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
畲族
畲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總人口708651人(2010年),分佈在閩、浙、贛、粵、黔、皖、湘七省80多個縣(市)內的部分山區,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他們自稱“山哈”,但這個名稱,史書沒有記載。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的族稱。
畲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畲語和漢語的客家方言很接近,但在廣東的海豐、增城、惠陽、博羅等極少數畲族使用接近瑤族“布努”語(屬苗語支)。畲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在日常生活中,各地畲族皆通曉當地的漢語方言。隨著畲族融入漢人社區,大多數畲族轉說客、贛、閩、粵系的漢語。據統計,中國99%以上的畲民使用的是當地的漢語客家方言。其中,福建福安地區的畲語被認為是全體畲語的標準語。
1956年12月,國務院認定畲族為一個單一的少數民族,並確定族稱為畲族。景寧畲族自治縣是中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畲族人口佔比約11.5%。據史料記載,畲民遷入景寧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畲族家譜有“徭人”或“徭家”的別稱。
學術界普遍認為畲族是鳳凰山的土著居民。畲族是潮汕地區的先民,潮州鳳凰山是全國70多萬畲族同胞公認的始祖開基地和民族發祥地。潮州畲族文化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畲歌是潮州歌謠的源泉。
自古畲族的他稱和部分自稱中都有“畲瑤”、“瑤”、“瑤家”、“山瑤”、“瑤人”等等跟瑤族密不可分的稱呼。畲族原分佈在閩、粵、贛三省結合部。元、明、清時期,從原住地陸續遷徙到閩東、浙南、贛東、皖東南等地山區半山區。
中國郵政-畲族
畲族姑娘
總之,史書對畲族的族稱記載相當混亂,稱呼也因時因地而異。新中國建立后,政府對畲族的族稱問題十分重視。經過商議,改“畲”為“畲”(取“人一一小田”的“畲”為族稱,意為新中國每個族人都擁有了那一片小小的天地)。1956年由國務院正式公布確認,畲族是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從此,“畲族”(寫作“畲”,音shē)成為法定的族稱。
關於畲族來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主張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長沙的“武陵蠻”(又稱“五溪蠻”),與瑤族同源,持此說者比較普遍。自古畲族的他稱和部分自稱中都有“畲瑤”、“瑤”、“瑤家”、“山瑤”、“瑤人”等等跟瑤族密不可分的稱呼。
此外,畲族族源還有“越族後裔說”、“東夷後裔說”、“河南夷的一支”和“南蠻族的一支”等多種說法。總之,眾說紛紜的畲族族源反映了畲族在其歷史曲折發展和民族形成過程中,同蠻、越、閩、夷以及漢等各族群體彼此互動、混化、交融的關係。
畲族族源歧見很多,但概括起來有外來說和土著說兩種。外來說者認為畲族源於漢晉時代的“長沙武陵蠻”。持這種觀點的主要論據是“武陵蠻”和畲族有共同的盤瓠圖騰信奉。土著說者認為畲族源於周代的“閩”人。“閩”是福建的土著,福建最早的主人,其遺裔就是今天的畲族。“閩”、“畲”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淵源關係。此說的主要論據是“閩”、“畲”之間有著密切的內涵聯繫,即“閩”——“蠻”——“僚”——“畲”一脈相承。
此外,還有人認為畲族源於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是屬於高辛氏近親的一支氏族部落。有的認為畲族源於河南,其祖先是“龍麒”,等等。
總之,關於畲族的來源,目前尚有爭議。
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長沙的“武陵蠻”(又稱“五溪蠻”)說。此說認為畲族和大部分瑤族都家喻戶曉地流傳有屬於原始社會遺留下來的圖騰崇拜——盤瓠傳說,傳說的內容與漢晉時代分佈在長漢中下游的“武陵蠻”所流傳的盤瓠傳說大同小異,據此認為畲、瑤兩族與“武陵蠻”有密切的淵源關係。瑤族中自稱為“勉”的“盤瓠瑤”(或稱“盤瑤”、“板瑤”、“頂板瑤”、“過山瑤”)與自稱為“門”的“山子瑤,約佔瑤族總人價的一半以上也崇信盤瓠傳說。
畲族姑娘
