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縣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轄縣

麻江縣,隸屬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處貴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門,東北與凱里市接壤,東南與丹寨縣為鄰,南部交都勻市,西抵貴定縣,北臨福泉市。介於東經107°18′—107°54′,北緯26°17′—26°37′之間,總面積為956.7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1081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麻江縣旅遊資源豐富,有清水江山水情韻、仙人橋省級森林公園;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清末狀元夏同龢故居、明清黔桂古驛道麻江段等人文景點;有苗族風情歌舞表演、龍舟、鬥牛、鬥雞、斗鳥、斗狗等民間體育競技;杏山六堡、宣威烏羊麻、卡烏、基東、龍山河壩、復興等地具有獨特、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風俗習慣,也是麻江縣楓香印染技藝、苗族織錦技藝、瑤族服飾、仫佬年、畲族粑槽舞等2項國家級、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所在地。

2018年,麻江縣下轄2個街道、4個鎮、1個鄉,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4.672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9.133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8.170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7.3685億元。

歷史沿革


名字由來

麻江景色
麻江景色
麻江是苗語瑪哈的譯音,意為水上之疆。麻江之名為歷史上的麻哈、麻峽的音轉。據傳說,因安撫司故地東有麻哈灣,南有抵麻,西南有廣麻,並有麻喇等寨,故以地命名。
麻哈、麻峽是同一種語言的不同漢字記音的結果,查考當地的歷史,這種語言應是木佬人的語言,而且這一片地方歷史上為其世居地,至於麻哈、麻峽具體含義待考,但可以肯定其是以地理形狀命名的。麻江則是後來的衍生地名,如果歸類,則可以歸入以地理河流命名類中。

沿革

秦漢時期屬且蘭縣轄地。
隋、唐屬賓化縣。
南宋置樂坪平夷宣撫司和麻哈平蠻安撫司。
元代設麻峽縣。
明、清設麻哈州。
民國三年(1914年)廢麻哈州置麻哈縣,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稱麻江縣。
1949年11月14日麻江解放,23日成立麻江縣人民政府,隸屬獨山專區。
1956年,改隸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9年1月撤麻江縣併入凱里市。
1961年8月18日,復麻江縣建制至今。
2019年4月24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麻江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麻江縣地處貴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門,位於東經107°18′~107°53′、北緯26°17′~26°37′之間。麻江縣城西距省會貴陽109公里,北距亞洲最大的瓮福磷礦肥基地65公里,東距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凱里市37公里,南距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都勻市23公里。

地形地貌

麻江縣境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處於雲貴高原向湘桂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麻江縣以山地為主。低山、低中山、丘陵、河谷及盆地佔麻江縣總面積的78.4%。麻江縣城海拔930米,麻江縣內最低海拔576米、最高海拔1862米。麻江縣國土面積1222.2平方公里。

氣候

麻江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16℃,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相對濕度80%左右,無霜期長達270~301天。

水文

麻江縣景色
麻江縣景色
截至2011年,麻江縣境內河流屬清水江幹流和重安江支流,屬長江流域的沅江水系。麻江縣縣內共有河流228條,總長712.9公里,流域面積1201.4平方公里。其中,流域面積大於20平方公里的1、2級河流有11條,全長238.24公里,分屬清水江馬尾河段和魚梁江支流。馬尾河系清水江幹流,流經縣境37.5公里,流域面積458平方公里。其主要河流有羊昌河、龍山河、回龍河、下壩河、三道河,白河等6條,共接納大小支流80餘條。魚梁江屬重安江上源支流。麻江縣境內河流主要靠降水補給,年平均徑流深658毫米,近40年來,平均地表水徑流總量為8.261億立方米,偏豐年為9.3億立方米,豐水年為7.85億立方米,偏枯年為6.35億立方米,特枯年為4.58億立方米。麻江縣縣內谷硐、杏山、下司、宣威等地,屬純碳酸鹽岩岩溶水區,含有淺埋地下水。已查明暗河2條,泉井出水點953處,平均出水流量21升/秒。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1年,麻江縣已發現礦產24種,基本探明的礦產有能源礦產煤、鈾、金屬礦產鐵、鉛、鋅、鉀、釩、錳、鋁土礦、非金屬礦產重晶石、磷、石英岩、砂岩、硫鐵礦、石灰岩、白雲岩、大理石、螢石、方解石、陶瓷土、頁岩、粘土共22種,其中金銀銅多金屬礦產、伴生礦產鍶、硒稀土礦產亟待探明。評價礦床、礦點135處,其中中型礦床1個、小型礦床26個。

土地資源

截至2011年,麻江縣土地總面積122594.77公頃,耕地面積31131.54公頃,園地面積437.0公頃,林地面積62465.61公頃,灌木林地12216.46公頃,疏林地2636.97公頃,未成林造林地5149.45公頃,苗圃地10.56公頃。牧草地面積10941.98公頃。

