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霞浦的結果 展開

霞浦

福建省寧德市轄縣

霞浦縣,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縣,屬福寧府,今隸寧德市,地處福建省東北部,曾是閩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於地處沿海,呈半島型區域,全縣陸地面積148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9592.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05公里,佔全省的八分之一,居全省首位。大小島嶼400多個。綿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島嶼、港灣成了霞浦地理特色。是中國東南沿海海峽西岸經濟區東北翼港口城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的沿海經濟開放縣,是福建最早開放的對台貿易口岸,是“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素有“閩浙要衝”、“魚米之鄉”、“海濱鄒魯”的美譽。

霞浦縣總人口475936人(2020年)。

2019年1至12月份霞浦縣地區生產總值254.61億元,同比增長5.1%

歷史沿革


據《霞浦縣誌》,“清置霞浦縣,縣境西南有霞浦江,東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黃四嶼,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這是山以江名,縣以江名。”
晉太康三年(282年),划侯官縣東北部置溫麻縣,隸屬晉安郡。隋開皇九年(589年),溫麻縣併入原豐縣(后稱閩縣)。
唐武德六年(623年),以原溫麻縣地改置長溪縣(一說復置溫麻縣,詳見《附錄·唐溫麻縣建置考略》),隸屬泉州(今福州,下同)。同年,長溪縣移治連江,改稱連江縣。武周長安二年(702年),與連江縣以白鶴嶺為界,復置長溪縣,仍屬泉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長溪縣升為福寧州,轄福安、寧德縣,隸屬福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福寧州,以州本部境域置福寧縣,屬福州府。成化九年(1473年),福寧縣復為福寧州,直屬福建布政使司。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寧州升為福寧府,同時置霞浦縣為附郭縣,霞浦縣屬福寧府。
民國2年(1913年),廢福寧府,霞浦縣屬福建省東路道(翌年改稱閩海道)。民國14年,廢除道制,霞浦縣直屬省轄。民國22年11月至次年1月,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福建劃分4省、2特別市,霞浦縣屬閩海省。民國23年7月,全省設10個行政督察區,民國24年10月,改為7個行政督察區,霞浦縣先後屬第二、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32年9月,增設第八行政督察區(專署駐福安),霞浦縣屬之。民國36年4月,第八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一行政督察區,霞浦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直至霞浦解放前夕。
民國23年4~12月,在中共閩東特委和閩東蘇維埃政府領導下,在霞浦、福安、福鼎等縣的邊界地區,先後建立福霞、霞鼎、安福、霞鼎泰4個縣蘇維埃政府及其所屬蘇區,實行紅色割據。
1949年10月,全省設立8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簡稱專區),霞浦縣屬第三專區(專署駐福安)。1950年3月,第三專區改稱福安專區,霞浦縣屬之。1970年7月起,福安專區專員公署移駐寧德,改稱寧德地區,到1990年底,霞浦縣屬寧德地區。21世紀,屬寧德市。

地理環境


區位

位於中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點,北連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東與台灣島隔海相望,是連接沿海兩大經濟發達地區的必經之地。福寧高速公路和溫福鐵路橫貫全境,軍用機場投入使用、民用機場即將動工建設,三沙港併入寧德港擴大開放,距離溫州、福州的陸路交通里程均為160公里,凸現閩東北“陸、海、空”立體交通網路的雛形。

季風氣候

霞浦縣年平均氣溫16℃—19℃,春多雨水,夏多颱風,冬暖夏涼,霜雪少見。受海洋氣候影響,季風特點明顯。災害性天氣以颱風、暴雨為主,有影響的颱風年平均出現3次。

水系水能

境內水系呈樹枝狀分佈,幹流長1公里以上的河流24條,多年平均徑流量13.38億立方米。主要河流有杯溪、羅漢溪、長溪三河,總流域面積635.2平方公里,幹流長134.5公里。杯溪以流域面積廣、幹流長居首,羅漢溪以落差大、水能豐富稱優。
河流水能理論蘊藏量7.42萬千瓦,可開發量4.5萬千瓦,地下水年蘊藏量近億萬立方米,潮汐能量巨大,開發條件優勢。

台緣深厚

霞浦縣
霞浦縣
三沙港距台灣基隆港僅126海里,西洋島離台灣西引島僅10海里,兩岸語言相通、習俗相近、感情相融,漁民長期同海區作業,人員、貨物來往十分頻繁。1979年,省政府在三沙鎮設立全省首個台胞接待站,率先開展對台小額貿易和漁工勞務輸出業務;2004年,三沙口岸被省政府確定為福建省六個台貨海上快運試點口岸之一;2005年,三沙口岸又被省政府確定為台輪停泊、維修點;2006年,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批准在三沙鎮建設“台灣水產品集散中心”。
霞浦地處中國海岸中部、福州與溫州中點,上海經濟區與珠江經濟區之間,與台灣一水之隔,素有“閩浙要衝”之稱。霞浦的三沙港距台灣的基隆港126港里,漁船朝發夕至,而且三沙與台灣語言相通,習俗相近、同海區作業、交往頻繁。三沙是福建省對台經貿四個重點區域之一,是閩東唯一的台輪停靠、台胞簽證和外貿運輸裝卸口岸,三資企業產品可直接在三沙進出口。三沙鎮還被列為全國57個綜合改革試點鎮之一。霞浦全縣14個鄉鎮街道有10個靠海,海洋優勢尤為突出,境內海岸線長404公里,佔全省八分之一,淺海灘塗面積104萬畝,港灣眾多,島嶼星羅棋布,有大小島嶼196個,港口138個。

山海兼備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呈三級階梯狀下降,西北峰巒聳峙,最高峰“目海尖”海拔1192.4米;中部丘陵連綿,低山、平原、盆谷交錯;東南港灣眾多,主要有“兩洋三灣四港”(東吾洋、官井洋,三沙灣、福寧灣、牙城灣,三沙港、東沖港、呂峽港、鹽田港)。海岸線長度505公里,淺海灘塗面積104萬畝,大小島嶼400多個,均居福建省各沿海縣(市)的首位。特別是:擁有溪南、三沙、北壁等寶貴的天然深水岸線和充裕的土地後備資源,蘊藏著發展石化加工、船舶修造、能源生產等重化產業的戰略優勢。

自然資源


溪西水庫

霞浦地形從北向南傾斜,呈三階梯狀。境內河流自成流域,自北向南入海。七都溪,羅漢溪,杯溪,三河,長溪等五大河流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溪西水庫和柏洋引水配套工程以及一、二、三級梯級開發的電站,改善了農業的灌溉條件,並為經濟建設提供了充足的能源。縣電廠實現微電腦遙測、遙訊和“梯級電站優化調度”在國內外處於領先地位。

