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禊

修禊

修禊,古代的基本祭祀之一,在某個月中的“除”日進行,用以祈福、禳除災癘。緣起於陰陽八卦中的十二建神: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

正月建寅,除在卯日;二月建卯,除在辰日;三月建辰,除在巳日。是故有《後漢書·禮儀志》“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為大潔”之說。

在每個月的“除”日舉行儀式進行祭祀,可以掃除惡煞、去舊迎新。每年有三十四個除日,但禊事多在春、秋的除日舉行,一為氣候溫良,二是春種、秋收之際,此時祈求具有實際意義。另,禊事多在水邊舉行,取滌舊盪新之義。

名詞釋義


一、
(1)古代民間於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一種祭禮。
武帝禊 霸上還。——《史記
蘭亭修禊
蘭亭修禊
(2)又如:禊日(禊事活動之日);禊祭(古人在春秋二季所舉行的臨水祓除不 祥的祭事)
(3) 禊貼:指《蘭亭序》
二、
《正字通》禊有二,論語:浴乎沂。王羲之蘭亭脩禊事,此春禊也。劉禎·魯都賦,素秋二七,天漢指隅,人胥祓禳,國子水嬉,用七月十四日,此秋禊也。又西京雜記載高祖與戚夫人正月上辰出百子池邊,灌濯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張樂於流水。則漢宮中春亦兩禊也。

修禊溯源


古代習俗,於夏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後始固定為三月三日),到水邊嬉遊。由女巫導演,於三月上巳沐浴除災祈福。漢代應劭的《風俗通義》把禊列為祀典,說:“禊,潔也”。春日萬物生長蠢動易生疾病時於水上洗濯防病療病。《後漢書,禮儀志》即有“祓禊”(祓是古代除災祈福儀式),此志曰:“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為大潔。”去宿垢,是除去舊病。這裡劉昭作注說:“韓詩曰鄭國之俗,三月上巳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祓除不祥。”所以後漢祓禊還學古代女巫用香薰花草沐浴,去病患,除鬼魅,作祈禳。而禊的另一說法,摯虞說漢章帝時平原徐肇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所以舉行祓禊,因為有災,洗濯消災祈福。
修禊
修禊

蘭亭修禊


歷史記載,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古代春天的修禊日),四十多位全國軍政高官應東道主會稽內史王羲之的邀請,亮相於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飲酒、寫詩、觀山、賞水,魏晉以來顯赫的家族差不多都到齊了:王家、謝家、袁家、羊家、郗家、庾家、桓家等。魏晉曠達、清雅、飄逸、玄遠的時代氣質使得這次聚會完全喪失了政治色彩,哪怕組織者王羲之是會稽市長,哪怕參與者大多是全國的軍政大腕。貴族雲集山陰城,在蘭亭修禊,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後來會稽市長王羲之彙集各人的詩文編成集子,並乘興作《蘭亭集序》,文采燦爛,雋妙雅迪,書法更是遒媚勁健,氣勢飄逸,被後世推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修禊
蘭亭修禊
附王羲之《蘭亭修禊詩》 。
仰望碧天際,俯瞰淥水濱。寥朗無涯觀,寓目理自陳。
大矣造化工,萬殊莫不均。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註:附圖為《蘭亭雅集圖》。
·白玉蟾:
千紅萬紫競繁華,鶯燕多依富貴家。
上巳蘭亭修褉事,一年春色又楊花。
蘇軾:相將泛曲水,滿城爭出。
君不見蘭亭修禊事,當時座上皆豪逸。
山陰坐上皆豪逸,長安水邊多麗人。
為報會稽亭上客,永和應不勝元和。

修禊文化


晉代門閥王羲之謝安等在蘭亭盛會,曲水流觴、宴遊賞花,蘭亭是中國山水園林的發源地,自蘭亭后,中國興起造園之風。宋代蘇軾的“君不見蘭亭修禊事,當時座上皆豪逸”,寫的就是山陰城豪逸。
傳說王羲之是沉著酒興方酣之際,用蠶繭紙、鼠須筆疾書此序,通篇28行, 324字,凡字有復重者,皆變化不一,精美絕倫。這件書法珍品到唐太宗手裡,他愛不釋手,臨死竟命人用來殉葬。從此後世便看不到 《蘭亭集序》的真跡了。
蘭亭集序(晉)王羲之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修禊淵源

