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

裕固族

裕固族源出唐代游牧在鄂爾渾河流域的回鶻,使用三種語言,分別為: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的裕固語(堯乎爾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的裕固語(恩格爾語),以及漢語。

裕固族自稱“堯乎爾”、“西喇玉固爾”,1953年,取與“堯乎爾”音相近的“裕固”(兼取漢語富裕鞏固之意)作為族稱。

裕固族是以畜牧業為主的民族,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黃泥堡地區,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裕固族總人口數為14378人。

族稱


裕固族自稱“堯乎爾”、“西喇玉固爾”。
歷史上曾被稱為“黃番”、“黃頭回鶻”、“撒里畏吾”、“撒里畏兀兒”等。
1953年,經群眾協商同意,取與“堯乎爾”音相近的“裕固”(兼取漢語富裕鞏固之意)作為族稱。

歷史


裕固族,源出唐代游牧在鄂爾渾河流域的回鶻。9世紀中葉,回鶻汗國因內受大雪天災和統治階級內部的爭擾,外受黠戛斯族襲擊而崩潰,部眾分途西遷。其中一支遷至河西走廊的沙州(今敦煌)、甘州(今張掖)、涼州(今武威)一帶,受吐蕃政權統治,史稱河西回鶻。851年,沙州漢人張議潮乘吐蕃內亂之機,領導沙州各族人民起義,驅逐河西吐蕃守將,據有瓜、沙、伊、肅、甘等11州之地,歸附唐朝。河西回鶻遂依附張議潮。872年,張議潮死。後來,河西回鶻攻佔了甘州城,立了可汗,所以河西回鶻又被稱為甘州回鶻。875年,回鶻從合羅川(今額濟納河,在張掖西北)遣使入貢,唐贈絹10000匹。當時,唐朝本身已很窮困,還能應貢使要求饋贈絹匹,充分表現了雙方的友好關係。
到了10世紀,吐蕃勢力衰弱,甘州回鶻逐漸強盛,進一步控制了蘭州、河州,扼制著唐和西域的交通孔道。後來又擊敗瓜、沙等州的漢族統治者,使瓜、沙二州實際上成為它的附庸。
甘州回鶻建立政權后,統領河西各回鶻部落。最高統治者為可汗,同時還採用漢族官制,設有宰相、樞密使等職務。可汗統領下的部落中設有首領,“分領族帳”。按照《宋史》記載,當時有瓜、沙二州回鶻、涼州回鶻、賀蘭山回鶻、秦州回鶻、合羅川回鶻、肅州回鶻等。
裕固族——禮儀
裕固族——禮儀
河西回鶻同中原王朝一直保持著密切聯繫,以甥舅相稱。到北宋時,甘州回鶻可汗時常派遣使者來貢土產,宋朝呼為“甘州沙州回鶻可汗外甥”,回贈內地特產。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和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甘州回鶻可汗曾數遣重要官吏到宋朝京城朝貢,獻橐駝、名馬、珊瑚、琥珀。
11世紀中葉,西夏與河西回鶻發生戰爭,攻破甘州,甘州回鶻政權崩潰,從此河西回鶻成為西夏附庸,各部落遷到嘉峪關外放牧,但仍與宋朝有聯繫。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回鶻使者又來朝貢,求買金字《大般若經》。1073年,使者稱回鶻人口有30餘萬、丁壯20萬。這一支人口逐漸繁衍,成為河西一帶的重要土著。1227年,蒙古軍攻滅西夏后,河西回鶻也就被蒙古人直接統治了。
