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議潮
工部尚書張謙逸之子
張議潮(799一872年),字型大小不詳,沙州敦煌(今甘肅敦煌)人。唐朝民族英雄,工部尚書張謙逸之子。
世為沙州豪右,出生州將。少有大志,論兵講劍,蘊習武經,得孫武、白起之精。散盡家財,率領沙州各族人民起義,驅逐了盤踞河西地區的吐蕃,以歸義軍之名克複瓜、沙、涼等州郡,開拓疆土四千餘里。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入朝為官,敕封河西節度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吏部尚書、兼御史大夫,金吾衛大將軍。十三年(公元872年),卒於長安,贈太保。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率眾組成歸義軍驅逐吐蕃收復瓜州,沙州等地;並遣使者高進達等表函前往長安。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張議潮率眾收復西州。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先後收復沙州(敦煌)、瓜州(安西)、伊州(哈密)、西州(吐魯番)、河州(臨夏)、甘州(張掖)、肅州(酒泉)、蘭州、鄯州(青海樂都)、廓州(青海化隆)、岷州(甘肅岷縣)等十一州,派遣兄長張議潭攜版圖戶籍入朝,唐宣宗遂賜詔任張議潮為沙州防禦使。
咸通二年(公元861年)收復涼州。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入朝,敕封河西十一州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等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吏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河西萬戶侯。
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在長安逝世。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見時機成熟,遂發動起義,率眾驅逐了吐蕃守將,光復了沙州,即派遣使者,赴京師告捷。當時,涼州等地仍控制在吐蕃手中,東道受阻,張議潮的使者,不得不迂道東北的天德城,至大中四年正月,才因天德軍“防禦使李丕以聞”。接著,張議潮又“繕甲兵,耕且戰”,又先後收復了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肅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州。
大中五年(公元849年)八月,復派其兄張議潭和州人李明達、李明振,押衙吳安正等二十九人入朝告捷,並獻瓜、沙等十一州圖籍。至此,除涼州而外,陷於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區復歸唐朝。
咸通二年(公元861)三月命其侄張淮深率蕃、漢兵七千人克複陷於吐蕃的最後一州涼州,並表奏朝廷。至此,陷沒百餘年之久的河、湟故地已全部收復。
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唐朝復置涼州節度使,統領涼、洮、西、鄯、河、臨六州,治所在涼州,由張議潮兼領涼州節度使。使貞元初年失守而廢置的涼州軍鎮又得以恢復。
領導河西軍民,多次擊退了吐蕃軍的進攻。居住在河隴地區的各少數民族,東面的黨項、北面的回鶻、西南的吐渾殘部等,都曾臣服於吐蕃。另外,吐蕃的奴部嗢末,自“尚恐熱作亂,奴多無主,遂相糾合為部落,散在甘、肅、瓜、沙、河、渭、岷、廓、疊、宕之間,吐蕃微弱者反依附之”。他們糾結在一起,常常大肆劫掠,但均遭到張議潮的沉重打擊。
大中十年(8公元56年)六月又親率甲兵,進擊納職的回鶻部族。這次戰役大勝,收奪駝馬之類一萬頭(匹),凱旋而歸。
在武力保衛河西的同時,張議潮還積極治理,大力發展生產,恢復經濟。河西地區是少數民族雜居地區,有的務農,有的放牧,還有的經商。張議潮著手恢復農業生產,注意興修水利,發展灌溉。當時沙州修建了許多溝渠,每一溝渠還設有“渠頭”、“升門”等專門管理人員。由於水利灌溉的興建,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出現了五穀豐登景象。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收復伊州,“因沙州冊戶居之,羌龍雜處約一千三百人”,使他們和睦地雜居在一起。這對於穩定河西地區的政治局勢,發展生產,無疑都起了積極的作用。
