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蟲病

泰勒蟲病

泰勒蟲病由泰勒科(Theileriidae)泰勒屬(Theileria)的原蟲所引起的一種梨形蟲病。以侵襲牛、羊、駱駝和其他野生動物的網狀內皮系統細胞和紅細胞為特徵。流行於中國西北、東北、華北等地,對牛的為害最大。

發現歷史


泰勒蟲最早於1897年由柯赫在非洲達累斯薩拉姆的牛體內發現,當時認為是雙芽梨形蟲的一個發育階段。泰勒在1904年也發現這種蟲體,把它當作另一種小梨形蟲(Piroplasma parva)。1907年,貝坦科爾特等根據形態學上的差別,建議分為梨形蟲屬和泰勒屬兩個屬,從而確立了泰勒蟲在分類學上的地位。

種類介紹


在中國,寄生於黃牛體內的主要為環形泰勒蟲(Theileria annulata),少數地區有瑟氏泰勒蟲(T.sergenti)。
在其他國家,牛體內還發現毒力強的小泰勒蟲(T.parva)和毒力弱的突變泰勒蟲(T.mutans)。在羊體內寄生的為綿羊泰勒蟲 (T.ovis)和山羊泰勒蟲(T.hirci)。有的學者認為後者是前者的同物異名。此外,還發現駱駝泰勒蟲(T.camelensis)。

形態介紹


環形泰勒蟲在紅細胞內的蟲體為配子體,又稱血液型蟲體。呈環形、橢圓形、逗點狀或卵圓形、桿狀、圓點狀、十字形等。大小依形態不同而有差別,一般為0.7~2.1微米。每個紅細胞內寄生的蟲體數為1~12個不等,多數為2~3個;各種形態的蟲體可同時出現於一個紅細胞內。紅細胞染蟲率一般為10~20%,重症者達80~95%。寄生於網狀內皮系統細胞內的蟲體為裂殖體,又稱柯赫氏藍體或石榴體。呈圓形、橢圓形或腎形,位於淋巴細胞或單核細胞漿內,或散在於細胞外。平均大小為8微米,有的大到15~27微米。
綿羊泰勒蟲在紅細胞內的形態與環形泰勒蟲相似,大小為0.6~1.6微米。一個紅細胞內一般只有一個蟲體,有時可見到2~3個。紅細胞染蟲率一般為20~40%,重症者可達90%以上。裂殖體的形態也屬相似。

發育過程


泰勒蟲的發育過程較複雜。感染蜱在吸血時向畜體內注入子孢子,在脾、淋巴結、肝等網狀內皮系統細胞內進行裂體生殖,形成大裂殖體,破裂後放出許多大裂殖子,又侵入新的網狀內皮細胞重複無性繁殖(一般認為可進行6代)。有的大裂殖子發育成小裂殖體,為有性繁殖蟲體,破裂后裡面的許多小裂殖子就進入紅細胞內發育為配子體,即上述血液內各種形態的蟲體。它們在進入蜱體內後進行繁殖,形成許多子孢子而行傳播。

流行病學


在中國,牛環形泰勒蟲的傳播者主要為璃眼蜱屬的各種蜱,在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主要是殘緣璃眼蜱。6~8月多發,7月達高峰,以1~3歲牛發病為多。病區本地牛多為帶蟲者,發病較輕;新引進的牛發病較重,死亡率高。羊泰勒蟲病的傳播者主要為血蜱屬的青海血蜱。4~6月多發,5月達高潮,尤以1~6月齡羔羊發病較多,死亡率也高。

癥狀和防治


癥狀主要表現高燒、貧血、消瘦和體表淋巴結腫脹。病牛還可見前胃弛緩,排糞異常;病羊往往出現四肢僵硬,步態不穩。主要通過血片檢出蟲體或從淋巴結穿刺物中檢出裂殖體來診斷,也可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進行診斷。
治療本病尚無理想特效藥物。病的早期可用磷酸伯氨喹啉治療。也可試用貝尼爾和阿卡普林。預防本病主要在於滅蜱。中國近年來研製成功的牛泰勒蟲病裂殖體膠凍細胞苗可用於預防接種。

聯繫介紹


泰勒蟲屬的原生動物寄生蟲對牛具有致病性。在真核寄生蟲中獨特的是,泰勒蟲能轉變寄主的白細胞,產生與JNK和AP-1信號傳導通道相關的、具有增殖和侵襲能力的表現型。這種轉變可以通過抗泰勒蟲藥物“Buparvaquone”逆轉。在這項研究中,Justine Marsolier等人識別出“肽醯脯氨醯異構酶PIN1”在環形泰勒蟲(Theileria annulata)中的一個同源物(TaPIN1),發現它被分泌到寄主細胞中,在其中它與寄主的泛素連接酶FBW7發生相互作用,導致c-JUN被穩定,這會促進轉變。作者利用體外和活體斑馬魚異種移植實驗還發現TaPIN1能被“Buparvaquone”直接抑制,同時也顯示TaPIN1在一個抗藥性的種系中發生了突變。這項研究顯示了寄生蟲與寄主致癌通道之間一個令人意外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