從11世紀中葉到16世紀,是裕固族逐步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長期歷史過程中,河西回鶻的一部分同周圍蒙古、藏、維吾爾、漢等民族長期相處,互相融合,逐步發展形成為一個共同體。《宋會要輯稿》稱之為黃頭回鶻,《元史》稱之為撒里畏吾,《明史》稱之為撒里畏兀兒,就是今天的裕固族。今天的甘、青、新交界地區是他們活動居住的共同地域。在這段時期,河西回鶻中也有許多人融合到其他民族共同體之內去了。
元末明初,嘉峪關外一帶的吐魯番、哈密、瓦剌等地方封建集團互相爭權奪地,不斷發生戰爭。明朝乃先後在關外設立了安定、阿端、曲先、沙州、罕東、赤金、哈密等幾個帶有軍事性質的“衛”,統治各族人民,裕固族也被置於“衛”的統治之下。但不久,各衛由於統治者之間的相互攻伐,外受吐魯番政權及蒙古右翼封建主的侵襲,相繼崩潰。明朝為了便於統治,將關外諸衛遷入關內安置。裕固族這時也東遷入關,在肅州附近及甘州南山地區定居下來。
東遷入關是裕固族歷史上的一件大事。至今,裕固族民間中還流傳著關於東遷的傳說。據說,在幾百年以前,裕固族的故鄉遭受很大的風災,狂風捲走牲畜,沙山吞沒帳房,連黃金築成的經堂也被淹沒在沙山底下了。又說他們遇到了別的宗教的壓迫,在故鄉不能立足,開始東遷。“走過了千佛洞,穿過了萬佛峽,酒泉城下紮營帳。沿著山樑走上那高高的祁連山,望見了八字墩遼闊的牧場。草綠花香的八字墩草原,變成了裕固族可愛的家鄉”。這首歷史民歌大致反映了裕固族東遷的路線和經過。
裕固族原以畜牧業生產為主。史載五代各朝和北宋政府所需戰馬,主要從回鶻購買。甘州、西州回鶻每年都不止一次以進貢名義送馬匹到開封,五代或北宋政府都“估值回賜”,付以價款。宋太宗乾德三年(965年)年初,甘州回鶻一次就貢入北宋政府“名馬”1000匹,另有橐駝500隻。東遷后,裕固族在經濟生產方式上逐漸發生變化。黃泥堡地區的裕固族在同漢族相互往來和影響下,學會了農業生產技術,並逐步代替畜牧業。肅南地區仍從事畜牧和狩獵業。由於漢族地區鐵制工具和武器的輸入,裕固族農業、畜牧業和狩獵業的技術有了提高,生產力得到發展。
明崇禎元年(1628年),在今張掖西南設立梨園堡,派兵駐守,作為統治裕固族人民的據點,並曾發給裕固族大頭目管轄草原的執照。
清初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佔據南疆並威懾甘青西部,迫使祁連山地區的裕固族(清代稱‘西喇古爾黃番’)向其納稅稱臣。準噶爾部在裕固族地區派駐有專門的收稅官員。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清朝消滅準噶爾蒙古主力,裕固族歸附清朝。
民國初期,裕固族地區分別由甘州鎮守使和肅州鎮守使管轄。1931年以後,馬步芳的青海軍隊控制了河西走廊中部和西部。從此,裕固族處於馬家軍閥的統治下,前後長達十年之久。1942年以後,國民黨河西各縣政府開始在裕固族地方編查戶口,設立保甲,旨在將裕固族置於各縣的直接管轄之下。在國民黨“分而治之”的政策下,裕固族聚居區被分割得四分五裂,分屬於張掖、酒泉和高台等縣管轄。裕固族地區由此陷入長時間的紛爭之中。
據清朝康熙年間頒給“七族黃番總管”的執照,黑河上游的整個八字墩草原都是裕固族的牧地。1959年,甘肅、青海兩省對祁連山地區省界進行大調整,八字墩和友愛由甘肅劃歸青海省祁連縣,這裡的裕固族“千里大搬家”,遷居青海劃歸甘肅的皇城灘(今皇城鎮)。“千里大搬家”是清代以來裕固族分佈格局的一次重大變化,各部落傳統的居住區域被打亂。