海洋資源

霞浦縣風景
霞浦縣風景
霞浦山海資源豐富。海域佔全省海域面積的21.76%,海洋漁場28897平方公里,淺海、灘塗696平方公里,分別佔全省的30.17%和23.76%,捕撈、養殖、航運等海洋經濟在閩東地區屬首屈一指。耕地27萬畝,占陸地面積的12%。林業用地149萬畝,森林覆蓋率36%,杉、松等優勢樹種蓄積量83萬立方米,還有三尖杉、四季千年桐、千年銀杏、桫欏等珍貴樹木。東吾洋沿岸晚熟荔枝為歷史名貴水果,官井瓜(大黃魚)、三沙(石斑魚)、七都蟳、沙洽蠣、鹽田蛤、牙城蟶、霞浦文蛤、沙江對蝦、沙塘劍蟶、崇儒李干、福寧清水綠茶等名優土特產飲譽海內外。
霞浦是閩東最具潛力的沿海大縣,海岸線綿延曲折,大港口水深面闊,在閩東環三都大開發中,霞浦具有其他沿岸無法替代、一方獨有的核心地位與地理優勢。海域面積29592.6平方公里,淺海灘塗面積104萬畝,大小島嶼194個,海岸線長480公里,其中深水岸線60.6公里,可建造1-50萬噸碼頭泊位183個。
漁民在海邊工作
漁民在海邊工作
霞浦是“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海洋魚類700多種,灘塗生物200餘種,主產大黃魚、石斑魚、彈塗魚和海帶、紫菜、牡蠣及蟹、蟶、蛤、蚶等,沙江劍蟶、牙城七都、鹽田花蛤飲譽省內外。年水產品總量均在30萬噸以上,居福建省各沿海縣(市)的第二位。東吾洋沿岸晚熟荔枝、龍眼和沙江榨菜、崇儒李干及元宵茶、富鋅茶等特產聞名遐邇。
霞浦是遠近聞名的海洋大縣,海水養殖和捕撈量名列閩東各縣市之首,副熱帶海洋物種齊全,具有“八閩海鮮出霞浦”的美譽度。全縣海洋捕撈年產量15.9萬噸,海水養殖年產量24.3萬噸,主要由魚類、蝦蟹類、貝類、藻類四大類構成。魚類年產量21萬噸,有大黃魚、白鰳魚鰻魚烏賊目魚鯧魚、石斑魚、鱸魚、龍頭魚、彈塗魚、真鯛魚、鱸魚、鮸魚美國紅魚等;蝦蟹類產量4259噸,有對蝦、南美白對蝦、日本對蝦、紅蝦、梭子蟹、青蟹、毛蟹等;藻類年產量79083噸,有海帶、紫菜、龍鬚菜、麒麟菜等;貝類年產量108867噸,有鮑魚、牡蠣、花蛤、泥蚶、貽貝、縊蟶、騰壺等。並擁有其他海域所稀有的海參、龜足、劍蟶等海上珍品。

礦產資源

非金屬礦產品種眾多,硅石、石崗岩、沸石、蛭石高嶺土紫砂土石英砂、礦泉水等均佔有一定優勢。

行政區劃


霞浦
霞浦
民國元年(1912年),下東區分設中東(青皓)區,全縣共10個自治區,主要村莊(境)574個。
民國25~26年,實施分區設署,全境改划4區,第四區為柘洋特種區,霞浦縣3個區轄40聯保、394保、4035甲。
民國27年,第一區縣下塘、鷗港、松山3聯保改屬第二區,各聯保改用辦公處所在地名為名,保甲縮編為314保、3210甲。
民國28年,從第三區分設第四區,下轄長春、大京、閭峽、下滸、東沖5聯保、59保。
民國29年,實施新縣制,撤銷聯保,改置8鎮、13鄉,下轄314個保。
民國30年,全縣改設3區,縣直轄長溪、松南、關東3個鄉鎮。
民國32年,撤銷大南區,全縣改設7鄉鎮、99保、2126甲。
1949年10月,全縣成立5個區,區以下利用原保甲開展工作。
1950年6~10月,進行民主建政,廢除保甲,並從第一區、第三區分設第六區(沙江),從第二區分設第七區(下滸塘)。全縣劃分7區、105鄉,除未解放島嶼外,建立102個鄉(街)政權。
1952年6月,第一區分設城關區,第五區分設第八區。同年9月,城關區改稱第一區,原第一區改稱第九區,全縣為9區、98鄉、1鎮、3街(不含待解放島嶼)。第一區區公所駐萬賢街,轄3街5鄉;第二區區公所駐長春,轄12鄉;第三區區公所駐鹽田,轄10鄉;第四區區公所駐水門,轄15鄉1鎮;第五區區公所駐溪西,轄10鄉;第六區區公所駐水潮,轄13鄉;第七區區公所駐下滸塘,轄12鄉;第八區區公所駐柏洋,轄10鄉;第九區區公所駐後港,轄11鄉。
1954年11月,成立海島區,區公所駐三沙,轄東角、蘆竹、三沙、古鎮、浮鷹、北礵、大澳、煙台8個鄉鎮。
1955年5月,海島區分設三沙區,海島區公所遷浮鷹(后遷西洋),下轄4個鄉。同年12月,第九區撤併於第一區,改設城關區,全縣行政區劃為10個區、131個鄉鎮。
1956年2月,五、八區合併為溪西區,城關區改為城關鎮,復設後港區,其他區改按駐地命名,全縣行政區劃調整為9區、5鎮(含1個直轄鎮)、87鄉、3街。
1958年3~5月,實行撤區並鄉並社,除保留海島區外,撤銷長春等8區建制,鄉鎮調整為2鎮46鄉。同年9月起,48個鄉鎮先後合併為城關、長春、鹽田、牙城、水門、崇儒、溪西、柏洋、溪南、沙江、下滸、三沙、海島13個鄉鎮,按鄉鎮成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管理體制。
1959年12月,撤銷溪西、沙江公社,其所轄大、小隊併入附近公社和國營場,全縣共11個公社、190個大隊、919個小隊(后稱生產隊)。
1961年5月,恢復沙江公社建制。嗣後恢復區建制,12個公社改為12個區,下轄90個公社(俗稱小公社)。后城關區墓斗公社分設青福公社,崇儒區橫江公社分設洋里公社,全縣為92公社、533大隊、2939生產隊。
1966年6月,城關區分設城關鎮,三沙區分設三沙鎮。同年10月,撤銷區建制,實行一區一社,全縣設2鎮、12公社,轄294個大隊、2747個生產隊。1968年4月,城關公社改稱城郊公社。1969年11月,三沙鎮撤併入三沙公社。
1971年12月,城關鎮與城郊公社並為城關公社,全縣復為12個公社,下轄246個大隊、2599個生產隊。1980年3月,城關公社又分為城關鎮和城郊公社。年底,全縣共1鎮、12公社、287大隊、2844生產隊、14街道。
1981年,城關鎮和城郊公社分別改稱松城鎮、州洋公社。1983年11月,三沙公社改為三沙鎮,全縣復設2鎮、11公社,下轄293個大隊、3080個生產隊。
1984年,貫徹《各級地方政府組織法》,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鎮建制,公社、大隊、生產隊分別改為鄉(鎮)、行政村和村民小組。全縣設松城、三沙、牙城、溪南、沙江5鎮,州洋、長春、下滸、鹽田、崇儒、水門、柏洋、海島8鄉,下轄293個行政村、3080個村民小組、14個街道。1986年7月,撤銷下滸鄉,分設下滸鎮北壁鄉。1990年底,全縣行政區劃為14個鄉鎮、295個行政村、3078個村民小組、14個街道、156個居民小組,自然村2099個。
2000年,霞浦縣轄7鎮4鄉3民族鄉:松城鎮、三沙鎮、牙城鎮、溪南鎮、沙江鎮、下滸鎮、長春鎮、洲洋鄉、柏洋鄉、北壁鄉、海島鄉、鹽田畲族鄉、水門畲族鄉、崇儒畲族鄉。
2003年7月14日,撤銷松城鎮,設立松城、松港2個街道:(1)松城街道辦事處轄萬賢、俊星、中乘、西關、龍賢5個居委會和萬賢、俊星、中乘、西關、青福、墓斗、涌山、馬洋、寶清、七寶洋10個村委會。松城街道辦事處駐原松城鎮政府駐地。(2)松港街道辦事處轄東關居委會和東關、古嶺下、赤岸、利埕、松農、松漁、北岐、青岐、后岐、塔下、竹下、下村、八斗壩、佳湖、章家侗、江邊、橋頭、沙頭、小沙、大沙、長沙、後港、水坑、利洋、嶺頭25個村委會。松港街道辦事處駐後港村。
2003年底,霞浦縣轄2個街道、6個鎮、3個鄉、3個民族鄉。
2012年,霞浦縣轄12個鄉鎮(含3個畲族鄉)、2個街道、292建制村和23個社區居委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霞浦人口為531468人。有漢、畲、回、藏、苗、壯、瑤7個民族,畲族人口4.4萬,占人口總數的8.4%,是福建省畲族人口數量第二位的縣份。
2020年5月18日下午,霞浦縣人民政府網站公布了“霞浦縣人民政府關於松港街道析置松山街道的通知”,通知顯示,根據《寧德市人民政府關於霞浦縣松港街道析置松山街道的批複》精神,同意松港街道析置松山街道,增設松山街道辦事處。析置街道后,松港街道和松山街道以體育北路為界,體育北路以北為松港街道轄域,體育北路以南為松山街道轄域。松港街道辦事處下轄東興、東關、東景、東陽、東昇5個社區,東關、古嶺下、赤岸、利埕、青岐、后岐、竹下、下村、八斗氵貝、佳湖、章家衕、江邊、橋頭、後港、水坑、利洋、嶺頭等17個村,辦事處駐地不變。松山街道下轄北岐、松農、松漁、塔下、沙頭、小沙、大沙、長沙等8個村,松山街道辦事處駐地小沙村。其中松港街道辦事處轄區面積86.35平方千米,松山街道辦事處轄區面積17.15平方千米。
行政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寧德市
街道松城街道松港街道
長春鎮牙城鎮溪南鎮沙江鎮下滸鎮三沙鎮
北壁鄉海島鄉鹽田畲族鄉水門畲族鄉崇儒畲族鄉柏洋鄉

