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橋巷

蘇州市古城東部的一條街巷

懸橋巷是蘇州市古城東部的一條街巷,位於平江歷史街區,巷內多名人故居。

地理位置


懸橋巷東至平江路,西出臨頓路,與舊學前(街口有懸橋)相直。

地名典故


古名迎春巷。唐武德年間析吳縣設長洲縣,在今玄妙觀之北建長洲縣署,稱今史家巷為縣後巷,縣署東(今舊學前口)有橋名縣橋,於是就將迎春巷改名縣橋巷,一名員嶠里。明萬曆年間,權宦魏忠賢在巷內造真觀,為安全計,建造懸橋控制人員進出,此巷故改作懸橋巷。據《吳縣誌》載,“迎春巷,一名員橋巷,今懸橋巷”。《姑蘇圖》、《蘇州城廂圖》、《吳縣圖》、《蘇州圖》均標作懸橋巷。

街巷現狀


巷長414米,寬2米,1985年改彈石路面為六角道板路面。現為長方形磚狀水泥道板路面。

古迹遺存


巷內曾住過不少歷史名人。明代高士徐波因國變棄家,入鄣山讀書,將巷內宅第送給外孫許眉叟,內有精雅宏敞的圓嶠仙館、來鶴亭、碧梧龕諸勝。復社成員、與楊廷樞齊名的鄭敷教宅桐庵亦在巷內。清嘉慶七年(1802)著名藏書家黃丕烈遷居此巷,專門建屋,儲藏宋刻善本書,於是,巷中就有了著名的藏書樓“百宋一廛”。道光十一年(1831)舉人朱綬世居此巷,后移居幽蘭巷、孔付司巷。懸橋巷27、29號還是清代出使俄、奧、德、荷四國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狀元洪鈞的宅第及宗祠;23、25號曾是現代名中醫錢伯煊(1895-1986)懸壺濟世之處。顧氏祖業顧家花園是清代早期建築,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1893-1980)誕生於此。著名教育家葉聖陶(1894-1988)從小生活在巷中潘家祠堂之西,與顧頡剛一起在張氏塾中讀書。
除此以外,懸橋巷內還曾有不少名賢祠堂。如丁氏二賢祠,祀漢梁將軍丁寬、唐太常寺卿丁公著;丁參議祠,祀浙江布政使司左參議、溫處道丁元復;陳五經公祠,祀明翰林院檢討陳繼清;潘公祠,祀清戶部主事潘世璜;張公祠,祀清旌表善行贈朝議大夫張鳳德等等不一而足。
巷內多深宅大院,23、25號錢伯煊故居,27、29號洪鈞故居,37號查宅, 41號丁氏濟陽義莊,45號方嘉謨故居,46號潘氏松鱗義莊,55~60號潘宅,均屬市控保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