人口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裕固族總人口數為14378人。

政治


新中國成立前,裕固族地區長期實行封建部落制度。清初,裕固族有7個部落,到民國時期分化為10個部落(又稱“家”),即大頭目家、東八個家、楊哥家、羅爾家、四個馬家、五個家、曼台部落、西八個家、亞拉格家和賀郎格家。前七個部落居住在東部,說恩格爾語;后兩個部落居住在西部,說堯呼爾語。各部落有自己的放牧範圍。在今康樂鄉境內的是大頭目家、東八個家、楊哥家、羅爾家和四個馬家;在今大河鄉境內的是亞拉格家、賀郎格家、八個家和五個家。明花鄉東西海子地方也屬於亞拉格家和賀郎格家的牧地。曼台部落的牧地在黑河和八寶河的夾角地帶。新中國成立后在這裡建立過友愛鄉,習稱友愛地區(現屬青海祁連縣)。
裕固族傳統社會設有一個世襲大頭目統轄各部落。大頭目既是“七族”首領,又是“大頭目家”的部落首領,身兼雙重職務。其權力和管轄地域,經明、清王朝封授確定,頒給執照。大頭目過去權勢很大,掌管所有部落。民國後期勢力縮小,只能管轄講恩格爾語的幾個部落。講堯乎爾語的部落則由亞拉格家頭目掌握實權。
每個部落設有正頭目、副頭目、總圈頭(或輔幫)和小圈頭。部落頭目也是世襲的,各部落頭目都姓安,所以有“天下頭目都姓安”的說法。部落正、副頭目多數為共同管理一個地方,少數為分地而治。亞拉格家、賀郎格家的正頭目駐今大河鄉,副頭目駐今明花東、西海子,實際上等於有了自己單獨的一塊轄地。曼台部落的正頭目則由大頭目部落的副頭目出任。
總圈頭、輔幫是幫助頭目處理日常行政事務的總管,幾乎概由大戶擔任。一般任期是一年或三年,可以連任。頭目、總圈頭掌握本部落大權,審訊部落內發生的盜竊、打架、草場糾紛等案件,並有處罰和施刑的權力。審理時,原告、被告都得向頭目、總圈頭送禮、請客和出官司錢,並負擔所有審理人員的茶飯和牲畜飼料。處理后的罰款也常常落入頭目們的腰包。因而訴訟只能給貧苦牧民帶來新的災難,小圈頭是為頭目跑腿辦事的差役。由部落頭目指派,有的部落則由交不起茶馬的貧苦牧民輪流擔任,任期一般也是一年至三年,但常常也有被頭目指派連任六七年的。
部落每年舉行幾次會議,主要是為了攤派雜款和處理民刑糾紛。部落會議由頭目召集,一般每戶都要派人參加。名義上是民主議事,實際上一切問題都由頭目和總圈頭決定。在封建部落統治下,廣大貧苦牧民沒有社會地位可言。遇見頭目必須俯首下跪,呼頭目為“老爺”,若騎馬相遇必得下馬佇立問候。牧民去見頭目時,不能穿短衣,不能抽煙和大聲說話,否則就要受懲罰。頭目家遇婚喪等事,牧民必須送財物。總圈頭和輔幫也積有威勢。東八個家的婦女哄孩子時,一說“總圈頭來了”,孩子就不敢哭了。
