饊子
一種油炸食品
饊子,又稱食饊、寒具,是一種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北方饊子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多以米面為主料。饊子色澤黃亮,層疊陳列,輕巧美觀,干吃香脆可口,泡過牛奶或豆漿后入口即化。
用料
食材 | 用量 |
麵粉 | 250克 |
雞蛋 | 一個 |
鹽 | 5克 |
水 | 85克 |
詳細步驟
步驟 | 圖片 | 說明 |
步驟一 | 步驟一 | 所有材料倒入面盆。 |
步驟二 | 步驟二 | 用筷子先和一下。再用手揉勻成光滑麵糰。 |
步驟三 | 步驟三 | 整形。 |
步驟四 | 步驟四 | 擀麵杖擀開。 |
步驟五 | 步驟五 | 切細條,大概筷子粗細。 |
步驟六 | 步驟六 | 稍微滾一下成麵條型。不用太細主要是要粗細均勻。 |
步驟七 | 步驟七 | 泡在油里6小時以上。我用的茶籽油。頭天泡好,第二天拿出來用。 |
步驟八 | 步驟八 | 取一根纏在手上。 |
步驟九 | 步驟九 | 用筷子挑起兩頭,下鍋。一定要小火。 |
步驟十 | 步驟十 | 油炸定型再移開筷子。翻另一面炸。 |
步驟十一 | 步驟十一 | 全程小火,翻炸兩面至金黃即可。 |
步驟十二 | 步驟十二 | 炸至金黃撈起,用瀝油紙瀝一下。 |
步驟十三 | 步驟十三 | 根根酥脆的饊子就做好啦…… |
用料
食材 | 用量 |
中粉 | 250g |
雞蛋 | 一個 |
鹽 | 3.5g |
熟芝麻 | 4g |
水 | 100-120g |
詳細步驟
步驟 | 圖片 | 說明 |
步驟一 | 步驟一 | 所有材料混合,水根據自己的麵粉酌情添加 |
步驟二 | 步驟二 | 柔成麵糰后鬆弛20分鐘 |
步驟三 | 步驟三 | 鬆弛好的麵糰搓條比較容易 |
步驟四 | 步驟四 | 分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一個小劑子分成三條,更方便搓條, |
步驟五 | 步驟五 | 搓好條碼在盆里,倒入油,隔夜,玉米油葵花籽油都可以 |
步驟六 | 步驟六 | 把油倒鍋里,這樣更好操作 |
步驟七 | 步驟七 | 纏在手上,纏好后先用一根筷子輕輕串過去,在串另一根筷子, |
步驟八 | 步驟八 | 撐起來,油燒熱放入鍋中炸,炸至金黃撈出備用。 |
步驟九 | 步驟九 | 出鍋即食 |
用料
食材 | 用量 |
麵粉 | 300g |
雞蛋 | 1個 |
水 | 120ml |
黑芝麻 | 適量 |
鹽 | 3.5g |
詳細步驟
步驟 | 圖片 | 說明 |
步驟一 | 步驟一 | 雞蛋、水、鹽攪拌融合后 加入麵粉、黑芝麻 |
步驟二 | 步驟二 | 揉面至兩面光 |
步驟三 | 步驟三 | 揉好的麵糰蓋上保鮮膜醒一小時 |
步驟四 | 步驟四 | 醒好的麵糰直接擀麵杖擀薄 |
步驟五 | 步驟五 | 切成長條 兩頭不要切斷(成為一整根) |
步驟六 | 步驟六 | 撒一點麵粉將切好的面分開搓細一點 |
步驟七 | 步驟七 | 準備一大碗油 將搓好面一層層打圈泡在碗里 |
步驟八 | 步驟八 | 泡一小時以上 |
步驟九 | 步驟九 | 現將面一圈圈繞在手上 |
步驟十 | 步驟十 | 在有筷子支起來拉長放入油鍋 |
步驟十一 | 步驟十一 | 造型 |
步驟十二 | 步驟十二 | 不要太大火 |
步驟十三 | 步驟十三 | 香脆可口 |
饊子
饊子圖片系列1
2000多年前,我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楚辭·招魂》篇中,就有“粔籹蜜餌,有餦餭兮”的句子。著名宋代詞人、美食家林洪考證:“粔籹乃蜜面而少潤者”“餦餭乃寒具食,無可疑也”。
宋代蘇東坡曾寫過一首名為《寒具》的詩:“縴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記載:“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新中國成立后,寒食節逐步與清明節融合在一天,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也早已遺失,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喜愛,時至 今日,仍然是老少皆宜的時令食品。
滕州饊子,起源於19世紀末,當地主要以韓、趙、胡、薛幾家饊子為主,解放后尤其是改革開放后,饊子作為走親訪友、看望長輩、逢年過節的必備食品。皇娘溝一個800餘人的村莊,在饊子這門傳統食品手藝最繁榮的時候,經營饊子的家庭作坊一度達到一百多戶,滕州諺語“喝粥泡饊子”便來源於此。
皇娘溝粗條饊子特點:
由於社會發展,人們追求新鮮美食的同時,對這種傳統食品的喜好已經遠不如從前。傳承兩百多年的技藝也瀕臨年久失傳,尤其是從事炸饊子這一食品行業的人大幅減少,利潤低,保護政策的缺失。
1.