水資源

截至2011年,麻江縣內共有河流228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20平方公里的1、2級河流有11條,主要河流有羊昌河、龍山河、回龍河、下壩河、三道河,白河等6條,共接納大小支流80餘條。

行政區劃


2011年,麻江縣轄4鎮5鄉。分別為杏山鎮、下司鎮、谷硐鎮、宣威鎮;碧波鄉、景陽鄉、龍山鄉、壩芒鄉、賢昌鄉。
2013年,貴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3〕120號)同意麻江縣碧波鄉、龍山鄉、賢昌布依族鄉撤鄉分別設鎮;
2014年,貴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4〕184號)同意將麻江縣下司鎮、碧波鎮行政區域劃歸凱里市管轄;
2016年1月14日,貴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6〕10號同意撤銷麻江縣杏山鎮設置杏山街道和金竹街道,調整后,麻江縣轄杏山街道、金竹街道、谷硐鎮、宣威鎮、龍山鎮、賢昌鎮、壩芒布依族鄉,共2個街道、4個鎮、1個民族鄉。
區劃現狀
截至2018年,麻江縣下轄2個街道、4個鎮、1個鄉。麻江縣人民政府駐地杏山街道。
統計用區劃代碼名稱
522635001000杏山街道
522635002000金竹街道
522635101000谷硐鎮
522635103000宣威鎮
522635105000龍山鎮
522635106000賢昌鎮
522635203000壩芒布依族鄉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6年末,麻江縣戶籍人口53507戶、16.8892萬人。其中:男89483人,女79409人。城鎮人口44545人,鄉村人口124347人。少數民族13.2244萬人。平均常住人口12.2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735人,其中:一孩787人,二876人,多孩72人,人口出生率為9.3%。死亡人口1097人,死亡率為6.32%,自然增長率為3.07‰。全縣出生性別比為105.07。全社會從業人員為9.23萬人。以苗族、瑤族、畲族、仫佬族、布依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佔全縣總人口的80.6%。
2021年,黔東南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麻江縣常住人口131081人。

民族

截至2011年,麻江縣有漢族、苗族、布依族畲族仫佬族、瑤族等多個民族,其中以苗族、布依族、畲族、仫佬族、瑤族為主體。

政治


麻江縣主要領導(2014年)
姓名備註
賀代宏縣委書記
龍世勇縣長
陳剛麻江縣政協主席
黃明縣委常委、縣人武部部長
金顯弟縣政協副主席
楊昌彪常務副縣長

經濟


綜述

2018年,麻江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4.672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9.1335億元,增長7.2%;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8.1705億元,增長12.7%;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7.3685億元,增長7.7%。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麻江縣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95億元,增長20%。
財稅收支
2018年,麻江縣財政總收入完成2.66億元,增長13.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1億元,增長9.4%;八項支出完成9.29億元,增長11.2%。
人民生活
2018年,麻江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16元,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32元,增長10%。

第一產業

種植業
2016年,麻江縣種植業總產值完成80950萬元,比上年增長6.4%;增加值完成50189萬元,比上年增長6.3%;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穩步擴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0.6萬畝,比上年增長0.27%,糧食總產量47785噸,增長1.7%;油料種植面積4.19萬畝,增長2.2%;烤煙種植面積1.53萬畝,下降9.6%;蔬菜種植面積9.04萬畝,增長10%。
2020年2月26日,貴州省麻江縣麻江藍莓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被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林業
2016年,麻江縣林業總產值完成6407萬元,比上年增長8.6%;增加值完成4357萬元,增長8.4%;藍莓種植面積5.8萬畝,增長3.5%,產量3220噸,增長7.3%。
畜牧業
2016年,麻江縣畜牧業總產值完成40895萬元,比上年增長5.%;增加值完成22901萬元,增長5.2%;豬、牛出欄數繼續增長,肉類總產量10143噸,增長0.2%。

第二產業

工業
2016年,麻江縣工業完成增加值6.6193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其中:年產品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9家,完成增加值2.2386萬元,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93044萬元,增長18.1%;規上工業能源消費8.1萬噸標準煤。
建築業
2016年,麻江縣建築業增加值9933萬元,比上年增長17.1%。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6年,麻江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8281萬元,比上年增長13%;批發業完成銷售額76109萬元,增長14.6%,其中:限額以上批發業完成7531萬元,增長71.2%;零售業完成銷售額69565萬元,增長15.6%,其中:限額以上零售業完成4939萬元,增長33.6%;住宿業銷售額完成2701萬元,增長16.7%;餐飲業銷售額完成8439萬元,增長15.5%,其中:限額以上餐飲業完成251萬元,增長21.2%。
招商引資
2016年,麻江縣共計簽約項目14個,簽約資金10.07億元。新建開工項目14個,續建項目1個,新建和續建項目到位資金13.34億元,同比下降13.9%。
房地產業
2016年,麻江縣房地產投資37599萬元,比上年增長22.1%;商品房銷售面積66529平方米,增長28.5%。
郵電通信
2016年,麻江縣實現郵電業務收入9404萬元,比上年增長4.4%,其中,電信業務收入8094萬元,增長3.3%;郵政業務收入1310萬元,增長12.2%。
旅遊業
2016年,麻江縣旅遊總收入8.75億元,比上年增長60.6%。接待遊客144.06萬人次,增長42.1%。
金融業
2018年,麻江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完成52.98億元,下降5.6%;貸款餘額完成43.55億元,增長8.3%。
保險業
2016年,麻江縣保險保費收入4780萬元,比上年增長2%。