在語言方面,雖然99%以上的畲族操接近於漢語客家方言的語言,但居住在廣東惠陽、海豐、增城、博羅一帶的畲族卻操瑤族“布努”語,這種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的語言。廣東潮安縣鳳凰山的畲族目前固然操潮州話或客家話,但在《潮州府志》中卻記錄下這裡禽族在歷史上曾經使用過的一種語言與今天海豐、惠陽、增城、博羅一帶畲族所使用的苗瑤語族苗語支的語言很相似。在音調上,雖然有不少地方的畲族民歌類似客家的山歌詞,但福建寧德地區卻存在著完全不同子客家山歌的四種畲族傳統的基本音調(福寧調、福鼎調、霞浦調、羅連調),這四種基本調和自稱“勉”的瑤族和“布努瑤”的基本調有驚人的類似之處。過山瑤唱的民歌傳統基本調是“拉發調”,拉發調中長調的“跟聲”唱法與畲族的二聲部合唱”雙條落”有許多類似之處。瑤族的拉發調又和羅源、連江等縣畲族的“羅連調”在音調(包括音列、調式、節奏)的基本特點是相一致的。民族語言的親屬關係反映其民族淵源關係十分密切,民族近親是語言親屬關係的基礎。
根據上述種種的理由,從而推斷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南蠻”中包括長沙“武陵蠻”在內的一支,他們之間的;歷史淵源關係是十分密切的。持此說者人數較多,由於可佐證的材料比較豐富。所以比較可信。
(二)東夷說。潘光旦教授在畲、瑤同源於“武陵蠻”說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把畲族遠源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淮河與黃河之間的“東夷”里靠西南的一支“徐夷”,認為畲族和大部分瑤族同源於“武陵蠻”,而“武陵蠻”是“東夷”遷居鄂、湘西部地區后,融合了其他民族成份而形成的。他認為“徐夷”與苗、瑤、畲都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後來向長江流域活動進入五嶺山脈中的一部分,就是發展為今夭的瑤族,一部分從五嶺山脈向東在江西、福建、浙江的山區里和漢族雜居融合而成為畲族;另一部分曾定居在洞庭湖一帶,即後來進入湘西和貴州的苗族。有人從高辛氏和“東夷”、畲族的文化遺產作了比較,如死人洞葬,拾骨重葬,喪葬以歌代哭,結婚時男女不對拜,女子結髻、蒙青巾、扎紅頭繩、插花鳥銀飾、穿戴鳳羽樣衣冠、梳妝用“銅鏡”,煮飯用“鬲”,生產用“鎬”,打獵用“弩”,腳穿木拖鞋、草籠鞋,喜唱山歌,對本族人說“山哈”話,自稱為“徐家人”,稱中土漢人為“阜佬”,稱土著漢人為“閩家人”“民家人”,說明早期畲人無王朝戶籍,不為“民”,傳頌“鳳凰鳥”,結婚時正門橫眉上寫“鳳凰到此”四個字的橫聯等等,說明高辛帝嚳、東夷、徐夷、畲族具有極其密切的淵源關係。
畲族姑娘
(三)“越人”後裔說。認為畲族乃古代越人的後裔,此說根據史籍中關於古越人和今天畲族在分佈地域上的對照、民間傳說和歷史記載的偶同或從族稱義、音的演變去推論以及畲,越具有共同的盤瓠傳說,共同的生產方式,生產水平和共同的風俗習慣等,認為畲族乃古越人的後裔。在“越人”後裔說中,又有許多不同的具體說法,如認為畲族乃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或范蠡的子孫;有認為畲族是中國秦、漢時代的越人後裔;還有認為畲族是源於漢晉討伐的’‘山越”,特別是與漢高祖十年(公元前196年)封地在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的越人後裔南海王織有密切的淵源關係,等等。
(四)“南蠻”說。此說認為畲族乃“蠻”或“南蠻”的一支,是廣東的土著民族。此說認為盤瓠傳說不僅流傳於‘武陵蠻”中,也包括《搜神記》中所說的“今即梁漢、巴蜀、武凌、長沙、廬江郡夷是也”,相當於今天大半個南中國。說畲、瑤同漢晉時代長江的崇奉盤瓠傳說的“南蠻”有密切的歷史淵源關係,又因福建、浙江等地這畲族家喻戶曉傳說廣東鳳凰山乃是他們民族的發祥地,從而論證畲族乃東漢時期久居廣東的“南蠻”一支,是廣東的土著民族。
(五)福建土著“閩”族後裔說。此說認為閩、越乃中國南方的兩個古老民族,閩族系福建土著,乃畲族之先民,越乃福建的客族,畲族非衍出於越族。
7世紀初隋唐之際,畲族就已居住在閩、粵、贛三省交界閩南、潮汕等地、宋代才陸續向閩中、閩北一帶遷徙,約在明、清時始大量出現於閩東、浙南等地的山區。江西東北部的畲族原住廣東潮州府鳳凰山,后遷福建汀州府寧化縣居住,大約在宋元之後至明代中葉以前遷到贛東北居住。安徽的畲族約在100年前從浙江的蘭溪、桐廬、淳安等縣遷來。各地畲族都以廣東潮州鳳凰山為其民族發祥地,傳說他們的始祖盤瓠就葬在這裡,並認為婦女的頭飾扮成鳳凰形式,就是為了紀念他們的始祖。在畲族中,廣泛流傳著屬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性質的盤瓠傳說,傳說他們的始祖盤瓠因為幫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為妻,婚後遷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長子姓盤,次子姓藍,三子姓雷,四女姓鍾,子孫逐漸繁衍成為畲族。這個傳說不但家喻戶曉,而且載入族譜,繪成連環式畫像,稱為“祖圖”,在節日里懸掛出來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祀奉甚虔。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龍頭,這也是畲族圖騰的主要標誌。畲族居民仍以盤、藍、雷、鍾為主要姓氏。