民國時期,裕固族地區還設有千戶二人和“老者”若干人。千戶一個是東八個家的大戶艾羅,一個是亞拉格家正頭目安進朝(人稱‘安千戶’)。分別是由青海廣惠寺夏洛瓦呼圖克圖和青海佑寧寺土觀呼圖克圖加封,均得到河西馬家軍師長韓起功的加委,權勢很大。艾羅一度代行大頭目的職權,在大頭目家、東八個家、楊哥家、四個馬家等地搜刮“官羊”、“官馬”。亞拉格家、賀郎格家、五個家的重要事務,如總圈頭的更換,都要同“安千戶”商量。“老者”相當於部落下各戶族的族長。在明花和大河由頭目指定,負責徵集部落的各種款項和協助頭目處理糾紛;在康樂由退任的總圈頭和輔幫充任,不擔負具體任務,供頭目諮詢。
裕固族草場和牲畜的絕大部分在新中國成立前都掌握在部落頭目、寺院上層和牧主手中。他們擁有45%以上的牲畜,佔有全部草場的42%以上。這些草場大都是冬春場。部落公有草場佔30%左右,主要是夏秋場。公有草場名義上部落成員都可放牧,實際上貧苦牧民由於牲畜少,沒有馱畜,往往搬入公場時,肥美的草頭已被牧主的牲畜吃光了。一般牧民只佔有全部草場的18%左右。裕固族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37年,紅軍長征進入祁連山裕固族地區,得到裕固人民的有力支援,共同展開了抗擊國民黨軍隊的鬥爭。裕固族牧民不畏艱險,為紅軍送糧、送柴、救護傷病員。裕固族青年柯阿代給紅軍帶路,不幸被俘,寧死不屈,慘遭殺害。裕固族老大娘焦斯巴楞,在紅石窩戰鬥中,收留了十多個失散、負傷的紅軍戰士,後來又送他們重返隊伍,並將一名紅軍戰士招為女婿留下來,被譽為裕固族“紅老人” 。
1949年9月,河西地區解放,裕固族人民獲得新生。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本著民族區域自治的基本精神,首先認真對待和解決裕固族地區的行政建制問題。1950年,根據裕固族群眾的意見和實際情形,決定以梨園河、東柳溝為界,以東的大頭目家、羅兒家、四個馬家、東八個家劃歸張掖縣,設第11區。以西的八個家、五個家、亞拉格家、賀郎格家屬高台縣,設第6區。東西海子划屬酒泉縣祁明區。
1953年7月,祁連山北麓各族各界人士座談會在酒泉召開。經過反覆討論,一致同意成立肅南裕固族自治區(縣級)。1954年2月20日,肅南裕固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成立, 1954年4月,酒泉縣黃泥堡民族鄉成立。1957年,曼台部落所在的友愛鄉(原屬民樂縣)劃歸肅南。至此,除黃泥堡外,所有裕固族部落都團聚在自治縣的統一管轄之下。
在政權建設方面,由於自治縣東西跨度大,地域上不連續,長期實行縣、區、鄉三級管轄體制。自治縣成立之初,在裕固族分佈區組建了金泉、康樂、明花四個區,轄10鄉。1958年撤區並鄉,成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62年,經過體制調整,恢復區級建置。1983年,全縣實行社改鄉,共轄6區1鎮13鄉,其中裕固族聚居在明花、大河、康樂、皇城4區的13個鄉。這一體制延續了21年時間。2004年底,肅南縣為精簡機構,理順行政管轄體制,再次撤區並鄉,明花、大河、康樂均由區改鄉,皇城區改鎮。

