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節
女孩節
徠女孩節又稱桃花節,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一種傳統節日。每年陰曆三月初三,日本女孩會穿著傳統服飾在桃花樹下賞花,是祝願女孩子將來幸福的節日。
這一天,人們模仿昔日宮廷的風俗,把漂亮的木偶和桃花擺在一起,喝糯米釀成的甜酒。“女孩節”在日本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台灣當局自2013年起將10月11日定為“台灣女孩節”,促使民眾更重視女孩議題的權益。
簡介
女孩節
女孩節
由來
〖說法一〗
據說過去在中國,小孩子出生以後,家裡要做娃娃,以為孩子健康成長之兆。這個風俗在日本古代的平安朝時代從中國傳來,但當時的娃娃是用竹子做骨架的,然後糊上紙做的衣服。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如今這樣的玩偶了。
〖說法二〗
在節日中,祭偶人是一個重要內容。這種活動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中國人認為三月三日(農曆)是個不吉祥的日子,因此要在這一天去河邊或井邊洗腳,以祛除不祥,這種方式稱為“修禊”,後來演化成為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到水邊飲酒作詩。顯宗天皇元年,這種風俗流傳到日本,後來,日本又將酒杯換成偶人,並用棉花將偶人包起,擦拭人體,然後讓其順水漂走,據說這樣可以免除疾病。
歐洲國家瑞典也把兒童節分得比較細,每年的12月13日則是瑞典的“女孩節”,又叫“露西婭女神節”。露西婭是瑞典傳說中專門保護女孩的女神,每到這個節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樣,為其他孩子做好事。
女孩節
每年的4月22日是德國“女孩節。德國“女孩節”設立的主旨在於呼喚社會及企業負責人關注青年女工的學習、就業及生存狀況,儘可能地為她們提供適合的工作崗位。
從2013年起將每年10月11日定為“台灣女孩節”,促使民眾更重視女孩議題的權益。
台灣“衛福部”官員曾中明指出,台灣地區行政機構2013年3月函頒“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結合“教育部”、“內政部”、“衛福部”等相關部門,以身心健康維護,教育及人力投資、人身安全保障與媒體傳統四大方面,規劃14項願景及75項實施策略,以落實保障及促進女孩權益。
統計台灣18歲以下女孩約有209萬人(截止2013年10月),報告指出,包含新生兒性別失衡、台灣女孩在體育運動與理科發展不足、同時女孩也是性犯罪受害者等議題,都需要當局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