盤瓠傳說、盤王圖騰以及藍、雷、鍾三大姓亦與瑤族相同,因此自古畲族的他稱和部分自稱中都有“畲瑤”、“瑤”、“瑤家”、“山瑤”、“瑤人”等等跟瑤族密不可分的稱呼。
隋唐之際,聚居在閩、粵、贛三省交界山區的畲族先民已經從事農業生產和狩獵活動。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拓荒殖土。到了唐代,中央王朝在畲族先民聚居的福建漳州、汀州一帶施政,並實行闢地置屯等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措施,使畲族山鄉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畲漢兩族之間的關係日益密切。唐王朝在漳、汀地區的建政,大大加速了畲族封建化的過程。封建統治者加深了對畲族人民的剝削和壓迫,而且還實施一系列民族歧視政策,把他們視為“化外之民”。
畲族
福建省
據1990年7月1日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國畲族有630378人。其中在福建省有346451人,其他分佈於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等省。畲族在福建省的346451人中,主要分佈於閩東寧德地區,有155819人(寧德市19393人,福安市57562人,福鼎縣27926人,霞浦縣37336人),幾乎占福建省畲族的一半,其他為:福州市46202人(連江縣12203人,羅源縣18682人),廈門市3601人,莆田市3160人,三明市16878人,永安市4438人,泉州市23822人,漳州市34620人(漳浦縣18610人,龍海縣7903人),龍岩地區33497人(上杭縣30498人)。
• 寧德市:金涵畲族鄉
• 福鼎市(畲族姓氏有金姓):硤門畲族鄉,本市境內有藍、雷、鍾、李、吳、楊、金七姓
• 霞浦縣:水門畲族鄉、鹽田畲族鄉、崇儒畲族鄉
• 福州市
• 連江縣:小滄畲族鄉
• 羅源縣:霍口畲族鄉
• 廈門市
• 莆田市
• 三明市
• 永安市:青水畲族鄉
• 泉州市
• 漳州市(畲族姓氏鍾姓):詔安縣港頭畲族村
• 漳浦縣(畲族姓氏有藍姓):赤嶺畲族鄉、湖西畲族鄉
• 龍海市:隆教畲族鄉
• 龍岩市
• 上杭縣:廬豐畲族鄉、官莊畲族鄉
浙江省
• 麗水市
• 景寧畲族自治縣
• 桐廬縣百江鎮金塘塢畲族村有近百戶人家,族人多為藍、雷、鍾三姓。
• 溫州樂清市百岱村,由於遷徙原因,躲避戰亂以翁姓、陳姓為主。
• 溫州蒼南縣有藍、雷、鍾、李、吳、羅六姓
• 衢州市龍游縣浦山村,族人多為藍、雷、鍾三姓。
• 金華市武義縣柳城畲族自治鎮。
• 尚田鎮印家坑村藍家是奉化乃至寧波市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地。
江西省
• 貴溪市:樟坪畲族鄉
•信豐縣:安西鎮田壠畲族村
•吉安市:東固畲族鄉,老輩們的版本,畲姓有盤、藍、雷、鍾、谷五姓,是否可信,仍有待考證。
廣東省
• 廣東畲族主要分佈在粵東和粵北山區。具體分佈在潮安縣、豐順縣、饒平縣的鳳凰山區,汕尾市的深汕特別合作區、惠東縣的蓮花山區,博羅縣、增城區的羅浮山區,河源市郊區、龍川縣、和平縣、連平縣的九連山區,始興縣、南雄市的大庾山區和乳源瑤族自治縣的天井山等14個縣的山區,另有少數人口散居於廣東其他市、縣。
廣東鳳凰山畲族,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有2500多人,約佔廣東省畲族總人口的十分之一。主要分佈在潮州市二縣一區五鎮的五個行政村和三個自然村及梅州市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地豐順縣潭江鎮的鳳坪畲族村,同時還有幾十戶雜散居。其中潮州市的潮安縣有歸湖鎮碗窯畲族村、山犁畲族村、嶺腳自然村,鳳凰鎮石古坪畲族村,文祠鎮李工坑畲族村(含黃竹洋自然村);饒平縣饒洋鎮藍屋畲族村;湘橋區意溪鎮雷厝山自然村。 。以上地區畲族同胞的姓氏為藍姓和雷姓。
畲族在廣東的分佈以及主要姓氏 | ||||
---|---|---|---|---|
地級市 | 縣/縣級市/區 | 鄉鎮 | 涉及畲族的姓氏 | 備註 |
潮州 | / | / | 藍姓、鍾姓 | / |
汕尾 | 深汕特別合作區 | 鵝埠鎮 | 藍姓 | / |
惠州 | 惠東縣、博羅縣 | / | / | / |