經濟


1955—1956年,裕固族地區進行了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在黃泥堡,和漢族地區一起實行土改;在肅南,則採取和平協商的方式進行改革。廢除了部落、寺院和私人佔有草原的封建所有制,建立草原管理委員會,實行對草原的統一管理、全面規劃和合理利用。1958年在合作化的基礎上,實現了人民公社化。改革開放伊始,肅南縣改變原來的“一大二公”體制,推行生產責任制,重新確立以牧為主的方針,極大地調動了農牧民群眾的積極性。1979年以後,生產責任制在農牧區普遍推行。
1984年底,全縣95個生產隊全部實行了“雙包”(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責任制。牲畜作價歸戶,冬春草場全部承包到戶,夏秋草場分片聯戶使用。2002年6月,自治縣全面推行草原有償承包,以草定畜,以畜納稅,以此調節草畜平衡,改變原來片面擴張數量、超載過牧的粗放做法,引導畜牧業走集約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新型道路。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裕固族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進步,生活面貌發生了歷史性改變。1998年,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成為甘肅省首批跨入小康行列的少數民族自治縣。2005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4.81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4553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70.42倍和16.67倍。
• 畜牧業
在畜牧業生產方面,新中國成立前,裕固族畜牧業生產技術十分落後。生產工具很簡單,主要有鞭、“浩爾畏”(俗稱“撂拋子”,是毛制的2公尺長的條狀拋石工具,用來打害獸和趕羊群)、套索、“土布拉”(裝羊羔的皮口袋)、奶角子(用牛角、羊角製成的哺乳器)、剪刀、鐮刀等。牛羊實行混群放牧,畜圈一般都是用木杆圍成簡單的柵欄,貧苦牧民連這樣的設施都沒有。畜群時常受到野獸和風雪的侵襲,牲畜成活率一般僅達50—60%。經過50多年的艱苦努力,如今的裕固族畜牧業已實現了歷史性飛躍。
1958年公社后,隨著牧民實現定居,即改四季游牧為定居輪牧,原來各種牲畜的合群放牧也改為分群放牧。在國家幫助下,從1984年開始,自治縣全面展開新式草原圍欄建設。到2003年底,建成家庭小型為主的圍欄草原面積累計達285.93萬畝,畜均佔有圍欄草場5.9畝。通過圍欄封育、播播牧草、清除毒草、防蝗滅鼠等綜合治理,使草原生態得到有效改善,牧草產量成倍增長,大大增強了抗災保畜能力。在國家投資支持下,大搞草原水利建設,因地制宜地興修水庫、塘壩,打井,掏泉,挖雪窖。到2003年底,累計建成人畜引水管道80條500.87公里,引水渠175條277.8公里,解決了2萬多人、40餘萬牲畜的飲水問題。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那種“有羊沒水干發愁,乾旱逼人到處游”的落後狀態。
1980年,肅南縣成功培育出“甘肅高山細毛羊”新品種,只均產毛量比土種藏羊增加2.6公斤,被農業部確定為“甘肅高山細毛羊”生產基地縣。1990年以來,又開展了澳血導入改良,使只均剪毛量達到3.59公斤。在飼養管理上,繼棚舍化后,近年來又大力推廣暖棚養畜技術。截止2003年底,全縣共修建暖棚羊舍3243座,其中高標準鋼架玻璃暖棚400座,使80%以上的小畜越冬實現了暖棚化。同時,還提倡“山上繁殖,山下育肥”,有效遏制了牲畜過去夏飽、秋肥、冬瘦、春死的惡性循環,提高了牲畜保活率。
截止2005年6月末,全縣牲畜總頭數達82.01萬頭(只),其中綿羊59.66萬隻,佔72.74%。改良細毛羊占綿羊總數的50%以上,已成為廣大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來源。為提高細毛羊產業的經濟效益,自治縣提出走標準化生產軌道。全縣建立了皇城、康樂、大河等優質羊毛生產基地和20多個優質羊毛科技示範村,大力推行機械化剪毛,提高了細羊毛的等級和價值。2004年,肅南縣“賽美努”和“九排松”兩個甘肅高山細毛羊品牌註冊成功,當年組織生產的近70噸細羊毛在南京羊毛市場上一舉拍賣成功,每公斤達19元,比市場價高出1.5~2元,戶均增收1150元。
為分流牧區人口、緩解草場壓力,自治縣提出由牧轉農、舍飼餵養的新思路。裕固族聚居的原蓮花鄉是一個貧困鄉,人均純收不足一千元。1999年,縣上決定將全鄉近50%的群眾遷移到許三灣的單沙窩,全部由牧轉農,組建為新的雙海子村。經過5年多的摸索和奮鬥,昔日的裕固牧民大多數成了種莊稼的行家裡手,在1500畝的耕地上走出了致富路。2006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400元,比搬遷前增加了3倍多。安立軍一家種了15畝制種玉米,又以每畝100元的價格租了8畝地種苜蓿,還利用莊稼秸桿餵養了20多隻羊,一年下來,總收入在1.5萬元以上,全家3口人平均每人5000多元。
• 工業
工業突飛猛進,過去一根鐵釘都要從外地運來。新中國成立后,逐步辦起了皮毛加工、農牧機具、發電、煤炭、地毯、麵粉和副食品加工等工業。截止2005年底,已建成水電站13座,在建8座,裝機容量達到20多萬千瓦;採礦企業126戶,礦產品加工企業8戶,年採選金屬礦100多萬噸,年產原煤48萬噸,石灰石66萬噸。工業增加值達到1.29億元。工業對縣財政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初步形成了資源導向型工業發展體系。

