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硅烷

生產半導體硅、單晶硅的原料

三氯硅烷是一種無機物,化學式為HCl3Si。為無色液體,極易揮發,溶於苯、醚等多數有機溶劑,性質穩定。主要用於有機硅烷和烷基、芳基以及有機官能團氯硅烷的合成,是有機硅烷偶聯劑中最基本的單體,也是生產半導體硅、單晶硅的原料。

生產方法


1.沸騰氯化法硅粉經乾燥后加入氯化沸騰爐,與通人爐中的乾燥氯化氫氣體在340℃進行反應。生成的粗三氯氫硅經濕法除塵器、列管冷凝器去蒸餾塔分離四氯化硅,由蒸餾塔出來的三氯氫硅氣體經冷凝,製得三氯氫硅成品。
2.將硅(97%)填充到石英反應管中,邊通入乾燥氯化氫,邊反應。接受器用冷凍劑冷卻。往氯化鈉中加入濃硫酸產生氯化氫。反應前,將爐加熱,通入乾燥氫氣使系統乾燥,接著加熱到300℃,送入氯化氫使其反應。蒸餾反應產物,首先蒸出的是溶解的氯化氫,接著蒸出產物。殘餘組分為四氯化硅。如有必要,可再次蒸餾進行提純。

對環境的影響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對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強烈刺激作用。高濃度下,引起角膜混濁、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腫。並可伴有頭昏、頭痛、乏力、噁心、嘔吐、心慌等癥狀。沾在皮膚上,可引起壞死,潰瘍長期不愈。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急性毒性:LD501030mg/kg(大鼠經口);LC501500mg/m3,2小時(小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經眼:5mg/m3,引起刺激。對皮膚、粘膜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可見卡他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及時期肺硬化表現。
危險特性:遇明火強烈燃燒。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氯化物氣體。與氧化劑發生反應,有燃燒危險。極易揮發,在空氣中發煙,遇水或水蒸氣能產生熱和有毒的腐蝕性煙霧。
燃燒(分解)產物:氯化氫、氧化硅。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實驗室監測方法
用色譜-質譜鑒別和[氣相]色譜法測定三氯硅烷和四氯化硅中的含碳雜質[刊,俄]/Glavin G.G.;Srepanov A.I.,Kvin V.E.…//Сб.науч.тр.Н-и.илроект. ин-т.редкомет.лром-сти.Гиредмет.-1986,135.-59~64
環境標準
中國車間衛生標準3mg/m3

用途


用於有機硅烷和烷基、芳基以及有機官能團氯硅烷的合成,是有機硅烷偶聯劑中最基本的單體,也是生產半導體硅、單晶硅的原料,隨著有機硅烷偶聯劑工業的發展而出現供不應求,生產量越來越大。

應急處理方法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儘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在專家指導下清除。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膠布防毒衣。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處滅火。滅火劑:乾粉、干砂。切忌使用水、泡沫、二氧化碳、酸鹼滅火劑。

安全信息


符號:GHS02GHS05GHS07
信號詞:危險
危害聲明:H224;H250;H302+H332;H314
附加危害聲明:與水接觸釋放出有毒氣體,遇水反應劇烈。
警示性聲明:P210;P280;P303+P361+P353;P305+P351+P338;P370+P378;P422
包裝等級:I
危險類別:4.3
WGK German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