人口


2018年末全縣常住人口46.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60萬人,佔總人口比重為48.3%,比上年末提高1.0個百分點,出生率13.3‰,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長率6.6‰。年末戶籍人口總戶數16.56萬戶,戶籍總人口54.86萬人。
2021年6月15日,寧德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霞浦縣人口數為475936人。

政治


霞浦縣委書記:郭文勝
霞浦縣縣長:陳貴裕

經濟


概況

2008年,霞浦縣招商引資工作成效明顯,全年簽約項目19個,投資總額24.58億元,實現註冊和動工建設14個,宏翔高級中學等一批項目投入使用。全縣新註冊企業217戶,增長28.1%;註冊資金2.92億元,增長41.93%。對外經貿進一步拓展,有4家企業新獲得自營出口經營權,全年外貿自營出口1420萬美元,增長28.74%;貿易進口390萬美元,增長319.35%。對台小額貿易交易額609.81萬美元;對台漁工勞務輸出508名,人數居全省各口岸首位;引進台灣水產品9525.5噸,水產品交易的品種、範圍、規模不斷擴大;國際航行船舶臨時進靠寧德港三沙港區,獲得交通部審批,外國船隻開始進出霞浦縣海域。
2017年,霞浦縣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20.7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5.63億元,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63.57億元,同比增長2.1%,;第三產業增加值91.54億元,增長6.8%。三次產業總量比2016年增加19.06億元,結構比由上年度的29.5:29.6:40.9調整為29.7:28.8:41.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0.0%、12.9%、57.1%,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5個百分點、0.6個百分點、2.9個百分點。
農業生產喜獲豐收。2017年,全縣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122.71億元,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66.52億元,農業兩項指標同比增長5.4%,均高於市均水平1.2個百分點。
服務業支撐有力。2017年,我縣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91.54億元,增長6.8%。在服務業各行業中,從增速上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速高於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7.3%,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4.0%,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10.2%;從貢獻率、拉動作用看,其他服務業貢獻率最高、拉動作用最明顯,其他服務業對服務業的貢獻率達到28.1%,拉動GDP增長1.4個百分點。
市場消費需求平穩。2017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78.72億元,增長9.0%,比2016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在全市排位第五。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17.94億元,比增15.3%。
財政收入低位增長。2017年,全縣公共財政總收入12.25億元,增長2.0%,地方財政收入9.11億元。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6.89億元,同比增長18.5%。
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2017年,全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34元,增長8.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72元,增長7.9%;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51元,增長10.3%。城鄉居民的儲蓄存款進一步增加,達到72.49億元,新增9.42億元,同比增長15.0%。
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2017年,全縣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8%,消費品價格上漲0.2%,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7%。
金融存貸保持增長。各項存款繼續較快增長,2017年,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33.97億元,比年初增加19.35億元,同比增長16.9%。
2018年,霞浦縣地區生產總值231.59億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3.94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66.42億元,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101.23億元,增長9.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9538元,增長7.3%。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比重為27.6%,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8.7%,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3.7%。
2018全年公共財政總收入13.08億元,比上年增收0.83億元,增長5.3%,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8.97億元,比上年減收0.14億元,下降1.5%;公共財政總支出36.68億元,增長4.4%。全縣稅務系統稅收收入10.25億元,增收0.68億元,增長7.1%。
2018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47.6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2%,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86.03億元,增長18.7%。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64.51億元,增長11.8%,其中短期貸款50.33億元,下降0.3%;中長期貸款114.17億元,增長18.2%。
2019年1至12月份霞浦縣地區生產總值254.61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7.44億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70.11億元,同比增長4.6%;第三產業增加值117.06億元,同比增長6.0%;三次產業佔比為:26.5:27.5:46.0。
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2.89億元,同比下降1.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1億元,同比下降2.9%。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183.56億元,同比增長11.4%。