歷史悠久,村裡尚在的年齡超過80歲的老一代饊子傳承人就達到十多位,最早可追溯到清末,到2018年山亭、徐州、鄒城、濟南、泰安的粗條饊子手藝大都來源於此地。隨著改革開放,皇娘溝饊子這種起源於魯南地區的特色食品,還一度隨著人們的遷徙,被端上上海、杭州等南方人的餐桌。
2.
味道正宗,市場上主要流行細條饊子,本地又稱焦條饊子,這是80年代以後,根據人們口味的不同,方便食用等特點為外地人而創新的一款品種2018年皇娘溝饊子採用的炸饊子技術仍是流傳了兩百多年的老技藝,口味正宗,外脆里香。
饊子圖片系列2
衡水的蝴蝶饊子外型美觀,口感頗佳。董仲舒在衡水任職期間喜食這種饊子。
不過衡水最喜愛的食法直接吃饊子,有時配以稀粥,吃起來愜意舒坦。
王家饊子,濟寧名吃,創辦於20世紀70年代,創始人王憲章老先生(國家二級廚師)根據饊子的傳統工藝,通過多年的探究,研製出具有獨自特色的細條饊子,香酥可口,色味俱佳,很快受到了消費者喜愛。王老先生之子王立平繼承王家饊子傳統工藝,改良生產技術,擴大銷售規模,並於2007年成立王立平食品有限公司,繼續弘揚濟寧飲食文化,產品暢銷省內外。王立平之子王磊畢業於北京吉利大學商學院,經過多年學習,他在企業管理和產品營銷方面為企業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得企業形象與產品質量更上一層樓。經過近40年光陰的洗禮與三代人的共同努力,王家饊子在濟寧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地方名吃。
徐州人愛吃的烙饃卷饊子
徐州的蝴蝶饊子以其香脆、鹹淡
適中、饊條纖細、入口即碎的特點,贏得人們的喜愛。徐州的蝴蝶饊子外型美觀,口感頗佳。蘇東坡在徐州任職期間喜食這種饊子,其《寒具詩》中寫道:“縴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寒具”是饊子兩漢時期的別稱)
淮安茶饊是江蘇省知名傳統點心,歷史悠久,馳名中外。1983年獲江蘇省優質食品獎,1991年獲商業部飲食業優質品金鼎獎,1997年被認定為首屆中華名小吃。本品採用優質原料,經過獨特加工工藝精製而成,其色澤嫩黃,造型秀麗,松酥香脆、獨具風味。
淮安饊子
原料
水調麵糰:特製粉25千克 精細鹽500克
炸制油:芝麻油、花生油各7.5千克。
製作方法
1.制水調麵糰:把鹽用水充分溶解后,加入麵粉拌和,然後將麵糰充分搗制,一般不少於20分鐘,使麵糰具有良好的韌性。不調韌性麵糰製成后把它平攤在操作台上,由邊緣逐步向中心劃開。用雙手把劃開的麵糰粗條在操作台上揉搓成5毫米直徑的細長圓條,邊揉搓邊逐層盤入放有花生油的磁盆內(每層之間必須塗油,防止粘條),條盤放好后必須放置2小時后才可繞條炸制。
2.繞條炸制:待盤條回餳后,以右手執條邊拉邊繞排列左手四指上,繞時左手四指伸直,用大拇指按住條頭,繞7~8圈,再以右手伸入條圈中,兩手四指併攏抻拉麵條,使繞條延伸至原長2倍,再騰出右手用2支筷子叉住左手上的繞條繃緊,然後雙手各執1支筷子放入油鍋炸制,油溫一般在220℃左右。入鍋片刻用筷將繞條疊製成扇狀,再取下竹筷。也可以使1支筷子翻轉180°繞成長卷狀。還可以用不同手法製成梳型、花朵型、帚型等。油饊成型后要在油鍋內翻動,使色澤均勻一致。待炸至金黃色出鍋瀝油。
質量標準
形態:饊條整齊,無明顯搭頭,無並條。
條澤:金黃色。
組織:斷面有孔,無面塊,無雜質。
口味:香味純正,酥脆爽口。
饊子是我國北方很常見的一種油炸食品,在濟南也常遇到,很細很長,焦黃酥脆,格外饞人。濟南的饊子俗稱“細饊子”,說來頗有歷史:“細饊子系鍾興和所創製。鍾在歷下區鐘樓寺街為攤商,制售饊子30餘年,技藝精良,有獨特風味,甚為消費者所喜愛。”(《中國名吃譜》)如此看來,饊子在濟南已有不短的時間。以前,由於生活水平較低,饊子並非是誰想吃就吃得起的,尤其是貧苦人家很少捨得買饊子,所以平常百姓吃饊子會當作一件很大的事。這程式就是要與馬蹄燒餅配套夾著吃,或放在甜沫或粥內泡著吃。