文化


信仰

裕固族在東遷以前信仰過薩滿教摩尼教。東遷后,裕固族改信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明末,裕固族建立起本民族最早的黃教寺院——古佛寺。清代,黃教在裕固族地區達到全盛。先後修建了景耀、康隆、轉輪、蓮花、明海、長溝、紅灣、水關、夾道(系古佛寺遷移而來)等9個寺院,分佈在各個部落,故有“什麼寺院屬什麼家”的說法。這些寺院中,除康隆寺、紅灣寺屬青海廣惠寺夏洛瓦呼圖克圖管轄外,其餘均受青海互助縣佑寧寺土觀呼圖克圖管轄。
裕固族寺院的規模比較小。規模最大的康隆寺,最多時有五百多僧人。其他各寺以二三十個僧人的居多,最少的只有七八個僧人。寺院內部組織不甚嚴密,有的寺院有活佛、堪布、法台,有的只有僧官或提經。他們除宗教節日和放會時到寺院念經外,平日大多在家參加牧業勞動。較大的幾個寺院,每年都有定期的正月大會、四月大會、六月大會、十月大會,每月十五還有一次小會。
新中國成立前,寺院是各部落宗教活動中心,也是各部落的政治經濟中心。寺院上層和部落頭人的關係十分密切,有些部落的重大事務,頭目經常和寺院上層人物商量。青海主寺通過教權進而掌握裕固族部落頭目的承襲批准權。如裕固族“七族黃番總管”首先要經過青海廣惠寺寺主的批准,再經地方駐軍衙門委任。
裕固族皈依藏傳佛教后,仍保留著古老的信仰,即對“汗點格爾”的崇拜。從講兩種語言的裕固族在敬奉“汗點格爾”時都用堯呼爾語的傳統來看,這可能是原始薩滿教的遺留。“點格爾”在裕固族語中是“天”的意思,“汗”是“可汗”的意思。“汗點格爾”意為“天可汗”。裕固族人認為“汗點格爾”能使他們避邪免災,一年四季太平吉祥。所說的“汗點格爾”,就是一根細毛繩,上面纏有各種牲畜的毛穗和各色布條,下端是一個小白布袋,裡面裝有帶皮和脫皮的五穀雜糧,供奉在帳篷內的右上方。
裕固族地區重建並開放的寺院有3座,即康隆寺、明海寺和長溝寺。

建築

裕固族
裕固族
新中國成立前,為適應游牧生活,裕固族以帳篷為主要居住方式。裕固族帳篷是用牛毛或羊毛褐子縫製而成的。扎立帳篷,要選擇避風向陽的地方搭蓋,多數坐北向南。坐向選定后,先用一根橫樑及兩根柱子將帳篷撐起來,再用四根木杆和繩子拉成四方形。富戶人家帳篷寬大一些,用六根或九根木杆拉成圓形。帳篷正中為爐灶,是做飯和取暖的地方。過去是三塊石頭頂一口鍋(裕固語叫‘加格斯’),後來改為石塊和泥巴砌成的爐灶。1958年以後逐漸改用有煙囪的鐵皮爐,可燒糞燒煤,火旺又乾淨。帳篷頂端為天窗,白天掀開,晚上或雨雪天蓋住。
從1958年開始,肅南縣牧區基本上實現定居,牧民在冬春場上都住進了平房。老人在這裡安度晚年,孩子可就近上學。現在,定居點上的土木房又被磚瓦房所取代。屋內陳設更加時髦和現代化。過去是土炕上鋪芨芨席子、毛氈等,現在不少家庭已用上席夢思床。在夏秋場上,舊式毛帳篷基本被淘汰,改用藏族式方形大帳篷。如今許多牧民在夏秋場上也蓋起了磚房,居住條件比過去大為改善。

飲食

裕固族牧民的飲食以酥油茶糌粑(裕固語叫“塔勒坎”)和奶皮子、曲拉(一種塊粒狀奶製品)等乳製品為主。每日通常是三茶一飯,即早晨、中午、下午各喝一次酥油奶茶,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吃一頓羊肉面片或米飯,有時也吃烤饃饃和烤花捲(習稱“燒殼子”)等。
手抓羊肉、肉腸、“支果乾”是裕固族人最喜愛吃的風味食品。手抓肉講究吃開鍋肉,即肉剛熟便出鍋食用,鮮嫩可口。宰羊后,將脖子肉和裡脊肉剁碎,拌上炒麵和調味品裝進肥腸內,叫“肉腸”。把羊肝、肺等內臟切碎,加入炒麵及蔥蒜等調料,用肚油捲成卷,叫“支果乾”。肉腸和“支果乾”煮熟后切成薄片,澆上蒜汁和醋,肥而不膩,冷熱食用均可。
新中國成立前,裕固族除富戶人家可吃上白面、大米外,貧苦牧民買不起糧食,常吃“謝節草”籽磨成的面,喝的是一種野生茶。至於清油、醬、醋等調味品,一般牧民就更難得吃上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裕固族牧民現在的飲食品種大為豐富,飲食結構趨於多樣化。但飲奶茶等習慣仍長久地保留著。國家每年專門從湖南益陽調來磚茶,以供牧民之需。