第一產業

農業歷來是霞浦縣國民經濟的主體,種植業開發較早,漁業得天獨厚。唐代就利用海灘鹵地擴種糧食,南宋初已種植雙季水稻。元、明間,引種荔枝、龍眼、柑桔、甘薯,並養殖海蠣。清至民國,稻、薯、林、茶、水產品、禽畜等農副產品可大宗輸出。霞浦解放時,全縣農業總產值2074萬元,占社會生產總值的92.34%,其中種植業、漁業、林業、畜牧業、副業分別佔54.78%、10.35%、6.9%、15.04%和12.92%。通過恢復國民經濟和土地改革,1952年農業總產值比上年增加9.22%,漁業增長80.17%。農業合作化后,生產發展較快,到1957年,農業總產值4712萬元,年遞增率高達14.39%,其中漁業增長1.71倍,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例升至24.81%。“大躍進”中,農業損失嚴重,1961年,農業總產值比1957年下降45.54%,林業、畜牧業都跌到歷史最低點。經過三年調整,逐漸恢復,嗣因“文化大革命”影響,又徘徊不前。1970年後,逐步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建立蓄水引水系統,推廣雜交水稻,發展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農業有所發展。1976年,農業總產值升至7403萬元,比1969年增40.21%,年均遞增4.95%。1979年,霞浦被定為全國對蝦養殖基地縣,海水養殖和農、林、牧、副開始全面發展。1980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1.03億元,種植業、漁業分別占其中的48.22%和22.81%,茶葉產量在閩東地區升至第三位。隨著改革開放,落實農業生產責任制科技興農、科技興海,大念“山海經”,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1990年,全縣農業總產值1.7億元,比1980年增長64.94%,年均遞增5.13%,為1949年的8.2倍,種植業、漁業、林業、畜牧業、副業分別占其中的38.93%、32.6%、8.48%、10.81%和9.17%,結構漸趨協調。漁業產值、海洋捕撈、海水養殖均居全省前列,對蝦養殖名列閩東各縣之首,海帶、紫菜、榨菜“三菜”生產形成規模,海帶產量全省第一。糧食總產13.27萬噸,比1949年增長3.72倍,人均佔有糧食288公斤。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2.98萬千瓦,為1978年的2.35倍。
2008年初步形成以茶葉、蔬菜、畜禽、水產品等加工為主的龍頭企業群體,“目海”茶葉商標獲得福建省著名商標稱號。
2010年投入“三農”專項資金7億元,完成糧播面積27.5萬畝,水稻良種覆蓋率達98%,糧食產量8.5萬噸。擴大蔬菜、畜牧、水果等生產規模,完成蔬菜種植面積17.89萬畝、比增3049畝,果樹種植面積5.67萬畝、比增0.3萬畝;畜禽存欄數、出欄數明顯增加,肉蛋奶產量比增3430噸。漁業產量29.8萬噸,產值達29.24億元,分別增長4.1%和4.4%。13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完成產值3.36億元,帶動1.67萬戶農民從中獲得收入7104萬元。抓好農產品品牌創建,主導產品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8個、有機食品認證2個、綠色食品認證3個、省以上名牌產品3個、註冊商標9個。新建鄉村公路3條10.8公里、自然村公路29公里,松山二級漁港竣工,三沙中心漁港、石湖一級漁港、沙塘灣二級漁港動工,除險加固海堤8條11.96公里,除險加固病險水庫6座。
2018年,霞浦縣地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118.76億元,比上年增長5.7 %。糧食播種面積12.92萬畝,減少0.75萬畝,其中稻穀種植面積6.82萬畝,減少1.06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15萬畝;蔬菜瓜果類種植面積11.59萬畝,減少0.26萬畝。
全年收穫糧食產量4.39萬噸,比上年減產0.08萬噸;蔬菜產量11.35萬噸,增產0.28萬噸;水果產量6.34萬噸,減產0.45萬噸 ;茶葉產量0.68萬噸,增產0.08萬噸。
全年肉蛋奶總產量1.15萬噸,比上年減產5%。肉類總產量0.80萬噸,比上年減產9.1%。其中,豬肉減產12.17%,牛羊肉增產11.7%,禽蛋產量增產7.0%。
全年木材產量5.13萬立方米,比上年增產2.4%。
全年水產品產量43.41萬噸,增長7.9%。其中海帶產量14.52萬噸,增產18.7%;紫菜產量1.18萬噸,增產15.3%。
霞浦縣2019年1-12月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5.37億元,同比增長4.4%;農林牧漁業增加值68.44億元,同比增長4.3%。

第二產業

縣城一角
縣城一角
霞浦縣制陶、造船歷史悠久,晉初置溫麻縣,即以“溫麻船屯”得名。唐、宋、元、明,磚瓦、製鹽、煉鑄、紡織、造紙、製糖工業逐漸發展。明代,熟鐵、青絹、砂糖列為貢品。清代,五金、瓷器、制茶、釀造等業有所發展。民國17年(1928年),開始使用機械加工大米。抗日戰爭后,水運阻塞,工業萎縮。至霞浦解放初,全縣工業總產值僅171萬元,占社會生產總值的7.61%,主要是食品、建材、紡織縫紉,分別占其中的58.39%、12.88%和17.18%,且多屬傳統手工業,基礎薄弱,門類不全,工藝落後。新中國成立后,電力、機械、化工等現代工業從無到有,通過對手工業和私營工業的改造,195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升至530萬元,比1949年增加2.1倍,年均遞增15.19%,重工業比重佔17%。1958年,全縣工業一哄而上,煉鑄、機械、化學工業企業猛增,重工業比重升至46%,效益不佳,虧損嚴重。通過三年調整和創建省屬三沙漁業公司,工業生產開始回升。“文化大革命”初期,工業又遭受嚴重挫折。1970年大辦地方工業后,水電、電器、橡膠、塑料等現代工業逐步發展,1978年工業總產值增至4410萬元,比1970年增長3.5倍。1980年後,通過改革開放,先後建立茶葉精製、汽車配件、啤酒、拆船、塑料等支柱企業。1985年,全縣工業產值達1.14億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基本形成水產品加工、電力、機械、化工、建材、紡織、印刷等工業體系。尤其在霞浦被列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和三沙、沙江被列為工業衛星鎮后,鄉鎮工業和“三資”企業崛起,工業發展步伐加快。1990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1.71億元,比1978年增長2.88倍,年均遞增11.96%,為1949年的100倍。油炸貽貝罐頭、鹽藏白鰳、電子按摩器、羊角錘、茉莉花茶等一批省優、部優產品暢銷海外,頗負盛名。
2008年初步形成以服裝鞋革、汽摩配件、不鏽鋼製品等輕工產業為主導的“銀色工業走廊”雛型。投入1000萬元實施技術創新及科研項目,“正陽”牌環保型複合纖維剎車片獲得福建名牌產品稱號。
2010年全縣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8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11億元,增長39.3%。福寧工業園區、牙城、鹽田、東關工業集中點和台灣水產品集散中心,新建(擴建)投產企業18家,新入駐在建企業20家,其中不鏽鋼製品在建企業14家。全縣合成革企業產值達16.8億元。總裝機42兆瓦的閩東首座大京風電場建成投產,五星環球船舶修造、申望海上裝備製造、太陽能電池48條生產線、邦德合成革38條生產線、地球物理勘探儀器研發中心及製造基地等項目相繼動工。全年開發新產品45項,獲得省級名牌產品1個、省著名商標4個。全國首個環保型剎車片聯盟標準在我縣生成。13家擔保公司提供擔保金額2.3億元。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41.13億元,增長7.2%。全年共接待境內外遊客99.4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6.50億元人民幣,均增長15%。
2018年,霞浦縣工業實現增加值41.90億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13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21.54億元,增長2.7%,佔全社會工業增加值比重51.4%。全縣工業化水平18.1%。
201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6.67億元,增長5.3%。其中,國有控股企業產值12.30億元,增長47.0%;私營企業108.70億元,增長0.3%。大中型企業12.95億元,增長4.0%。分輕重工業:輕工業產值103.15億元,下增長7.8%;重工業產值33.53億元,下降1.7%。分行業:農副食品加工、食品製造和飲料製造業產值85.27億元,增長13.1%;竹木工藝製品1.41億元,下降60.9%;橡膠和塑料製品13.56億元,增長0.5%;非金屬礦物製品11.16億元,下降4.0%;不鏽鋼行業7.60億元,下降1.1%。
2018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家。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省市重點技改項目完成投資8500萬元;出台《促進台灣水產品集散中心食品加工產業加快發展若干意見》,引導食品產業集聚發展,完善園區平台載體,高科技機械裝備製造園區一期填海造地項目穩步推進,三沙台水中心一期路網B段和霞浦經濟開發區三期路網道路順利建成,鹽田工業園區集中供熱項目竣工投產。
201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70億元,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204.1%,比上年提高16.4個百分點。產品銷售率97.8%,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工業出口交貨值20.0億元,同比增長46.7%。
2018全年建築業增加值24.55億元,比上年增長7.2%。資質內建築企業完成產值6.94億元,增長15.2%。房地產開發投資29.41億元,比上年增長14.9%。其中,住宅投資21.16億元,增長9.0%;辦公樓投資0.82億元,下降35.9%;商業營業用房投資3.26億元,增長69.8%。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27.41萬平方米,下降36.1%;銷售額23.87億元,下降30.2%。

