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第二中學

宜昌市第二中學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學簡稱“宜昌市二中”,是原湖北省最早的18所省級示範學校之一。是湖北省首批確定辦好的中學,1977年被宜昌市確定為首批市級重點(示範)高中。宜昌二中創建於1954年,2017年與三峽藝術高中合併,增掛宜昌市人文藝術高中校牌。截至2020年9月,宜昌市第二中學共有近39個班級,學生人數1560餘人。

學校介紹


宜昌市第二中學
宜昌市第二中學
宜昌市第二中學的前身——湖北省宜昌第二中學(宜昌二高),於1954年4月1日正式破土動工,這一天便成了校慶紀念日。
宜昌二高座落於鎮境山下,這裡遠離城區,依山傍水,地勢開闊,物華天寶。1954年9月,宜昌二高首批學生彙集鎮境山,學校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行署專員楊筱震等領導同志出席並講了話。從此二高這所當時宜昌地區的最高學府,便擔負起了培育棟樑的重擔。
1957年的高考打了個大勝仗,均分在全省名列第三。1958年初,二高被命名為全省18所重點中學之一。從1957年秋冬開始,二高經歷了一段曲折的路,大躍進、階級路線、下馬風、三年災難以及文化大革命,風風雨雨過後,二高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1968年夏,工宣隊進駐二高。11月份,“老三屆”校友畢業到農村落戶,二高的歷史就基本結束了。1970年3月,二高改為完全中學,面向宜昌市城區招生;71年3月葛洲壩工程開工,二高由鎮境山遷到宜昌市西陵一路,隨後交給市裡領導,更名為宜昌市二中。
2005年宜昌市二中西陵二路校區主教學樓建成,迎來了她的第一批學子。她是在原湖北省宜昌市電子工業學校改造而來。除兩棟宿舍樓和教師辦公樓外,其餘均為新建。原宜昌市二中西陵一路校區變更為以藝術教育為主的湖北省宜昌市三峽藝術高中。
2017年由原宜昌市第二中學和宜昌市三峽藝術高中合併而成的一所人文藝術特色高中(掛宜昌市第二中學牌子),辦學規模為每個年級13個班560人,其中普通文化班8個360人,藝術特色班5個200人。分原宜昌市第二中學與宜昌市三峽藝術高中兩個校區辦學。學校正抓緊建設,擬將宜昌市三峽藝術高中校區學生整體遷入宜昌市第二中學現址,完成學校整合。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220多名,擁有全國、省市級拔尖人才多名,特級教師1名,省級骨幹教師、優秀教師10多名,宜昌名師6名,市級學科帶頭人及優秀教師30餘名。