河源 | 源城區、龍川縣、和平縣、連平縣 | / | / | / |
韶關 | 始興縣、南雄、乳源瑤族自治縣 | / | / | / |
廣州 | 增城區 | 正果鎮 | 雷姓、來姓、盤姓 | 來姓是否為藍姓有待考證 |
畲族人民在遷徙過程中,在拓荒殖土的同時,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畲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畲語和漢語的客家方言很接近,但在廣東的海豐、增城、惠陽、博羅等極少數畲族使用接近瑤族“布努”語(屬苗語支)。畲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在日常生活中,各地畲族皆通曉當地的漢語方言。
廣東潮安縣鳳凰山的畲族目前固然操潮州話或客家話,但在《潮州府志》中卻記錄下這裡畲族在歷史上曾經使用過的一種語言與今天海豐、惠陽、增城、博羅一帶畲族所使用的苗瑤語族苗語支的語言很相似。在音調上,雖然有不少地方的畲族民歌類似客家的山歌詞,但福建寧德地區卻存在著完全不同子客家山歌的四種畲族傳統的基本音調(福寧調、福鼎調、霞浦調、羅連調),這四種基本調和自稱“勉”的瑤族和“布努瑤”的基本調有驚人的類似之處。過山瑤唱的民歌傳統基本調是“拉發調”,拉發調中長調的“跟聲”唱法與畲族的二聲部合唱”雙條落”有許多類似之處。瑤族的拉發調又和羅源、連江等縣畲族的“羅連調”在音調(包括音列、調式、節奏)的基本特點是相一致的。民族語言的親屬關係反映其民族淵源關係十分密切,民族近親是語言親屬關係的基礎。
畲族
畲族民歌隨處可見,以畲語歌唱的形式表達。每逢佳節喜慶之日便歌聲飛揚,即使在山間田野勞動,探親訪友迎賓之時,也常常以歌對話。流傳下來的山歌約有一千多篇,計四五萬行。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等。其中無伴奏的山歌是畲族人最喜愛的一種民歌方式。“雙音”是畲族人擅長的二聲部重唱的唱法,又稱“雙條落”。
勤勞淳樸的畲族婦女,不但是生產能手,也是編織刺繡的能工巧匠。他們手工藝品種類豐富,色彩斑斕,風格獨特。如編織的彩帶,又稱合手巾帶,即花腰帶,案花紋多樣,配色美觀大方。編織的斗笠,花紋細巧,工藝精緻,配以水紅綢帶、白帶及各色珠子,更富有民族特色,是畲族婦女最喜愛的一件裝飾品。畲族姑娘精心織繡的綉帕或彩帶,送給心愛的情侶,是最好的定情物。解放后,這種工藝技術得到了更加發揚光大,成為搶手的旅遊產品和出口產品。
畲族
畲族的編織工藝最受讚譽的是彩帶和竹編。彩帶即花腰帶,又稱合手巾帶。畲族姑娘從五六歲起,就跟著母親學習編織彩帶,彩帶精緻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靈手巧的重要標準。畲族地區盛產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為竹編工藝品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畲族婦女服裝,各地略有差別,其共同特點是上衣多刺繡。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裝,在衣領、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繡花紋圖案和花鳥龍鳳圖案。畲族婦女最主要的裝束,那就是“鳳凰裝”。
畲人的工藝品主要是竹篾編製物和草編製物。在今天的土產市場上,畲人所制的斗笠、竹席、草帽、草席一樣享有盛譽。唐代劉禹錫有詩云:“長刀短笠去燒畲。”所謂“長刀”和“短笠”,即是直到現在還在使用的鐮刀和斗笠。把斗笠叫做“尖仔笠”,以竹編製之。此物尖頭圓沿,輕便靈巧,十分實用,故有“短笠”之稱。
潮汕畲人日用品中還有“瓠靴”和木屐。瓠靴半圓形,木製,用於舀水,舀水時恰好與鍋鼎的下部吻合。木屐則如同日本所傳之制。這兩種製品均仍在市場上行銷。
• 鶴溪傳說
參見:百歲門
• 初五拜年
• 送斗米
• 焐年豬
畲族人民酷愛體育活動,“打尺寸”、“盤柴槌”、節日登山、騎海馬和竹林競技等,都是畲族民間流傳十分有趣、別具有一格的體育活動。尤其是練拳習武之風盛行,經千百年傳承,已形成獨具一格的民間武術。解放前,畲族群眾習武是為反抗壓迫和剝削,解放后則是為了強身健體、陶冶性情,豐富文化生活。畲族武術分棍術和拳術兩大類。棍術種類多,動作名稱複雜多樣。拳術十分普及,作為拳術的一部分,有令人叫絕的點穴功夫。武術精通的老拳師一般都會點穴術和醫術。但是,畲族武術還需要進一步地整理、挖掘。
畲族舞蹈成為宗教祭祀禮儀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本民族各種重大祭典禮儀活動中留傳下來。人們所能看到的和所發現的畲族民間舞蹈幾乎無不與宗教祭奠、祭祀儀式渾然一體,緊密結合,相互依存,相互依賴。
畲族舞蹈