第三產業

三沙港
三沙港
霞浦縣商業發展較早,唐有墟集,宋辟官市,明清時期沿海集市棋布,商貿繁榮,清末形成商幫,經營山貨遠銷省內外以及港台,旋因戰禍,水運阻塞,商業凋零。1950年開始,建立國營商業,發展供銷合作,改造私營商業,促進商業發展。1957年,全縣商品零售總額1886萬元,比1950年增加2.3倍。1958年,加強計劃經濟、限制自由貿易,國營、供銷商業合併,供銷網點遍布廣大農村,成為農村商品流通主渠道。國民經濟暫時困難時期,物資緊張,通貨膨脹,多數商品實行計劃供應。通過國民經濟調整,1965年商品零售總額增至2839萬元。“文化大革命”期間,國營、供銷商業再次合併,自由集市受到批判,流通渠道單一,商業發展緩慢,到1975年,全縣商品零售總額只4773萬元,年均遞增5.33%。改革開放后,恢復供銷體制,擴大對外貿易,開闢三沙對台小額貿易窗口,鼓勵個體經濟發展,計劃經濟逐漸轉向市場經濟,形成國營、集體、個體、聯營多渠道流通體制,全縣商業持續快速發展,1985年商品零售總額突破億元,1990年達2.68億元,年遞增9.55%,為1952年32倍。全縣社會出口商品收購總值達6121萬元,創匯855.8萬美元。
2008年,霞浦縣共接待遊客64.1萬人次,增長15.3;旅遊總收入達到3.98億元,增長24.4%,位居閩東9縣市(區)第二位;福寧海灣申報省級風景名勝區獲得成功;積極推進“中國·藍色風情游”系列活動,成功舉辦“霞浦·我心中的那片海”全國攝影藝術比賽和“福寧口福·烹飪大賽”,組織了“作家筆下的霞浦風景名勝”大型採風活動,培育“霞浦——中國濱海攝影基地”品牌。大力推進商貿流通各項工作,努力培育壯大水產、蔬菜、果品、糧食、花卉、建材、農資等專業市場,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工程,建設改造“農家店”54家,房地產市場持續繁榮,完成投資4.3億元,占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的28%。
2012年末星級賓館3家,各旅遊景點共接待境內外遊客133萬人次,增長20.0%。旅遊總收入9.94億元,增長19.6%。
2018年,霞浦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98億元,比上年增長7.9%。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9.49億元,增長7.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5.49億元,增長9.1%。按消費形態統計,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73.21億元,增長3.5%;餐飲收入額11.77億元,增長47.3%。
2018年,霞浦縣限額以上實現零售額14.14億元,比增11.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16.6%;限額以下零售額70.83億元,增長7.3%。
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比上年增長31.7%、其中食品類增長30.8%,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5.6%,化妝品類增長10.1%,日用品類下降49.6%,傢具類上升13.5%,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增長28.0%,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5%,通訊器材類零售額上升3.7%,金銀珠寶類零售額上升14.1%。
積極創建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範縣,成功引進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淘鄉甜”和“天貓優品”項目,大學生創業園被評為省級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孵化基地。
2018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3.03億元,增長7.0%。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分別為356萬噸、144370萬噸公里、801萬人和35261萬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2.5%、8.7%、-15.0%和-3.8%;港口貨物吞吐量52萬噸,下降17.5%。
2018年末全縣民用客貨運汽車擁有量1172輛,民用船舶擁有量42輛。
2018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98億元,比上年下降3.1%。其中電信類業務總量3.41億元,下降6.6%。年末全縣電話用戶總數達到49.08萬戶,本年減少2.48萬戶。其中,固定電話用戶數5.03萬戶,減少489戶,行動電話用戶數44.05萬戶,增加2.53萬戶。全縣網際網路用戶16.28萬戶,增加3.63萬戶。
2018年末星級酒店2家,各旅遊景點共接待境內外遊客457.93萬人次,增長20.1%,旅遊總收入41.31億元,增長21.1%。成功舉辦第三屆文化旅遊活動周、第六屆全國攝影大展等活動,霞浦入選“中國攝影地”和福建首批“攝影目的地”;楊家溪景區獲評國家3A級旅遊景區;溪南半月里文化村落被授予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並獲評福建省四星級鄉村旅遊村,攝影旅遊、自駕游、鄉村游如火如荼。
霞浦縣2019年1-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94億元,同比增長10.6%。