師資力量


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
語文教研組 
語文教研組現有教師30人,高級職稱22人,組內老師知識底蘊深厚,是一支結構合理、意氣風發、素質過硬、能征善戰的優秀團隊。多人獲國家、省、市優質課競賽一等獎,多名教師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文章。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省級課題的科研工作。
丁亨標、魏占峰、張昌祝、彭瓊、向瑞華、盧紅芹、蘇晨燁、李金泉、王健等教師被國家、省、市表彰為優秀語文教師;魏占峰被認定為宜昌名師;魏占峰、王健、王祖德、張昌祝等教師被認定為市級學科帶頭人;王健、向瑞華、盧紅芹、彭瓊、徐娟、張利等教師獲國家、省級優質課競賽一等獎;徐娟、江愛霞老師獲得宜昌市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潘小紅、彭瓊、姜江老師被評為市師德標兵;潘小紅老師被評為宜昌市明星班主任;李曉蕊等四名教師因工作特別出色而被選拔為學校中層幹部。所有的老師勇挑重擔,在教育教學中取得了突出成績,組織學生參加讀書節和宜昌市漢語言文化知識大賽活動,效果顯著。多次獲宜昌市高中教學質量一、二等獎和各項作文競賽指導教師特等獎和一、二等獎。語文教研組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教研組。
嚴謹治學出真知,精益求精創新高
數學教研組 
數學教研組是一個團結、合作、奉獻、敬業的集體,共有28名教師,全部本科以上學歷。其中高級教師15人,宜昌名師1人,市級學科帶頭2人,學校骨幹教師12人。付曉暉、曹超、秦慧、周莉、王佳靈、王春艷、謝婷、李鵬獲國家、省市優質課競賽一等獎,曹超、付曉暉、劉昭、劉鳳華等被評為省、市優秀數學教師,有多名教師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文章。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省級的課題科研工作。
組內各成員既講究個體鑽研,又注重集體發展,不斷發展和完善具有人文藝術高中特色的教學模式和理念,探索務實、有效的教學方法。老師們以校為家,忠於職守,始終堅持服務學生、嚴謹治學、團結進取、精益求精的方向,認真抓好備教改導考各教學環節,體現了高標準、嚴要求、重思維的教學特色,為我校各類成績的穩步提高作出了重大貢獻。高考數學成績連續多次榮獲市高中教學質量一等獎,數學教研組連續多年被評為學校優秀教研組。
丹心化作春雨灑,換來桃李滿園香
英語教研組 
英語教研組是一個專業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優秀團隊,現有教師24人,其中,高級教師9人,一級教師14人,宜昌市英語學科帶頭人1人,宜昌市明星班主任1人,宜昌市師德標兵1人,宜昌市英語學科優秀教師5人,多人獲得學校學生最滿意教師、骨幹教師、優秀班主任、教學能手稱號。獲省優質課大賽一等獎1人,市創新演講大賽一等獎2人,在全國、省市各級刊物上發表的論文近百篇。英語教研組多次被評為學校優秀教研組。
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替國樹才教必有方
物理教研組 
物理教研組是一支教學科研水平高、師德師資水平高、教學質量優異的團隊。共有專職教師10人,其中高級教師8人,中級教師2人,學校骨幹教師4人。有湖北省優秀物理教師、宜昌市優秀青年教書育人能手陳江濤,宜昌市師德標兵、宜昌市首屆中小學教師e教能手劉紅,宜昌市優秀物理教師陳愛兵,宜昌市教育局優秀黨員吳光兵、陳江濤、王正罡,宜昌市名師工作室成員陳江濤、阮再金。有多人獲得“學校優秀黨員”、“學校優秀班主任”、“學校優秀教師”、“學生最滿意教師”等榮譽稱號。
吳光兵、劉紅、阮再金分獲省級、市級優質課競賽及一師一優課活動一等獎。近五年全組教師有30餘篇論文獲得市級以上表彰或在市級以上教學刊物發表,指導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有70餘人獲得省級及以上獎勵,在高考中連續五年獲得市高中教學質量一等獎。承擔並完成省級課題兩項,市級課題一項。物理組連續多年被學校考評為優秀教研組。
究天機樂與有機無機做伴培學子巧同原子分子周旋
化學教研組 
這是一支專業功底紮實、特別能戰鬥的團隊,全組共11人,中共黨員8人,校級骨幹教師5人,多人多次在各類教學比武中獲大獎。這是一支愛崗敬業,特別能奉獻的團隊,在工作中勇挑重擔,全部戰鬥在教學一線,教書與育人並重,受到社會廣泛好評。這是一支銳意進取,特別有影響力的團隊,歷次全市統一調研考試成績穩居宜昌市同類學校之首,多次獲宜昌市高中教學質量一等獎。
精誠團結投身事業,力求創新勇攀高峰
生物教研組 
生物教研組是實力與潛力並存的團隊,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團隊。教研組有教師8人,其中高級教師6人,中級教師2人。有湖北省優秀生物教師盧冰洪,宜昌市優秀生物教師吳傑元、毛艷芳,有省級優質課競賽一等獎獲得者周平、毛艷芳、李治國,有市級優課獲得者毛艷芳,有全國生物奧林匹克優秀輔導教師,有多人獲得學校骨幹教師、優秀班主任、學生最滿意教師等榮譽稱號。
生物組全體教師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和實效意識,團結協作,努力工作,創造出了許多驕人的業績。
胸懷天下,家國情懷潤英才