饊子
饊子,是青海農業區各族人民逢年過節製作的特色食品。其形圈圈相連,外觀纖細黃亮,入口濃香酥脆,為麵食中的佳品,在宴會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饊子是用白面為原料,稍加鹽和調料,搓成細條(越細說明手藝越好),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酥脆可口。
俗語有“點心香,月餅回鄉饊子美,回回的饊子甜又脆”一說。饊子是回族群眾的傳統食品之一。古稱“環餅”、“寒具”。據史書記載始於北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每逢開齋節、古爾邦節等民族節日,回族人家都要炸制饊子招待客人,饋贈親友。
製作方法:將精麵粉加入鹽水糅合,反覆搓壓后,搓成粗條,抹上食用油放在盆中餳面。起油鍋,待鍋中油熱時將製成環形的麵條放入油鍋中,油炸至金黃色。撈出晾乾,即可食用。
饊子不僅造型獨特,而且方便易制,如今不但回族家裡廣泛作,而且西北信仰伊斯蘭教的其它民族,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東鄉族、撒拉族等都有節日作饊子的習俗。饊子已成為回民團結和睦友愛的象徵,是歡度節日不可缺少的聖潔的食品。
回族饊子以寧夏回族的饊子為佳。寧夏饊子素來以股條細勻,香酥甜脆,金黃亮潤,輕巧美觀,而博得中外人士的讚譽。1985年,阿拉伯國家友好人士訪寧夏在回族家中做客,對寧夏饊子給予高度評價。1982年西北五省烹飪比賽表演,寧夏饊子譽滿西安。
饊子是一種油炸麵食。在西北地區都有吃饊子的習慣。一般漢族在臘月底製作,過年時招待客人,在正餐前食用。回族、撒拉族等一些少數民族的群眾總會在每年歡度傳統的古爾邦節、爾德節、聖紀節,以及婚喪大事中,都把饊子作為招待客人的主要麵食品。
饊子是信仰伊斯蘭教少數民族的的風味名點之一。在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有一盤黃澄澄的多層的圓柱形的油饊子。
當客人來到的時候,賓主互致節日問候。客人入座后,笑容可掬的主人首先掰下一束油饊子遞到客人面前,然後斟上香噴噴的奶茶或茯茶,殷勤地給客人泡上主人喜歡食用的新疆石河子產的方塊糖。客人吃著油饊子喝著茶,主人高興地連聲說:“熱合買提,熱合買提。”(漢語“謝謝”之義),感謝客人的光臨。
饊子色澤黃亮,香脆味甘。過春節,有的漢族人家也請少數民族鄰里巧手幫做油饊子,用以招待兄弟民族客人,可見油饊子亦成為各族人民共同喜愛的名點美食了。
饊子是用白面為原料,稍加鹽和調料,和面時要用比較大的勁道,最好能再加一些雞蛋或者植物油,可以使饊子更香脆;把和好的面擀成麵餅,再把麵餅搓成細條(越細說明手藝越好),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酥脆可口。
饊子,也是回族的一種小吃,由於地區不同,也別稱膏環,捻頭等。它用麵粉加少許鹽和好,捻成細條,油煎而食,有盤饊和酥饊之分;以股細、條勻、焦酥、香脆為佳品。在寧夏各地,每逢節日喜慶,回族婦女同胞便各顯身手,做出形狀各異的多種饊子,點綴節日氣氛。
如今,在許多食堂和早點鋪里,饊子也已成為常見食品,隨時可以買到,饊子也常出現 在非節日場合,並且在內地也普遍存在,比如四川樂山的豆腐腦中就有饊子加入,味道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