唐宋以來,紹興蘭亭修契屢有舉辦。晉至唐宋,會稽地區農耕發達,剡紙、絲綢、茶葉、越瓷、兵器等手工業技術先進,大批貴族和儒釋道名流從動亂的北方會聚這兒,逐漸發展成可與長安匹敵的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成為土族文化薈萃之地、中國山水詩畫發祥地、佛教中國化時期高僧的活動中心、道教高士的修行中心。中晚唐幕府文學興盛,肅、代時期的詩歌創作,“大致可以分為兩大群,一群以長安為中心”,“一群以越州為中心”. 蘭亭詩酒宴集在會稽有著悠久的傳統。魏晉以後,北方戰亂,衣冠貴族大量南遷,與越地本土經濟相溶,使得會稽成為中國經濟文化時尚中心。加以東晉文法制度的盛行,組成會稽貴族集團。以王羲之為首的蘭亭修禊,就是這些貴族名流參政集結的最高形式。唐代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詩酒文會傳統在越州(今紹興)得到進一步發揚。開元、天寶年間,越州地區的詩酒文會活動已頗可觀。安史之亂給中原地區帶來極大破壞,越州受戰亂影響甚微,再加上中原人口的大量南遷,越州經濟更進一步發展,漸漸成為兩京以外的全國經濟文化中心。大量的官員名流或避亂或仕職或漫遊而聚集於此,在優美的山水之間,追慕蘭亭集會的高雅風尚,頻繁地開展詩酒文會活動。長慶三年,丞相元稹浙東觀察使兼越州刺史,至大和三年,前後共八年。在越州府,他廣辟文士幕僚,舉辦詩酒文會活動,並與其它官員、士女、道士、歌女等遊樂唱和,長慶二年(822)元稹拜相。長慶三年(823),轉御史大夫、浙東觀察使兼越州刺史。在越州八年,召為尚書右丞。在越州元稹廣辟文士幕僚,盛辦蘭亭鏡湖修禊。

王勃雲門修禊

王勃在紹興雲門獻之山亭仿蘭亭“曲水流觴”並作《修契序》。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三月上巳,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曾在雲門寺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蘭亭雅集的修禊活動,並也仿《蘭亭集序》寫了一篇《修禊序》,其中寫道:“觀夫天下四方,以宇宙為城池;人生百年,用林泉為窟宅。雖朝野殊致,出處異途,莫不擁冠蓋於煙霞,披薜蘿于山水。況乎山陰舊地,王逸少之池亭,永興新郊,許玄度之風月。琴台寥落,猶停隱遁之賓;釀渚荒涼,尚遏逢迎之客。仙舟溶,若海上之槎來;羽蓋參差,似遼東之鶴舉。或昂昂騏驥,或泛泛飛鳧,俱安名利之場,各得逍遙之地。而上屬無為之道,下棲玄邈之風。
永淳二年,暮春三月,修祓禊於獻之山亭也。遲遲風景,出沒媚於郊原;片片仙雲,遠近生於林薄。雜花爭發,非止桃蹊;群鳥亂飛,有逾鸚谷。王孫春草,處處爭鮮;仲阮芳園,家家並翠。於是攜旨酒,列芳筵,先祓禊於長洲,卻申交於促席。良談吐玉,長江與斜漢爭流;清歌繞樑,白雲將紅塵並落。他鄉易感,增棲愴於茲辰羈客,何情更歡娛於此日,加以今之視昔,已非昔日之歡。后之視今,亦是今時之會?人之情也,能不悲乎?且題姓字,以表襟懷。使夫會稽竹箭,則推我於東南,昆阜琳琅,亦歸予於西北。”
《嘉泰會稽志》卷十載:“南朝宋時,謝康樂與從弟謝惠連人稱大小謝,曾泛舟耶溪,對詩於王子敬山亭。“謝靈運與惠連聯句,刻於(孤潭)樹側””初唐詩人宋之問更開越中唐詩風流之先河。永淳二年(683年)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率浙東詩人曾在雲門寺王子敬山亭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蘭亭雅集的修禊活動,並仿《蘭亭集序》寫了一篇《修鍥雲門獻之山亭序》。王勃也許意猶未盡,於同年秋再次修鍥於此,此後又有大曆浙東唱和(57詩人)。

修禊流觴


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所謂「流觴曲水」,是指眾人沿曲水(引水環曲成小渠)列坐,把酒器羽觴放在曲水的上游,任其順流而下,酒杯停在誰的面前,即飲酒賦詩。
此後,歷代雅士仿效蘭亭修禊,往往在園林中,建有流杯亭。於亭中地面石板上鑿出彎彎曲曲的溝槽,並引水入渠。參加宴會的人來到石渠兩側,把盛滿酒的木製酒杯或青瓷羽觴從上游放下,任其飄流,杯飄到誰面前,即飲酒賦詩。如北京南海的流水音、潭柘寺的猗玕亭。另一種,是水渠設在開敞的地面上而不設亭,如圓明園中的坐石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