《做功德》(又稱“做陰”),是畲族人在成年後死去,家屬為其“超度亡靈”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盤瓠世考》中載:“盤瓠因為遊獵,……跳過大樹,被株尖所傷,……殯后長腰木鼓,長笛短吹,男女連聲唱歌。窈窕跳踢舞弄者不能及”。在“祖圖”中也畫有眾人披麻戴孝在靈堂守棺,多人手拿道具,一人手擎寫有“超魂超度”字樣的木牌翩翩起舞;另外在畲族民間也有關於做功德的傳說。做功德總的意義是對上輩先人的尊敬和祭奠,用法師(舞者)自己的話說就是“謝大人的恩情”。
《打徨》是一種巫舞,據巫師的說法,《打徨》是在人犯病時跳的,意在捉鬼驅邪治病,內容大體是法師造好“九州仙樓”請來玉皇大帝,廬山祖師,調來天兵天將通過“行罡做法”、“捉鬼搶魂”、“放油火”等。病人將會自愈。
畲族有著本民族的圖騰信仰,而宗教祭祀是他們精神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宗教祭祀舞蹈就是這種精神生活的表現之一,帶有迷信色彩,起到了精神鴉片的麻痹作用,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宗教祭祀舞蹈在歷史上、文化史上、民族史上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多功能作用。
參見:綠曲酒、景寧畲族綠曲酒
歷史上畲族人民輾轉遷徙,物質生活尤為簡樸。他們“結廬山谷,誅茅為瓦,編竹為籬,伐荻為戶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結構瓦房。隨著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變,修小樓房的人越來越多。火籠、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於山區氣候寒冷,嚴冬臘月,一家人都圍坐在火塘邊烤火取暖。畲族山區,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種植較少,雜糧較多。他們普遍以地瓜米摻上稻米為主食,純米飯只是宴請貴賓時才用,喜食蝦皮、海帶、豆腐等。尤喜飲“米酒”和“麥酒”。
• 飲食禁忌
忌吃狗肉、蛇肉;小孩忌吃鱔、鰻;忌用筷子打貓,忌吃貓肉;忌用單隻手捧茶招待客人;酒桌上忌空碗;上別人家做客,吃點心時忌吃光,應有所剩餘;年初一忌喝菜湯,不然插田要下雨,整年出門要打傘;忌用腳踩地上飯粒,否則會被雷擊死等等,畲族傳統飲食文化是一種民間傳統文化資源和財富。無形的民間文化資源不像地下的礦產資源那樣,你不挖掘它,它將永遠存在。
• 典型食品
畲家獨具特色的典型食品有:鹵姜;鹹菜,畲族風味菜,常用辣椒、姜、蘿蔔等腌制而成,稱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間稱牯角;烏飯,三月三的節令食品,是烏飯樹(畲語稱烏枝)的嫩葉搗細,用汁浸糯米,煮熟后即成烏黑髮亮的烏飯。據說吃了烏飯即不怕螞蟻咬。
主詞條:畲族服飾
畲族服飾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著古樸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內部的盤、藍、雷、鍾四姓中自相婚配。本來,氏族外婚制是畲族傳統婚俗。但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民族壓迫和歧視政策,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曾是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解放后,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執行,畲、漢兩族之間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戀愛的傳統,對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習俗。但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受到漢族婚姻觀念的影響,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買賣包辦現象十分嚴重。解放后被革除,現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戀愛,婚姻自主。
畲族
在畲族社會裡,無兒的家庭多行招贅,不少有兒子的家庭也讓兒子去入贅,而讓女兒留“招兒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贅者的子女要隨母姓,也有生有二子分別隨父母姓的。若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就得“做兩頭家”,即新婚頭幾年兩邊的家都要照顧,居無定處。這樣維持幾年之後,才確定在夫妻兩家中經濟條件較好的一方家落戶。