文化


閩南部落

別具一格的教堂
別具一格的教堂
霞浦三沙鎮地處福建東北沿海突出部,三面環山,一面襟海,陸地面積63.6平方公里,總人口45000人。主要居民點沿海岸線分佈,依次有一澳、二澳、三澳、四澳、五澳和東澳、西澳等,民房多數依山而建,是個風光旖旎的濱海小鎮。
閩南人是這裡最早的開發者之一,大多數三沙人都是三四百年前從閩南遷移過來的,他們的先輩討海來到三沙后,就像“海加定”(紅樹林)在這裡落地生根,他們的“祖”都是“閩南祖”。最早移居三沙的閩南人是漳浦漁民,大概在清朝康熙年間來到三沙。他們發現三沙港漁業資源豐富,盛產大黃花、小黃花、帶魚、目魚等近海經濟魚類,便經常駕船到此捕魚、避風;他們看不到什麼人煙,就在岸上搭簡陋的木房作為落腳點,住的時間一次比一次長,慢慢就習慣了,成了“常住人口”,隨後就有閩南沿海各地的漁民陸續在三沙定居下來。
雖說三沙人說的是地道的閩南話,但在數百年的移民過程中,匯聚了惠安晉江、安溪、漳浦、龍海等地的漁民,這些地方的閩南話本身就存在著不同的腔調,各地閩南腔在三沙幾經磨合,形成了自己的一種腔調。
而眾多的風俗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對漁船的“敬重”了,因為那是漁民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漁船年前回港后都要披紅挂彩。除“令旗”外,漁船的每個重要部位都要裝飾。船頭貼“福”、船眼貼“龍目光彩”、主桅貼“送風得利”、船尾貼“海不揚波”、舵貼“萬軍主帥”等,水仙門(船舷兩側供貨物進出的門)要插上系著紅線的樹枝驅邪。漁船有了現代裝備,但源於木帆船的風俗還是繼承下來了。
同閩南沿海的民眾一樣,三沙漁民最敬仰的“神”也是海上女神媽祖。林瑞枝說:“閩南話有句俗語叫‘走船跑馬三分命’,從前的漁船小,抗風浪能力差,‘天氣預報’只能靠經驗,但畢竟有局限性,他們把更大的希望寄托在媽祖的庇護。”據林瑞枝介紹,三沙民間除了供奉媽祖的天后宮外,還有關帝廟、九使宮(供奉廣利王)等。
元宵、清明、端午、冬至等重大民俗節日,三沙人的過法和閩南如出一轍。農曆七月廿九,三沙人要過“普渡”,這也是典型的閩南風俗,整個霞浦縣除了三沙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地方了。至於結婚時新郎和新娘要過風爐、米篩,小孩滿月要送紅色“剃頭蛋”等習俗,三沙同樣是閩南的翻版。

楊家溪民俗文化

楊家溪沿岸居聚著許多畲族村民,畲民的生活與風俗在這裡尤為濃厚。位於中游的觀音亭寨,是霞浦、福鼎、福安及浙江省的平陽、泰順蒼南等地畲族青年盤詩對歌的主要聚會場所。畲族每年有2個專門“對歌節”節目,分別在正月十五和封龍節(每年夏至后的第一個“辰日”)。每逢佳節,周邊地區的畲族姑娘和小夥子,都要刻意打扮一番,穿上艷麗的畲民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早早趕來,或盤詩、或對歌,並以歌定情,挑選各自的意中人。
而半嶺觀音亭寨是全省唯一的畲族現存古建築。該亭建於明洪武二年,距今已600多年。大門橫匾“觀音亭”和對聯,為已故霞籍書法家游壽所書,對聯是“半嶺亭迎閩浙客,普陀佛佑福寧人。”殿中央安放一個八角亭,亭內立一觀音像,高1.2米。前豎一碑為“奉憲勒碑”,正文記述此乃福寧府通津之道,境界異常,梵宇潔凈。殿內供釋迦牟尼佛及迦藍、達摩祖師等。亭外東南依山繞亭壘砌一座寨堡,全長148米、高5.4米,沿城垛至南端有一方形敵樓,東端沿通津石階路中建一仿宋代懸臂式條石干砌圓形城門。門內高2米,門楣石刻楷書“觀音亭寨”,清時福寧府曾屢派士卒在此駐防。

交通


境內交通條件較好,水路四通八達,內河、內海水道與外海航道貫通,東至台灣,北達滬寧,南抵港澳。陸路縱橫交錯,古道貫連閩浙。晉置郵傳令,隋、唐開通港口,宋設驛置渡,明設鋪遞,清創郵政、辟航班,民國開通電話、電報,首辟福(州)溫(州)客運班輪。抗戰期間,海運中斷,郵政受阻。新中國成立后,海運、郵電迅速恢復,1953年開辦市話,1956年,小浦線公路通車,結束霞浦公路空白歷史。“大躍進”和20世紀70年代中期,兩次掀起修建公路高潮,全縣公路基本形成網路。改革開放以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到1987年,先後建成3000噸級古鎮客貨運碼頭,開闢福州—上海客輪停靠點,建立閩海關三沙辦事處,開通縣級1000門程式控制電話。1990年,全縣有公路64條,其中省道2條,通車總里程539公里,比1956年增加22倍,三級公路佔22.3%,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6.2公里;碼頭24座,靠泊能力在100噸以上的有18座;郵路總長2267公里,擁有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000門,比1978年增加4倍,為1953年的50倍。
2012年交通郵電業實現增加值6.44億元,增長7.0%。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分別為290萬噸、148069萬噸公里、1240萬人和47156萬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12.0%、18.6%、5.1%和3.9%,港口貨物吞吐量63萬噸,比上年增長1.6%。年內購置20輛公交車投入運營。年末全縣民用客貨運汽車擁有量1624輛,比上年末增加112輛。民用船舶擁有量25輛,增加3輛。
三沙港
位於三沙鎮東北角的古鎮港是著名的深水良港。是閩東南北貨物的集散地和對外開放的窗口。該港港面寬800米,長2500米,主航道水深達15-44米。港內風平浪靜,可停泊數萬噸位的輪船。已成為上海往返福州的大型客輪的掛靠碼頭。三沙與台灣隔海相望,人民語言相通,血緣相同,習俗相近,兩岸漁民常在同一漁場捕魚作業。台胞來三沙避風修船,海上經商者不斷增多,使三沙成為福建省對台貿易的一個重要港口。

社會


教育

唐代始興,宋代,縣學、書院、私塾俱全。元代設州學,清代創府學和寧郡中學堂(后改為福建省立第三中學),長期為閩東最高學府。民國22年(1933年),省立第三中學遷往寧德三都后,霞浦教育事業受到影響,至民國38年,全縣有縣立中學1所、小學79所,在校中學生340人、小學生3548人。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先後接辦中、小學,1955年,全縣幼兒園、小學、中學教育初具規模。“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事業受到挫折,教學質量下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過撥亂反正,提倡“教育興縣”、集資辦學和尊師重教,普通、專業、成人教育全面發展,公辦、民辦和私人辦學齊頭並進。至1990年,全縣有幼兒園26所、小學775所、中學15所,比1950年分別增加7.7倍、17倍和14倍;入園兒童12059人、在校小學生51168人、中學生11645人,比1950年分別增加108.6倍、14.5倍和56.4倍。專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有長足進步,人口文化素質明顯提高,獲省掃除文盲先進縣稱號。教育設施明顯改觀,中小學基本實現“一無二有”(無危房、有教室、有課桌椅),“入學難”問題基本解決,學齡兒童普及率達97.51%。
2012年全縣擁有各類學校125所,在校學生數64076人,畢業生18477人。小學46所,招生數5082人,在校學生數26064人,畢業生4133人;普通中學24所,招生數6301人,在校學生數20109人,畢業生7469人;擁有幼兒園52所,在園幼兒16160人;擁有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12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89.8%,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完成率94.2%。
2018年全縣擁有各類學校172所,在校學生數97030人,畢業生25041人。小學49所,招生數8469人,在校學生數41495人,畢業生5091人;普通中學22所,招生數7263人,在校學生數20649人,畢業生7282人;擁有幼兒園81所,在園幼兒19450人;擁有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54人。2017-2018學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4.3%。十八中教學綜合樓、長春中心小學教學樓等12個項目竣工使用;新增首批省“義務教育教改示範性建設學校”7所;沙江水潮小學榮獲全國“國防教育示範校”稱號,霞浦圖書館獲評國家一級圖書館,縣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被評為福建省研學實踐教育營地。