政治教研組 
政治教研組秉承“治學嚴謹、求實創新”之傳統,不斷開創立德樹人新境界,全組老師敬業奉獻、業務精良、業績顯著。多位老師榮獲宜昌市高中教學質量一等獎、“一師一優課”部級優課、省微課大賽一等獎、市優質課競賽一等獎等;張艷梅、王書平、胡東平、庹智勇、鄧秀國、詹成玉、段秋芬老師分別被評為宜昌名師、宜昌市明星班主任、市優秀學科教師、省教改先進個人、市學科帶頭人、市課改專家、市優秀共產黨員或優秀盟員。主持完成國家、省市級多項科研課題,在國家核心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多篇論文獲得省市一等獎。
和諧進取的研究型團隊
歷史教研組 
宜昌市人文藝術高中歷史教研組名師薈萃、人才聚集,他們治學嚴謹而又敢於創新,13位優秀教師各具特色。
歷史組教師團隊中,有1名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有2名宜昌市名師、市級學科帶頭人、市級課改專家,4人次獲得國家級優質課、部級優課、示範課一等獎,有6人獲得省級優質課一等獎,5人獲得市優質課一等獎。近5年來,歷史組在教研方面碩果累累:先後3次主持並參與省級、國家級課題研究;獲獎論文或發表論文累計30餘篇。人文藝高歷史組特色顯著,尤其是在課題研究、校本研修、教材拓展以及原創試題命制方面,該組已形成自己的風格並多次在宜昌市做經驗交流,歷史組教師也多次參與宜昌市以及七市州調研考試的命審題工作。
春風化雨育英才,海納百川求真知
地理組教研組 
春風化雨育英才,海納百川求真知。地理組教研組現有十三位教師,高級職稱八人,中級職稱四人,初級職稱一人,其中宜昌名師一人,市級學科帶頭人兩人。長期以來,地理組形成了“工作紮實、教風嚴謹、團結協作、敢於爭先”的優良傳統,極具凝聚力和戰鬥力,在教學科研、學科競賽等方面成績斐然,詹元芳老師獲全國高中地理優質課競賽一等獎,高苗老師獲全國高中地理優質課競賽二等獎,付明彥老師、陳大亮老師、劉紹雲老師獲省高中地理優質課競賽一等獎,孔林芝老師獲市高中地理優質課競賽一等獎,多人次獲宜昌市教學質量獎。教研組現有四名教師擔任學校中層管理工作,多人次擔任班主任工作,在教學管理和教書育人等方面業績突出。
體育教研組 
體育教研組現有專業教師7人,其中高級教師5人,中級教師1人,初級教師1人,有國家級裁判1人,國家一級裁判2人,宜昌名師1人。
教研組秉承嚴謹的教學、科研風格,落實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狠抓課堂教學,勤於教研,成績突出。近年來發表文章數篇,獲國家級教育競賽活動優秀教案一等獎3次,教學設計一等獎2次,獲市級優質課一等獎4次。
在學校統籌下,開創特色校本課程---健美操、體育舞蹈、排球、足球、籃球,並在此基礎上組建校女子排球隊、健美操隊、體育舞蹈隊。近十年向各級高校輸送近300名優秀的體育、藝術人才。指導學校女子排球隊、健美操代表隊分獲多次省級、國家級賽事冠軍。
音樂教研組 
音樂教研組共有音樂教師13名,學歷均為大學本科,是一個起點高、專業能力突出、凝聚力強的團隊。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探索出了一套適合校情的育人模式,創造出驕人的藝術教育成績,高考一本錄取率和名校錄取率遠高於其他兄弟學校,先後有近千人考入中央戲劇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民族學院、中國解放軍藝術學院、上海音樂學院、首都師範大學、天津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華中師範大學、武漢音樂學院等全國知名高校,使學校成為湖北省藝術教育的領頭羊和王牌學校。
作為一支專業團隊,全組在課程實施、校本研究、教學科研方面成績顯著。全組教師參加了湖北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重大項目“新課程學科課堂有效教學研究”的研究,編著了學校音樂專業的校本教程、音樂學科的教學大綱,輔導學生合唱、獨唱、獨奏獲國家級、省市級競賽一二三等獎和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專業競賽中的多個金獎,學校學生藝術團更是走出國門,應邀赴德國參觀交流訪問。
美術教研組 
美術教研組是一支團結、務實、勤奮、創新的藝術教師隊伍,多年來,本組教師團結一心,努力進取,共同把教研組打造成了一個宜昌市知名教研組。
全組共有教師14人,其中高級教師4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獲省優質課競賽一等獎2人,獲市優質課競賽一等獎7人。美術教研組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藝術人才,輸送了一大批學生到清華美院、中央美院、中國美院四川美院等高等院校深造。指導學生參加全國、省、市各級美術競賽均獲得了驕人的成績。
實驗信息教研 
實驗信息教研組是一支充滿活力的教研組,全組共有8名教師,高級教師5人,中級教師3人,教育技術碩士學位1人,大學本科學歷7人。
實驗信息教研組承擔了學校實驗教學、信息技術教學以及所有教學藥品儀器設備、網路、電教儀器及辦公設備管理維護的工作,近幾年來,被評為省優秀學科教師1名,市級學科優秀教師1名,市級先進教育技術工作者1名,市級優秀實驗員1名,市級優秀網路管理員1名。輔導學生科技節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輔導學生參加省市電腦製作大賽獲獎20餘人次。

