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
中國作家
馮唐,男,原名張海鵬,1971年生於北京,金牛座。畢業於協和醫科大學,詩人、作家、醫生、商人、古器物愛好者,2013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
獲婦科腫瘤專業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大學畢業后,赴美國埃默里大學學習工商管理碩士。截至目前,已出版長篇小說《萬物生長》《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北京北京》《歡喜》《不二》,散文集《豬和蝴蝶》《活著活著就老了》,詩集《馮唐詩百首》等。
大事件
1971
出生
1971年生於北京。
2001
出版《萬物生長》
2001年出版《萬物生長》。
2005
獲得第三屆“茅台杯”人民文學獎散文獎
2005年憑藉《浩浩蕩蕩的北京》獲得第三屆“茅台杯”人民文學獎散文獎。
2005
獲得第四屆“青年作家批評家論壇”年度青年作家
2005年憑藉《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獲得第四屆“青年作家批評家論壇”年度青年作家獎。
2007
出版《北京北京》
2007年出版《北京北京》,講述在馮唐的認知中,人如何離開毛茸茸的狀態,開始裝逼,死挺,成為社會中堅。
2009-07
任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管理部副總經理
2009年7月-2011年5月任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管理部副總經理(主持集團戰略部工作)。
2011-10
當選為華潤醫療集團有限公司CEO
2011年10月當選為華潤醫療集團有限公司CEO。供職於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國企,為國效力,為自家稻粱謀。
2013-12-05
榮登“2013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2013年12月5日榮登“2013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引發廣泛關注。
2015-09-01
擔任高級董事總經理
2015年9月1日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私募股權投資(PE)部門在香港宣布任命資深投資人擔任高級董事總經理,主管醫療領域投資。
1990年-1998年就讀於協和醫科大學,獲臨床醫學博士,婦科腫瘤專業,美國Emory University Goizueta Business School工商管理碩士。
1998年獲中國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2000年獲美國艾默里大學GOIZUETA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曾就職於麥肯錫公司,從事舊時被稱為軍師、幕僚或師爺的工作。現居香港,曾為華潤集團戰略管理部總經理。
2009年7月-2011年5月任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管理部副總經理(主持集團戰略部工作)。
2011年5月-2011年10月任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管理部總經理。
2011年10月當選為華潤醫療集團有限公司CEO。供職於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國企,為國效力,為自家稻粱謀。
2011年10月-2014年7月任華潤醫療集團首席執行官。
2013年12月5日榮登“2013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引發廣泛關注。
2014年7月離任華潤醫療集團CEO和華潤集團戰略管理部總經理。
2015年9月1日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私募股權投資(PE)部門在香港宣布任命資深投資人擔任高級董事總經理,主管醫療領域投資。
長篇小說
《萬物生長》 | 《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 | 《北京北京》 |
《歡喜》 | 《不二》 | 《女神一號》 |
散文集
《豬和蝴蝶》 | 《活著活著就老了》 | 《如何成為一個怪物》 | 《三十六大》 |
詩集
《馮唐詩百首》 | 《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 | 《萬物生長》 | 《北京,北京》 |
子不語三部曲
《不二》 | 《天下卵》 | 《安陽》 |