科技

1952年,成立縣、區農業技術指導機構后,貫徹農業“八字憲法”,建立試驗田、豐產片,科學技術首先在農業方面推廣。后因“文化大革命”,科技事業遭受嚴重挫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得到充分重視,科技事業飛速發展。至1990年,全縣形成四級科技網路,有縣、鄉(鎮)級科技機構35個,學術團體27個,科技示範鄉1個,示範村95個,聯合體、示範戶1090個,共有專業技術人員1137人(不含社會科學),其中高級職稱的25人、中級職稱的236人,分別占科技人員的2.2%和20.76%。東吾洋水產開發技術等5項科研項目列入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2項科研項目列入“星火計劃”,16項科技成果獲省級以上獎勵,其中“大黃魚人工育苗技術”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2012年末全縣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716人,年內新增154人。其中高級職務684人,中級職務3745人。全年有華美公司的火花塞和東孚農莊的叢綠牌清水綠等2家企業的產品獲“福建名牌”產品稱號,共檢查了91家生產企業的產(商)品,抽查了163批次產品,批次合格率為93.3%,強制檢定計量器具5932台件次。年內新增福建省著名商標2件。霞浦晚熟荔枝和霞浦榨菜通過中國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2018年末全縣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9116人,較去年末減少369人。其中高級職務817人,中級職務3943人,均與去年末持平。

文化事業

縣內文學藝術創作發展較早,散文、詩歌、書畫,代有佳作,但文化設施比較落後。民國11年(1922年)后,陸續創辦民間劇團、縣圖書館、民眾教育館、《霞光報》、《導報》、《民報》等,但規模很小,影響不大。新中國成立后,文化館、書店、廣播站、劇團、電影院、俱樂部、檔案館、報社先後建立,呈現“百花齊放”局面。“文化大革命”中,傳統文化多被當作“封、資、修”批判。通過“撥亂反正”,文化事業逐步恢復,1981年《霞浦報》創刊,為全省首家縣級報刊。改革開放以後,電視、廣播、新聞事業全面發展,形成國家、集體、個體多元化文化網路。1990年,全縣有縣、鄉文化館、站13所,電影院17所,電影隊43個,縣、鄉電視差轉檯、有線電視台12所,衛星地面接收站10座,電視人口覆蓋率達65%;中波廣播、有線廣播各1所,通有線廣播行政村佔74%;還有圖書館、新華書店、《霞浦報》、閩劇團、工人俱樂部、公園和縣城與主要鄉鎮的錄像廳、歌舞廳、卡拉OK廳、電子遊戲廳、業餘劇團等,城鄉人民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2012年全縣文化藝術表演團體9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年末擁有廣播電視台1個,村通播率100%;廣播人口覆蓋率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為99%和98%,年末有線電視用戶8.13萬戶,全年播出新聞3200條次。年內成功協辦第四屆海峽(霞浦)攝影展,吸引十八個國家和地區攝影愛好者參展。寧德(霞浦)國際濱海影視文化創意產業園列入“福建省十大重點文化產業園區”。

衛生

城鄉人民歷來依靠中醫藥治病,歷代名醫輩出。清光緒八年(1882年),西醫傳入,相繼創辦博濟、博愛男女醫館,至民國31年(1942年)合併為霞浦聖教醫院,廣大農村仍長期缺醫少葯。霞浦解放時,全縣有醫院、衛生院各1家,診所、藥店38家,中西醫藥人員226人。50年代初,政府接收聖教醫院,組織聯合診所,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防疫、婦幼保健。公社化后,聯合診所、鄉村個體醫分別歸併公社保健院和村保健站。1970年,推行合作醫療,開展消滅血吸蟲病滅螺大會戰。1979年後,恢復防疫保健,創建縣中醫院,整頓農村醫療機構,改革醫療制度,開放醫藥市場,衛生醫療網路遍布城鄉。1990年,全縣有縣級衛生醫療單位4家,鄉鎮醫院14家,廠場校衛生所(室)15個,村衛生所254所,個體開業醫102家,計有中西醫藥人員1625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004人,高、中級技術人員分別佔2.29%和19.32%,病床598張,基本解決群眾“就醫難”問題。城鄉衛生面貌明顯改變,天花、霍亂、副霍亂等多種急性傳染病基本消滅,實現“基本消滅麻風病縣”和“消滅血吸蟲病縣”。全縣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2.33歲,比1981年提高3.08歲。
2012年全縣共有衛生醫療機構78個,其中縣級醫院2家,鄉(鎮)衛生院14家,床位數1377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864人,其中醫生608人。全縣每萬人平均擁有病床30張,醫生13人。農村村級設置醫療點數261個,鄉村醫生365人,農村接生員42個。
2018年全縣共有衛生醫療機構68個,其中縣級醫院3家,鄉(鎮)衛生院14家,病床位數1886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195人,其中醫生789人。全縣每萬人平均擁有病床40張,醫生17人。已設置醫療點的農村273個,鄉村醫生348人。醫療衛生工作穩步發展,縣醫院新院、精神病醫院二期等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新改擴建鄉鎮衛生院7個,建成一體化村衛生所110個、基層中醫館10個。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體育