咸通七年(公元866年)二月表奏朝廷,已令回鶻首領仆固俊克複西州、北庭、輪台、清鎮等城。同年十月,又令仆固俊與吐蕃大將尚恐熱交戰,大敗吐蕃軍,並斬殺尚恐熱,傳首京師。吐蕃餘眾逃奔秦州,途中遭尚延心襲擊,再敗,奏遷於嶺南。吐蕃遂衰亡。河西肅清,使唐廷無西顧之憂。
收復瓜、沙十一州和涼州后,從長安經蕭關通往西北的道路已完全打通,“路阻蕭關雁信稀”的局面已不復存在。咸通七年七月,張議潮曾向朝廷進甘峻山青骹鷹四聯、延慶節馬二匹,另有奴婢等。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二月入覲長安,朝廷任命他為右神武統軍,賜給田地,並於宣陽坊賜第一區。還晉陞為司徒。
正是張義潮率領的沙州起義及其戰果的不斷擴大,河西地區才得以克複,使“百年左衽,復為冠裳;十郡遺黎,悉出湯火”。對於他在河西重振大唐聲威的業績,人們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坐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四方獷悍,卻通好而求和;八表來賓,列階前而拜舞。北方獫狁,款少駿之蹄,南土蕃渾,獻昆崗之白璧。”堪稱英雄蓋世之功!在攻取涼州到張義潮前往長安的近十年時間內,這一段時間張義潮的另一個主要活動就是經營河西地區。內政方面主要是全面恢復唐制,廢部落制,重建唐前期在這裡實行過的“州-縣-鄉-里”制。與唐前期不同的是歸義軍在鄉一級還設置了知鄉官,負責全鄉的政務。鄉下雖仍設里,但因里正的許多職權被收到知鄉官手裡,這使里正在基層政權中的作用比以前下降了。在沙洲城內,歸義軍還恢復了唐前期實行過的城坊制度和坊巷的稱謂。與此同時,張義潮還仿照內地的軍政體制,設置了與中原藩鎮一樣的文武官吏,恢復了相應的一套文書、行政制度。其次,廢除吐蕃時期的戶籍、土地、賦稅制度。按照唐制編製新的戶籍,制定新的賦稅制度;歸義軍時期的戶籍,除註明人口情況外,還註明了各戶土地畝數與分佈情況。針對當時沙州荒田閑地較多的特點,張議潮還實行了請田制度,即允許百姓向歸義軍衙門申請耕種荒田閑地。對於百姓之間自願對換土地,調整土地位置,官府一般也予以批准。
在重新登記人口和土地的基礎上,張義潮還制定了新的賦稅制度。根據敦煌出土的文書記載,歸義軍實行的是據地出稅的制度,其地稅主要包括地子、官布和柴草三項。地子完全按畝交納,納的是糧食。官布、柴草也是按畝交納的。為什麼地稅中既有地子,又有官布和柴草呢?這與晚唐五代歸義軍時期河西地區還沒有實行貨幣經濟有關。在吐蕃統治敦煌時期,實行的是部落——將制和突田制,唐王朝的通用貨幣被廢除,主要實行的是原始的物物交換,交換的媒介是實物。歸義軍政權建立后,由於貨幣極度缺乏,人們在買賣、僱工、典當、借貸時仍以麥粟、絹帛、布匹等實物計價。從已知的出土敦煌文書看,在交換領域除以麥粟計價者外,以布匹計價者也很多。正是由於這一特殊時期貨幣反而不是普遍的交換媒介,在這種情況下,張義潮的歸義軍政權才將唐朝賦稅制度中應交現錢的那部分稅收改為征布或者其他實物,因此在今天出土的敦煌文書中保存了許多徵收官布和柴草的記載。
1.羅振玉:《補唐書張義潮傳》,永豐鄉人雜著本,1922。
2.向達:《羅叔言〈補唐書張義潮傳〉補正》,三聯書店,北京,1957。
3.白壽彝:《中國通史》
涼州收復,從此河西走廊又暢通無阻,對於加強西北與中原地區的聯繫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起了積極作用。河西人民熱忱讚頌張議潮的英雄業績說:
河西淪落百餘年,路阻蕭關雁信稀。
賴得將軍開歸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張議潮修水利,由於水利灌溉的興建,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出現了五穀豐登景象。當時人們讚頌說:
三光昨來轉精耀,六郡盡道似堯時。
田地今年別滋潤,家園果樹似玉脂。
河中現有十碾水,潺潺流溢滿百渠。
必定豐熟是物賤,休兵罷甲讀文書。
人們給予高度評價:“坐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四方獷犴,卻通好而求和;八表來賓,列階前而拜舞。北方獫狁,款少駿之駃蹄;南土蕃渾,獻昆崗之白璧。”
張義潮在唐代中期以一顆愛國赤誠之心,戰勝千難險阻,收復淪陷國土,回歸祖國,亦是一名名副其實的偉大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