最新的隨筆名為《馮說霸道》系列,包括:審計重要、總裁首務、德先於才、古今帝師、古今名將、鼓勵異見、奇才難用、不與眾謀、業績至上等多篇。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作品 | 獲獎結果 |
2005年 | 第三屆“茅台杯”人民文學獎 | 《浩浩蕩蕩的北京》 | 散文獎 |
2005年 | 第四屆“青年作家批評家論壇” | 《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 | 年度青年作家 |
2011年1月18日 | 第六屆風尚中國榜 | 年度風尚作家 | |
2011年9月2日 | 《智族GQ》“年度人物MEN OF THE YEAR” | GQ年度專欄作家 | |
2011年12月12日 | “未來20大家” | 《人民文學》 | TOP20榜首 |
2013年12月5日 | 榮登“2013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
談寫作我以前寫的不是自傳
馮唐因“萬物生長三部曲”而被讀者熟知。此次由萬榕書業推出的馮唐文集,共分五卷:包括萬物生長三部曲”——《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萬物生長》《北京北京》,思想隨筆錄《活著活著就老了》和青年時代小說作品《歡喜》。
回頭看自己以前的作品,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評價。比如他17歲寫的《歡喜》,到如今他說自己已經完全看不下去,但奇怪的是,他的兩三個特別重要的女性朋友卻很喜歡這本書。他認為《活著活著就老了》有幼稚的地方,但他認為這種幼稚就像紅酒一樣,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味道,因而年輕時的文字雖然幼稚但有獨特的味道。
馮唐描寫的故事被不少讀者當做是馮唐的自傳故事,因為書里的人物經歷或者生活的場景總是和作家本人很接近。但馮唐否認了“自傳”的說法,“不是自傳,因為這四個長篇小說寫的不是本我,本我從來就沒怎麼變過。這是通過一個本我最熟悉的人物,描寫一批人物,一個人類必經的發育階段,一個地域,一個時代”。
因為他的小說多以北京為背景,所以不少人愛拿馮唐的小說與王朔、石康以及孫睿的做比較。
馮唐認為,王朔在文學史上會有地位,百年後一定有人看,“百年後看王朔的人會比看老舍的人多,會比看阿城的人少。王朔性情、見識、語言都有,可惜了,讀書太少。”
他看過石康的《晃晃悠悠》,認為石康挺努力的,簡單,坦誠,執著,有理想,難得的健康。但他認為,這些人的作品中有同一個問題,作品的時代感太強,讀者可以通過不同的作品看出不同時代的北京,“而我做的是打造出一個橫截面,把一層層沉澱下的東西展示給讀者”。
談經歷親嘗大於耳聞目睹
馮唐是醫學專業出身,又去美國學了工商管理,後來還當了麥肯錫的合伙人,同時還寫小說,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的人生會有那麼多的轉變?他笑著說:“我想是因為我比較好奇,人生苦短,不再貪戀原地。”而這些經歷和背景對他的寫作也帶來了一些影響。他說:“醫學是我針對人類寫作的素描。其他各種工作經歷讓我碼字有源頭活水。親嘗大於耳聞目睹。”他認為自己寫小說的很多能力也來自在其他領域的鍛煉。“很多長篇小說寫得爛,是因為作者的控制能力差。寫小說需要很強的邏輯能力,我剛剛進入麥肯錫工作的時候,導師每天一定要問我一個問題:今天是你在控制局面嗎?我的工作決定我必須經受很多這方面的訓練。你看現在的很多小說,前100頁讀起來還可以,再往下看,就感覺作者撐不下去了。”
有不少人評價馮唐為當代文壇中的異類,在他的作品中常以一種充滿著物質性的口語方式來敘述,以一種綿密饒舌的喋喋不休給予寫作以豐富的構成。對這種觀點,他並不在意。“我覺得我是正統,我是在嘗試接續司馬遷、《世說新語》和張岱的文脈,並試圖探索漢語的極限可能。如果說我是異類,是因為現在這個文壇是異類。”
有意思的是,馮唐自己身處商界,但他從不寫當下流行的商戰小說。他認為人手一本的書一定有問題。“雖然不能說流行的東西沒有價值,但要想達到所謂的流行,作者必須要迎合了很多東西。每個人擅長的東西不一樣,我還是去寫適合自己的東西吧。我只想做一個在一定範圍內有影響的暢銷書作家。”
談個人過好當下每一天
不久前,馮唐度過了自己40虛歲的生日。到了這種“周年慶”,人總是容易有不少感慨,而馮唐的感慨是終於認識到自己老了。“勞動節的時候,我回北京大學參加入校20年的活動。那天,我明顯感覺自己老了,以前真沒這感覺。”他說,因為自己工作忙,從沒時間考慮這些,而且因為面嫩,別人都以為他年齡不大,剛工作的時候還因為這個吃過虧。“走在校園裡,看到那麼多學生,才意識到自己到年歲了。我們這300多名同學聚在一起,而有的人已經死了,有的人退休了,還有的人進了監獄。”馮唐說,如果說自己30歲的時候對很多還是未知的狀態,他認為40歲的自己更多的時候是已知的狀態。“該經歷的,以前也都經歷得差不多了。這個時候的我,不會再去追求什麼大東西了,過好當下的每一天更重要。以前自己捏著鼻子乾的事情現在是肯定不會做了,憑什麼讓我干啊!”