境內歷來有武術、游泳、曳石、傳統棋類等項目。清末,教會小學開設體育課,足球、籃球、乒乓球先後傳入。民國時期,創建公共體育場后,一度掀起“足球熱”,並在兩屆閩東地區運動會上連續奪魁。新中國成立后,學校與群眾體育全面發展。“文化大革命”初,體育比賽中斷。1973年後,組織業餘少體校,恢復群眾體育和學校體育運動,逐漸形成足球、田徑、毽球、中國象棋四大強項,1978年被列為省足球重點縣,開展“足球城”活動,先後奪取省業餘少體校足球賽、省首屆女子足球賽、省小學生基層隊足球賽、省兒童足球賽冠軍,華東6省1市中學生足球賽亞軍和全國“娃娃杯”足球賽第四名,獲“閩東足球之鄉”盛譽。80年代,興起毽球運動,分別奪取省首屆毽球錦標賽男、女隊冠軍。1985年,建立老年體育協會,開展老年體育活動。同年,農民棋手鄭乃東在省象棋錦標賽奪魁,相繼摘取全國二、三屆農民象棋賽桂冠,獲“農民棋王”榮譽。1990年,全縣有運動員322人,裁判員29人,其中國家二級運動員80人,國家級田徑裁判員1人。計奪得全國冠軍3次,省冠軍30次,為國家輸送一批體育人才。
2012年全年舉辦運動會場次55場,參加運動員2.3萬人,參加省級比賽的足球獲得2銅、舉重獲得2金、乒乓球1銀。
2018年,成功舉辦第九屆霞浦(三沙)國際山地馬拉松賽、2018中國霞浦休閑海釣大賽和醉美騎行自行車聯賽爬坡賽等活動;積極迎戰第十六屆省運會,圓滿完成霞浦賽區比賽任務,金牌獲得總數位居全市第二。新改擴建青少年校園足球場地8個,實小、一中女子足球隊分別榮獲第三屆“人教杯”校園足球賽冠軍和省聯賽冠軍,三沙五澳小學足球隊榮獲“我愛足球”爭霸賽福建賽區(娃娃組)總冠軍;帆船帆板基地運動員榮獲全國OP帆船錦標賽金牌3枚。全年共舉辦運動會場次90場,參加運動員2.8萬人。參加國家級比賽,獲得1金;省級比賽,獲得足球6金2銀1銅、田徑3金、射擊1銀、帆船6金5銀5銅、籃球1金1銅。

社會保障

2018年末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1898人,其中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數分別為1423人和10475人,年投入保障資金6155萬元,全年投入救濟資金431萬元,享受農村臨時救濟3250人次。
2018年末全縣參加養老保險參保職工40694人,比上年末增加1337人,其中機關事業單位11639人,企業單位29055人。全年共收取養老保險基金31729萬元。年末參加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員13082人,比上年末增加664人,全年實發養老金43889萬元。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員37556人,比上年增加582人。工傷保險參保職工37416人,比上年增加3795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員20.76萬人,領取養老金的7.82萬人,實發養老金11503萬元。

環境保護

2018全年植樹造林總面積21384畝,森林覆蓋率62.8%,林木蓄積量499萬立方米。
2018全年縣城空氣質量優良率98.1%,地表水總體質量保持良好,主要河流水質大部分達到國家Ⅲ類水質標準,符合省劃定的功能區水質要求,水質功能達標率為83.3%,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64項監測指標達標率100%,縣城內河水質功能達標率33.3%。
2018全年城市污水處理率為97%;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2018年末共有自然保護區5個(含水、陸),其中市級以上自然保護區2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1738公頃。
2018全年全社會用電量109866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9%。[1]

安全生產

2018全年各類事故130起,死亡36人,受傷29人,造成經濟損失264.73萬元。各類事故中道路交通事故108起,火災事故10起。

城鄉建設

截止2018年底,151個在建項目中(不含房地產項目),新開工項目89個。聯七線水門段柏洋段、台水中心一期路網B標段、松港中心小學新校、2016年第二北七專項建設基金配網和東關棚戶區改造北側等重點項目已竣工;海島西洋一級漁港、三沙中心漁港擴建、國省幹線東沖至火車站段霞浦2018年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羅漢溪及三河流域城區段河道綜合整治等項目有序推進;三沙疏港公路A1A2標段、福安溪尾至霞浦溪南快速公路傅竹至霞塘段、華能核電供水供電工程、霞浦縣醫院新院二期醫療綜合樓、西溪水庫主幹渠嶺下至北山裡段、東關棚戶區改造南側、宏翔高級中學擴建、一中學生宿舍樓二期、浦宮小學新校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在施工建設中。
2019年12月19日,霞浦縣入選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旅遊


霞浦縣旅遊景點富有地方特色,有唐貞觀12年日本空海高僧入唐求法的登陸點──赤岸;宋朱熹講學地“秀泉”;人稱“海國桃源”的楊家溪,以青山碧水之幽美、潭、瀨、灘與花、草、林鑲嵌之秀雅,瀑布、峽谷、奇峰、懸崖、異石、怪洞等神工與人文匯聚之勝境,名勝古迹、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之神妙而揚名,因而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區——太姥山名勝區的“山、海、川”三大主景之一;省級文物保持單位大京城堡,名列《中國名勝詞典》的塔崗虎鎮塔;蔭峰閣;以“八間古剎”聞名的佛教溈仰宗創立者靈佑禪師的“出家修行之地”東關建善寺;有“閩東小普陀”之稱的三沙留雲洞;獲“閩東北戴河”之譽的天然海濱浴場──外滸沙灘;“中國道教名山之一”葛洪山;“攝影寶地”——北岐灘塗;“畲族小說歌發祥地”白露坑以及沿海天然沙灘、島嶼、港灣各具特色。
赤岸空海紀念堂
赤岸空海紀念堂:804年(唐貞元二十年)日本國高僧空海(774—835年)隨日該國第17次遣唐使入唐求法,使船遇風,歷盡艱險,在海上漂流34天,最終漂流至霞浦赤岸,受到當地官民救援與款待,后往福州溯閩江北上,入長安求學。在唐期間,空海潛心於佛學、文學、醫學等諸方面研究,博採盛唐先進文化之精華,回國后創立了日本佛教真言宗,並積極傳播唐文化,被譽為“日本文化史之人傑,中日友好之先驅。”1984年3月,為紀念空海大師圓寂1180周年,日本真言宗各派舉行隆重紀念活動,並組團前來赤岸朝拜,從此,日本每年均有數百名空海信徒前來赤岸參觀朝拜。1986年以來,中日雙方先後在赤岸建成了接待室、文物陳列室、祭海亭、望海亭、空海坊,特別是1994年5月21日,空海大師紀念堂在此落成,每年前來朝聖參觀的日該國真言宗信徒和國內外遊客更是絡繹不絕,赤岸作為霞浦縣宗教文化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省政府批准為對外開放旅遊點。

代表人物


唐朝“閩中之全才”林嵩;南宋愛國詩人謝翱;南宋參知政事王伯大;林則徐的老師游光繹;元代贈昭文館大學士王都中;楹聯鼻祖陳蓬;清正廉潔林遂;五福名醫林祖成;教師的楷模師古;考古學家和書法家游壽;易學宗師黃壽祺;抗日木刻家林樾;油畫家丘堤;旅美驕子李珍華;溈仰宗始祖靈佑;中國國務院原秘書長杜星恆;畲族歌王鍾學吉以及國民黨中央原候補監察委員劉成燦;中國大陸第一位留歐航空法學博士吳建瑞;中國農業考古第一人陳文華;中國首席服裝設計師曾鳳飛等。

獲得榮譽


榮獲“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稱號,“霞浦海帶”、“霞浦紫菜”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福建省著名商標。
2019年10月,入選首屆“小鎮美學榜樣”名單。
2020年1月,入選2020中國春季休閑百佳縣市。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美食百佳縣市;7月,入選2020中國秋季休閑百佳縣市。
2020年3月19日,入選第一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創建推評名單。
2020年5月29日,入選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
2018年—2020年度入選福建省級文明縣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