畲族喪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習俗。
畲人的喪葬習俗,從傳統與史料來看,早期的葬習為懸棺葬和火葬。在畲族中廣為流傳的《盤瓠王歌》中就載有畲人祖先盤瓠“半年是清閑,日日擎弓去射箭”,“石壁岩前山羊打,被羊抵落石壁前”乃“跌落石壁前,身屍掛在樹尾上,老鴉來叫引路線”,“一陣龍風來發起,吹斷樹尾擱不牢,大大小小跑地拜,句句哭公是不該”的傳說。因“高岩石壁崎又嶇”所以無法取得祖先屍身,只好“任得樹梢安祖墳”,後世畲人為懷念先祖於是便懸棺而葬了。三國時,吳沈瑩在《臨海水土志》中有“人懸棺”的記載。“人”即歷史上的“南蠻”,它是畲族等南方民族的先人。由此可見,畲人懸棺而葬的習俗由來已久。
火葬大多見於明代的一些文獻上。《天下郡國利病書》中記有廣東畲民,“有病歿;則焚其室廬而徙居焉”。(寧國市畲族地區)在人死後要“撿金”(即把人體的遺骨開棺撿起,裝入一瓷瓶和壇中,封好瓶口然後再埋起來),此習概由此而來。火葬,同畲族頻繁的遷移,強烈的懷祖心理有關。因為他們每遷一地,都希望與祖先同行,那麼火葬則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了,因為人體火化之後,骨灰體積很小,便於攜帶。定居以後,受漢族葬俗的影響,火葬習俗逐漸拋棄轉而流行土葬。不過,其中的過程和細節跟漢人土葬有所不同,體現了這一民族的自身特色。喪葬的過程一般分為以下四步:人死報喪,凈屍入殮,超度亡靈,出柩落葬。在這些過程中又有諸多細節:如正好在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至正月初一期間逢喪,則應不驚動任何人,在家停喪數日,以免沖淡節日的喜慶之氣。報喪時,報喪者應臂纏白布條,一路上行人、車輛均應為其讓路。哭喪時,眼淚不得滴在死身者上;出柩時須由孝子扶棺,在路上如遇有溝坎,孝子要“背棺”(即托棺:孝子先彎腰站在溝里或坎下,讓靈柩擦背而過)。就整個喪事過程而言,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以歌代泣”。以悲歌來表示對死者的哀悼。
畲族現行土葬,歷史上曾實行過火葬。清代卞寶弟《閩嶠車酋軒錄》記載閩東霞浦畲民葬制與之相類。明清時期畲民遷徙頻繁,以火葬焚屍取其骨殖便於搬遷時攜帶。初從福建遷入浙江處州府的畲民在村中設“亡人台”,疊柴禾焚屍,將骨灰分裝7個陶罐,稱為"三魂七魄",並秘密分葬7處,認為人死焚屍以求來世長得漂亮。今麗水地區(原處州府)畲村尚存“亡人台”遺址。隨著定居時間的延長以及與漢人雜處,遂採用當地漢人流行的土葬。今畲家土葬一般形式有三:①採用“二次葬”,又稱“拾骨葬”。②一次完成墳墓的棺木土葬。③停棺拾骨土葬。在閩東、浙南、粵東等地畲村流傳著畲族懸棺葬的傳說。
(一)喪俗
火葬
據福州地區畲族的傳說和有關資料記載,畲族在遷徙頻繁時期採用火葬。即人死後置火中焚燒,后取其骨灰盛於陶瓮(俗稱“灰瓮”)。當遷往新址時將灰瓮帶走,暫埋於新址附近山地;再遷時又將其掏出繼續帶走,直至定居后始擇地正式安葬。明代中期,受漢族影響,葬俗多改土葬,但仍有少數人相沿其俗。民國初期,羅源西溪畲族居民在遷居安井村時,曾將其母骨灰瓮帶往安井,曆數年返回時又將其母的骨灰帶回原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此俗已絕跡。
懸葬
福州地區畲族有懸葬之俗。懸葬又稱岩葬。通常的葬法有2種:一是將盛有骨灰的陶瓮置於高處的石洞和田崖的石穴之中,外疊亂石遮擋。羅源縣安井村灰瓮岩石洞至今仍保存3個古時陶瓮及部分骨灰;二是在山上的半崖處挖掘土洞,將棺木置其中,洞口用石塊和泥巴封堵,過三年或更長些時間取骨(個別還採用焚燒)裝於陶瓮,然後移葬他處。此俗,羅源縣霍口、飛竹等地畲村仍沿襲。據羅源縣內部分畲族相傳,此葬俗始於古時的懸棺葬。其說法有二:一種說法是畲族祖先盤瓠為天上“星辰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懸葬則寓其意;另一說法是畲族祖先盤瓠生前被鹿撞死鳳凰山崖,葬於崖前,其子孫仿其祖先葬法。
(二)喪儀
福州地區畲族稱老人過世為“老了”或“過山了”。畲族明代以前的喪儀無考,明代中期起隨著改為土葬后,與漢人的葬儀大同小異,但窮、富之間又有簡、繁之別。
福州地區畲族稱50歲以上的人在家亡故,男者稱“壽終正寢”,女者稱“壽終內寢”。死者斷氣時,即鳴鞭炮,以通知族人前來幫工。正常死亡停屍廳堂,立好靈位,以供弔唁。同時撤去蚊帳、棉絮,並用一張白紙鑽三個孔,即兩孔為眼,一孔為鼻掩蓋於死者面部(稱“安面”),然後用被單覆蓋全身,在死者床前點油燈,擺一碗米飯。油燈謂“照眼”。直點至入殮為止;米飯謂“走路飯”。稱給死者吃了好上路,並於飯上點香,且不能中斷,直至入殮為止。畲族尊重母系親戚,因此首先要派人到嫡系親戚家報喪。負責報喪的人必帶雨傘和粗紙條,中途不能隨便串門,要直接到達目的地,到時把雨傘靠於門外,不能帶傘入門。入門后將粗紙條放在凳上,被通知者見雨傘置法和粗紙條即知有人亡故。喪家為死者更衣時應先沐浴,燒沐浴湯的水由媳婦直接到溪中取,取水時如死者為男性則順流舀水,意男者在天;死者是女性,要逆流舀水,意女居地。清水取回后燒湯。沐浴時用毛巾在死者額、胸前、手、腳分別揩3下,死者一般要著新衣,但貧困者亦用舊衣補充。未收殮前,親屬輪流守靈,防止狗、貓近前。
