米的遊客接待中心等,為前來基地學習、實踐、參觀的各地人群提供了便利。科技展示主館門前有百畝超稻試驗田,主要種植袁隆平院士最新超級雜交水稻“超優1000”,並聘有專家以講座、實地講解的形式普及種植知識。生態植物園實踐基地主要以種植葡萄和桑葚為主,兼有桔子、桃子採摘,另有20餘畝水庫養殖原生態魚類,同時,已與江西農業大學及九江中小學校簽約,經常性組織學生前來進行科技實踐。
河東鄉
河東鄉

所獲榮譽


2020年3月12日,被江西省消防安全委員會評為“2019年度消防工作先進鄉鎮”。

地理環境


河東鄉地處鄱陽河畔,位於德安縣東部,緊連縣城,東面與共青城市澤泉鄉連接,南面與共青城市金湖鎮交界,西面與蒲亭鎮相鄰,北面與豐林鎮高塘鄉接壤,東北面與柴桑區馬回嶺鎮相連。
河東鄉
河東鄉

交通


交通便利。
河東鄉
河東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