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皮
四川方言
豁皮,西南官話方言,作為形容詞是對人行為的描述,含有貶義。但並沒有諷刺、嘲諷的意思,多在朋友之間使用愛佔便宜,愛不勞而獲的意思。作為名詞即“農豁皮”,是對農民的侮辱性稱謂。
有兩個含義,形容詞和名詞。
1、作為形容詞是對人行為的描述,含有貶義。但並沒有諷刺,嘲諷的意思,多在朋友之間使用愛佔便宜,愛不勞而獲的意思。
例如:A說:今天B請我吃飯,我要去大吃一頓。C說:你娃娃就是愛吃“豁皮”!這裡吃“豁皮”就是吃免費飯,佔便宜的意思
例如:A說:今天商場在免費發衣服,我也去領兩件。C說:你娃娃又去整“豁皮”哦!這裡“豁皮”就是免費拿,免得得到,也是愛佔便宜,不勞而獲的意思
例如:A說:今天張學友來成都開演唱會,我翻牆進去看了一場“豁皮”!就是免費的,不要錢的,不要代價的意思
2、作為名詞“農豁皮”。
原本對農民的侮辱性稱謂。原來是指被伐木工剔除的原木表皮,也概指沒用的邊角料等。在工人被稱為“工人老大哥”的時候,一般農民自己謙稱自己為“農民小兄弟”。也說:“農民老二哥”。後來,文革開始后,成都坊間流行叫:“欒欒”,蓋為借用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里的小爐匠欒平的諢名,故也叫“欒二”(姓欒的小手藝人)或“欒豁皮”。80年代中期又流行“彎彎”,語詞起源的背景是台灣電視劇“星星知我心”產生轟動性影響,而劇里有個叫“彎彎”的小孩給人留下的鮮明印象,同時,人們已普遍意識到營養和體格發育的關係,少年時期的繁重體力勞動會導致O型腿成為一般人的常識,給俚俗觀察提供了一個新鮮的視角。再後來,到90年代,“彎彎”被惡劣的進一步誇張為“捲簾門”。這些稱謂出現以前,成都俗稱農民為“土包子”或“鄉巴佬”。
愛把“素質低下,毫無修養。見識又短淺,卻還自認為很了不起,喜歡說三道四,干涉他人。追名逐利,愛慕虛榮,認不清生活的本質,不知道人生的意義,以金錢及豐厚的物質生活為目標,並以此來衡量他人。且豁皮從來不思考,或者很少思考”的人叫做“農豁皮”不專指農民。
1、老憨遭吃了豁皮。
2、輸錢都為贏錢起,吃鴉片都為吃豁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