嫡系親戚到時,孝男孝女及媳婦應穿麻衣,跪於門前迎接。待嫡系親戚到齊后開啟正屏門,並移屍后廳置於靠背椅上,后支杆秤。王師開始念咒誦經,親戚分別行三跪九叩或三鞠躬禮,與遺體告別,最後入棺。死者當晚殯殮,請王師或道士念咒、誦經,稱“點藥師”,由當晚至次日早上。當儀式行至焚燒陰銀時,孝男孝女需用木杆在廊前等地敲打,謂嚇退其他死鬼,錢不會被其搶走。此後每七天(以死者死亡之日起計算)皆請王師或道士念咒誦經,謂“做七”,共舉行七次,最後一次俗稱“斷七”。死後一百日、一周年、三周年均應請王師或道士做“功德”,為死者超度亡靈。每次做“功德”,短者一晝夜,長者五晝夜。舊時喪制,孝男一百日內不能理髮和赴宴;一年內家中不裹糕、蒸糕,謂過“苦節”、“苦年”。如果一百日內未娶親的要待三年後才能娶。戴孝分“七七”(即49天)、百日、三年等3種。
出殯擇吉日,設家堂祭,孝男孝女跪列兩旁,兒孫輩一一跪拜。靈柩出門的程式為頭向門外,退出門後轉為尾向前,意為不讓風水被死人帶走。靈柩出門之後由女婿辦“攔馬祭”,又稱“路祭”,由女婿跪拜。送葬隊伍以彩旗鑼為前導,彩旗鑼每個兒子一面,長孫的旗番為蘭色,其後為“火爐燈”,每個兒子一擔,內裝斗燈和裝有木炭的缽,返回時必須點燃,寓人丁興旺、長發其祥之意。送葬時女輩一般只送村口即返回,孝男孝孫則護靈柩上山,安葬完畢后稱“回龍”,回龍隊伍應從原路返回。在回龍隊伍未進屋前家裡應按兒子的多少準備水、米各一擔,水中置蔥、稻稈、柚,寓“搶”、“趕”、“富”之意。彩旗鑼未進屋前應先將水、米分別挑入倒入水缸或米瓮。“回龍”后,喪家便設幾桌酒席,答謝前來送葬者及親戚朋友。安葬的第三天親屬上墳,擺供品、燒陰銀,稱“做伏山”,意為察看安葬時是否處理妥當。
羅源畲族俗規,死者不滿50歲的不能開廳(即正屏門),不能放在後廳收殮,葬儀從略。凡在戶外死亡的,屍體不能進門,就地或在村外收殮埋葬,喪事從簡。
畲族喪葬習俗最大的特點有二:一是女人過世時收殮入棺的壽衣必是出嫁時當新娘子時的嫁衣。二是以歌代哭,其內容大都是緬懷祖宗,悼念、歌頌死者生前的為人,祈禱死者安息,也有的懺悔自己對死者的不足之處而引起的反駁的對歌,歌詞悲愴,催人淚下。摘錄兩首以示存史:
哭娘歌:沒有爹娘無主張,家有金銀枉思量;有錢能買千般物,難買堂上雙爹娘。
祭祀歌:敲起柴片鬧紛紛,孝男孝女細細忖;你在陰府要保佑,人丁興旺萬年春。爹也空來崽也空,黃泉路上信難通;生時若不行孝順,死掉空激是沒功。得悠悠,且悠悠,莫論人間春與秋;先古賢人講不盡,哪有世人命不丟?
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時要以兩杯酒、一杯茶、三葷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時節的餜。在節日期間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但不論過什麼節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過生日除殺雞、宰鴨外,也要做糍粑。
“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其主要活動是去野外“踏青”,吃烏米飯,以緬懷祖先,亦稱“烏飯節”。烏米飯就是用一種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飯染成烏色。相傳在唐代,畲族首領雷萬興和藍奉高,領導著畲族人民反抗當時的統治階級,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山上。將士們靠吃一種叫‘嗚飯”的野果等充饑度過年關,第二年三月三日衝出包圍,取得勝利。為紀念他們,人們把三月三日作為節日,吃“烏米飯”表示紀念。節日期間,附近幾十里同宗詞的畲族雲集歌場,自晨至暮,對歌盤歌,內容為歌頌盤瓠,懷念始祖。整個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烏米飯”。深夜,進行祭祖活動。
此外,畲族也過春節。過春節時除宰雞殺豬外,還要做糍粑,祝願在新年裡有好時運,日子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盤古祖先”,老人講祖先創業的艱難,過後舉家團聚,唱山歌,送賀禮。青年男女則走鄉串寨,以歌傳情,互敘友情。
主要是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畲族十分重視祭祖。