辦學理念


立德樹人,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宜昌市第二中學
宜昌市第二中學

辦學特色


女子排球隊
多次參加湖北省中學生運動會獲得冠軍。在湖北省首屆青少年沙灘排球錦標賽中我校女子沙灘排球隊獲第二名的好成績。女子排球隊代表湖北參加全國沙灘排球比賽獲得第六、七、八名;
健美操
健美操隊獲得湖北省中學生運動會冠軍和湖北省中學生啦啦操第一名,代表湖北參加全國中學生啦啦操比賽,獲得第二和第三的好成績。我校2016年健美操隊在全國啦啦操聯賽(武漢站)的比賽中,獲全國中學乙組爵士第二名、乙組街舞第二名、乙組花球第三名的優異成績;我校健美操隊代表宜昌市參賽,獲得了全省高中組爵士啦啦操第一名、全省高中組花球啦啦操第三名的優異成績。
體育舞蹈
體育舞蹈隊參加湖北省體育舞蹈公開賽獲得3個冠軍和5個亞軍。2016年高考體育舞蹈專業合格率100%,一本上線率100%,劉依娜433分,張怡411分,艾夢婷409分。傳媒專業考生毛鋆瀅509分,謝雅昕502分。
政治思想教育
致力於新時期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探索,站在提高公民素質、增強民族創新意識、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高度實施德育工作,注重轉變教育觀念,抓好班主任培訓交流和班級常規管理,建立了一支陣容整齊的德育工作隊伍,被評為“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單位”。

