椏髻缽山
椏髻缽山
徠椏髻缽山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三標鄉三桐村,地處尋烏、會昌、安遠三縣交界處,是東江水系的分水嶺。登上椏髻缽山頂峰,呈現眼前頭的是“一腳踏三縣,一眼望兩江”的美麗神奇景象。境內為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濕潤區,植物長勢明顯,森林氣候特點顯著,森林茂密,鬱鬱蔥蔥,一派“青山翠欲滴,綠水尚自流”風光秀美的宜人景觀。
椏髻缽山位於東經115°32′54″,北緯25°12′09″,海拔高程為1101.9米。地處尋烏、會昌、安遠三縣交界處,是東江水系與贛江水系的分水嶺。登上椏髻缽山頂峰,呈現在眼前的是“一腳踏三縣,一眼望兩江”的美麗神奇景象。此山位於尋烏縣三標鄉境內,是武夷山脈與九連山余脈相接地帶,屬南嶺山地的一部分。東北面與會昌縣清溪鄉接壤,西北面與安遠縣高雲山鎮相連,南面為尋烏縣三標鄉東江源村,它由兩個山頭組成,主峰分水嶺高程1101.9米,集水面積2平方公里。山下有東江源村下畲水、三面排兩個村民小組,有23戶人家、113人。
椏髻缽山有土地面積29.8平方公里,其中林業用地23.9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80.2%。境內為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濕潤區,植物生長優勢明顯,森林氣候特點顯著,森林茂盛,鬱鬱蔥蔥,一派“青山翠欲滴,綠水尚自流”的秀美景觀。溪水清澈見底,有東江源第一瀑布。據調查:山中有杉科、松科、殼斗科、金縷梅科、杜英科、樟科、木蘭科、山茶科等49個科的喬木樹種340餘種、灌木樹種240餘種;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訖今約有600多種;內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一級保護動物野牛、二級保護動物穿山甲、二級保護動物鷹等。
東江由幹流尋烏水(為東源)和支流定南水(又稱貝嶺水、九曲水為西源)在廣東龍川縣楓樹壩匯合而成。尋烏水從椏髻缽山源頭流經尋烏縣的水源、澄江、吉潭、文峰、南橋、留車、龍廷,進入廣東興寧小寨、龍川渡田河、楓樹壩水庫流入東江。尋烏境內長度為106.5公里。據2004年6月27日江西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科考小組認定:東江源為尋烏水三桐河,源頭位於椏髻缽山南側,發源地為椏髻缽山。因此,椏髻缽山為東江發源地有了首次權威科學認定。2002年8月6日,原國家水利部副部長、首屆珠江水利委員會主任、《珠江志》編纂委員會主任劉兆倫揮筆題字:“東江源頭椏髻缽山”、“東江源頭第一鄉江西尋烏三標鄉”。2002年9月25日,他又題寫了“東江源頭縣--江西尋烏縣”。
椏髻缽山美麗神奇,美就美在她從誕生的那天起,群山環抱,巍巍挺立在武夷山脈的東南端,叩首南粵;神就神在川流不息的尋烏水奔騰直下,注入南海,像母親的乳汁那樣,哺育著尋烏人民、東江沿岸河源、惠州、東莞、廣州、深圳人民和香港同胞。
徠羅德斌/東江源頭獲權威認定 經科考確認位於尋烏縣椏髻缽山南側
東江
發源於我省贛州南部的東江,是珠江四大水系之一,是粵港重要的飲用水源和重點水質保護區,不僅擔負香港、深圳、惠州、東莞、河源等地的供水,而且擔負著下游灌溉、水運等任務。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迅猛發展,以及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需要,使東江源頭區的水資源規劃、開發利用、保護管理等工作日益顯得重要。因此,科學準確地考察論證東江的源河、源頭、發源地,徹底摸清東江源頭地區的水資源、森林資源、地質資源、旅遊資源及生態環境等情況,意義重大。
但東江正源在哪,自古以來未有定論。在廣東省龍川縣合河壩以上,東江有二源:東源為尋烏水,尋烏縣認定源頭在其境內的椏髻缽山南側;西源為定南水(又名九曲河),安遠縣認定其源頭在其境內的三百山。此前,較盛行的說法為東江源頭在安遠縣三百山。
為了科學、準確地分析判定,2002年11月,由省內水文、測繪、林業、地礦、人事等部門專家組成了東江源頭科學考察小組,同月向省科技廳申報了2003年的“江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省科技廳對此高度重視,很快批複同意。同年底,在贛州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科考工作正式啟動。這是國內首次對東江源頭進行的多學科、多方位的綜合性科學考察。
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努力,科考小組採用溯源而上、走訪群眾、實地勘測、資料分析、科學論證的方法,於2004年3月得出“東江的源河為尋烏水三桐河,源頭位於椏髻缽山南側,發源地為椏髻缽山”等結論,並對保護東江源區的生態環境提出了建議和對策。
2004年6月27日,省科技廳組織省內專家學者對這一成果進行評審。與會專家經過認真的討論評議后一致認為:科考小組得出的結論“數據可靠、結論正確”。至此,東江源頭所在地首次有了省級權威認定。
科考測定,椏髻缽山位於東經115°32′54″,北緯25°12′09″,海拔高程為1101.9米。來自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廣東省水利廳和江西省有關部門的與會專家認為這項科考項目“數據可靠、結論正確”。
東江源頭科學考察組組長程宗錦對記者說,探尋東江源頭,完全出於科學目的。不管是安遠的三百山,還是尋烏的椏髻缽山,都屬於東江源區,都應該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江西省尋烏縣目前正在申報建立椏髻缽山自然保護區,以加強對東江源頭的保護。