獵神信仰。由於狩獵在畲民生活中佔有突出的地位,信奉獵神自古以來就是畲族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蛇崇拜。蛇是百越民族的圖騰之一。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解釋“閩”字說:“閩,蛇種。”意思是說屬於百越系統的閩越族,是以蛇為圖騰的。閩越地區古屬百越,其中大部分地區還是閩越的範圍,這裡的土著民多以蛇為圖騰,對蛇抱有尊崇、親切的感情。
在畲族中廣泛流傳含有與苗、瑤相類的南蠻意識“盤瓠”傳說:新石器時代的高辛氏(即帝嚳)時期,劉氏皇后夜夢天降婁金狗下界托生,醒來耳內疼痛,旨召名醫醫出一希奇美秀三寸長的金蟲,以玉盤貯養,以瓠葉為蓋,一日長一寸,身長一丈二,形似鳳凰,取名麟狗,號稱盤瓠,身紋錦繡,頭有二十四斑黃點。其時犬戎興兵來犯,帝下詔求賢,提出:能斬番王頭者以三公主嫁他為妻。龍犬揭榜后即往敵國,乘番王酒醉,咬斷其頭,回國獻給高辛帝。高辛帝因他是犬而想悔婚。盤瓠作人語說:“將我放在金鐘內,七晝夜可變成人。”盤瓠入鍾六天,公主怕他餓死,打開金鐘。見他身已成人形,但頭未變。於是盤瓠與公主結婚。婚後,公主隨盤瓠入居深山,以狩獵和山耕為生。生三子一女,長子姓盤,名能,次子姓藍,名光輝,三子姓雷,名巨佑,女兒嫁給鍾智深(亦作“字”)。畲族人民世代相傳和歌頌始祖盤瓠的功績。盤瓠是畲族圖騰崇拜的物件。畲族先民以擬人化的手法,把盤瓠描塑成神奇、機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為畲族的始祖。
盤瓠是春秋時代一位歷史人物,在公元前744年的楚與盧戎戰爭中,盤瓠殺敵立功、受封以及與公主結婚,是對歷史的真實記載。盤瓠傳說之所以能演變為神話,也正是圖騰標誌使然。“盤瓠”傳說是具有神聖的民族起源的信仰,是畲族、瑤族、苗族等先民的圖騰崇拜,有共同的“氏族標記”。他們把“盤瓠”視為始祖和至高無上的尊神,確定了畲族一瑤族一苗族具有緊密的歷史聯繫性。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而祖圖就是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標誌之一。
祖圖又稱“盤瓠圖”。畲族把有關始祖盤瓠的傳說畫在布上,製成約40幅連環畫式的圖像,代代相傳,稱為“祖圖”。畲族民間還有“高皇歌”,記述盤瓠王不平凡的經歷,歌頌其英勇殺敵、繁衍子孫的豐功偉績。畲族每年還定期舉行隆重的祭祀,族人共聚祠堂、懸掛祖圖,是早期原始社會中圖騰崇拜的殘跡。“盤瓠”傳說只是畲族文化的象徵之一,它所形成的特色文化跟畲族的風俗習慣及生活方式有著很深刻的聯繫。
在宗教方面,高皇歌有段記載在盤王生前死後“龍麒自願官唔愛,一心間山學法來;學得真法來傳祖,頭上又何花冠戴。當初天下妖怪多,閭山學法轉來做;救得王民個個好,行罡作法斬妖魔。閭山學法法言真,行罡作法斬妖精;十二六曹來教度,神仙老君救凡人。香燒爐內煙濃濃,老君台上請仙宮;奉請師爺來教度,靈感法門傳子孫。靈感法門傳子孫,文碟奉請六曹官;女人來做西王母,男人來做東皇宮。盤藍雷鍾學師郎,收師捉鬼法來強;手把千斤天羅網,凶神惡煞走茫茫。鳳凰山上鳥獸多,若好食肉自去羅;手擎弓箭上山射,老虎山豬麂鹿何。鳳凰山上是清閑,日日擎弩去上山;乃因岩中捉羊崽,龍麒斗死在岩前。龍麒身死在岩前,尋了三日都唔見;身死掛在樹椏上,老鴉來叺正尋見。崎岩石壁青苔苔,山林百鳥盡飛來;吹角鳴鑼來引路,天地靈感放落來。龍麒落棺未安葬,功德日夜做得忙;閭山法主來安位,又請三清師爺官。河南祖師安兩邊,超度功德做你先;天神下降來超度,超度龍麒上西天。”表明了與道教閭山派的聯繫。
畲族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畲族人口為709592人。
2010年,中國畲族總人口708651人。
解放前,畲族地區已基本上發展到封建地主經濟階段,但由於歷 代統治者的壓迫和剝削,畲族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呈現緩慢性和不平衡性。
畲族以農業生產為主、狩獵經濟為輔。早在公元7世紀,畲族先民就以自己辛勤的勞動開闢了閩、粵、贛三省交界的山區。當時畲族先民的農業生產主要是“耕火田”,即“刀耕火種”,所耕之地多屬於缺乏水源的旱地。由於耕作粗放,生產力水平低下,農作物產量很低,加上長期居住在深山老林、野獸出沒之地,所以狩獵經濟一直比較發達。“農耕”與“狩獵”是畲族早期的生產特點。
明、清時期,是畲族先民向閩東、浙南大遷徙的時期。他們到達那裡時,平壩地區已多為漢族居住,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已為漢族所墾殖。因此,他們只能開山劈嶺,拓荒造田,新建家園。或者是佃租漢族地主的土地,或給地主富農當長工。長年辛勤勞作。他們所到之處,荒山變茶園、溝壑變良田。畲族人民為開發祖國東南山區作出了重要貢獻。
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