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摩登的結果 展開

摩登

摩登

摩登一詞最早出現於《楞嚴經》、巴利文經典和大正藏第十四卷的《佛說摩登女經》。

19世紀20年代末期,因為與modern讀音相近,擁有“現代”,“時髦”,“時尚”之意。

19世紀30年代以後,逐漸以“時髦”,“時尚”為主要含義。

基本資料


【基本釋義】
[modern; fashionable] 適合現時或表現現時;時髦。
例句:摩登的外表 摩登女郎
【詳細解釋】
1.見“摩登伽女”。
2.現代的、合時的;新奇時髦的。茅盾《劫后拾遺》五:“王先生,你這話就不大摩登了。這年頭兒,識時務者為俊傑。”老舍四世同堂》四三:“她的服裝與頭髮臉面的修飾都還是摩登的,沒有受娼妓們的影響。”

詞語來源


摩登有現代的,新式的,時髦的,不同於過去的等等意思。
漢語中的摩登並不是英語單詞modern 的音譯詞。同音同意只是兩種語言上的巧合。
摩登一詞起源於佛教,作梵典中的摩登伽解,為一首陀羅種姓(奴隸階級)的年輕女子摩登伽女之名,在《楞嚴經》、巴利文經典和大正藏第十四卷的《佛說摩登女經》均有記載。
19世紀20年代末期,因為與modern讀音相近,擁有“現代”和“時髦”之意。30年代后,因為卓別林的電影《摩登時代》展現的資本世界的一番摩登情景與狀態,對我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時髦”逐漸成為摩登的最主要最常用的含義。這也是絕大多數人所使用的含義,故而很多人誤以為摩登是音譯詞。

相關詞語


摩登生活,摩登語言,摩登伽女。
摩登女郎,摩登新生活,摩登新人類,摩登爸比。
《摩登》
《摩登》
摩登年代》 2013年徐崢電影,
《摩登時代》1936年卓別林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