談到40歲的創作心態,他說過去那10年是擠時間創作,不管寫得好不好,都是有感而發,否則沒那麼大動力搞創作,早去干一些世俗的事情了。之後他在嘗試更多探索。“寫作從20分到95分相對容易一些,之後再想奔著100分就特別難了。可以說,揀起來的工作我做得差不多了,之後我想看看能否還有更多的文學可能性。”眼下,馮唐已經有了新的創作計劃,他說自己將“借屍還魂”,通過歷史小說表達一些自己內心的東西。
談北京與創作
北京是馮唐的出生成長、“陽光燦爛日子”的地方,北京也是馮唐眾小說發生所在。馮唐說“北京對於我有特殊意義。今天的北京對於我是初戀,火星,根據地,精神故鄉。年輕時候的經歷是一輩子的養料。”對於將來的寫作,他也會創作北京以外的作品。
相對而言,1970年代出生的作家無論在市場上和評論界的影響都稍遜於1980年代和1960年代的作家,我們也很少能聽到他們的響亮聲音。“按年代十年一撥歸類作者是個非常偷懶的做法。”馮唐說,“至於1960年代作家,沒覺得他們有什麼了不起的文學成就和對漢語的巨大貢獻,看到更多的是在個人經濟壓力下的擰巴和放棄原則。至於1980年代作者,更多是作為社會文化現象而不是文學現象,現在的名聲是現世的名聲,不能維持百年。”
除了小說外,馮唐還創作了大量雜文,有許多讀者甚至認為馮唐的雜文比小說更有趣,馮唐顯然對這樣的評論有稍許“不滿”,“說我雜文比小說好的人不懂小說。其實我是寫詩的,我的詩寫得最好,比雜文還好。寫小說是我的生命的光和目的,對於我意味著長生不老。”
批判馮唐
馮唐的寫作回到了小說藝術的源頭:軼聞趣事和對世界的偏僻看法。他的《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等作品是對小說之“小”的求證——從細節出發,從個人經驗出發,發現、想象和改寫事物之間的關係和意義,並與讀者分享秘密。馮唐的語言有背景、有來歷,他相信語言是人類經驗之豐饒、心靈之深微的最後見證,他將漢語的古典傳統熔鑄於鮮活的現代口語,發展出神采飛揚、輕逸剽捷、機鋒閃爍的獨特聲音。他的寫作特立獨行,具有與中國小說藝術主流不同的思維方向,拓展了中國小說的藝術空間。
網路上寫小說的,我看下來的,唯一能稱得上是好小說的,是馮唐的《萬物生長》。可惜去年年底我才看到,之前我看了他的《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當然也不錯,可是和《萬物生長》相比就差多了。《萬物生長》里有大宗師氣象,蘊藏有無限可能性。就是說,你看完以後,知道他大約達到了什麼一個高度,以及在那麼一個高度可能發生些什麼。——和菜頭
離婚傳聞
網友爆料作家馮唐為了央視攝影師知名主播柴靜和妻子離婚,后編劇寧財神跳出來予以闢謠,稱馮唐和柴靜只是普通朋友,傳聞純屬無稽之談。
高曉松石康微博證實馮唐婚變
高曉松石康微博證實
馮唐[中國作家]
緊接著,2012年11月1日下午4時,馮唐好友高曉松也在微博證實了此事,他透露前晚和馮唐清茶代酒敘四十人生,共同認定二事:“1.小概率事件每人每生會攤到一件且只攤到一件;2.該立遺囑了。文藝女青不要放過這個人……”
寧財神闢謠
2012年11月1日,寧財神在微博表示,馮唐與柴靜在一起是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