服飾

裕固族
裕固族
裕固族男子戴氈帽,穿高領的左大襟長袍,束紅藍色腰帶,穿高統靴。
已婚婦女戴喇叭形白氈帽子(裕固語叫‘拉扎帽’),前緣鑲有黑邊兩道,帽頂綴有大紅彩絡。過去婦女還戴有長帶形頭面,上面鑲有各種飾品,構成圖案式樣。但頭面很重,垂在發上對勞動和健康都有妨害,現在已經去掉。
隨著時代的變化,裕固族男女平時大都以內地流行的服裝為主,只有在重大節日或喜慶活動中才穿戴傳統服飾。

文學

裕固族民間口頭文學非常發達,包括歷史傳說、民間故事、敘事長詩和民歌等多個種類。
民間故事內容豐富,語言生動,流傳較廣的有《莫拉》、《神箭手射雁》、《珍珠鹿》等。
最有名的敘事長詩的是《黃黛琛》,敘寫了一位年輕姑娘在舊社會包辦婚姻下的不幸遭遇。
民歌是裕固族人最喜愛的一種口頭文學形式,題材非常廣泛。關於生產勞動的有擀氈歌、割草歌、垛草歌、放羊歌、放牛歌、拉駱駝歌等,關於婚嫁禮儀的則有戴頭面歌、離別歌、待客歌、“瑤達曲戈”、“阿斯哈斯”等。
新中國成立后,群眾又創作了許多歌頌新時代、讚美新生活的新歌。

藝術


裕固族婦女
裕固族婦女
裕固族擅長造型藝術,主要是實用工藝美術。
他們在自製的毛口袋、毯子和馬韁繩上編織出各種美麗的圖案。
裕固族婦女吸取了漢族的刺繡技術,在婦女的衣領、衣袖和布靴上綉出各種花草蟲鳥、家畜、家禽等,色彩和諧,形象生動。
明花地方的裕固族男子還擅長根雕藝術,他們將生長在沙漠中的梭梭根,依照其原始形狀進行加工,刷上清漆,就是一件很有價值的藝術品。

習俗


節日

春節是裕固族一年中最大的節日。節前要包餃子(用作凍餃)、炸油餜子、饊子等,並有祭祖的習俗。節日期間放鞭炮,點酥油燈,互送哈達、禮品以示祝福。

婚姻

裕固族傳統的婚姻習慣有正式婚姻與非正式婚姻兩種形態。
正式婚姻,即男娶女嫁婚,婚禮儀式繁多而隆重。在女方家最重要的儀式是“戴頭面”。迎親路上,男方要在途中鋪氈毯、備羊酒迎候,謂之打尖(裕固語叫‘杜蘇爾池’)。在男方家的婚宴上,還要舉行有名的“阿斯哈斯”儀式,即由“總東”(負責主持禮儀的人)向大家講述裕固族婚禮的古老來歷。這類正式婚姻花費很大,男方多的花兩三千元,少的花幾百元。即使一般牧戶,也要出一馬一牛,十幾隻羊,一二十塊布(一塊布一丈六尺)、兩塊茯茶的彩禮。對女方來說,陪嫁的財物動輒超過男方彩禮的三四倍,往往比男方花費得更多。
裕固族的非正式婚姻主要指帳房戴頭婚。女孩到十五或十七歲時舉行戴頭面儀式,即成年禮。父母這時候要為女兒另立一頂帳篷(裕固語叫“道爾朗”)。姑娘戴頭面后就有了社交自由,可與稱心的情侶在“道爾朗”同居,共同生活,生兒育女不受非議。帳房戴頭的婦女,有的與一個固定的男子白頭到老,也有中途感情發生波折而與另外男子同居的。
新中國成立后,裕固族的婚姻狀況有了很大改變。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結婚,家長一般不加干涉。裕固族與其他民族通婚也很常見。

葬禮

裕固族的葬禮以前有火葬、天葬和土葬等三種方式。喪葬要請喇嘛念經,給寺院很多布施,對群眾是十分沉重的負擔。
1958年後,各地都改以簡便易行的火葬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