現任領導


劉艾華:黨委副書記、校長
田明艷:黨委書記
劉立丹:紀委書記
齊光環:副校長
皮冬林:副校長

發展現狀


2016年高考,549人參考,一本上線131人(凈增54人),上線率23.9%,本科上線480人(較上年提高7.4%),上線率87.4%。刷新該校搬遷新校區以後本科上線率歷史紀錄,創造該校高考成績的十連增。努力創建省級示範高中的宜昌二中師生不負眾望,捷報頻傳,一本人數和高分人數大幅上升。
洪秀軍
洪秀軍
2013年6月26日,全省高考成績正式發布,宜昌市二中普通文化班在2013年高考中實現新突破:739名應屆高中畢業生參考,上省重點線65人,省三本以上上線467人,上線率達62%。其中,劉芳、祁源兩位同學取得591分、608分的好成績;308班69名同學全部達到省三本以上錄取線,301班、302班、309班學生省三本上線率超過90%。
2012年高考,宜昌市二中546人報考,一本上線55人,二本上線106人,三本以上上線338人,本科上線率達62%,再次創造高考佳績。與2009年一本上線50人,本科上線率45%相比較,該校高考成績一年邁上一個新台階。更為可喜的是,為數不少的中考成績中等的學生在該校經過三年的學習,高考取得了優異成績,每年都有數名同學高考成績跨越600分大關。其中,彭森和洪德林同學分別取得601分、619分的好成績。在這些驚人的數據背後,是二中老師們堅持“立德樹人,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和採取因材施教的措施,改變了由於城區高中布局調整造成的該校生源整體質量不高的現狀,讓一個個孩子在這裡實現了上大學的理想。該校每年高考都獲得了市教育局頒發的高考質量二、三等獎,所有高考學科獲得了教學質量一、二、三等獎,市教育局對每屆學生進校分數到高考成績跟蹤分析顯示,該校學生成績提高率名列宜昌市前茅。
作為一所剛剛遷建新校區的市級重點高中,面對建設任務繁重、資金缺口巨大,尤其在城區高中布局調整后,市二中辦學規模驟然擴大,生源質量嚴重下降等困難,校長羅家剛帶領全校教職員工卧薪嘗膽,勵精圖治,艱苦創業,實現了辦學規模和教學質量同步發展的良好局面,為學校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傳承優良文化傳統,建立現代學校管理機制
宜昌市二中始建於1954年,前身為譽滿宜昌地區的“宜昌二高”,1958年被確立為湖北省首批辦好的18所省級重點高中之一,在歷屆高考中,多次位居全省前三甲,輸送多名省市狀元和大批優秀人才。2007年7月20日《三峽日報》專刊“三峽周末”第3版整版刊載原宜昌二高教師、後任宜昌市文聯黨組書記、著名作家李華章撰寫的文章《讓宜昌人驕傲的“金字招牌”》,文章介紹原宜昌二高風行宜昌的台前幕後,詳細記述宜昌二高的發展歷程,經過幾代二中人幾十年的辛勤耕耘,學校獲得長足發展,二中人“不畏困難、艱苦奮鬥、追求卓越”的優良傳統一代代傳承下來,成為學校寶貴的精神財富。由於宜昌地市行政區劃幾經變遷,葛洲壩水利工程的興建,學校校址搬遷、歸屬權發生變化,學校被確定為市級重點高中。令人欣慰的是,2003年學校終於迎來大發展的機遇,中共宜昌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市二中遷建西陵二路116號,市教育局按照省級示範高中的目標規劃建設新二中;2005年9月,普通文化班遷至新校區。
宜昌市第二中學
宜昌市第二中學
市二中新校區佔地60000餘平方米,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壯觀氣派的教學樓、造型別緻的實驗室、功能先進的體育館、設備齊全的辦公樓、溫馨舒適的學生公寓、寬敞明亮的食堂、400m標準跑道的運動場,以及環繞校園四季常青的綠化帶,構成了一幅令人流連忘返的校園美景。
推行教學創新,實施分層教學
針對國家實行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新形勢,市二中全體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提出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可持續發展人才的教學質量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實行教學民主、師生平等氣氛和諧的教學過程觀,以落實課堂常規、開展研究性學習,加強學法指導,實施分層教學,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力圖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同步發展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學生參差不齊的基礎狀況,教師始終堅持正面引導,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實施分層教學,加強學法指導。學校申報立項省級課題《新課程標準下學法指導研究》,並以此為契機,每年舉行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進行優質課競賽,動員全體教師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加強教學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學法指導措施,教給學生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為跟蹤教學效果,每學期期中進行一次學生評教評學,向教師反饋學生評價,督促教師調整教學策略,落實教學目標。實踐證明,加強學法指導,實施分層教學,對於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時,學校還特別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良好的校風、教風、班風、學風建設為紐帶,先後開展了“中華英語夏令營”、“演講與主持興趣班”、“體育舞蹈藝術”、“楚橘文學社”、“電腦網路興趣班”及各學科奧賽輔導興趣班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鍛煉和提高。
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中學生文學社團活動示範示範單位”、“湖北省教研教改實驗學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市文明單位”、“市名牌學校”等榮譽稱號。《中國教育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楚天都市報》、《三峽日報》、《三峽晚報》等新聞媒體先後報道學校辦學成就,在社會各界引起廣泛關注。
市二中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立校”的辦學思想,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立足實際,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為創建省級示範高中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