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其剛

楊其剛

翌年12月,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此成為衡水籍人中最早的共產黨員。民國12年(1923年)7月,楊其剛從育德中學畢業考入北京大學,始在李大釗直接領導下從事黨的工作。翌年8月中共黃埔軍校第一屆黨支部成立,楊其剛任組織幹事。

人物介紹


民國8年(1919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學。在校學習期間與同班同學王錫疆等成立文學研究會,共同探討新文化、新思想及文學與社會問題。民國10年4月,鄧中夏受李大釗派遣到保定高師任教,曾應楊其剛及其文學研究會之邀到育德中學講演,並幫助楊其剛等以研究名義辦起“快報販賣部”,藉此推銷《共產黨宣言》、《反杜林論》、《新青年》等革命書刊,使楊有機會受到馬列主義熏陶。同年5月由鄧中夏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翌年12月,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此成為衡水籍人中最早的共產黨員。
民國12年(1923年)7月,楊其剛從育德中學畢業考入北京大學,始在李大釗直接領導下從事黨的工作。第二年初春,經中共北京區委和李大釗推薦,以優異成績考入黃埔軍校。在這裡,他不僅聆聽了孫中山先生的直接教誨,還與國民黨元老及頭面人物經常接觸,眼界大開。根據黨的指示,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翌年8月中共黃埔軍校第一屆黨支部成立,楊其剛任組織幹事。這年,周恩來從巴黎回國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不久便了解到楊其剛的身世、特長及在保定參加革命活動的情況,對其喜愛有加,遂找楊進行了親切交談,並於11月安排楊其剛擔任中共黃埔軍校特別黨支部書記,繼之擔任軍校政治部股主任和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主要成員,參與安排軍校政治教育,編印《革命軍事政治月刊》、《革命軍》、《黃埔潮》等政治刊物,成為周恩來的得力助手。
民國15年(1926年)3月,蔣介石製造了“中山艦事件”,隨之提出“整理黨務案”。楊其剛與已經暴露身份的250多名共產黨員只好退出國民黨。民國16年4月,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軍校共產黨人根據周恩來的緊急通知火速疏散。楊其剛在愛人掩護下,連夜乘竹排離開黃埔島,到鄉下一親戚家中躲藏。是年秋按照中共廣州區委安排,輾轉回到家鄉衡水等待中央指示。
楊其剛在黃埔軍校時超負荷工作,加之營養不良,已經染上肺病。回鄉3個月後,身體狀況剛見好轉,便秘密到北京尋找黨組織,始知李大釗已英勇就義,中共北京區委大部分人員已轉移城外躲避。楊其剛不得不離京返衡,一路悲痛萬分,舊病複發且咯了血。
第二年夏天,楊其剛再也無法抑制心中怒火,決定在家鄉展開工作。他以國民黨員身份找到剛剛建立不久的國民黨衡水縣黨部,負責人劉子毅見其談吐不俗,就安排其擔任秘書職務。針對衡水實際,楊其剛幫助劉子毅制訂了“共辦教育,發展組織,宣傳民眾”的工作計劃,又同劉子毅從改廟辦學校著手落實。由此引發了縣城部分守舊人員的堅決反對。一些土豪劣紳煽動數百人砸了縣黨部和劉子毅家,又將楊其剛捆在庭堂之上,肆意侮辱毒打。劉子毅被迫報請省黨部派員查辦。正當籌建學校順利進行之時,楊其剛舊病複發,於民國19年(1930年)春醫治無效病逝。年僅2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