文化


民俗

四月八節
麻江苗族
麻江苗族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苗族先祖們為了紀念苗族英雄,在四月八這一天苗族子孫們都要穿著盛裝,背著蘆笙,帶著各色糯米飯和其他食品,,唱歌跳舞,以示敬仰,久而久之,“四月八”是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也成為其他民族踴躍參加的節日。1987年5月3日,國家民委認定“四月八”為苗族傳統節日。
鬥牛節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農耕民族,苗族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對牛結下了特殊的情感,至今苗族仍保持著對牛的敬愛與崇拜心理。史記:"蚩尤有角,牛首人身。"可見遠古之時,苗族早就是一個崇拜牛的民族了。

歷史文化資源

麻江縣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州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8處。2005年,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100個州級民族文化村寨,麻江縣的河壩、岩鶯、烏羊麻3個民族村寨列入其中。2007年,麻江縣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申報工作,至2008年底,麻江縣共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8項、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5項。2009年,麻江縣將河壩、岩鶯、烏羊麻等3個民族村寨作為“貴州省第三次文物普查歷史名城、村鎮、街區”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登記、測繪並劃定保護範圍。同年,麻江縣有4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獲州級民族民間文化優秀傳承人稱號。2010年,按國家統一部署,麻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重點從名錄申報開始向保護工作轉移,縣人民政府公布了一批縣級優秀傳承人共19人,並對這些傳承人進行適當的獎勵。同年,麻江縣還有1人獲得省級傳承人稱號。2011年,麻江縣利用非遺保護資金11萬元在河壩村委會修建河壩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心,建築面積170平方米,同年5月竣工投入使用。2012年,杏山鎮六堡村被國家民委和省民委列入全國30個、全省500個特色民族文化村寨進行保護和打造。

地方特產

麻江酸湯魚
黔東南各地都有酸湯魚,較好的有黃平酸湯魚,原汁原味不施油脂,符合當今飲食潮流。凱里酸湯最為有名,麻江縣的酸湯魚獲得過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精品菜肴暨美食文化展特金獎和中國名宴金鼎獎。
麻江米
麻江縣素有“中國鋅硒米之鄉”的美稱,香味屬清香型,色、味俱全,口感爽滑,富含鋅、硒、鈣等十餘種對人體有益元素及蛋氨酸、谷氨酸、賴氨酸等十五種氨基酸。
藍莓
2011年底,麻江縣已發展藍莓種植基地2萬畝,分佈達6個鄉鎮。2011年底,麻江縣成立藍莓產業技術協會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3個,帶動400多戶農戶種植藍莓。

交通


截至2016年末,麻江縣麻江縣境內共有公路237條1305.3千米。其中:過境高速公路(凱麻高速)1條27.92千米;過境高等級公路(貴新公路)1條26千米;國道2條67.6千米,省道3條184.1千米,縣道7條197.4千米;鄉道23條268.5千米;三級公路1條10.3千米;四級公路共92條684.3千米;等外級公路108條304.9千米(縣道、鄉道和村道與四級公路有重合),全縣農村公路橋樑共127座4001延米。
麻江縣城西距省會貴陽市和龍洞堡國際機場109千米,東距黔東南州府凱里市40千米,南距黔南州府都勻市23千米,北距瓮福磷礦基地福泉市21千米。滬昆鐵路,滬昆高速公路、蘭海高速公路和滬昆高速鐵路客運專線貫穿縣境。320國道、210國道和206、309、311省道在縣內縱橫,縣、鄉道路阡陌交錯,村村通公路。

運輸

2016年,麻江縣公路客運量1292萬人,旅客周轉量64097萬人/千米,貨物運輸615萬噸,貨物周轉量59850萬噸/千米。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麻江縣有普通中學12所,在校學生13212人;專任教師854人;普通小學63所,專任教師1019人,在校學生,15744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03%;幼兒園18所,其中民辦幼兒園15所,專任教師94人,在園幼兒5375人。

衛生事業

2011年,麻江縣擁有醫療衛生機構14個,其中:醫院1個,鄉鎮衛生院9個,婦幼保健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所。麻江縣實有醫院病床472張;衛生技術人員709人,其中:執業醫師131人。麻江縣參合人數達到193250人,參合率為97.8%。

社會保障

麻江型銅鼓
麻江型銅鼓
2011年,麻江縣共有154345人獲得新農合醫療補助,補助總資額達1885.09萬元,同比增長32.65%。2011年,麻江縣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0265.8元。2011年年末,麻江縣從業人員11.60萬人,與2010年相比,下降8.1%。2011年新增就業人員1342人。2011年年末,麻江縣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人數2760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145人,2011年,麻江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8223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8596人,啟動了生育保險工作,參保人數4403人。
2011年,麻江縣城低保900戶,1697人,發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54.9413萬元;農村低保17949戶,49062人,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796.4266萬元。下撥救濟糧54.205萬公斤,災民困難建房補助金323戶115.7萬元,水泥14噸;旱災困難群眾救濟金30萬元;城鄉困難群眾大病醫療救助金1323人360.8502萬元;發放社會救濟對象參加2012年農村合作醫療補助金1640人8.2萬元;2011年,麻江縣開展抗旱救災捐贈和向望謨水災地區災民捐款活動,共收到捐款3.9859萬元,發放困難群眾一次性生活補貼52292人537.079萬元;發放白內障患者康復補助金71人0.71萬元;城鄉低保對象臨時價格補貼18849戶50759人764.315萬元。

體育事業

2011年,麻江縣龍舟隊赴四川省成都·金堂站參加2011年“清鳳杯”中國龍舟公開賽,獲得了公開組500米直道賽第三名、公開組200米直道賽第三名、公開組總成績第三名。龍舟男女隊參加2011年“萬澤·太湖莊園杯”中國龍舟公開賽(武進站)暨第十屆世界龍舟錦標賽選拔賽,獲得了男子組500米直道賽第二名、女子組3000米環繞賽第二名、女子組22人龍舟200米直道賽第二名、女子組12人龍舟200米直道賽第二名、女子組500米直道賽第二名、女子組總成績第二名、男子組總成績第四名。
2011年,麻江縣男女龍舟隊代表貴州省參加全國第九屆少數民族運動會,以女子小龍舟250米直道競速第一名、女子500米標準龍舟第一名、女子800米標準龍舟第一名、女子1000米標準龍舟第一名、女子5000米環繞賽第一名、男子500米標準龍舟項目第一名、男子800米標準龍舟第一名、男子5000米環繞賽第一名、男子1000米標準龍舟第一名、男女混合500米標準龍舟第一名、男女混合800米標準龍舟第一名、男女混合1000米標準龍舟第一名獲得了12個一等獎。

旅遊


風景名勝

老山河峽谷景區
麻江縣舟溪苗族(舟族)
麻江縣舟溪苗族(舟族)
老山河峽谷景區位於下司鎮西北面角,距下司鎮政府所在地約4公里。分兩段,即上游景區和下游景區。上游景區長約4公里,奇峰秀嶺,懸崖陡壁,樹木蔥綠,河水清澈,蝦魚競現。高約70米的壁岩上,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農灌大水溝,深1.5米,寬2米,人行溝坎,下游景區長約3公里,有月牙潭、鷹嘴岩、盤龍洞、九曲銀河、象山、和尚賞月、駱駝峰、頑猴戲虎等景點。
水落潭瀑布
水落潭瀑布位於麻江縣城北12公里處,高70米,頂寬15米,底寬30米,瀑布由上而下分成兩股垂落,在方圓1公里內可聽到嘩嘩的落水聲。
斗蓬山景區
斗蓬山景區地跨都勻、麻江、貴定三縣境,面積約100多平方公里。麻江有2個村,10多個自然村寨的面積,斗蓬山是麻江縣面積最大,保留完好的原始森林,景區內有植物300多種和動物100多種,主要珍稀樹種有馬尾樹、紅花木蓮、檫木、黃柏、三尖杉、紅豆杉、香果樹等。珍稀動物有大鯢、蘇門羚、黑熊、木麝、大君貓、穿山甲、花面猩、紅腹錦雞、狐、野山羊等。
擺仰村
擺仰村位於麻江縣,1992年擺仰村列為貴州省東線旅遊的民族村寨之一。

代表人物


姓名備註
夏同和清光緒初年狀元
黃超群抗法英雄
周恭壽教育家
周昌壽物理學家
張先培刺袁英烈

獲得榮譽


麻江縣是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
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縣
中國現代民間繪畫鄉
世界名犬之鄉
中國南方最大的藍莓基地縣
中國紅蒜之鄉
中國鋅硒米之鄉
中國藍莓產業科技創新十強縣
第七批全國農業標準化優秀示範區
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區
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
全國第一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